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有什么含義
除夕夜有什么含義_除夕的禁忌有哪些
除夕是中國人辭舊迎新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全家老小要聚在一起吃團圓飯的“年三十”。那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除夕夜有什么含義,歡迎參閱。
除夕夜有什么含義
除夕是指農(nóng)歷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也就是春節(jié)的前一天晚上,因常在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大年三十。除夕這一天對全球華人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當晚往往通宵不眠,稱之為守歲。有關(guān)守歲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后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guī)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guān)口來煞,稱作“年關(guān)”,并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guān)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門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由于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后,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在傳說以外,據(jù)史料記載,除夕守歲始自南北朝時期。“歲”字在中國古代與“年”字相通用,歲即是年,年即是歲。據(jù)《說文解字》釋,“年”,“谷熟也”?!豆攘簜鳌分幸舱f“五谷大熟為大有年”。就連甲骨文中的“年”字,亦是谷穗成熟的樣子。因而,可以推斷,“年”是豐收喜慶的日子,而過年則是對豐年的慶賀和祈禱。
此外,除夕夜還要舉行踩歲活動,即在院內(nèi)將芝麻秸粘上用黃紙卷成的元寶形,攢成一捆,謂之“聚寶盆”。然后,全家人用腳將其踩碎,以“碎”諧“歲”,并借用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興旺,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除夕的禁忌有哪些
不能打碎東西
除夕有忌打碎器物的習俗,如果打破東西,就可能意味著新的一年沒有特別好的財力,也有可能會出現(xiàn)因意外花錢的情況。
不能說粗話
除夕是非常吉利的日子,這一天要多說吉利話,不要說晦氣的話、臟話、怨懟的話,以及不敬的話,否則新的一年就會倒霉。
不能關(guān)燈
除夕當天要開燈暖房,切記不能關(guān)燈,在民間叫做守歲,只有等到大年初一天亮才能關(guān)燈,寓意著來年前途光明。
除夕有什么講究
吃年夜飯
除夕當天一家人要團團圓圓坐一起吃年夜飯,對于每家每戶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儀式,無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年夜飯對于華人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
祭祀祖先
在除夕當天祭祀祖先也是非常重大的事情,祈求祖宗“在天之靈”時刻庇佑和照拂后代子孫,寓意“人不忘本、方得發(fā)達”。
守歲
除夕都有守歲的習俗,守歲又名"熬年",是說在除夕這夜不睡覺,一家人共同迎接新一年到來,也叫除夕守歲。
除夕有什么風俗活動
全家人包餃子吃餃子
吃餃子流行于北方地區(qū)。一般除夕吃肉餡的。大年初一吃素餡的。新年餃子要皮薄、餡多,捏得嚴實,不能煮爛,葷餃子要有豬肉、羊肉、牛肉、雞肉的,也有兩種肉拌在一起的鴛鴦餃子,以及百味雜陳的“餃子宴”。素餃子多用各種新鮮蔬菜。餃子的形態(tài)甚多,有冠頂餃、蝴蝶餃、金魚餃、花邊餃,也有推捏、疊捏、扭捏、花捏的月牙餃,以及擠捏的木魚餃。
團圓宴
除夕之夜有一項非常重要的習俗就是吃團圓飯。因為除夕這一天對于每個中國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時刻,最重要的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象征一家人的團圓圓滿,所以對于這一晚吃什么也會非常重視和講究。這一晚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通常都是葷素俱全,象征生活紅火,還有年夜餐桌上一定要有一條魚,象征年年有余、吉慶有余,酒滿茶香,家人歡聚一堂,是這一天最重要的主題。
燃放爆竹
燃放爆竹也是大年三十慶祝節(jié)日的一項傳統(tǒng)活動,舊時燃放爆竹有“驅(qū)趕年獸”,以保家人來年生活順利、健康平安的一個寓意,而紅色的爆竹也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紅紅火火的期待,可以創(chuàng)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到現(xiàn)在人們崇尚更環(huán)保綠色的慶祝方式,市場上也有更多各種更環(huán)保、絢麗的爆竹、煙花產(chǎn)品供人們挑選,更多新的表現(xiàn)形式,燃放煙花爆竹也是最為熱鬧的習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