圖文結合案例解析淘寶店鋪運營(2)
以下就細細來說一下我朋友的店鋪。
1、店鋪首頁設計
首頁圖片我只截了首屏如下:
分析情況如下:
1)主色調:店鋪首頁的主色調為大紅色,整體效果有點跟小也香水類似。使用醒目色紅色來引起注意,聚集視覺焦點,這本身無可厚非。但考慮到當前是炎炎夏目,暖色系大紅大黃容易讓用戶產生煩燥情緒,造成跳失率偏高的情況。相比之下芳草集的綠色調,御泥坊的灰藍色調,相宜本草的藍綠色調都更勝一籌,讓用戶看起來清新舒爽。其實類似這個店鋪首屏這張焦點圖的效果就非常友好。因此建議在做店鋪整體風格設計的時候考試到季節(jié)因素氣候因素。
2)分類模塊:如下圖所示:店鋪的產品分類存在結構混亂,內容不全的情況。而這個版塊又恰恰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歐美用戶更愿意使用搜索功能,因為他們的民族更強調個性化,有冒險精神,而亞洲用戶則更偏好使用類目導航的固定路徑,相對求同存異,對已知有依賴性。所以,好的類目導航會對用戶體驗有非常大的提升。
目前為止,我還算是一個化妝品門外漢,但我覺得,化妝品產品的分類至少需要切以下幾個維度:一是按功能分,有護膚類,彩妝類,美發(fā)美體類;二是按性別分:男士專用,女士專用;三是按膚質分:油性皮膚,中性皮膚,干性皮膚;第四,按品牌分,歐萊雅,The Face Shop,相宜本草等;第五,按熱門關鍵詞;第六,按價格區(qū)間。。。
也許有人會說,左側分類欄有詳細的分類啊,其它通欄位置還有必要這樣詳細的分類導航模塊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需要。
如果不做這樣的分類。舉個例子,我是一個油性皮膚的人,進了店鋪半天也沒看到跟油性相關的產品或關鍵詞,那我可能沒有興趣瀏覽下去了,直接關掉網頁
3)框架布局。在框架布局方面,應該更多的考慮到用戶的瀏覽習慣。根據Google的眼動儀測試報告。用戶在瀏覽網頁的時候,習慣路徑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綜合起來,就是“F”型的熱點區(qū)域。因此店鋪首頁在做布局設計的時候,也要考慮到這些方面。西紅柿美膚館這個店鋪顯然沒有考慮到這一點,三屏以下,基本上采用的都是相類似模塊的重復堆砌,例如下圖,兩張圖如此近的堆砌,究竟是讓用戶看哪一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