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們除夕要做什么
關(guān)于除夕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這天晚上有年終大餐,這頓大餐我們也叫作年夜飯,有魚也有餃子。除此之外,除夕夜的風(fēng)俗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3年人們除夕要做什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目錄
除夕要做什么
吃年夜飯
吃年夜飯,是大年三十家家戶戶一年中最熱鬧愉快的時刻。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享受滿桌的佳肴盛撰,也感受著一家團圓,總結(jié)一年收獲的那份快樂氣氛。年夜飯中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而且一般少不了魚,“魚”和“余”諧音,是象征“吉慶有余”,也喻示著“年年有余”。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人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年夜飯的風(fēng)俗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的吃餃子,有的吃元宵,還有的吃長面、餛飩,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xí)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征著“新年大發(fā)財,元寶滾進來”之意。包餃子時,還有把幾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幣包進去的,說是誰先吃著了,就會更添財運福氣。南方除夕一般是吃元宵和年糕。元宵又叫“團子”、“圓子”,中間包糖餡料,寓意全家團圓美滿甜蜜;年糕由糯米做成,以諧音取“年年高”之意。
守歲
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xí)慣,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的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即將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于西晉周處的《風(fēng)土記》: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而散,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現(xiàn)代依然如此,人們一般都要等待新年鐘聲的敲響。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家人團圓,歡聚一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大年擺供,蘋果一大盤是少不了的,這叫做“平平安安”。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做“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不少地方在守歲時所備的糕點瓜果,都是想討個吉利的口彩: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長生果(長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樂,談笑暢敘。
除夕夜許多人家掛起紅燈,寓意來年日子紅火。守歲時在家里點燈的風(fēng)俗也叫“照虛耗”,特別是床下、角落等,意思是將不吉利的東西都照跑。守歲時我國許多地區(qū)還有在戶外生髯火的習(xí)俗,又稱“旺火”,火越旺越好,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
放爆竹
過新年,家家戶戶都要燃放爆竹,以嘩嘩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也叫爆仗、炮伏、鞭炮,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傳說它起源于“庭燎”,《詩經(jīng)小雅》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詩句?!巴チ恰本褪钱?dāng)時用竹竿之類作成的火炬。竹竿燃燒后,竹節(jié)里的空氣受熱膨脹,竹腔爆裂,發(fā)出劈啪的炸聲,以此驅(qū)鬼除邪。這就是最早的“爆竹”,也叫“爆仗”。
《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燥惡鬼。”其實用爆竹不過是討個吉利,作為“暴發(fā)”的象征。到了唐朝,煉丹家經(jīng)過不斷的化學(xué)實驗,發(fā)現(xiàn)硝石、硫磺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燒和爆炸,于是發(fā)明了火藥?;鹚幍陌l(fā)明使爆竹進人了一個新的發(fā)展時期。北宋時,便有人用紙包裹硫磺粉制成爆竹,稱為“爆仗”。南宋時又出現(xiàn)了“鞭炮”,周密的《武林舊事》謂“內(nèi)藏藥線,一燕連百余不絕”,這就是現(xiàn)在的“百子炮伏”。至今,爆竹五花八門,品種繁多,放爆竹可以創(chuàng)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jié)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當(dāng)午夜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爆竹聲震響天宇。我國許多地區(qū)還有正月初一放“開門炮”的習(xí)俗,寓意迎來一個嶄新美好的年頭。
祭拜祖先
新的一年來臨,人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祭祖。一方面是在辭舊迎新之際對祖宗先輩表示孝敬之意和表達懷念之情;另一方面,民間認為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樣關(guān)心和保佑著后代的子孫們。春節(jié)祭祖的具體時間有的在子時,有的在清晨,有的則在歷書上擇一個吉利的時辰。祭祖時人們穿上新衣,擺上茶點等供品,燃燭焚香,叩拜祖先,鞭炮爭放。
除夕的傳說
話說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惡獸——夕,因冬季大雪覆蓋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莊里去找吃的,因其身體龐大、脾氣暴躁、兇猛異常,給村民帶來了很大的災(zāi)難。每到臘月底,人們都整理衣物扶老攜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
這一年,村里的人們在收拾東西逃走的路途中遇到一位年紀約七八歲的孩子,餓倒在路旁。有位好心的老婆婆將孩子救醒,并要這孩子一起上山躲避惡獸——夕,這個聰明的孩子便與老婆婆一起跟著村子里的人來到了村后的竹林里。
由于冬季在竹林里寒氣逼人,大家冷得紛紛伐竹蓋房、燒火取暖。這個被老婆婆救來的孩子就好奇的問大家:我們這竹林離村子那么近,就不怕夕會來到這里嗎?有位老人回答他說:“我年小的時候就隨鄉(xiāng)親們來這里躲避夕,雪很大的那幾年因為它餓極了也追來過,可是它每次都看到鄉(xiāng)親們在這竹林里伐竹就匆匆忙忙的走了?!?/p>
這個孩子想了想告訴大家:“我有辦法除掉‘夕’讓大家從今以后不用每到臘月里就出來逃難?!贝蠹衣牶蠖挤浅8吲d,紛紛問該怎么辦?這個聰明的孩子告訴大家:多砍一些竹節(jié)帶著,今夜全村人都可以回家!在你們各家的門外掛一塊紅布,就好了,等到明天天亮之后夕就再也不會來了。鄉(xiāng)親們半信半疑的聽著這個孩子的話,由村里的老者帶著各自回了自己的家。
很快入夜了,村民們由于害怕“夕”會來沒有人敢睡覺,除都在自家的門外懸掛了紅布條之外,就來到村中間的空地上,守著一些從竹林里帶回來的一些碎的竹節(jié)。天氣寒冷大家點了火堆取暖,餓了就拿些吃的出來……子夜,便聽到一聲震天的巨吼,大家恐懼的縮做一團。這時那個聰明的孩子突然間站出來告訴大家說:“我去把他引來,然后大家就往火堆里扔我們守了一夜的碎竹節(jié)。”
還沒等還好心的老婆婆伸手去拽,這個孩子已經(jīng)來到了村口,孩子看到夕正在往村里硬闖,破壞了很多東西,于是他大聲的叫到:你每年都來,害得百姓不能安居樂業(yè),今天我一定要給你點厲害!“夕”聽到孩子的叫聲,便循著聲音追來過來,可是它看到家家門墻都掛著紅紅的布條就沒敢進,于是順著孩子的聲音忍著挨餓的肚皮來到了村中央的空地這里。
這時孩子大聲地說:“鄉(xiāng)親們,往火里扔碎竹節(jié)啊!”,可是大家因為害怕早已經(jīng)站在那里礓住了,這個瞬間“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來重重的甩在了地上。村民們聽到孩子落地的聲音反應(yīng)過來,紛紛往火里扔起了竹節(jié)。由于是砍伐不久,濕濕的竹節(jié)遇到旺火紛紛爆裂,噼里啪啦的響了起來!“夕”聽到這響聲掉頭鼠竄,沒有再損壞村里的東西。
天亮起來了,“夕”被人們?nèi)拥交鹄锏闹窆?jié)爆裂時發(fā)出的聲音嚇跑了,住戶家因為門前掛的紅條,夕沒有進所以保住了,人們心中卻高興不起來。因為那個救了這個村莊的聰明的孩子被“夕”挑死了。而這一天就是正月初一。這個聰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做“年”。
因為“夕”沒有死,所以每年的臘月卅十,大家都守著碎竹節(jié)等待著,希望早日除掉“夕”。可是一年年過去了,誰也沒有再見過“夕”,有的只是大家為防止“夕”的到來燃放的爆竹與門前掛的紅布條,然而卻給我們留下了這個傳說與過年的習(xí)俗:臘月卅的夜里,大家齊聚一堂吃著年夜飯,一起守歲等待除夕的鐘聲。放爆竹,貼門聯(lián)。
等到天亮彼此走訪鄰里給予問候與祝福。初一早上鄉(xiāng)親們彼此走訪看看相鄰有沒有受傷說一些吉祥客氣的話。希望來年的臘月“夕”不再來。
除夕是什么意思
“除夕”中的“除”字的本義是“去”,引申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義是“日暮”,引申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舊歲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換新歲的意思?!俺Α本褪且荒曜詈笠惶斓囊雇?。
“除夕”,源于先秦時期的“逐除”。據(jù)《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擊鼓驅(qū)逐“疫病之鬼”。這就是“除夕”節(jié)令的由來。而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則有西晉周處的《風(fēng)土記》等書?!俺Α保诠糯€有許多雅稱,如:除灘、除夜、逐除、歲除、大除、大盡等。
古往今來,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很多富有積極意義的習(xí)俗?!皻q晚相與饋問”為“饋歲”,“酒食相邀呼丁)為“別歲”,至除夜達旦不眠為“守歲”?!笆裰L(fēng)俗如此?!?蘇軾《歲晚三首序》)。
除夕守歲習(xí)俗是什么?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xí)慣。大年夜燈火通明,全家人圍爐夜話,通宵不眠,名為“守歲”。晉朝已有守歲之俗,周處《風(fēng)土記》說蜀人“至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笆貧q”顧名思義是守候新歲。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守歲的“守”,即有對即將逝去的舊歲有留戀之情,也有對即將到來的新年懷希望之意。守歲的習(xí)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從古至今,“守歲”都包含了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的意思。古人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zhèn)骷t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闭湎耆A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除夕是春節(jié)的前夜,又叫年三十。除夕是農(nóng)歷年臘月的最末一日,春節(jié)的前夜。舊時,又稱“除日”、“除夜”、“歲除”、“歲暮”、“歲盡”、“暮歲”,民間多俗呼“年三十”或“大年三十”。
在我國民間普遍重視次日,被成為“年關(guān)”。舊日,工商業(yè)者視端午、中秋、除夕為一年中之三大節(jié)關(guān),每個節(jié)關(guān)都要結(jié)算帳目,而以除夕為最重要,要理清一年的來往帳,核實盈虧,規(guī)劃來年,中國傳統(tǒng)風(fēng)俗,除夕與春節(jié),時相接,俗相類,實為一個傳統(tǒng)佳節(jié)。“除夕”,義謂舊歲至此而除夕,新歲自明晨開始,有除舊布新之吉兆。
除夕怎么派發(fā)壓歲錢
派紅包是年三十的一大特色。依傳統(tǒng)觀念,只有成年人才具有“資格”派紅包,而真正算得上是成年人的,是已經(jīng)結(jié)婚成了親的男女,若四五十歲了還是孤家寡人,便總有嚴重的不足,縱得家財萬貫,但卻無妻,便是未能完成人生的終身大事;而即使只有十七八歲,但只要是成了婚,不管有否子女,便比一個三四十歲還未成親的人,更加像成年人。
在大年三十,成年人為了要顯示自己是長輩、要令孩子們開心,便會使用紅包,派發(fā)給每一個小孩。
紅包一般上是從大年三十開始分發(fā),一直延續(xù)到正月。成年人固然要派給家中的小孩后輩;也要派給前來拜年的小孩,而他們前去人家的家中拜年,也一樣免不了要派紅包。不過,在傳統(tǒng)上,小孩子們獲得紅封包,并不是從年初一開始,而是在前一天,即是大年除夕的晚上,便已經(jīng)從長輩手上接過紅包,這就是壓歲錢。
在除夕晚上吃過團圓飯后,長輩就會給家中的兒童和婦女壓歲錢,這是因為昔日重男輕女,男主外、女主內(nèi),女子并不容易自己賺錢,在經(jīng)濟上要依賴丈夫,自己并沒有錢,所以,壓歲錢既給孩子,也給婦女。
現(xiàn)時,有些家庭依然行著壓歲錢的傳統(tǒng),會在大除夕夜給孩子們紅包。但其實,真正的壓歲錢,并非用紅包裝著的,當(dāng)時,長輩會用一根紅線,把一百枚銅錢串起來,這百枚銅錢,象征著長命百歲,是給接受壓歲錢的人的祝福,帶有高度的祈福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