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妙語回答記者的口才
劉翔妙語回擊記者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劉翔勇奪金牌,一名外國記者不懷好意地問他:“亞洲人在短跑上一直是弱勢,許多人懷疑你的成績的真實性,認為可能是服用了查不出的興奮劑,請問你怎么看這個問題?”
劉翔盯著對方,略加思忖,從容地答道:“貴國的醫(yī)學一向比中國發(fā)達,服用興奮劑的歷史也比中國悠久得多,如果有這種藥,你們的運動員一定用過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你們就算服了興奮劑,也進不了世界前三。”一番話,把這位記者噎得滿臉通紅,啞口無言。劉翔機智的回擊贏得了在場中外人士的尊重與欽佩。
賞析:這是劉翔在雅典奧運會上獲得110米跨欄金牌后,與一位外國記者的對話。很顯然,這位記者的提問別有用心,企圖讓劉翔的金牌蒙上“興奮劑”的陰影。
劉翔的“嘴上功夫”與“腿上功夫”一樣出色,回答得頗為機智巧妙。他沒有花費過多口舌為自己辯解,而是用了一個二難推理,先褒后貶,把對方置于兩難境地:如果說有這種興奮劑,那么就得承認本國的運動員用過了;如果說沒有這種興奮劑,又與剛才的說法自相矛盾,無異于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你們就算服了興奮劑,也進不了世界前三”,則一語道破了對方國家的選手在實力上的差距,充分表達了自己憑實力獲得金牌的壯志豪情。劉翔的回答邏輯嚴謹,無懈可擊,令外國記者啞口無言,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周潤發(fā)妙語巧解窘境
前不久,胡玫執(zhí)導,周潤發(fā)、周迅等主演的史詩巨作《孔子》正在北京熱拍。在此期間,有記者問周潤發(fā):“在拍攝《孔子》期間,有媒體傳您不僅要住高級公寓樓,還要高級房車時刻不離身邊,3個月就要花掉大約37萬,別人說您這是‘耍大牌’,您是怎么看的?”
眼看氣氛將陷入僵局。
周潤發(fā)略一沉默,隨即微笑著說:“其實我坐什么車都可以啊,只要車能準時。”停了一會,又繼續(xù)說,“我媽媽曾說了一句話很好:當藝人就是在十字街頭中間,每個人從不同方向過來,看到的我都是不一樣的。如果說我每個方向都要照顧到,那是不可能的。”記者聽后,對發(fā)哥的回答贊不絕口。
【點評】名人容易成為媒體的焦點。提問者的刁鉆和被提問者的困窘,似乎成了一種習慣狀態(tài)。如何巧妙處理這對矛盾?周潤發(fā)做了很好的示范:
首先,心平氣和,語含尊重。得知被問到“耍大牌”一事,周潤發(fā)既沒有雷霆大發(fā)質(zhì)疑記者的業(yè)務(wù)素養(yǎng),也沒有拒絕回答諷刺記者的人品,而是微笑相待,緩和僵局,從容應(yīng)對,在充分尊重記者中保護自己;其次,逐一解答,回答做到滴水不漏。“其實我坐什么車都可以啊,只要車能準時。”既否認了豪車時刻不離身邊的“事實”,又闡述了自己的敬業(yè)精神和時間觀念。然后,巧妙借母親之口,運用借喻手法,含蓄地將藝人做的事情比喻成處于“十字街頭中間”, 局外人的看法宛如“每個人從不同方向過來”,于是“看到的我都是不一樣的”,委婉地表達出自己被人誤會的無奈。周潤發(fā)巧妙地回答不僅化解了現(xiàn)場這一窘境,同時給了影迷們一個很好的解釋,可謂一箭雙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