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前預習與課堂學習活動的關系
課前預習與課堂學習活動的關系
“國培”順應時代要求,給廣大一線教師的久旱的心田下了一場及時雨,我有幸成為了國培計劃小學語文培訓班的一名學員,感到自己很幸運。國培幫助我解決了許多教學中的疑惑和難題。細數(shù)研修生活的點點滴滴,我學到了知識,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也收獲了快樂。
在培訓中無論是每一次的聽課學習,還是聽專家的課堂教學展示,都讓我感受著新課程理念的和風,沐浴著新課程改革的陽光。我異常珍惜這樣的機會,因為他們?yōu)槲姨峁┝藢氋F的教學案例和資源,讓我從自身出發(fā)尋找差距,反復的琢磨和鉆研,不斷地反思和總結。尤其對小學語文拓展模塊學習體會深刻。
在拓展模塊中,我閱讀了各省的課改經(jīng)驗,其中“課改進行時:有效習題設計(浙江小學語文)”給我的啟發(fā)特別大。在這份經(jīng)驗介紹里面,浙江省杭州長江實驗小學的俞佳麗老師撰寫了文章——《課堂前置性作業(yè)與課堂學習的有效對接策略》給我在課前預習單設計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參考。俞佳麗老師指的課堂前置性作業(yè)又稱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學習,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形式。它指的是教師向?qū)W生講授新課之前,讓學生先根據(jù)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jīng)驗所進行的嘗試性學習。
我深受啟發(fā)。任何一堂課都不應該從零開始, 學習者原有的認知結構要和所學習的有意義材料結合起來,才是高效的學習。新課程標準也告訴我們,課堂教學是師生雙邊互動、合作的過程。通過課前預習單練習,讓學生對新知識有初步的感受和理解,可以促進學生更有目的地進行課堂學習。 這引起了我的思考:怎樣利用課前預習單對接課堂學習?我想作以下嘗試:
首先,完成課前預習單時間安排。
學生利用課前預習單學習,可以促使每個學生帶著有準備的頭腦進入課堂學習,也可以讓教師以學(學生已有的思考基礎)來確定教的內(nèi)容和形式,以便更好地為學服務。我個人認為,低中年級或者是前期學生的學習習慣還沒有養(yǎng)成之前,課前預習單完成不一定要安排在家里,可以根據(jù)學情安排在在學校進行。
其次,課前預習單關注點的指導。
我認為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利用課前預習單學習,符合我班農(nóng)村學生的學情。讓學生在預習單中,重點把自己通過學習 “學會了什么”、“感悟到什么”寫下來與同學老師交流;在此基礎上把自己的“遇到的困難”或“疑問”也提出來,以便在課堂學習中探討解決。做了這樣的引導之后,學生能通過思考寫下自己的獨特感悟和體驗,提出有價值的、能引發(fā)同伴深入思考的問題,便于教師把握課堂教學。
再次,分層要求。
在學生完成預習單的過程中,承認差異,不以縮小距離為目標,而以整體提升為重點。根據(jù)學生學力差異,對語文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關注重點,使他們通過課前預習單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為課堂自主學習打下基礎。
學困生——掌握字詞,理解新詞,讀通課文;
績優(yōu)生——會聚焦問題,有自己的獨特感悟,能提出引領同伴深入學習的觀點和問題;
潛力生——能抓住自己有感悟的切入點提出自己的獨特觀點和問題。
然后,聚焦問題。
我以前在閱讀學生的課前預習單時,常常會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提出了相同的疑問,可以稱之為“聚焦的問題”。這樣的疑問往往具有共性,教師預設教學預案時必須關注這樣問題,并在課堂上呈現(xiàn)。牢牢地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 解決了學生在課前預習單中的提出疑問,而且推進了學生的思維深度。因為它們往往很容易激發(fā)起一群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是課堂進一步學習的寶貴資源。
接下來,尋找共同關注點
教師在閱讀學生的課前預習單時, 會發(fā)現(xiàn)學生在談自己的閱讀感悟時不少同學關注了相同的內(nèi)容,我們稱之為“共同的關注點”。有時,這樣的關注點正是教學的重點, 與教師的教學預案不謀而合。 有時, 學生中出現(xiàn)的 “共同的關注點”并非是教學重點,這時教師就應靈動地處理這樣的問題,使之成為課堂自主學習的亮點。
在課堂上,一旦個人的學習感悟與教學對接,就能激起學生興奮點,使他們不斷吸取他人的精華,并結合自己的感悟,推進自己的思維層次,提升能力。這樣的課堂對接源于學生,又碰撞出新的火花,令人欣喜。
還有,發(fā)現(xiàn)個性化的觀點和問題。
教師在閱讀學生的課前預習單時,會看到一些個性化的觀點、問題。有些觀點雖然不具有共性, 但卻非常有新意, 有獨特的視角, 具有較強的啟發(fā)性。我們在課堂中展示這樣的觀點,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提高學習的有效性,也是一次有創(chuàng)新的課前預習單范例的展示,對其他學生起到了示范作用。有些觀點雖然有些偏頗,但我們可以在課堂自主學習時,把它拋出來,激發(fā)學生深入的思考,讓學生能思辨地學習,提升思維深度。我們只有很好地利用這些個性
化的課前預習單資源,才能使我們的課堂學習精彩紛呈。
最后,教師基于課前預習單開展課堂學習活動。
學生獨立完成課前預習單之后進行集體反饋,基于課前預習單,通過個別學生的主講和集體的探討,在此過程中,穿插學生的質(zhì)疑,通過師生共同釋疑來推進自主學習,教師根據(jù)教學重點、難點,進行引導、點撥、歸納,以討論的形式完成自主學習。
美國心理學家奧蘇伯爾說過:“影響學習的最重要因素是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我們應當根據(jù)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去進行教學。”了解學生,正確把握學習起點,成為課前預習單后組織課堂教學中突出的關鍵性問題。學生已經(jīng)學會的東西,不需要再進行大量地機械地重復訓練,傳統(tǒng)的課后練習得以精簡,從而減輕了學生的課后學習負擔。
像這樣的啟發(fā)與收獲實在太多,無法一一盡述。通過學習,我對新課程小學語文教育有了新的認識,為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許多困惑尋找到了答案。我對教育教學充滿了信心和希望,這次培訓,就像冬日里一抹濃濃的綠意,帶給我無限希望。在今后的工作與學習生活中,我一定我會學以致用,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及時為學校的建設和發(fā)展出謀劃策,會不斷的去完善自己,會針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有的放矢,會去多多錘煉自己,會去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課堂教學水平、學校管理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爭取使自己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