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高清vr播放在线观看,欧美亚洲精品免费,欧美日韩天堂在线视频,午夜福利小视频

      學習啦>學習方法>教學方法>

      九年級上冊化學氧氣教學設計

      時間: 威敏1027 分享

        氧氣,化學式O2,式量32.00,無色無味氣體,氧元素最常見的單質形態(tài)。下面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九年級上冊化學氧氣教學設計,希望對你有幫助。

        化學氧氣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

        2.通過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對比,初步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能書寫有關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3.初步認識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

        (二)過程與方法

        1.學會通過生活常識對物質性質進行簡單歸納總結。

        2.學會觀察實驗現象,并通過現象推斷相應的性質。

        3.學習從具體到一般的歸納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養(yǎng)成勤于思考、嚴謹求實的科學素養(yǎng)。

        二、教學重點

        1.氧氣的化學性質。

        2.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的概念。

        三、教學難點

        1.氧氣的化學性質。

        2.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的概念。

        四、教學準備

        教學設備:計算機、投影儀。

        實驗用品:集氣瓶、燃燒匙、坩堝鉗、酒精燈、火柴、鐵絲、木炭、硫黃。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新課導入
      (3分鐘)
      【問題1】舉例:金屬絲可做電線是因為金屬能導電,金剛石硬度大可以做玻璃刀。物質的用途由什么決定?
      【展示】物質的性質與用途。
      討論。
      得出結論:性質決定用途。
      列舉生活中事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問題2】回憶上節(jié)課內容,氧氣有什么用途嗎?
      【展示】氧氣的用途。
      回答:供給呼吸,支持燃燒。 回顧舊知識,為學習新知識奠定基礎。
      新課教學
      (35分鐘)
      【引入新課】體現了氧氣的什么性質呢?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氧氣的性質。
      【問題3】物質的性質包含哪兩部分?
      回答: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講述】研究物質性質時通常研究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這兩部分。 傾聽,感受科學探究的思維方式。 將已有的舊知識運用于新知識的學習中。
      【討論】根據物理性質的特點及生活常識分析氧氣的物理性質。 小組討論,得出結論: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不易溶于水。 培養(yǎng)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閱讀】閱讀教材,并提煉出氧氣的物理性質。 閱讀教材,完成閱讀作業(yè)。 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問題4】請你總結一下氧氣的物理性質。 總結記錄:
      (1)無色、無味氣體。
      (2)標準狀況下,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
      (3)不易溶于水。
      (4)氧氣可轉變?yōu)榈{色液體和淡藍色雪花狀固體。
      培養(yǎng)學生自己總結歸納的能力。
      【講述】氣體的物理性質一般按照:
      (1)顏色、狀態(tài)、氣味;
      (2)密度;
      (3)溶解性;
      (4)三態(tài)變化;
      這幾點進行描述。
      傾聽,記憶。 幫助學生形成學習氣體物理性質的歸類方法。
      【學生實驗】帶火星的木條在氧氣中復燃。 操作,觀察現象。 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習興趣。
      【問題5】木條復燃的原因是什么?木條和什么物質作用導致復燃? 討論、記錄: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氧氣能支持燃燒。
      木條復燃是木條與氧氣反應的結果。
      培養(yǎng)學生通過現象思考本質的習慣。
      【演示實驗】1.硫在空氣、氧氣中燃燒的實驗。
      2.木炭在空氣、氧氣中燃燒的實驗。
      3.鐵絲在空氣中紅熱,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
      觀察現象,區(qū)分不同。記錄:物質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產生的現象。 培養(yǎng)學生對實驗的觀察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展示】正確的文字表達式。 書寫:文字表達式。
      【問題6】同一種物質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現象不同的原因。 討論,分析原因。 培養(yǎng)學生通過觀察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講述】1.燃燒的劇烈程度與氧氣濃度有關。
      2.在不同的反應中,集氣瓶中水的作用各不相同。
      傾聽,思考,記錄:
      1.氧氣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
      2.硫燃燒實驗:水吸收有毒氣體SO2。
      鐵絲燃燒實驗:水防止高溫濺落物炸裂瓶底。
      幫助學生通過現象分析原因。
      【問題7】觀察上述三個文字表達式,填寫表格。 討論完成表格。 培養(yǎng)學生總結規(guī)律的能力。
      【講述】化合反應的概念(基本反應類型)。 尋找規(guī)律: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
      【閱讀】讓學生閱讀課本,了解氧化反應。 閱讀。 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講解】1.物質與氧氣的反應都是氧化反應。
      2.氧化反應可分為緩慢氧化和劇烈氧化。
      傾聽,記錄,通過課本實例進一步認識氧化反應。
      【問題7】1.氧化反應都是化合反應嗎?2.氧化反應與化合反應的關系。 思考。
      化合反應與氧化反應無必然聯(lián)系。認識到兩種反應的類型是從不同的角度對反應進行分類得出的。
      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小結
      (5分鐘)
      一、氧氣的性質
      (1)物理性質
      (2)化學性質:氧化性
      二、化學反應的類型
      (1)基本反應類型:化合反應
      (2)氧化反應

        化學氧氣教學反思

        氧氣是典型的非金屬單質,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主要幫助學生認識氧氣的物理性質,學習觀察和描述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并從中歸納出氧氣化學性質的特點,理解氧氣和人類的關系,培養(yǎng)學愛護綠色植物的意識。同時通過實驗探究,進一步感受探究的一般過程,體驗探究的樂趣,感受化學變化的奇妙,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并且初步學習化學實驗的一些操作技能,學會在實驗中進行觀察、比較、分析、和歸納。

        氧氣是空氣的主要成分之一,學生雖然耳熟能詳,但對它了解得并不多。為了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氧氣的相關的知識,我首先用設問造成懸念引入課題。由于學生缺乏感性認識,氧氣的有些物理性質比較抽象,如氧氣的溶解性,氧氣的三態(tài)等,我通過具體的事例和觀看圖片資料等,幫助學生直觀地認識氧氣相關的物理性質,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在指導學生探究氧氣的化學性質時,我一方面介紹實驗操作的方法并指出有關的安全注意事項,一方面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幾種可燃物在空氣、氧氣中的燃燒現象,從中歸納出氧氣的化學性質。
      猜你感興趣:

      1.九年級上冊化學氧氣教案

      2.九年級上冊化學氧氣的制取和性質教案

      3.九年級化學氧氣教學反思

      4.9年級上化學制取氧氣教案

      5.九年級化學制取氧氣教學反思

      328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