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立冬古詩
“立冬”是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表示時序終了,“立冬”表示已進入寒冷季節(ji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2年最新立冬古詩,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年最新立冬古詩
一、宋代陸文圭《立冬》
早久何當雨,秋深漸入冬。 黃花獨帶露,紅葉已隨風。
邊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 籬門日高臥,衰懶愧無功。
六甲番人解讀:這首詩前六句描寫了立冬景象,紅葉已隨風,虛實之筆,最后兩句帶出詩人內心感受,衰懶愧無功。
二、宋代紫金霜《立冬》
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漸作北風呼。黃楊倔強尤一色, 白樺優(yōu)柔以半疏。
門盡冷霜能醒骨,窗臨殘照好讀書。擬約三九吟梅雪, 還借自家小火爐。
六甲番人解讀:前四句是立冬時景,五六句為勵志讀書之言,最后兩句更是約吟梅雪,這首詩應介紹給小朋友們好好吟讀。
三、明代王稚登《立冬》
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里過。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六甲番人解讀:詩人是敏感的,無須看黃歷,單靠寒意體會就知道今日立冬了,而禪燈孤冷,更添悲涼。
四、宋代仇遠《立冬即事二首》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六甲番人解讀:冬日思春,更聞梅香,寒風細雨并未帶來壞心情。仇遠寫了兩首立冬詩,另一首為“凄風浩蕩散茶煙,小雨霏微濕座氈??闲沤衲旰旁?,老夫布褐未裝綿?!?/p>
五、宋代陸游《今年立冬後菊方盛開小飲》
胡床移就菊花畦,飲具酸寒手自攜。 野實似丹仍似漆,村醪如蜜復如齏。
傳芳那解烹羊腳,破戒猶慚擘蟹臍。 一醉又驅黃犢出,冬晴正要飽耕犁。
六甲番人解讀:陸游也有隨心所欲的詩作,酒后忘了此時冬天了。他還有另一首《立冬日作》也是寫立冬的,“室小財容膝,墻低僅及肩。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
六、宋代釋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
吟行不憚遙,風景盡堪抄。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
飲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歸去須乘月,松門許夜敲。
六甲番人解讀:詩僧的詩自帶禪意,松門常留,夜半來敲又何妨。
七、宋代蘇轍《立冬聞雷》
陽淫不收斂,半歲苦常燠。 禾黍飼蝗螟,粳稻委平陸。
民饑強扶耒,秋晚麥當宿。 閔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縮。
薈蔚山朝隮,滂沱雨翻瀆。 經旬勢益暴,方冬歲愈蹙。
半夜發(fā)春雷,中天轉車轂。 老夫睡不寐,稚子起驚哭。
平明視中庭,松菊半摧禿。 潛發(fā)枯草萌,亂起蟄蟲伏。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 首種不入土,春餉難滿腹。
書生信古語,洪范有遺牘。 時無中壘君,此意誰當告。
六甲番人解讀:立冬以后,蟄蟲已伏,是為冬眠,待得來年驚蟄一聲春雷,才是春耕開始,但今年農作物歉收,饑民又如何過冬?這聲春雷,何時得聞?
八、宋代朱翌《十月十四日立冬菊花方盛》
黃菊一何好,持觴惟爾從。名應稱晚秀,色豈為人容。
正似花重九,休論月孟冬。霜威占清曉,直欲犯其鋒。
六甲番人解讀:農歷十月十四日立冬是比較少見的,想來這一年重陽節(jié)菊花尚未極盛,詩人在立冬日賞菊,當是別樣心情。
九、宋代范成大《立冬夜舟中作》
人逐年華老,寒隨雨意增。山頭望樵火,水底見漁燈。
浪影生千疊,沙痕沒幾稜。峨眉欲還觀,須待到晨興。
六甲番人解讀:冬夜?jié)O火孤清,寒雨中千疊浪影,要看清楚峨眉山,還得待天明。
十、明代劉基《立冬日作》
忽見桃花出小紅,因驚十月起溫風。 歲功不得歸顓頊,冬令何堪付祝融。
未有星辰能好雨,轉添云氣漫成虹。 蝦蟆蛺蝶偏如意,旦夕蜚鳴白露叢。
六甲番人解讀:劉伯溫所寫的這個立冬很是奇怪,居然桃花開,蝦蟆蛺蝶到處跑,事有反常必為妖,詩人應是借此暗喻,讀者自解。
立冬是什么意思
是屬于冬季排行第一個的節(jié)氣,此時秋天退出舞臺,將迎來寒冷的天氣,太陽到達黃經225°??傊褪侵付緞傞_始的含義,寓意秋天離我們遠去,要把莊稼收藏起來。古代是這么描繪立冬景象的:“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闭故玖撕用娼Y冰,鳥類消失去過冬的模樣。在以前天子還會率領群臣去郊外舉辦典禮,現在人們通常會在家里煮餃子吃,或者去餐廳喝一碗羊肉湯,也是很有過節(jié)氛圍的。
是在幾月幾日
由于要參考舊歷,所以每年日期都不一樣,以今年為例是在公歷的11月7日星期天,農歷的十月初三,當天宜搬家、裝修、開業(yè)、結婚、領證、開工、安床,忌入宅、動土、安門、赴任、祈福、求醫(yī)、齋醮等等,大家可根據自己的計劃安排好行程。屆時也會不少習俗需要遵守,可請教當地有經驗的前輩注意事項。
氣候特點有哪些
我們一提起冬天就浮現出千里冰封、千里雪飄的畫面。其實立冬之時,天氣還未如此極端。大家所處的北半球獲得太陽的輻射量越來越少,但由于此時地表在夏半年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還不會太冷,但氣溫逐漸下降。在晴朗無風之時,常會出現風和日麗、溫暖舒適的十月“小陽春”天氣。不過降水已經明顯減少,北方農作物進入越冬期,給土壤防旱保暖成了關鍵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