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鴻門宴的讀后感
讀鴻門宴的讀后感(精品8篇)
讀鴻門宴的讀后感要怎么寫,才更標(biāo)準(zhǔn)規(guī)范?根據(jù)多年的文秘寫作經(jīng)驗,參考優(yōu)秀的讀鴻門宴的讀后感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讀鴻門宴的讀后感(精品8篇)】,供你選擇借鑒。
讀鴻門宴的讀后感篇1
今人讀《鴻門宴》,往往抑項揚劉,說項羽有勇無謀,女生心腸,不該放走劉邦,以致之后敗走垓下,皇帝沒做上,連命也丟了,真是大傻一個!其鄙夷不屑之情,溢于言表。而對劉邦則贊美有加,說他有頭腦,會辦事,能屈能伸,皇帝本該他做。英雄被視為傻瓜,小人倒成了崇拜的對象,美丑錯位,善惡顛倒,實令人匪夷所思,不勝感慨。
項羽聞聽劉邦欲王關(guān)中,勃然大怒,著即發(fā)兵擊之,這是他的率直而非霸道。二人雖有懷王之約,但劉邦僥幸入關(guān)破秦,未建大功而欲私自稱王,毫無愧疚之心,實非正人君子所為。劉邦前來道歉,項羽不僅僅予以原諒,而且當(dāng)即說出了告密者,這是他的磊落而非鹵莽。過能改之,善莫大焉,焉能斤斤計較之?只有以誠相見,才能盡棄前嫌,和好如初。大敵當(dāng)前,豈容內(nèi)訌?樊噲私闖軍帳,惡言相向,項羽不僅僅不計較,反而酒肉款待,這是他的大度而非愚鈍。樊噲為救其主,敢做敢當(dāng),可見其忠;生吃彘肩,可見其勇。忠勇皆備,堪稱好漢。項羽壯之,可謂好漢惜好漢。劉邦不辭而別,實屬無禮,項羽不僅僅不在意,還網(wǎng)開一面,助其逃脫,這是他的仁義而非不智。劉邦畢竟是義軍主將,勞苦而功高,如若殺之,實屬不仁不義,與秦始皇的暴虐又有什么兩樣?勇敢,豪放,從容,率直,磊落,大度,仁義,這就是歷史上項羽,一個集世間偉大人格于一身的人杰。這些偉大人格如日月經(jīng)天,光華四射,令人眩目,使人心儀。這是他為人的大人格,作為一個英雄的大人格。
也正因如此,他才成了一個出類拔萃的英雄,一個具有帝王氣質(zhì)、君子風(fēng)范的英雄。
項羽的人性美還在于它的本真和純樸。項羽是一個大人格的英雄,但仍然是一凡夫俗子,具有人之常情。兵敗垓下,退守烏江,走投無路之際,一句“無顏見江東父老”,讓我們窺見了他心底最真實的一面,那里有他的自責(zé),有他的反省,更有他對江東父老的深深歉疚。他寧死不肯回江東,源于他的自尊,也是他心地善良的詮釋。他愛江山更愛美人,而且愛的轟轟烈烈,蕩氣回腸。他是一個硬漢子,但也有軟弱無助孤寂難奈的時候,也需要女生纖纖細(xì)手的撫慰,也需要感情的滋潤。一幕“霸王別姬”,把一個男生愛的情懷愛的無奈展露無遺,讓人心碎。他一把火燒了阿房宮,大火三月而不滅,雖然有些過分,但我們能夠明白。秦的暴政,已經(jīng)天怒人怨,徹底埋葬這個罪惡的政權(quán),是人心所向。熊熊燃燒的大火,無寧是他心中的怒火,他在宣泄對暴秦的憤怒。分封諸侯,他不做王侯,不做皇帝,做了個徒有虛名的“西楚霸王”。別人都忙著搶地盤,而他卻衣錦還鄉(xiāng),陶醉在鄉(xiāng)親們贊美的旋渦里。他在乎的不是實惠,而是名聲,如同小孩做游戲,要的就是名分。他敢愛敢恨,心地透亮,活的本真而灑脫。這是項羽的小人格,一個平凡人所具有的善良純樸的本性。項羽,一個洋溢著人性美的英雄形象!
項羽本來就應(yīng)創(chuàng)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yè),澤被后世,名垂青史。但他生不逢時!他的優(yōu)秀品質(zhì),沒有幫忙他成就大業(yè),反而成了他的致命弱點,被他的對手利用,以致功敗垂成,遺恨千古。鴻門宴上,除掉劉邦還不容易?一個手勢,一個眼神而已,但項羽愣是沒這樣做,他堅信了劉邦的花言巧語。在卑鄙奸詐的小人面前,高尚者鮮有不失敗的。這并不值得個性,正因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zhàn)斗,如同一個職業(yè)拳擊手應(yīng)對一個不守規(guī)則的市井無賴,二者的道德水準(zhǔn)差距太大,根本無法對決。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歷代的皇帝老兒,無不心狠手辣,奸詐多端,劉邦原本不就是一個鄉(xiāng)里無賴么?我們往往把項羽的杯具看成其性格的杯具,這是對英雄的蔑視和侮辱。項羽的失敗不是他個人的過錯,而是源于社會的黑暗無序、百姓的愚昧無知、道德的粗糙低劣。他的大人格過于完美了,以致不能被那個時代所理解。他的誕生,實是時代的錯誤!我們不能以成敗論英雄。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是統(tǒng)治者的欺世盜名,是庸俗小人的勢利偏見。項羽雖然失敗了,但他仍然是一個英雄,一個光彩奪目的英雄。劉邦雖然勝利了,但他仍然是一個小人,一個十足的小人!
黃鐘被毀,瓦釜雷鳴。好人受欺,小人得志。這是人性的異化,審美的錯位。這天,劉邦一類的奸詐虛偽之徒仍然大行其道,被頂禮膜拜,項羽這樣沒有城府心地善良的英雄,仍然被揶揄,被歧視。歷史的腳步已踏入了二十一世紀(jì)的門檻,但人類的思想還停留在公元前的蒙昧?xí)r期!這無疑是社會的悲哀,這說明社會的無序,道德的低下,較兩千年前,并未得到根本的改觀。道德禮貌的重建,任重道遠(yuǎn)!
讀鴻門宴的讀后感篇2
《鴻門宴》所敘述的是項羽,劉邦在共同滅亡秦國之后,范增見劉邦有雄視天下之心,因此舉辦了一個暗藏殺機(jī)的宴會,準(zhǔn)備除掉劉邦。而劉邦最終在張良,項伯,樊噲等人的幫助下逃離楚營的故事。
項羽,昔日的楚霸王,多么的威風(fēng),多么的不可一世!但因為與劉邦爭天下,兵敗垓下,最終落個烏江自刎的下場。歸根結(jié)底,都是他桀驁不馴,猶豫不絕的性格讓他在鴻門之上錯過了一次刺殺劉邦的`絕好機(jī)會。就這樣,一個唾手可得的江山被拱手送人。多么的可悲!多么的殘忍!項羽壓根兒就沒想到他所見的種.種,皆是劉邦之計。所以,“古之成大事者,不可拘泥于小節(jié)”。
曹操,歷史上的奸雄。這是基于人們個人愛憎基礎(chǔ)上給予他的名字。讓我們正視歷史:“曹操,字孟德,詩人,軍事家……”這些是什么?——這沒有什么,僅僅是因為他當(dāng)斷則斷,遇事有魄力,當(dāng)他誅殺孔氏后人時,正是因為他的鐵血,后世才有“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典故。若不是他的能力,他的性格,何以三足鼎立,統(tǒng)江山;又何以有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豪壯詩篇。
項羽之所以失江山,劉邦,曹操之所以得江山,正是因為個人人格。項羽的桀驁不馴讓他孤注一擲,讓他呈匹夫之勇,讓他兵敗垓下;而劉邦,曹操也正是因為他們的性格,讓他們招賢納士,讓他們統(tǒng)帥三軍,讓他們“該出手時就出手”。當(dāng)然結(jié)局也必然有不同,一個既失江山,又失美人,另一個則建立千秋功業(yè)。
就個人觀點而論,項羽——我崇拜,但只有一個嘆惋——英雄短命;劉邦,曹操——我尊重,但他們也只有一個評價——書寫歷史。
好的個性——好的人生,讓我們書寫屬于自己的篇章。
讀鴻門宴的讀后感篇3
李清照有詩云:"生當(dāng)為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在很多人眼里,項羽是一個忠肝義膽的豪杰。他叱咤風(fēng)云的偉業(yè),所向披靡的戰(zhàn)績,在秦漢交替之際掀起了澎湃的浪潮。曾幾何時,舉世共仰,千秋景慕。項羽因之而成為歷代王朝倍加推崇的人物,著實為后人所景仰。
然而,項羽畢竟是一個悲劇式的歷史人物。他的悲劇,不僅是歷史的悲劇,也是性格的悲劇,而他的悲劇性格,無疑張揚了他的人格魅力。
項羽性格的魅力在于他的"義",而這個"義"也恰恰演繹了他的個人悲劇。古人云:"義者,宜也。"又云:"行而宜者謂之義"。可想而知,只要行之得當(dāng),言而得體,便可稱其"義"。然而,"義"是沒有一個絕對標(biāo)準(zhǔn)的。項伯為報救命之恩,向張良通風(fēng)報信,可稱得上"義",可此舉客觀上卻幫助了劉邦,使得沛公在鴻門宴中能化險為夷,此舉又謂之不"義"。兩軍對壘,項羽卻不忍弒殺劉邦,縱虎歸山,最后成就了劉邦的霸業(yè),實乃對敵人的"義",而對自己不"義"。項羽的"婦人之仁"與"義"的本質(zhì)是背道而馳的。可以說,項羽重義而輕理是他的性格的悲劇。
項羽的性格悲劇還表現(xiàn)在他的剛愎自用。韓信始在項羽麾下,"言不聽,畫不用,故倍楚而歸漢";陳平效力于項王,"累諫不受,乃封其金與印,仗劍亡,歸漢于武"。此二人均有經(jīng)國之偉,濟(jì)世之才,然而卻不為項羽所用。亞父范增,盡心盡力,鞠躬盡瘁,亦未免被猜忌。最后,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是韓信;七出奇計,困項王于垓下的是陳平;十面埋伏,逼項羽走江東的是張良;烏江渡口取項羽頭顱的竟然是項王"故人"王翳。項王的剛愎自用,終于讓自己飲下了"四面楚歌"的惡果??梢哉f,過分借重于武力而忽視智謀,也是造成項羽性格悲劇的一個重要原因。
讀鴻門宴的讀后感篇4
談到楚漢之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鴻門宴了。由于司馬遷傳神的描述,不但使得鴻門宴的過程曲折動人極富于戲劇性,更使得人物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而期間得失更是另后人咋舌不已,或惋惜之,或痛恨之,或不屑之,或贊嘆之。
對于鴻門宴項羽不殺劉邦的原因卻莫說紛紜,前人對此基本給予否定的態(tài)度,視之項羽不聽臣言,狂妄無禮,優(yōu)柔寡斷,剛愎自用,眼光短淺,有勇無謀。其結(jié)論就是項羽頭腦簡單,驕傲自大,所以大意放走了敵手,釀成后患。
近年來出現(xiàn)不少學(xué)者透過研究當(dāng)時而劉邦忍辱負(fù)重,拿土地?fù)Q來渡過暫時難關(guān),僅此而已。
學(xué)者周騁在《劉項關(guān)系與〈鴻門宴〉結(jié)局識論》一文認(rèn)為鴻門宴是因為當(dāng)前的形式而導(dǎo)致項羽不得不安撫劉邦,就大局上,項殺劉毫無必要;就理智而言,項不殺劉,不為失策;就感情而言,項不殺劉,不能算矯情;就未來前景而言,項羽已有對策,不殺劉不能看作放虎歸山學(xué)者蔡偉更是高度的評價項羽在鴻門宴上的表現(xiàn),“如果說劉備釋劉璋為仁釋、關(guān)羽釋曹操為義釋、孔明釋孟獲為智釋,那么,項羽之釋劉邦不但總其所有,更添一條——勇釋?!?/p>
前人對項羽鴻門宴上輕易放跑劉邦簡單歸于其頭腦簡單,不足論矣!好在此刻大多學(xué)者開始從當(dāng)時的背景重新來探討,猶為可喜,但是翻案過甚,許多觀點尚有待于商討。漢元年十月,劉邦從武關(guān)進(jìn)入關(guān)中,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泱泱大秦,就此覆滅。劉邦進(jìn)入關(guān)中后聽從儒生推薦:“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強(qiáng)。今聞?wù)潞淀椨?,項羽乃號為雍王,王關(guān)中。今則來,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關(guān),無內(nèi)諸侯軍,稍徵關(guān)中兵以自益,距之?!迸杀咽睾汝P(guān),自己欲在關(guān)中為王。
劉邦此戰(zhàn)略有早年楚懷王之約為政治依據(jù),早在約法三章的時候,劉邦就告訴關(guān)中父老:“吾與諸侯約,先入關(guān)者王之,吾當(dāng)王關(guān)中。”在那里劉邦把楚懷王之約的主角偷天換日改成自己,顯示他此時不可一世,忘無所有,急不可待想在關(guān)中稱王的心理。當(dāng)然派人把守函谷關(guān),以免其他反秦諸侯來分一羹也是順理成章的。但是此時劉邦卻犯了一個嚴(yán)重的戰(zhàn)略錯誤,反秦諸侯在北方和秦軍誓死角斗,最后擊敗秦軍,劉邦卻趁秦主力被諸侯牽制而輕易盜取了勝利果實,卻關(guān)起門自己獨享成果。從道義上講,劉邦這樣做不厚道,遭到各路諸侯唾棄;從利益上講,劉邦這樣做大大惹怒了各路諸侯,使各路諸侯同心協(xié)力要消滅劉邦這個絆腳石。
果然,不久項羽帶諸侯聯(lián)軍來到函谷關(guān),卻被劉邦的軍隊阻攔。項羽命英布擊破函谷關(guān),大軍駐扎戲西與劉邦駐扎于霸上的大軍對峙。
讀鴻門宴的讀后感篇5
今人讀《鴻門宴》,往往抑項揚劉,說項羽有勇無謀,女人心腸,不該放走劉邦,以致后來敗走垓下,皇帝沒做上,連命也丟了,真是大傻一個!其鄙夷不屑之情,溢于言表。而對劉邦則贊美有加,說他有頭腦,會辦事,能屈能伸,皇帝本該他做。英雄被視為傻瓜,小人倒成了崇拜的對象,美丑錯位,善惡顛倒,實令人匪夷所思,不勝感慨。
項羽本是一個英雄,這是古之定論。但項羽又不是一般的英雄。且不說巨鹿之戰(zhàn)破釜沉舟的勇敢,垓下之圍以一當(dāng)百的豪氣,自刎烏江笑迎死神的從容,單說他在鴻門宴上的表現(xiàn),就令人心曳神搖,感佩萬分。項羽聞聽劉邦欲王關(guān)中,勃然大怒,著即發(fā)兵擊之,這是他的率直而非霸道。二人雖有懷王之約,但劉邦僥幸入關(guān)破秦,未建大功而欲私自稱王,毫無愧疚之心,實非正人君子所為。劉邦前來道歉,項羽不僅予以原諒,而且當(dāng)即說出了告密者,這是他的磊落而非鹵莽。過能改之,善莫大焉,焉能斤斤計較之?只有以誠相見,才能盡棄前嫌,和好如初。大敵當(dāng)前,豈容內(nèi)訌?樊噲私闖軍帳,惡言相向,項羽不僅不計較,反而酒肉款待,這是他的大度而非愚鈍。樊噲為救其主,敢做敢當(dāng),可見其忠;生吃彘肩,可見其勇。忠勇皆備,堪稱好漢。項羽壯之,可謂好漢惜好漢。劉邦不辭而別,實屬無禮,項羽不僅不在意,還網(wǎng)開一面,助其逃脫,這是他的仁義而非不智。劉邦畢竟是義軍主將,勞苦而功高,如若殺之,實屬不仁不義,與秦始皇的暴虐又有什么兩樣?勇敢,豪放,從容,率直,磊落,大度,仁義,這就是歷史上項羽,一個集世間偉大人格于一身的人杰。這些偉大人格如日月經(jīng)天,光華四射,令人眩目,使人心儀。這是他為人的大人格,作為一個英雄的大人格。也正因如此,他才成了一個出類拔萃的英雄,一個具有帝王氣質(zhì)、君子風(fēng)范的英雄。
項羽的人性美還在于它的本真和純樸。項羽是一個大人格的英雄,但仍然是一凡夫俗子,具有人之常情。兵敗垓下,退守烏江,走投無路之際,一句“無顏見江東父老”,讓我們窺見了他心底最真實的一面,這里有他的自責(zé),有他的反省,更有他對江東父老的深深歉疚。他寧死不肯回江東,源于他的自尊,也是他心地善良的詮釋。他愛江山更愛美人,而且愛的轟轟烈烈,蕩氣回腸。他是一個硬漢子,但也有軟弱無助孤寂難奈的時候,也需要女人纖纖細(xì)手的撫慰,也需要愛情的滋潤。一幕“霸王別姬”,把一個男人愛的情懷愛的無奈展露無遺,讓人心碎。他一把火燒了阿房宮,大火三月而不滅,雖然有些過分,但我們可以理解。秦的暴政,已經(jīng)天怒人怨,徹底埋葬這個罪惡的政權(quán),是人心所向。熊熊燃燒的大火,無寧是他心中的怒火,他在宣泄對暴秦的憤怒。分封諸侯,他不做王侯,不做皇帝,做了個徒有虛名的“西楚霸王”。別人都忙著搶地盤,而他卻衣錦還鄉(xiāng),陶醉在鄉(xiāng)親們贊美的旋渦里。他在乎的不是實惠,而是名聲,如同小孩做游戲,要的就是名分。他敢愛敢恨,心地透亮,活的本真而灑脫。這是項羽的小人格,一個平凡人所具有的善良純樸的本性。項羽,一個洋溢著人性美的英雄形象!
項羽本來應(yīng)該創(chuàng)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yè),澤被后世,名垂青史。但他生不逢時!他的優(yōu)秀品質(zhì),沒有幫助他成就大業(yè),反而成了他的致命弱點,被他的對手利用,以致功敗垂成,遺恨千古。鴻門宴上,除掉劉邦還不容易?一個手勢,一個眼神而已,但項羽愣是沒這樣做,他相信了劉邦的花言巧語。在卑鄙奸詐的小人面前,高尚者鮮有不失敗的。這并不值得奇怪,因為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zhàn)斗,如同一個職業(yè)拳擊手面對一個不守規(guī)則的市井無賴,二者的道德水準(zhǔn)差距太大,根本無法對決。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歷代的皇帝老兒,無不心狠手辣,奸詐多端,劉邦原本不就是一個鄉(xiāng)里無賴么?我們往往把項羽的悲劇看成其性格的悲劇,這是對英雄的蔑視和侮辱。項羽的失敗不是他個人的過錯,而是源于社會的黑暗無序、百姓的愚昧無知、道德的粗糙低劣。他的大人格過于美好了,以致不能被那個時代所接受。他的誕生,實是時代的錯誤!我們不能以成敗論英雄。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是統(tǒng)治者的欺世盜名,是庸俗小人的勢利偏見。項羽雖然失敗了,但他仍然是一個英雄,一個光彩奪目的英雄。劉邦雖然勝利了,但他仍然是一個小人,一個十足的小人!
黃鐘被毀,瓦釜雷鳴。好人受欺,小人得志。這是人性的異化,審美的錯位。
今天,劉邦一類的奸詐虛偽之徒仍然大行其道,被頂禮膜拜,項羽這樣沒有城府心地善良的英雄,仍然被揶揄,被歧視。歷史的腳步已踏入了二十一世紀(jì)的門檻,但人類的思想還停留在公元前的蒙昧?xí)r期!這無疑是社會的悲哀,這說明社會的無序,道德的低下,較兩千年前,并未得到根本的改觀。道德文明的重建,任重道遠(yuǎn)!
讀鴻門宴的讀后感篇6
《過秦論》一文,作者賈誼從后來人的眼光來評論秦朝滅亡的原因有哪些,全文的語言文字中透漏出縱橫家的大氣和自己獨到的見解。我也從我的角度去分析一下秦朝滅亡的原因。
首先是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作為法家的秦始皇首先就是焚百家之言,百家之言各有特色,各有優(yōu)點,但秦始皇不去借鑒學(xué)習(xí),反而予以焚燒,這一做法讓讀書人首先不滿,便予指責(zé),而秦始皇不但不聽,反而殺了這些人,這又讓百姓不滿。
其次,征大量百姓為其修建長城,皇陵和阿房宮,這些人十之八-九都沒有回來,使得百姓家破人亡,窮苦不堪。最可恨的是在修建皇陵時,使幾十萬人死在了皇陵之中,這更是激起了百姓的怒火,可一直害怕秦始皇造成干怒不敢言。
然后是沉重的賦稅。本來經(jīng)過連年的戰(zhàn)爭之后的人們,都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又被沉重的賦稅壓倒了,家中男丁被抓走去修建長城,皇陵和阿房宮,家中已是一貧如洗,加上這沉重的賦稅無疑使雪上加霜。
最后就是秦始皇的死亡。百姓心中本來就積壓著滿腔的怒火,可一直恐懼秦始皇的力量,這是秦始皇一死,天下百姓為何不反呢?
就是這些原因,最終造成秦國的滅亡。
讀鴻門宴的讀后感篇7
今人讀《鴻門宴》,往往抑項揚劉,說項羽有勇無謀,女人心腸,不該放走劉邦,以致后來敗走垓下,皇帝沒做上,連命也丟了,真是大傻一個!其鄙夷不屑之情,溢于言表。而對劉邦則贊美有加,說他有頭腦,會辦事,能屈能伸,皇帝本該他做。 英雄被視為傻瓜,小人倒成了崇拜的對象,美丑錯位,善惡顛倒,實令人匪夷所思,不勝感慨。
項羽本是一個英雄,這是古之定論。但項羽又不是一般的英雄。 且不說巨鹿之戰(zhàn)破釜沉舟的勇敢,垓下之圍以一當(dāng)百的豪氣,自刎烏江笑迎死神的從容,單說他在鴻門宴上的表現(xiàn),就令人心曳神搖,感佩萬分。 項羽聞聽劉邦欲王關(guān)中,勃然大怒,著即發(fā)兵擊之,這是他的率直而非霸道。二人雖有懷王之約,但劉邦僥幸入關(guān)破秦,未建大功而欲私自稱王,毫無愧疚之心,實非正人君子所為。 劉邦前來道歉,項羽不僅予以原諒,而且當(dāng)即說出了告密者,這是他的磊落而非鹵莽。過能改之,善莫大焉,焉能斤斤計較之?只有以誠相見,才能盡棄前嫌,和好如初。大敵當(dāng)前,豈容內(nèi)訌? 樊噲私闖軍帳,惡言相向,項羽不僅不計較,反而酒肉款待,這是他的大度而非愚鈍。樊噲為救其主,敢做敢當(dāng),可見其忠;生吃彘肩,可見其勇。忠勇皆備,堪稱好漢。
項羽壯之,可謂好漢惜好漢。 劉邦不辭而別,實屬無禮,項羽不僅不在意,還網(wǎng)開一面,助其逃脫,這是他的仁義而非不智。劉邦畢竟是義軍主將,勞苦而功高,如若殺之,實屬不仁不義,與秦始皇的暴虐又有什么兩樣?勇敢,豪放,從容,率直,磊落,大度,仁義,這就是歷史上項羽,一個集世間偉大人格于一身的人杰。這些偉大人格如日月經(jīng)天,光華四射,令人眩目,使人心儀。這是他為人的大人格,作為一個英雄的大人格。也正因如此,他才成了一個出類拔萃的英雄,一個具有帝王氣質(zhì)、君子風(fēng)范的英雄。
讀鴻門宴的讀后感篇8
這天我讀了史記里的《鴻門宴》。
戰(zhàn)國時期,趙國被圍,曾幾次向楚軍請求救援,為此,楚懷王將軍隊分為兩支:一支命宋義位上將軍,向北進(jìn)兵救趙;一支由沛公劉邦率領(lǐng),向西進(jìn)軍關(guān)中。楚懷王與諸將相約,誰先進(jìn)入函谷關(guān),平定關(guān)中,就讓誰在關(guān)中稱王。
諸將大多認(rèn)為西進(jìn)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路上都有秦軍把守,而在剿滅陳勝之后,就很少吃敗仗了。只有項羽因痛恨秦軍擊敗了項梁,愿意和劉邦西進(jìn)入關(guān)。因為項羽性情殘暴只要他經(jīng)過的地方,無不慘敗毀損,于是諸侯決定只派劉邦率軍西進(jìn)。
劉邦奉楚懷王之命,率軍西進(jìn),路上收集了陳勝、項梁的一些散兵來壯大自己的隊伍,等到該攻打宛城的時候,宛城的陳恢為了不讓自己的城池受到攻打,就給劉邦的隊伍出了一個計謀,宛城向劉邦的軍隊投降,身下的幾個城池就會開門迎接劉邦,并且不損一兵一馬,劉邦一一照做。
到了函谷關(guān)以后,劉邦本來不想占函谷關(guān)為己有,想等其他諸侯來了,在商討以后的事,但是有人向劉邦獻(xiàn)計:秦地物產(chǎn)豐富,地理形勢又好,如果其他諸侯來了,能讓給您嗎?劉邦覺得這很有道理,就一一照做了。
一個月后,項羽率領(lǐng)諸侯西進(jìn),到達(dá)函谷關(guān),發(fā)現(xiàn)關(guān)門閉關(guān),又聽說劉邦一占為己有,豈能不怒,就率兵準(zhǔn)備攻打下來,但是劉邦的兵只有十萬,而項羽的兵有四十萬,實力十分懸殊,張良聽說了以后,就連忙讓項伯來,對他說:“劉邦不敢違背項王!”項伯回答說:“明天你們必須要早點來給項王道歉啊?!?/p>
第二天一大早,劉邦只帶了一百多人來見項羽,給項羽賠罪,項羽的心腸軟,就答應(yīng)了,便說:“你可明白給你出計謀的人是曹無傷的手下嗎?”劉邦便答;“是他呀,我回去必須好好懲治他!”兩個人談得十分和諧。但是那個范增就想借機(jī)會殺了劉邦,就自稱助興舞劍,項伯見狀況不妙,就拔起劍與范增對劍,項伯用身體擋住劉邦,沒有機(jī)會讓范增下手,劉邦見形勢不妙,就帶著樊噲、夏侯嬰、蔡強(qiáng)、紀(jì)信等四人抄小路回到了軍營后,立刻誅殺了曹無傷。
這篇史記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殺人不心不可有,防狼之心不可無,我們要多動動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