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陜西黃帝陵的導(dǎo)游詞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軒轅氏的陵墓,是我國有名的旅游風(fēng)景區(qū),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來黃帝陵參觀,導(dǎo)游要結(jié)合黃帝陵的特色,詳細介紹給游客了解。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關(guān)于陜西黃帝陵的導(dǎo)游詞,歡迎大家參閱。
關(guān)于陜西黃帝陵的導(dǎo)游詞1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軒轅氏的陵墓,位于黃陵縣城北橋山。1961年,國務(wù)院將黃帝陵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號稱“天下第一陵”。黃帝陵墓之前的“黃帝陵”三個大字為蔣介石所提。 黃帝陵古稱“橋陵”,為中國歷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黃帝的場所。據(jù)記載,最早舉行祭祀黃帝始于公元前442年。 陵區(qū)景點包括:天下第一陵、軒轅橋、陵墓區(qū)、軒轅廟、黃帝手植柏、誠心亭、掛甲柏等。
喬山山體渾厚,氣勢雄偉,山下有沮水環(huán)繞。山上有千年古柏,四季常青,郁郁蔥蔥。整個陵區(qū)宏大磅礴。 天下第一陵陵墓封土高3,6米,周長48米,環(huán)冢砌以青磚花墻,陵前有明嘉靖十五年碑刻“橋山龍馭”,意為黃帝“馭龍升天”之處。在前為一祭亭,歇山頂,飛檐起翹,氣宇軒昂。 亭內(nèi)立有郭沫若手書“黃帝陵”碑石。陵園區(qū)周圍設(shè)置紅墻圍護,東南側(cè)面為欞星門,兩側(cè)有仿制的漢代石闕。
陵前正南,陵園圍墻以外是土筑高臺,即“漢武仙臺”?!妒酚?封禪書》載:“漢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萬還祭黃帝冢橋山?!睗h武仙臺,即漢武帝祭祀黃帝所筑,臺高20余米,現(xiàn)已用塊石砌筑并建有登臺石階及云板,護欄等。 黃帝廟前區(qū)氣勢恢宏,面積約10000平方米的入口廣場的地面。選用5000塊大型河卵石鋪砌,象征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
黃帝手植柏位于陜西省中部黃陵縣軒轅廟院內(nèi),高20余米,胸徑11米,蒼勁挺拔,冠蓋蔽空,葉子四季不衰,層層密密,像個巨大的綠傘。相傳它為軒轅黃帝親手所植,距今5000多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樹。當?shù)赜忻裰V:七摟八揸半,圪里圪垯不上算。謂七人合抱猶不圍。
關(guān)于陜西黃帝陵的導(dǎo)游詞2
黃帝陵相傳是中華民族的始祖玄遠黃帝的陵園,它位于黃陵縣城北的橋山頂上。黃帝是我國原始社會末期一位偉大的部落首領(lǐng),是開創(chuàng)中華民族文明的祖先。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車弓矢。他的妻子能養(yǎng)蠶,其史官倉頡創(chuàng)造了文字,其臣大撓創(chuàng)造了干支歷法,其樂官伶?zhèn)愔谱髁藰菲鳌N覈髞砟芪∪灰倭⒂谑澜缢拇笪拿鞴艊?,這與黃帝的赫赫殊勛是分不開的。
黃帝還以他懲罰邪惡,首次統(tǒng)一中華民族的偉績而載入史冊。據(jù)說黃帝活了118歲。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間,突然晴天一聲霹靂,一條黃龍自天而降。它對黃帝說:“你的使命已經(jīng)完成,請你和我一起歸天吧。”黃帝自知天命難違,便上了龍背。當黃龍飛越陜西橋山時,黃帝請求下駕安撫臣民。黎民百姓聞訊從四面八方趕來,個個痛哭流涕。在黃龍的再三催促下,黃帝又跨上了龍背,人們拽住黃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黃龍帶走了黃帝之后,只剩下了黃帝的衣冠了。人們把黃帝的衣冠葬于橋山,起冢為陵。這就是傳說中的黃帝陵的由來。但是也有人說,黃帝死后就安葬在橋山。
黃帝陵區(qū)約4平方公里,山水環(huán)抱,林木蔥郁。參觀者到達橋山山頂,首先看見路立的一塊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馬”。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刻有“黃帝陵”3個大字。祭亭后面又有一塊石碑,上書“橋山龍馭”4字。再后面便是黃帝陵。黃帝陵位于山頂正中,面向南,陵冢高約4米,周長約50米,陵前40米處有一約20米高臺,其旁一石碑上書有“漢武仙臺”四字。此臺系公元前120_年,漢武帝劉徹巡游朔方歸來時,祭奠黃帝,祈仙求神時所筑。
黃陵下的軒轅廟里面尚有一些建筑、古柏和石碑等文物??邕M廟門,左邊有一棵巨大的柏樹。相傳此柏為黃帝親手所植,故稱“黃帝手植柏”,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廟門北有一過廳和一碑亭,碑亭里陳放著47塊石碑。最北邊坐落著大殿,大殿前還有一株高大的古柏,叫“掛甲柏”。據(jù)傳,這是漢武帝掛金甲印烙所致。大殿雄偉壯麗,門額上懸掛有“人文初祖”四字大匾。大殿中間有富麗堂皇的黃帝牌位,其周圍殿墻下還有一些陳列品。
關(guān)于陜西黃帝陵的導(dǎo)游詞3
黃帝陵,素有天下第一陵的稱號,黃帝陵相傳是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園,它位于黃陵縣城北的橋山頂上。黃帝陵古稱“橋陵”,為中國歷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黃帝的場所。據(jù)記載,最早舉行祭祀黃帝始于公元前442年。自唐大歷五年(770年)建廟祀典以來,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的場所。黃帝是我國原始社會末期一位偉大的部落首領(lǐng),是開創(chuàng)中華民族文明的祖先。我國后來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列,這與黃帝的赫赫殊勛是分不開的。
陵墓封土高3,6米,周長48米,環(huán)冢砌以青磚花墻,陵前有明嘉靖十五年碑刻“橋山龍馭”,意為黃帝“馭龍升天”之處。在前為一祭亭,歇山頂,飛檐起翹,氣宇軒昂。
亭內(nèi)立有郭沫若手書“黃帝陵”碑石。陵園區(qū)周圍設(shè)置紅墻圍護,東南側(cè)面為欞星門,兩側(cè)有仿制的漢代石闕。陵園區(qū)內(nèi)地鋪著磚,顯得古樸典雅。黃帝廟前區(qū)氣勢恢宏,面積約10000平方米的入口廣場的地面選用5000塊大型河卵石鋪砌,象征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
每到清明時節(jié),來自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常到這里拜祭。
關(guān)于陜西黃帝陵的導(dǎo)游詞4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們今天游覽被譽為世界中華第一陵的---黃帝陵。我是你們本次旅游的導(dǎo)游,我姓蔣,也可以叫我蔣導(dǎo)。如果在旅游中遇到了問題,大家可以向我提出,我會幫助大家。祝大家旅游愉快!為了讓大家對黃帝陵有一個深刻的了解,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申華民族的始祖——黃帝。
黃帝,是距今5020_年左右的原始社會末期的一位杰出的部落聯(lián)盟領(lǐng)袖。據(jù)古籍記載,黃帝為少典之子,姓公孫,因長于姬水,又姓姬。封于有熊,號有熊氏。曾居于軒轅之丘,又號軒轅。因崇尚土德,土色黃,所以又稱為“黃帝”。
傳說中,黃帝不但是一位英雄的領(lǐng)袖人物,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人們把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歸功于黃帝或他的妻子、臣下。如造舟車、制衣冠、務(wù)蠶桑、創(chuàng)醫(yī)學(xué)、定音律、造文字、布五谷、燒彩陶及政治生活中的典章制度、風(fēng)俗習(xí)慣中的婚喪禮儀等,后人以黃帝時代作為中華民族邁人文明社會的開始,所以,黃帝被尊為“人文初祖”。
關(guān)于黃帝埋在哪里?現(xiàn)在有很多說法。但是,從歷史資料的記載以及歷代政府的態(tài)度上看,大家馬上就要看到的黃帝陵就是黃帝百年后唯一的安寢之地。西漢史學(xué)家司馬遷的《史記》明確說“黃帝崩,葬橋山”。而黃帝陵歷史上就稱為“橋陵”,1944年才改稱今名。在中國古代文獻記載中,黃帝是在黃陵縣的橋山騎龍升天的,后人們將黃帝衣冠埋葬在這里,起冢為陵,這就是黃帝陵的由來。另外,黃帝陵一帶被考古證明曾經(jīng)是這一帶原始氏族的聚居地,出土的陶器和石器,帶有鮮明的仰韶文化的特征。
黃帝陵位于陜西省黃陵縣,北距西安約180公里。黃陵縣原名中部縣,1944年經(jīng)呈請原民國政府批準,更名為黃陵縣。1997年6月,黃帝陵被中宣部公布為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大家現(xiàn)在所處的位置是軒轅廣場。這里是謁陵的起點。軒轅廣場的地面是用秦嶺天然河卵石鋪就而成的,共計5000塊,含義是代表著中華民族5020_年的悠久歷史。眼前的池子叫印池,相傳是黃帝洗筆的地方。印池之水來自沮河。在古漢語中,沮通“祖”,故而沮河也被看成是祖先之河。夜晚來臨,這里會出現(xiàn)“沮水月夜”的美麗景觀。
現(xiàn)在,我們所經(jīng)過的這座橋叫軒轅橋。這座橋橫跨印池,為全花崗巖石材建造,被譽為“中國近代全石材第一橋”。軒轅橋北端通向廟院的龍尾道共有95級臺階,寓意黃帝“_之尊”的崇高地位。拾級而上則是寬闊的廟前廣場,近年來的公祭活動大都在此舉行,現(xiàn)代傳媒已使它廣為人知。站到寬闊的廟前廣場,請大家再回頭看軒轅廣場,你一定會感受到一種“雄偉、莊嚴、肅穆、古樸”的恢弘氣勢。
拜祭黃帝,一般為“先祭廟,后謁陵”。軒轅廟坐落在沮水以北,坐北朝南、居高臨下、雄偉壯觀。請大家跟我走進這個神圣之地。這座祭祖黃帝的古老廟宇,相傳初建于漢代。原來在橋山西麓,宋代移至這里。軒轅廟由四進院落構(gòu)成,廟門為漢代建筑風(fēng)格,廡殿頂,白墻,黑琉璃瓦,高大巍峨,古樸大方。“軒轅廟”三個字是由蔣鼎文先生書寫的。 跨入軒轅廟大門,左側(cè)有一株參天古柏映入眼簾。古柏枝干蒼勁,蒼翠欲滴,冠如華蓋,郁郁蔥蔥。該樹樹齡已有約4720_年,相傳為黃帝親手栽植,所以稱“黃帝手植柏”,1982年,英國林學(xué)專家羅皮爾等人在考察了世界27個國家之后來到我國,驚嘆它是“世界柏樹之父”。1998年,該樹被第一批認定為“中華一百棵古樹名木”之列。
這座亭叫“碑亭”。這里共有四通碑石。右手第一遍碑文的內(nèi)容系孫中山先生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時所作的一首祭詞。右手第二通是1942年蔣介石親筆題寫的“黃帝陵”三個大字。左側(cè)第一通為主席于1937年4月5日國共兩黨同祭黃帝陵時親筆撰寫的祭文。第二通為總理手書“炎黃子孫”四個大字。
離開碑亭后,繼續(xù)向里走,會看到左手邊有一塊一米見方的青石塊,石上刻著一副巨大
的黃帝腳印。該石出土于黃陵東南的郭洼。據(jù)說黃帝的腳印共有三副。一副在河南,一副在山東,一副就在黃陵,腳印石旁有柵欄圍護。據(jù)當?shù)厝酥v,如果有人隔著柵欄用硬幣投中大腳趾,就預(yù)示著大吉大利,萬事順意。
在軒轅殿前左側(cè),有一株柏樹。樹干斑痕密布,縱橫成行,好似有斷釘在內(nèi)。據(jù)傳,公元前l(fā)20_年,漢武帝北征朔方歸來,祭黃帝陵時在此樹干上釘釘子掛盔甲所致。所以叫“掛甲柏”,也叫“將軍柏”。每年清明節(jié)前,樹孔內(nèi)還會溢出柏汁,凝結(jié)為珠,像淚珠一樣。清明節(jié)后,又恢復(fù)原樣,被人稱為“群柏之奇”。
現(xiàn)在,映人我們眼前的建筑叫軒轅殿。大殿建于明代,門額上懸掛著原國民黨愛國將領(lǐng)程潛1938年所題的“人文初祖”四字大匾。
進入大殿,映人我們眼前的是半浮雕黃帝像。這尊民族始祖的圣像,是以東漢武梁祠廟的畫像石刻拓片為藍本,經(jīng)國家文物局征求有關(guān)專家的意見后批準,放大刻制而成。
軒轅廟北端坐落著20_年新建成的祭祖大殿,20_年清明首次以國家級禮儀公祭華夏始祖軒轅黃帝的儀式在這里舉行,大殿整體建筑秉承漢風(fēng)唐韻,融古老傳統(tǒng)與新時代氣息為一體。殿前祭祖廣場均由花崗巖鋪裝而成,占地1萬余平方米,可同時容納5000行祭典活動。
好了,軒轅廟就參觀到這里。下一步我們將登山,拜謁黃帝陵。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冢,被稱為“天下第一陵”。1962年被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墓葬第一號”。陵家位于黃陵縣城北1公里的橋山上。
黃帝陵有一絕叫“橋山古柏”。不論您從哪個方向進人縣城,都可以看見面積5800畝的橋山,滿山翠柏,蔥郁一片。目前,坐落在陜西省黃陵縣的“中華始祖”軒轅黃帝陵景區(qū)內(nèi)共有柏樹 8.1萬余棵,樹齡在千年以上的古柏就達3萬余棵,是我國最古老和保存最完好的古柏群。這真是“古柏參天黃帝陵,蒼煙繚繞曉風(fēng)輕。橋山徹底高聳翠,沮水纏腰萬載青”。 這些古柏可都是無價之寶,因此,我國歷代政府都高度重視黃帝陵古柏的保護。
各位朋友,我們現(xiàn)在就來到了陵園大門,請大家向門外左側(cè)看,這個高20米的圓錐土臺,叫“漢武仙臺”。據(jù)說漢武帝祭祖后,非常羨慕黃帝馭龍升天成仙。于是命數(shù)十萬大軍每人背一袋土上山,一夜之間筑成這座高臺。他登臺祈仙,對眾人說:“如果我能如黃帝那般乘龍歸天,拋下妻子算得了什么,不過如撇下鞋子一樣罷了?!倍?,漢武仙臺有兩條石砌曲徑通向臺頂。上行77級臺階,下行78級臺階,謂之“七上八下”。據(jù)說登臺一次可增歲添福。
朋友們,前方這座陵冢就是我們的祖先——黃帝的安息之地。該陵為扁球形土冢。冢前又有一碑,上刻有“橋山龍馭”四個大字,意思是此地為黃帝駕龍升天之地。傳說黃帝活了100多歲,天帝感其豐功偉德,派一條巨龍接他升天,臣民們不愿黃帝離去,將他團團圍住。巨龍馱著黃帝騰空而起,慌亂間人們扯下了黃帝的衣襟、靴子、佩劍。人們把黃帝的衣靴寶劍埋在這里,起土成冢作為紀念,這便是黃帝陵是衣冠家說法的由來,但是傳說畢竟是傳說,《史記》等書明確記載“黃帝崩,葬橋山”。而且漢武大帝等各代帝王均來此祭奠黃帝,所以這里是公認的黃帝陵所在地。
“橋山龍馭”碑前還有一碑,刻有郭沫若1958書寫的“黃帝陵”三個大字。
好了游客朋友們,由于時間關(guān)系,咱們今天黃帝陵的講解就到此結(jié)束,大家可以自行的參觀,半小時后我們門口集合,請注意安全,謝謝大家!
關(guān)于陜西黃帝陵的導(dǎo)游詞5
黃帝陵相傳是中華民族的始祖玄遠黃帝的陵園,它位于黃陵縣城北的橋山頂上,黃帝陵導(dǎo)游詞[智庫]。黃帝是我國原始社會末期一位偉大的部落首領(lǐng),是開創(chuàng)中華民族文明的祖先。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車弓矢。他的妻子能養(yǎng)蠶,其史官倉頡創(chuàng)造了文字,其臣大撓創(chuàng)造了干支歷法,其樂官伶?zhèn)愔谱髁藰菲?。我國后來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列,這與黃帝的赫赫殊勛是分不開的。
黃帝還以他懲罰邪惡,首次統(tǒng)一中華民族的偉績而載入史冊。據(jù)說黃帝活了118歲。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間,突然晴天一聲霹靂,一條黃龍自天而降。它對黃帝說:“你的使命已經(jīng)完成,請你和我一起歸天吧。”黃帝自知天命難違,便上了龍背。當黃龍飛越陜西橋山時,黃帝請求下駕安撫臣民,導(dǎo)游詞《黃帝陵導(dǎo)游詞》。黎民百姓聞訊從四面八方趕來,個個痛哭流涕。在黃龍的再三催促下,黃帝又跨上了龍背,人們拽住黃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黃龍帶走了黃帝之后,只剩下了黃帝的衣冠了。人們把黃帝的衣冠葬于橋山,起冢為陵。這就是傳說中的黃帝陵的由來。但是也有人說,黃帝死后就安葬在橋山。
黃帝陵區(qū)約4平方公里,山水環(huán)抱,林木蔥郁。參觀者到達橋山山頂,首先看見路立的一塊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馬”。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刻有“黃帝陵”3個大字。祭亭后面又有一塊石碑,上書“橋山龍馭”4字。再后面便是黃帝陵。黃帝陵位于山頂正中,面向南,陵冢高約4米,周長約50米,陵前40米處有一約20米高臺,其旁一石碑上書有“漢武仙臺”四字。此臺系公元前120_年,漢武帝劉徹巡游朔方歸來時,祭奠黃帝,祈仙求神時所筑。
黃陵下的軒轅廟里面尚有一些建筑、古柏和石碑等文物??邕M廟門,左邊有一棵巨大的柏樹。相傳此柏為黃帝親手所植,故稱“黃帝手植柏”,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廟門北有一過廳和一碑亭,碑亭里陳放著47塊石碑。最北邊坐落著大殿,大殿前還有一株高大的古柏,叫“掛甲柏”。據(jù)傳,這是漢武帝掛金甲印烙所致。大殿雄偉壯麗,門額上懸掛有“人文初祖”四字大匾。大殿中間有富麗堂皇的黃帝牌位,其周圍殿墻下還有一些陳列品。
關(guān)于陜西黃帝陵的導(dǎo)游詞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