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故事:賺錢的智慧
我們都喜歡解決各種各樣的的難題——很多都需要我們花長時間來思考。類似的智力謎題可以讓我們鍛煉大腦,幫助我們防止大腦衰老。下面小編為你整理推理故事,希望能幫到你。
推理故事
傳說16世紀時的德國,是由許多彼此獨立的小國組成的。其中有兩個相鄰的小國,原先睦鄰友好,人民相互自由進出,連貨幣都可通用,并且價值相等。
后來兩國鬧了矛盾,雖然人民還可以自由來往,但甲國的國王下令,乙國的鈔票若拿到本國使用,100元只能作本國的90元使用。乙國得知這一消息后,也不甘示弱,下了一道同樣的命令。
一個名叫阿諾德的人得知這一消息,連忙勸說兩國的國王萬萬不可如此。否則有人便會趁機發(fā)財。兩個國王都不相信。阿諾德見說服不了他們,便自告奮勇親自實踐。兩國國王分別給他100元,讓他試驗。若果真他能利用這條命令發(fā)了大財,便收回成命。
阿諾德拿了200元錢,一會兒到甲國購物,一會兒又到乙國購物,往返穿梭在兩國的商店里,不消幾日,便腰纏萬貫。接著他便把賺來的大宗財物,送到國王面前。兩國的國王見狀,都驚奇得目瞪口呆。
阿諾德講述了賺錢方法后,國王都信服地連連點頭,認識到了分裂的危害,于是各自都收回了成命,和好如初。
你知道阿諾德是怎樣賺錢的嗎?
>
>
>
答案:
阿諾德拿著甲國的100元,在甲國的商場購物10元,對方找錢時,他聲稱要到乙國去,要求找回乙國的鈔票,這樣,本應找回他90元的甲國鈔票,他卻得到了100元乙國鈔票。此時,連同乙國國王給的100元,他有了200元乙國鈔票。阿諾德拿著乙國的200元鈔票,迅速地跑到乙國商店購買20元的貨物,在對方找錢時,他又聲稱要到甲國去,要求找回甲國鈔票。這樣,本應找他180元的乙國鈔票,他卻得到了200元的甲國鈔票。就這樣,他在甲國購物,要求找回乙國鈔票;在乙國購物,要求找回甲國鈔票,如此循環(huán)往復,他手中的錢物便越聚越多,用不了多長時間,便發(fā)了大財。
智力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