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孩子的錯誤方式與正確方法
批評孩子的錯誤方式與正確方法
批評孩子是一門學問,多次批評孩子不見效,其實有的時候批評的方式出現(xiàn)了問題。小編在這里整理了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翻老賬的批評方式要不得
經(jīng)驗告訴我們,“翻舊賬”的方式不好用,這是為什么呢?
1、不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
孩子記得最清晰的是當時、當天的事,一兩天之前的事就需要成人的提示。即便想起來,也不如當天的事那么清晰、詳細。
大人批評孩子時劈頭蓋臉翻老帳,其初衷是想引起孩子的重視,讓孩子意識到這些事情的嚴重后果,督促其盡快改正。但恰恰忽視了孩子的記憶特點。
2、會造成對孩子的二次傷害
批評孩子,我們總是希望以小見大,一針見血,但往往會夸大事情的危害性,對孩子的定性也過于寬泛。
批評本身已經(jīng)是對孩子的提醒,而過分的表情、動作和措辭,對孩子的二次傷害會比做錯事本身更嚴重。
2
表達準確,讓孩子明白錯在哪兒
為什么家長的叮囑不湊效?可能是 TA 根本就沒明白家長話的含義?!昂煤帽憩F(xiàn)”是個太模糊的概念。到底怎樣做才算“好好表現(xiàn)”?孩子根本就不明白。
這一點可以借鑒幼師和孩子交流的經(jīng)驗。
游戲活動時,老師對孩子們說:“排成直線走”,孩子沒什么反應。老師馬上換種說法:“在前面排成一條毛毛蟲”。孩子們很快就能排成一列了。因為這樣說更方便孩子理解。
所以,不管是批評孩子還是日常溝通,家長都要盡量說話形象準確。這樣不光能提高親子交流效率,對孩子的思維能力也是很好的鍛煉。
3
多管齊下,注重效果
1、告訴他你的經(jīng)驗
在孩子眼中,大人是不會犯錯誤的。可以將你小時候犯的錯告訴他,把你的淘氣、闖禍告訴他,把你害怕別人告狀的心情告訴他。孩子才會放下心里的負擔,因為他覺得你很可親、可愛。
2、告訴他你的擔心
大人總喜歡在孩子面前藏起一切,裝出一副兇巴巴的樣子,似乎這樣就有了威嚴。其實,把你心里的憂慮、擔心告訴孩子,讓他知道自己的表現(xiàn)是多么地讓老師擔心、失望。體驗到大人的感受,孩子會對自己的表現(xiàn)產(chǎn)生愧疚,因為沒有孩子想讓老師失望。
3、善用你的沉默
喋喋不休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容易使言行激化,削弱教育效果。往往是你說累了,孩子也煩了。短時的沉默,可以留給自己思考的時間,也可以留出孩子反省的時間。
4
傾聽孩子,理解孩子
1、耐心地聽一聽孩子的心聲
孩子做錯的每一件事,都是有原因的。對于做錯的事情,孩子可能有自己的看法,一開始,他并不覺得那是錯的,所以,在批評之前,聽一聽孩子的解釋,他的話會幫助你處理好這件事。
2、重視孩子的辯解
批評孩子時,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認真聽,不插話,不辯解,認為這樣就是承認錯誤、接受批評的好態(tài)度。我們不妨給孩子說話的機會,讓孩子說一說他的想法,吐一吐他的怨氣,了解他對錯誤的認識程度。
3、給孩子思考的時間
批評孩子是為了減少類似事情的發(fā)生,盡可能少地再次批評,讓孩子學會調整自己的行為,學會自己解決問題。不要把你的建議馬上告訴孩子,讓他想一想,錯在哪兒,該怎么辦,類似事件如何預防,讓他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
不要在這些時候批評孩子
//1 不要在外人面前批評孩子//
在批評孩子的時候
一定要以保護孩子自尊心為前提
可以把孩子帶到?jīng)]有外人的角落
盡量在批評的同時
樹立孩子自信心
告訴他雖然犯了錯但他還是很棒//2 不要在孩子后悔時批評ta//
有時候一些錯誤
孩子已經(jīng)嘗到了后果
已經(jīng)知道了自己的錯誤
本來就很難過
這時候上去批評
簡直是又給孩子補了一刀
//3 不要在吃飯的時候批評孩子//
很多家庭喜歡把各種問題拿到飯桌上說
雖然原因也可以理解
因為吃飯的時間是大家最能聚齊的時候
可是總是選擇在吃飯的時候批評教育
久而久之會帶來孩子的心理負擔
想到吃飯就要挨罵
對吃飯產(chǎn)生恐懼心理
一到飯桌上就想快點吃完
甚至對正常的飲食消化都產(chǎn)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