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廣西崇左高三第一次模擬考歷史試題及參考答案(2)
2018年廣西崇左高三第一次模擬考歷史試題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 ABAAD 6-10 BBDBB 11-15 DDDBC 16-20 DCABA 21-25 BDCDB
二、材料題
26.(1)概況:16——18世紀:亞洲在東西方貿易中占主導地位,歐洲處于貿易逆差。
原因:中國——小農經濟占主導地位;經濟水平領先歐洲;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西方——文藝復興倡導人文主義,對現世生活的追求;經濟水平低于亞洲。
概況:19世紀60年代以后:中國大量輸出農產品,輸入工業(yè)品;西方控制中國的原料出口;在中西貿易中,西方占據主導地位。
原因:英國——工業(yè)革命的進行;對外殖民擴張,進行商品輸出;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打開中國大門。中國——小農經濟逐步解體;被迫開放通商口岸;受西方工業(yè)文明沖擊。(15分)
(2)特點:出口以農產品、手工制成品為主(原料出口以農產品為主,礦產品、機器開采很少。制成品中以手工制品為主,機制品很少);以原料出口為主,半制品、制成品很少;出口貨物比例不協調;具有半殖民地特征。
影響:使農產品日益商品化,加速小農經濟的解體;日益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淪為西方列強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一方面破壞了中國經濟的正常發(fā)展,另一方面也促進了中國近代工業(yè)的發(fā)展。(10分)
27. (1)原因:糧食收購短缺(糧食危機);確保俄國建成社會主義(消滅私有制);打破資本主義國家的孤立封鎖;適應工業(yè)化需要等。(6分)
(2)相同點:以政府主導(自上而下),采用行政手段。(2分)
不同點:蘇聯:采用行政命令手段;具有強制性;剝奪富農,擴大打擊面;挫傷農民的積極性,阻礙農業(yè)發(fā)展,激化階級矛盾,不利于工農政權的鞏固(4分)
美國:以立法的形式規(guī)范生產和銷售;以農民自愿為主;賞罰分明;利用市場調節(jié);有利于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促進農業(yè)發(fā)展,克服市場競爭的盲目性,緩解農產品供需矛盾,穩(wěn)定社會秩序。(4分)
(3)由地方農民自發(fā)行動到中央領導認可、支持(自下而上);政府制定政策推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評:吸取了美國和蘇聯的經驗教訓,適合中國國情,否定了人民公社體制,使農民獲得了生產和經營的自主權,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yè)生產的快速發(fā)展。(9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