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傳讀后感
日前拜讀朋友的同學(xué)女兒大作《讀〈蘇東坡傳〉有感》,不禁拍案叫好。17歲的小姑娘有此功力,讓人自嘆不如啊。但本著仲永之鑒,俺厚著臉皮,擬批評一番,以求促進其更上一層樓。不當(dāng)之處,就當(dāng)氣放了吧。
蘇東坡傳讀后感(一)
在孩提時候就知道蘇東坡,不過,真正認(rèn)識蘇東坡是讀了《蘇東坡傳》之后。
做為詩人,“大江東去浪淘盡”他文采飛揚,談笑風(fēng)生;作為官吏,“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他嫉惡如仇,愛民如子;作為蘇軾,“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他樂觀豁達,清逸曠遠。
蘇東坡的一生,命運坎坷,仕途崎嶇。但這不能阻礙他。王安石得勢,幾乎所有忠良賢能之士都棄官而去。蘇東坡在連上三書之后不出預(yù)料的被貶,但他絕不因此退縮他將新政的不滿與缺陷訴諸筆端去因此得罪了當(dāng)權(quán)的群小,遭到逮捕,險些喪命。但他說:“若遇飯中有蠅,仍需吐出。”于是群小繼續(xù)對他進行迫害。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他屢遭貶嫡。甚至被貶蠻荒之地海南島
可是那些群小自認(rèn)可打倒蘇東坡的措施卻沒使那些小人達到目的。蘇東坡guǎnlǐ之處政通人和,他頗受百姓愛戴。他處處為百姓著想。練習(xí)瑜伽,研究佛道,與高潔之士相交,訪山水,與高僧相研佛道。林語堂筆下這樣評價這位文壇巨子:“蘇東坡始終富有青春活力。他雖然飽經(jīng)憂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趨溫厚和厚道,并沒變成尖酸刻薄。”
如林語堂先生所言,蘇東坡“像一陣清風(fēng)過了一生”。蘇東坡一生清貧但一世為人坦蕩。回看那些群小即使能保自己一世榮華富貴卻也不可能有蘇東坡半分的安逸。他們的生活充斥著算計與仇恨。其實所謂權(quán)力,所謂地位不過過眼煙云,轉(zhuǎn)眼不見,又何必太為權(quán)財所困,落得一世罵名。
在《蘇東坡傳》的序中,林語堂先生寫到“我寫《蘇東坡傳》并沒有什么特別的理由,只是以此為樂而已”,如果林語堂先生寫蘇東坡傳是以此為樂,那么讀《蘇東坡傳》也是一種快樂??梢詮淖掷镄虚g讀出人物的個性,品嘗人物的喜怒哀樂,并從他的事跡中受到可收益一生的啟示
蘇東坡傳讀后感(二)
誰說的和原話都記不得了,大意是傳播中國文化就要像林語堂一樣,他是能用英文寫作的少數(shù)中國作家。此前我只讀過林語堂的一些文章,全本的書這是第一次讀。選了他的《蘇東坡傳》??戳饲把运麑μK東坡的喜愛,我就完全可以確信,這是一本一等的書,畢竟作者的全部熱情都在其中。
說到大才子,唐,想到的第一個大多是李白;宋,想到的第一個大多是蘇軾。從流傳的民間小故事里,可以看出李白和蘇軾這兩個天才的些許不同。李白,或是下水捉月,或是騎鯨飛升,或是粲花之論,或是力士脫靴貴妃捧硯,無不帶有濃濃的仙氣和浪漫色彩。
人們心中,李白是學(xué)不來的,他的浩蕩才氣和仙氣絕無可復(fù)制性,五千年,只出了一個李白。而蘇軾則不然,他修的河堤叫蘇堤,研究出的做豬肉的法子叫東坡肉,還有個了杜撰的妹妹蘇小妹,還常常和佛印調(diào)笑嬉鬧。是如果說李白是活在天上,那么蘇軾就活在人間,他更真實,更可親。
李白那樣的仙氣不能復(fù)制,東坡那樣的魅力同樣是無法復(fù)制的。用儒家的精神入世,用道家的精神出世,用佛家的精神超脫,他完美的詮釋著宋代文人儒釋道三家融合的趨勢,是北宋文人最精彩的一位。
我最敬佩東坡的是他的真曠放,他不像陶潛一樣把出世作為無法實現(xiàn)人生抱負(fù)的末選,也不像辛棄疾一樣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在蘇軾的眼中,世上沒有壞人,一切都很美好,不管是流放還是牢獄,似乎都不能成為擊倒他的箭矢。謫居黃州,沒錢買別的肉,就買當(dāng)?shù)刈畋阋说呢i肉,專心研究怎么做的才能做的好吃,又發(fā)配到嶺南,一片蠻荒之地,也能因為有荔枝可以吃,便一笑置之。
讀完后對照林語堂的一些事跡,不免覺得兩個人有很多相通之處,我想林語堂為蘇東坡作傳,大概也是因為蘇東坡是他希望達到的境界,自勉也勉勵后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