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怎么辦
過敏性鼻炎是發(fā)生在鼻粘膜的變態(tài)反應,也是呼吸道變態(tài)反應常見的表現(xiàn)形式,有時和支氣管哮喘同時存在?;加羞^敏性鼻炎要怎樣治療?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
過敏性鼻炎的病因
(一)遺傳因素
有變態(tài)反應家族史者易患此病?;颊呒彝ザ嘤邢?、蕁麻疹或藥物過敏史。以往稱此患者為特應性個體,其體內產生IgE抗體的能力高于正常人。但近年有作者發(fā)現(xiàn),孿生與普通人群中的發(fā)病率無顯著差異。
(二)鼻粘膜易感性
易感性的產生源于抗原物質的經常刺激,但其易感程度則視鼻粘膜組織中肥大細胞、嗜堿性粒細胞的數(shù)量和釋放化學介質的能力。現(xiàn)已證實,變應性鼻為炎患者鼻粘膜中上述細胞數(shù)量不僅高于正常人,且有較強釋放化學介質的能力。
(三)抗原物質
刺激機體產生IgE抗體的抗原物質稱為變應原。該變應原物質再次進入鼻粘膜便與相應的IgE結合而引起變態(tài)反應。
?、傥胄裕缁ǚ?、灰塵等;
?、谑橙胄?,如牛奶、雞蛋、魚蝦、某些藥物等;
?、劢佑|性,如油漆、化妝品、某些藥物等;
?、芪锢泶碳ひ蛩?,如日光、冷熱等;
?、莞腥?,特別是鼻腔感染;
⑥氣候變化與空氣潮濕度改變。
(四)內分泌因素
內分泌功能偏低。
(五)自主神經因素
以副交感神經功能偏亢為主。
(六)精神因素
如情緒波動等。
過敏性鼻炎的詳細治療:
治療:
一、避免療法
對于已明確的變應原,應盡可能脫離接觸?;ǚ郯Y患者,在花粉播散期應減少戶外活動,常年性鼻炎者要改善居室環(huán)境,斷養(yǎng)貓狗、花鳥,撤換地毯、羽毛褥墊,室內通風及減少灰塵等措施皆有裨益。
二、藥物療法
(一)全身治療
(1)交感神經興奮療法:麻黃堿30mg,口服,每日3次?;蚵辄S堿、司可納各20mg,阿托品5mg,口服,每日3次。
(2)調整血管通透性:葡萄糖酸鈣或乳酸鈣各0.5g,維生素C0.1g,口服,每日3次。
(3)抗組胺療法:任選一種:①撲敏寧25~50mg,每日3~4次,飯后服;癥狀控制后改為每日2次;②苯海拉明25~50mg,每日3~4次;③撲爾敏4mg,每日3次;④安其敏25~50mg,每日2次。
(4)激素療法:任選一種,供短期應用,并逐漸減量。①醋酸可的松25mg,每日4次;②潑尼松或潑尼松龍5~10mg,每日3~4次;③地塞米松0.75~1.5mg,每日3~4次;④促腎上腺皮質激素25U,肌注,每日2次。
(二)脫敏療法
(1)特異性免疫療法
特異性免疫療法又稱減敏療法。根據(jù)變應原檢查結果,用皮試陽性的變應原物質的浸液,從低濃度開始注射,逐次增加劑量和在一定時間后再增加濃度,以達到特異性減敏目的。這種減敏注射有三種形式:
1.常年性減敏注射
根據(jù)皮試結果確定起始濃度后,初次從0.1ml開始,每2~3天注射一次,依次遞增,每10次為一療程,每一療程為一個濃度。每一療程的濃度一般為1:106~10:108,按療程遞增度,最后達到維持濃度和劑量。所謂維持濃度和劑量是指患者所能耐受的程度,即不產生局部和全身反應的最大濃度和劑量。一般為1:102~1:103,劑量每次為0.5ml,注射次數(shù)從每周兩次逐步延至每周一次,每兩周一次或每月一次。該種注射方法的優(yōu)點是安全,很少發(fā)生全身反應,療效穩(wěn)定且持久。缺點是所需時間較長,給患者帶來不便。
2.快速減敏注射
該法是于短時間內即達到維持劑量。此法優(yōu)點是方便患者,療效顯著。但經常發(fā)生一定的局部反應(注射局部腫、癢)和全身性反應(鼻炎癥狀,胸悶或哮喘)是其不足,故應在有經驗醫(yī)師密切觀察下進行。
3.季節(jié)前減敏注射
主要適用于季節(jié)性鼻炎。在花粉期前3個月開始減敏注射,但注射次數(shù)須增加,使之于花粉期時達到足夠濃度?;ǚ燮谶^后可停止注射。此法療效評價不一。
特異性免疫療法的療效以花粉癥最顯著,有報告稱有效率可高達90%以上。該療法療效產生較慢,故在治療時應和藥物配合使用。這種免疫療法機制尚未明了,可能與體內封閉抗體的產生和肥大細胞敏感性降低有關。
(2)菌苗脫敏治療:將常見鼻腔感染細菌制成菌苗(首次療程從每毫升100萬個細菌開始),按特異性脫敏方法治療。
(3)組胺脫敏治療:用磷酸組胺,首次療程從每毫升含藥0.0001mg開始,按特異性脫敏方法治療。
(4)封閉抗體脫敏治療:用胎盤脂多醣1mg,肌內注射,每日1次,20次l療程。
(三)局部治療
(1)滴鼻劑:①2%色苷酸二鈉溶液滴鼻;或色苷酸鈉噴鼻,每次10mg;②1%麻黃堿10ml,復方鵝不食草溶液10ml,分別加入地塞米松注射劑2.5mg,同時滴鼻;③紫蒼油滴鼻;取紫草、蒼耳子(打碎)各30g,麻油或花生油浸過藥面泡5h,文火炸至蒼耳子焦黃,去渣,以油滴鼻。
(2)鵝不食草干粉吹鼻,每日3~4次。
(3)鋅離子透入療法。
(4)下鼻甲黏膜下注射:①1%普魯卡因,每側2ml,間日1次,共10~20次;②用醋酸可的松或潑尼松龍注射,每側0.2ml,每周1次,連續(xù)3次1療程;③胎盤注射液,每側1ml,每日或隔日1次。
(5)鼻堤封閉:0.5%普魯卡因,每側0.5~1ml,每周2~3次,3次l療程。
(6)燒灼法;用棉簽蘸10%硝酸銀液甩干后,從總鼻道伸人,快速涂抹下鼻甲前段及鼻中隔相應部位,每周1次,3次l療程。若有嚴重的噴嚏、流涕反應,口服息斯敏l0mg,日1~2次。
(7)鼻丘液氮冷凍療法,每周1次,共1~3次。
(8)翼腭窩激素注射:在耳屏前約2.5cm鬢區(qū)發(fā)際下方,相當于顴弓下緣的下頜骨喙突的凹陷處,乙狀切跡的中點作為刺入點,用7號長針或5號針,與皮膚垂直方向進針,直插翼腭窩。單側注入地塞米松1ml(5mg),若雙側注射,每側注入0.5ml。每周1次,3次l療程。
(9)手術:對頑固性病例可試行翼管神經或巖淺大神經切除術,但仍可能復發(fā)。
三、其他治療
(1)體針:主穴取迎香、印堂、百會、風府、風池;配穴取合谷、上星、足三里、脾俞、肺俞、腎俞,每次各2穴,補法或電針,留針15~20min。
(2)灸法:主穴取印堂、上星、百會、禾髎;配穴取身柱、膏肓、命門、肺俞、腎俞、足三里、三陰交,每次各取1~2穴,艾條懸灸15~20min至局部灼熱掀紅為度,日1次,7~10次1療程。
(3)穴位貼敷:用冬病夏治方或代溫灸膏,方法參見“慢性單純性鼻炎”節(jié)。
(4)發(fā)泡療法:斑蝥炒酥,研粉過篩裝瓶備用。取1cm2的膠布中間剪黃豆大孔,貼于內關或印堂穴,暴露穴位,置入少許斑蝥粉,再以膠布覆蓋,24h后去膠布,可見穴位表皮上有水泡,不須處理。待水泡自行吸收后,再貼第二次、第三次。
(5)穴位注射法:按針刺選穴,每次1~2穴,每穴注入0.5~1ml藥液,每日1次,10次l療程。常用藥物有:10%葡萄糖、胎盤組織注射液、維丁膠性鈣、維生素B1、B12;當歸、丹參、徐長卿等中藥注射制劑。
(6)驗方:①抗過敏丸:烏梅、銀柴胡、五昧子各15g,防風、炙甘草各30g,制成蜜丸300丸,口服,每次l丸,每日2~3次;②抗過敏湯:五味子、銀柴胡、蒼耳子、炙甘草各6g,烏梅、防風各10g,黨參15g,黃芪30g,水煎服,每日1劑.10劑l療程;③蟬蛻研粉,每次1.5g,開水沖服,每日3次,20d一個療程。
中醫(yī)認為本病多屬肺、脾、腎虛,衛(wèi)外不固,氣不攝津,亦有夾熱者。肺氣虛證多用溫肺止流丹或小青龍湯加減;肺脾氣虛證以小兒多見,常用參苓白術散加干姜、烏梅、細辛、白芷等;腎陽不足者多為中老年人,常用溫陽祛風湯;氣虛夾熱、寒熱錯雜者,用烏梅丸或清熱止嚏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