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氣夏至為什么吃餃子
節(jié)氣夏至為什么吃餃子(原因)
經歷夏至時,人人都喊熱,夏至以后,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節(jié)氣夏至為什么吃餃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節(jié)氣夏至為什么吃餃子
西漢揚雄所作《方言》中提到“餅謂之飩”,餛飩是餅的一種,差別為其中夾內餡,經蒸煮后食用;若以湯水煮熟,則稱“湯餅”。
古代中國人認為這是一種密封的包子,沒有七竅,所以稱為“渾沌”,依據中國造字的規(guī)則,后來才稱為“餛飩”。在這時候,餛飩與水餃并無區(qū)別。
千百年來水餃并無明顯改變,但餛飩卻在南方發(fā)揚光大,有了獨立的風格。至唐朝起,正式區(qū)分了餛飩與水餃的稱呼。
一:夏至吃餛飩使人聰明。
餛飩,古人稱其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渾沌之象”,而“餛飩”又與“渾沌”諧音。盤古開天,渾沌初分,吃了餛飩可得聰明。民間還將吃餛飩引申為打破渾沌,開辟天地。
二:夏至吃了餛飩,游泳不怕水。
夏季是游泳的時節(jié)。煮餛飩時,等水開了下鍋,經過“三滾三冷”,見一個個餛飩浮了起來就可以撈上來吃了。由于餛飩在水里最終都會浮上來,不會沉到水底。于是,就有在夏至這天吃了湯餛飩,游泳時人也始終會像餛飩一樣浮在水上,不會被水淹的說法。
三:夏至吃“餛飩拌面”,長壽。
夏至這天吃餛飩時,有的人在餛飩里拌面條。吃了餛飩可以免“疰夏”,用面條的長比擬夏至的長晝時間,取長壽的好彩頭。而夏至以后,正午太陽直射點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因此,民間又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
夏至的習俗
夏至這天山東各地普遍要吃涼面條,俗稱過水面,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諺語。煙臺萊陽一帶夏至日薦新麥,黃縣(今煙臺龍口市)一帶則煮新麥粒吃,兒童們用麥秸編一個精致的小笊籬,在湯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撈,既吃了麥粒,又是一種游戲,很有農家生活的情趣。
夏至后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總稱伏日。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
廣東地區(qū),人們喜好在夏天滋補涼食避暑,因此居民在夏季普遍煲清補涼湯、涼茶、酸梅湯等比較傳統而且十分清甜的食物。而且夏天食物多調醋,少鹽、少姜、少蒜、味清淡,以粉面、瘦肉、青菜、瓜類等為主。
揚州夏至習俗吃什么
在揚州農村,在立夏這一天,還有有吃“七家粥”的風俗,就是左鄰右舍互相贈送豆、米,用黃糖煮成一鍋粥,叫“七家粥”,據說說是吃了這種粥,就可以鄰里和睦,相互幫忙夏種了。
在揚州民間歷來有立夏嘗三鮮的習俗,人們品嘗時令食物,以求健康吉祥。所謂鮮,就是指剛上市的瓜果蔬菜,鮮有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地三鮮乃是蠶豆、莧菜、黃瓜。樹三鮮是指櫻桃、枇杷、杏子。水三鮮則是螺絲、河豚和鰣魚。
立夏前后,屬于青黃不接之時,唯有青蠶豆、莧菜上市才算是有菜吃。在揚州鄉(xiāng)下,不少人家會將蠶豆跟白米一鍋煮,稱之為“蠶豆飯”。豆酥爛,米飯則散發(fā)著一股子清香。蠶豆在王禎的《農書》上有“百谷之中最為先登之物,蒸煮皆可食,代飯充饑”之說。
在揚州,立夏嘗鮮少不了剛上市的嫩黃瓜。黃瓜水分多,具有一股子香氣,雖然不甜,人們卻愛拿它當水果吃,脆生可口。最明顯的莫過于行走在老城區(qū)的街頭巷尾,總能遇見推著一車櫻桃、枇杷、黃瓜叫賣的小販,一旦停下車,立馬用噴水將這幾樣鮮物兒弄得水靈靈的。
我國江西、揚州等地有立夏飲茶的習俗。夏天酷暑炎熱,經常喝茶,尤其是偏涼性的綠茶,可以讓暑氣頓消,起到清熱解暑、利尿排毒的作用。另外,夏季氣溫高,人體丟失的水分多,常喝茶可以及時補充水分。
夏至的養(yǎng)生
在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中,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jié),這一時節(jié)的養(yǎng)生保健,一方面要順應夏季陽盛于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另一方面,夏至也是所謂“陰陽爭死生分”的時節(jié),俗話說“夏至—陰生”,也就是說,盡管天氣炎熱,可陰氣已開始生長。
在此時節(jié),為順應自然界陰陽盛衰的變化,一般宜晚睡早起,并利用午休來彌補夜晚睡眠的不足。年老體弱者則應早睡早起,盡量保持每天有7小時的睡眠時間。夏至時節(jié),大多數人會有全身困倦乏力以及頭痛頭暈的癥狀,嚴重者可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這一時節(jié)氣溫高,人體只能通過排汗來散熱,使人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時若不及時補充水分,就會使人體血容量減少,大腦會因此而供血不足,進而造成頭痛頭暈。造成頭痛頭暈的另一種原因是,人體出汗時體表血管會擴張,更多的血液會流向體表,這種血液的再分配可使血壓偏低的人血壓更低,從而發(fā)生頭痛頭暈。
夏至節(jié)氣相關古詩詞
①劉禹錫《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②韋應物《夏至避暑北池》: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熱安可當。亭午息群物,獨游愛方塘。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于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
③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④賈龠《孟夏》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⑤樊旬《仲夏》:江南仲夏天,時雨下如川。盧桔垂金彈,甘蕉吐白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