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物歷史小論文
古代人物歷史小論文
對戰(zhàn)國荊軻和楚漢項羽,從古至今有許多名人大家頗有微詞,只不過是見仁見智罷了。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整理分享的關于古代人物歷史小論文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古代人物歷史小論文篇一
對古代文學作品中幾個人物的影像
摘 要:對戰(zhàn)國荊軻和楚漢項羽,從古至今有許多名人大家頗有微詞,只不過是見仁見智罷了。在日常教與學過程中,進行一些研究性活動,卻有了感言:荊軻,一個與刺客身份極不相符的人物;項羽,一個婦人豆腐心腸的武夫。
關鍵詞:影像;刺客;名將;名不副實
從教二十余載,教學時總有點感言,組成篇文,呈上與同仁們商榷。
人教版《語文教師教學用書》(以下簡稱《用書》)對戰(zhàn)國荊軻贊許有加嘉,說他“勇而有謀、城府很深”“俠肝義膽,果敢勇決,擅長辭令,老于心計,俠士風度”“具有超人的膽識和氣魄”“智謀非凡” ①,還拿燕國太子丹和秦降將樊於期來作陪襯呢!對楚漢項羽貶斥頗多,說他“政治上無知,自大輕敵,剛愎自用,不善用人”“毫無心計”②等。對此,我不敢茍同,斗膽說些微詞。
再讀《戰(zhàn)國策・燕策三》中“荊軻刺秦王”和《史記・項羽本紀》中“鴻門宴”兩節(jié),心中感慨幾許,想一吐為快。
先談荊軻。荊軻,據(jù)載是春秋戰(zhàn)國時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齊國人,后遷居衛(wèi)國,原名莊軻,到了燕國以后,更名荊軻。他喜歡讀書、擊劍,結交名人勇士。當時,善于擊筑的高漸離、智勇雙全的燕國處士田光都是他的好朋友。然而,這個素以勇武出名的刺客,在上演刺殺秦王一幕中卻屢屢出丑、敗相十足。可謂名不副實。
其實,他至多是個“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一個渾身上下充滿矛盾的角兒。
當初,秦國大兵壓境,燕國危在旦夕。燕太子丹十分害怕、焦慮,便委婉地請求荊軻謀劃良策。荊軻表現(xiàn)出信心十足,提出用兩物――秦降將樊於期的頭顱和燕國督亢的地圖來取信于秦王的策略。這顯出他似乎智勇雙全、城府頗深。接著,為得到樊的頭顱,他不惜夸下“臣左手把其(他,指代秦王)袖,而右手�其(他,也指代秦王)胸”的???,似乎手到就可擒殺秦王,報仇雪恥,同時也阻止侵略者(秦軍)的腳步,消除燕太子丹的憂慮。然而,這個古代版的“斬首行動”,派誰去實施呢?讓我們來看看刺殺行動小組的成員名單:
荊軻,一個成名的刺客,可惜名不副實,也勢單力孤。
秦武陽,一個未成年人,平時兇悍蠻橫,可屆時上得臺面嗎?
(當然,可能還有與本次行動毫無相關的文職隨員。)
帶著讀者們心中的團團疑慮和擔心,行動小組草草地組成,并貿然要進入虎狼之國。
就這樣,明知兇多吉少、勝算渺茫的荊軻乘車出發(fā)啦!
見到了秦王,荊軻抓住一次機會,確實也“把其袖”“�其胸”,卻被秦王掙脫。足見荊軻沒有把握好時機,操之過急,且搏殺技能不精,出手太慢。失手后,刺殺秦王的良機又一次次出現(xiàn):秦王想拔劍自衛(wèi)反擊,卻沒能馬上拔出,周圍也無幫手,只得繞柱逃避,荊軻也沒能追趕上;荊軻“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最終,遭秦王反擊而致渾身重傷的他卻依然大話不止說“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意即“我是想劫持你〈秦王〉為人質,脅迫你〈與燕國〉訂立盟約)”。真是,大言不愧,個人形象又一次自損了吧?
不管怎么說,荊軻刺秦王的事件從一開始就漏洞百出,勝算幾率近零。而被冠以“春秋戰(zhàn)國時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的荊軻徒有虛名,其下場也就無可惋惜了。不過,他和他的這一事件足可以載入古今中外恐怖活動史冊中。
后說項羽。“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2]
讀到“鴻門宴”一節(jié),看了項羽的一系列表現(xiàn),不禁拍案大叫:草包一個,超人的武力,幼童般的智商,沖動型的性格。悲哉!
瞧,他只聽沛公手下左司馬曹無傷的只言片語,便火冒三丈,馬上命令三軍進入戰(zhàn)備狀態(tài),做好在第二天打敗沛公軍隊的準備。他靠的是什么呢?不外是他本人的勇猛和數(shù)倍于對方的軍力。一句話,自恃武力強大,一味地強調使用武力解決一切。冷靜一思:暫時的強大并不代表著永遠,況且,今天打敗了劉邦,那其他的軍閥勢力呢?即使全部給打敗了,統(tǒng)一了。這么一個慣于窮兵黷武的人又怎能描繪出治國安邦的宏偉藍圖呢?
其實,獲得如此重要情報后,理智(或成熟)的做法是:①召集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甄別信息真?zhèn)?,商討目前的局勢,制定可能出現(xiàn)危機的應急預案。②秘密派遣小分隊(或特工)混進沛公軍營中,刺探軍情,打聽虛實。③對未來的軍事對手作充分的了解,含個人性格、用兵之道,以及平時的一些言行(必要時應建立DNA數(shù)據(jù)庫);評估對手可能的意圖。④發(fā)出類似于武林貼的請柬。邀請各路諸侯將領來參加會議,盡快達成類似于《雅爾塔協(xié)議》的協(xié)定,規(guī)劃未來新版圖,同時也試探諸侯們的打算。
用這樣的高度來要求一個“力拔山兮氣蓋勢”的武夫,顯然過分了。我們可以來相像一下項羽的體貌特征:身材魁梧,熊腰虎背,滿臉胡須拉茬,理寸頭;全身盔甲,披著一件黑色碩大的斗篷;走起路來虎虎生風,橫沖直撞;口頭禪不外乎是“奶奶的”。這樣一個人的那一種思路,也就不難理解了。更可氣的還在后頭呢!面對前來道歉(甭管是懷假意還是真心)的劉邦,項羽居然縮短了一尺,不假思索地供出了信息的來源,把可憐的曹無傷給賣了。這樣做的結果就不言而喻:①理應得到重賞甚至高官厚祿的曹無傷無安全保障,有生命之憂。②此后,誰敢再當 “曹無傷”呢?那么,項羽你不就成了一個盲人、聾子嗎?接下來,楚霸王項羽還擺出鴻門宴席。面對著手下的“項莊舞劍”,他裝聾作啞,猶豫不決;面對突然出現(xiàn)的樊噲,他心怯,好言撫慰,頻頻賜給食物(似有做賊心虛之嫌疑);面對勁敵沛公的“如廁”,他竟茫然不知,還在打聽尋覓。真是可笑、可恨!
幾年后發(fā)生的事情也就毫無懸念了:身為楚霸王的你就必然充當起上演“四面楚歌”、“烏江自刎”兩大事件的悲劇主角了。
當然,荊軻和項羽只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的兩個人物,是作家們筆下刻意塑造的形象罷了。讀史明心,把古今中外的一些人或事連起來一比,定能從中提取出一些相似的元素來。而在《用書》所下的言論當慎之又慎啊!
注解
?、?《用書》P37,P38。
?、?《用書》P45。
參考文獻:
[1] 《史記・刺客列傳》
[2] 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下一頁分享更優(yōu)秀的<<<古代人物歷史小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