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的民俗有哪些
驚蟄意味著春天的即將來臨。驚蟄,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驚蟄時節(jié),春雷始鳴,春雨萌動,動物們開始出來活動,給人呈現(xiàn)一種萬物復蘇的景象。那么關于驚蟄的民俗有哪些?想知道關于驚蟄的民俗嗎?下面由小編帶領大家簡單了解一下。
驚蟄的民俗
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fā)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
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制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后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驚蟄之蒙鼓皮
驚蟄是雷聲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huán)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fā)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吨芏Y》卷四十《揮人》篇上說:"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
驚蟄之“打小人”驅趕霉運
驚蟄象征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霉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驚蟄那天便會出現(xiàn)一個有趣的場景:婦人一邊用木拖鞋拍打紙公仔,一邊口中念念有詞地念:“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冇定抖,打到你食親野都嘔”的打小人咒語。
驚蟄之抒發(fā)內心不忿
很多人都將“打小人”神化,其實此純粹是民間習俗而已,打小人的用意在于透過拍打代表對頭人的紙公仔,驅趕身邊的小人瘟神,宣泄內心的不滿,大部分人去打小人,一般目的是求新一年事事如意,冇小人搞搞震,而被“打”的對象,主要是二奶以及工作上的“金手指”。打小人的目的,就是要希望他們知難而退及抒發(fā)個人內心的不忿。
驚蟄之臺灣的雷公
在臺灣,驚蟄的節(jié)氣神是“雷公”。相傳“雷公”是一只大鳥,而且隨時隨地拿著一支鐵錘,就是他用鐵錘打出隆隆的雷聲,喚醒大地萬物,人們才知道春天已經(jīng)來臨了。
壯族社會也流行“天上最大是雷公,地下最大的舅公”的俗語。在婚姻締結過程中,壯族的舅權作用相當突出,一些地方舅舅的意見甚至起關鍵性的決定作用。另壯族有雷公禁婚的習俗。相傳,農歷八月至新年二月,天上雷公關門睡大覺,天上、地上均享太平,是吉利的季節(jié),人們當選在這期間辦婚事。而三月至七月,雷公經(jīng)常出門行事,不時雷聲轟隆,禁止人間辦婚事。若有違者,就要受雷公處罰,婚事會辦得不順當,家庭將會欠美滿。因此,為了忌諱,這期間一般不相親,不訂婚,不結婚。
驚蟄吃梨 寓意離家創(chuàng)業(yè)
山西民間在驚蟄日要吃梨,即使十里不同俗的城市鄉(xiāng)村皆然。
驚蟄之蟄,此指"藏"。驚蟄即冬眠的小動物被雷震驚醒后出來活動,是反映自然物候現(xiàn)象、標志大地回暖,進入春耕之節(jié)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jié),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仲春遘時雨,始雷發(fā)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擬古九首》其三)。
在"草木縱橫舒"的驚蟄時節(jié),晉地乍暖還寒,天氣干燥,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梨,味甘汁多,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功效,此時于人們如自然甘露,去火怡神。
驚蟄的民俗有哪些相關文章:
★ 驚蟄知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