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立秋的來歷和習俗公布
2023立秋的來歷和習俗_立秋的來歷
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3個節(jié)氣就是我們的立秋,這就意味著炎熱的夏天已經(jīng)離別,涼爽的秋天就來臨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3立秋的來歷和習俗公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3立秋的來歷和習俗公布
古代分立秋為三候:“初侯涼風至”,立秋后,我國許多地區(qū)開始刮偏北風,偏南風逐漸減少。小北風給人們帶來了絲絲涼意?!岸畎茁督怠?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強烈,夜晚的涼風刮來形成一定的晝夜溫差,空氣中的水蒸氣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結成了一顆顆晶瑩的露珠。“三侯寒蟬鳴”,這時候的蟬,食物充足,溫度適宜,在微風吹動的樹枝上得意地鳴叫著,好像告訴人們炎熱的夏天過去了。一候為5天,立秋15天,逐漸變涼。變涼是氣候趨勢,根據(jù)立秋三候的描述,或許處在氣候偏冷周期時,就有這種情況。
立秋節(jié)氣預示著炎熱的夏季即將過去,秋天就要來臨。當立秋到來時,我國很多地方仍然處在炎熱的夏季之中。立秋后雖然一時暑氣難消,還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氣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氣溫的早晚溫差逐漸明顯,往往是白天很熱,而夜晚卻比較涼爽當然,由于全國各地氣候不同,秋季真正開始時間也不一致。
在現(xiàn)實中,秋季開始的劃分有幾種:在二十四節(jié)氣中以四立中的立秋為秋季的開始;在天文學上根據(jù)地球繞太陽的公轉軌道把“秋分”作為秋季的開始;在氣候統(tǒng)計上,因一般以1月為最冷月,7月為最熱月,故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的開始;在日平均氣溫上,把連續(xù)5天,每日日平均氣溫在≤22℃~≥10℃時,首日作為秋季開始的日期。
由于我國各地的地理位置的南北差異、地表以及海拔高度的差異太大,不可能都在立秋這一天同時進入秋天。
秋來最早的黑龍江和新疆北部地區(qū)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里,9月上半月華北(首都北京9月初)開始天高云淡;西南北部、秦淮地區(qū)在9月中旬方感秋風送爽;10月初秋風吹至江南;10月下半月,嶺南炎暑頓消;1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來到達雷州半島、海南島北部;而當秋天的腳步到達海南省三亞市的“天涯海角”時,己經(jīng)快到元旦了。
立秋日對農(nóng)民朋友顯得尤為重要,有農(nóng)諺說:“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農(nóng)夫不用力”.這是說立秋日如果聽到雷聲,冬季時農(nóng)作物就會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氣晴朗,必定可以風調雨順的過日子,農(nóng)事不會有旱澇之憂,可以坐等豐收。此外,還有“七月秋樣樣收,六月秋樣樣丟”,“秋前北風秋后雨;秋后北風干河底”的說法。也就是說,農(nóng)歷七月立秋,五谷可望豐收,如果立秋日在農(nóng)歷六月,則五谷不熟還必致歉收;立秋前刮起北風,立秋后必會下雨,如果立秋后刮北風,則本年冬天可能會發(fā)生干旱。
立秋節(jié)氣習俗
在我國封建社會時期,還有立秋迎秋之俗,每到此日,封建帝王們都親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設壇迎秋。此時也是軍士們開始勤操戰(zhàn)技,準備作戰(zhàn)的季節(jié)。
1、立秋節(jié)
立秋節(jié),也稱七月節(jié),時間在公歷每年8月7日或8日開始。在周代是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舉行祭祀少嗥、蓐收的儀式,(見《禮祀?月令》)。漢代仍承此俗?!逗鬂h書?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車旗服飾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薦宗廟之禮,名日軀劉。殺獸以祭,表示秋來揚武之意?!钡搅颂拼?,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缎绿茣?禮樂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彼未?,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葉,以應時序。有以石楠紅葉剪刻花瓣簪插鬢邊的風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風俗(見《臨安歲時記》),明承宋俗。清代在立秋節(jié)這天,懸秤稱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數(shù)相比,以驗夏中之肥瘦。民國以來,在廣大農(nóng)村中,在立秋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預卜天氣涼熱之俗。還有以西瓜、四季豆嘗新、奠祖的風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等風俗。
2、秋忙會
秋忙會一般在農(nóng)歷七八月份舉行,是為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jīng)營貿(mào)易大會。有與廟會活動結合起來舉辦的,也有單一為了秋忙而舉辦的貿(mào)易大會。其目的是為了交流生產(chǎn)工具,變賣牲口,交換糧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規(guī)模和夏忙會一樣,設有騾馬市、糧食市、農(nóng)具生產(chǎn)市、布匹、京廣雜貨市等?,F(xiàn)今把這類集會,都叫做“經(jīng)濟貿(mào)易交流大會”.過會期間還有戲劇演出、跑馬、耍猴等文藝節(jié)目助興。
3、貼秋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么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準,瘦了當然需要“補”.等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時,就要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yǎng),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貼秋膘”在北京、河北一帶民間流行。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燉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
4、啃秋
城里人在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而農(nóng)人的啃秋則豪放得多。他們在瓜棚里,在樹蔭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著紅瓤西瓜啃,抱著綠瓤香瓜啃,抱著白生生的山芋啃,抱著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啃??星锸惆l(fā)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悅。
5、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漢代,后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個戊日。此時收獲已畢,官府與民間皆于此日祭神答謝。宋時秋社有食糕、飲酒、婦女歸寧之俗。唐韓偓《不見》詩:“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歸時也不歸?!痹谝恍┑胤?,至今仍流傳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說法。
立秋三候
一候·涼風至
立秋至,北風起,吹走盛夏酷暑里的熱風,帶給人們一絲涼意;
二候·白露降
因晝夜溫差,清晨有霧氣產(chǎn)生,窗外植物的葉片上掛著晶瑩的小露珠;
三候·寒蟬鳴
這時寒蟬在微風吹動的樹枝上感陰而鳴,告訴人們炎熱的夏天就快過去。
立秋后還熱嗎
立秋后還是會熱的。因為立秋時還處于三伏天中的末伏,正如老話說“秋后必有一伏”,今年末伏的時間為8月15日-8月24日,也就是說立秋后三伏天還要持續(xù)18天。
由此可見,立秋后天氣并不會立馬轉涼,還會有持續(xù)的炎熱天氣,人們把立秋之后的炎熱天氣稱之為“秋老虎”。常言道“立秋暑未消,秋老虎來駕到”,立秋后出現(xiàn)秋老虎天氣是很正常的事情,立秋后突然涼快下來反而不正常,立秋后一般還有持續(xù)15天~60天不等的秋老虎天氣。
雖然立秋后雖然氣溫不會立馬降低,但是早晚會相對涼爽,晝夜溫差會加大。立秋后還要熱多久,完全由“副熱帶高壓”來決定,8月以后副熱帶高壓有向南、向東移動和強度減弱的動向,如果副熱帶高壓移動緩慢,就會帶來持續(xù)性的炎熱天氣,秋老虎的勢頭就會很猛。
立秋有哪些習俗
貼秋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稱體重,并和立夏時體重對比。秋風一起,胃口大開,就想吃點兒好的,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當然首選吃肉,所謂“以肉貼膘”。
啃秋
啃秋,又稱咬秋,漢族歲時風俗。即立秋日吃瓜。天津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稱“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江蘇等地也在立秋這天吃西瓜以“咬秋”,據(jù)說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燒酒同食,民間認為可以防瘧疾。
食秋桃
在浙江杭州一帶有立秋日食秋桃的習俗。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來。等到除夕,不為人知地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舉行秋忙會
秋忙會是立秋習俗之一,一般在農(nóng)歷七八月份舉行,是為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jīng)營貿(mào)易大會,其目的是為了交流生產(chǎn)工具,變賣牲口,交換糧食以及生活用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