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yè)演講稿
所謂敬業(yè)就是用一種嚴肅、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忠于職守,盡職盡責。那么就讓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敬業(yè)演講稿,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敬業(yè)演講稿篇一
各位領導、各位同志:
大家好!
我是來自省標準與信息所的王小英,首先感謝局機關黨組為我提供這個鍛煉自我的舞臺,我演講的題目是——堅定忠誠與敬業(yè)的信念,譜寫質監(jiān)事業(yè)新篇章。
按照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黨組的部署,近日拜讀了《致加西亞的信》一書,感觸頗深。100多年過去了,這本書至今仍然穩(wěn)固地坐在世界第六暢銷書的交椅上。為何一個小故事流傳如此之廣,一本小冊子影響如此之大呢?書中的故事其實簡單而平實,說的是在美西戰(zhàn)爭爆發(fā)時,美國總統(tǒng)必須同古巴起義軍的首領加西亞將軍取得聯系以獲得支持,但沒有人知道加西亞所在的確切地點。于是,總統(tǒng)將寫給加西亞的一封信交給了一個叫“羅文”的中尉,羅文接過信并沒有問“他在什么地方”、“我怎么找到他”等問題,而是立刻行動,最終他完成了這項偉大的歷史性任務,在美西戰(zhàn)爭中建立了功勛,成為了流芳百世的英雄!沒有上級的反復叮嚀,沒有苦口婆心和興師動眾,成就了羅文的英雄業(yè)績,贏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這印證了一個真理:一個人能取得成功,一個組織得以振興,不僅僅是需要人的杰出才能,更重要的是需要人們具備一些優(yōu)秀的品質——忠誠與敬業(yè)!
忠誠,是為人之本,是走向成功的基礎。這種優(yōu)秀品質極具內在魅力。那么,忠誠是什么呢?我想,忠誠是岳飛背上“精忠報國”的刺字,是焦裕祿“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信念,是雷鋒“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的精神,是非典時期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頑強拼搏,敢于勝利”的錚錚誓言!對于我們質監(jiān)人來說,忠誠的基點是對質監(jiān)工作事業(yè)的無比熱誠和鐘愛。我們的忠誠應該體現在接受上級交辦任務時的毫不猶豫,在執(zhí)行過程中的毫不動搖,在困難面前的毫不畏懼!我們省標準與信息所正是因為有諸多的忠誠的青年員工,才維護了我所窗口的良好聲譽,打造了“全國青年文明號”、“文明單位”的金字招牌,樹立了“科學、公正、廉潔、高效”的行業(yè)形象。
敬業(yè),是立業(yè)之基,是取得成功的源泉。敬業(yè)就是要愛業(yè),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熱愛,才能激發(fā)熱情,而且能產生無窮無盡的力量。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當自己鐘情于某一件事,或專注于干某一項工作的時候,就會矢志不移、執(zhí)著追求、全身心地投入。因此,當我們每天坐在那服務窗口前,面對那上百號辦事顧客周而復始地說著同樣的語言,重復著枯燥繁瑣的肢體動作時,我們應該始終保持一種高度的熱情和一股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要樹立“工作著也是快樂的”思想觀念,扎扎實實干事,坦坦蕩蕩做人,任何時候堅定信念,忠于職守,將個人的榮辱深深融入到組織的興衰中去,在成就集體大業(yè)的同時實現自我價值,這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
忠誠與敬業(yè)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美滿的生活,有輝煌的事業(yè),有一個成功的人生。然而,我們身在一個變化、創(chuàng)新的時代中,社會上許多人以頻繁跳槽為能事,以善于投機取巧為榮耀,在工作中常常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考慮得失和計較回報上。還有的人自以為是,好高騖遠,不能腳踏實地的工作。這樣的心態(tài),怎么可能取得成功呢?“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須不怕犧牲,無畏險阻,迎接艱難困苦的考驗,經受風風雨雨的洗禮。要想成就大業(yè),必須甘于付出,樂于奉獻,任勞任怨干好那普普通通的工作,扎扎實實立足于那平平凡凡的崗位。正如書中所說“一種職業(yè)的責任感和對事業(yè)高度的忠誠與熱忱一旦養(yǎng)成,會讓你成為一個值得信任的人,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當你具備了忠誠與敬業(yè)的優(yōu)秀品質,你便擁有了取得成功的力量。
合上這本書,我浮想聯翩。同時也深深體會到了局領導要求大家一起閱讀這本書,并提出“愛局學羅文,興局抓質量”這個主題的良苦用心和深遠寓意。時代呼喚羅文,組織尋找羅文,我們的質監(jiān)事業(yè)要發(fā)展壯大,更是需要培養(yǎng)千千萬萬個不講條件,不計得失,全心全意完成上級托付任務的羅文!
作為一名質監(jiān)工作者,我們知道質量是誠信的表示,也是一個組織的生命。如果沒有良好的質量就無法樹立起誠信,組織必然會面臨危機。如果我們的隊伍沒有忠誠與敬業(yè)的精神,不能正確履行職責,那我們的形象也將毀于一旦。為了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質監(jiān)人,同時也為了追求成功的人生,我們就要牢固樹立像羅文那樣忠誠、敬業(yè)的品質,淡泊名利的思想,無私奉獻的精神,頑強拼搏的意識。為此,我們既要加強政治素養(yǎng)的訓練,又要加強業(yè)務知識的學習,從而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提升我們的工作質量,努力建設一支“政府需要、企業(yè)歡迎、群眾信賴、社會贊譽”的隊伍。
人生始于理想和信念,信念是事業(yè)的千斤頂。失去了信念,就失去了人生前進的精神動力。同志們,讓我們堅定忠誠與敬業(yè)的信念,振奮起昂然的精神,積極響應省局提出的“質量興省”的號召,認真貫徹衛(wèi)留成省長倡導的執(zhí)行文化,以質量為抓手,去譜寫我們質監(jiān)事業(yè)的新篇章!
敬業(yè)演講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評委、同事們:
下午好!
我今天的演講題目是《愛崗敬業(yè)、奉獻青春》。
我記得雷鋒日記中的有這樣一段話:“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顆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你生活的崗位?”這段話告訴我們,無論在什么樣的崗位,無論做著什么樣的工作,都要愛自己的崗位,都要發(fā)揮最大的作用,都要做出最大的貢獻。當前,全省系統(tǒng)正在的開展“愛崗敬業(yè)共建和諧”主題教育活動,更使我對人生價值有了更深地認識,對愛崗敬業(yè)有了更深地理解,對今后目標有了更明確的方向。
愛崗,首先要敬業(yè)。所謂敬業(yè)就是用一種嚴肅、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忠于職守,盡職盡責。我國古代思想家非常提倡敬業(yè)精神,孔子稱之為“執(zhí)事敬”,朱熹解釋敬業(yè)為“專心致志,以事其業(yè)”。我想,崗位就意味著責任。我們要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工作,必須要有強烈的職責意識,必須要有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都承擔著繁重的工作,沒有較強的敬業(yè)精神和工作責任心就不可能做好本職工作。“不愛崗就會下崗,不敬業(yè)就會失業(yè)”!作為一名檢驗檢疫的職工,我們唯有時刻保持憂患意識,以局為家,敏思好學,愛崗敬業(yè),才對得起自己的工作,才保得住自己的崗位!
愛崗,其次要精業(yè)。所謂精業(yè)就是要“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成為本專業(yè)精通業(yè)務的行家里手。只有精業(yè),工作才有底氣,事業(yè)才有生氣。一個人,人生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崗位。不同的崗位,就有不同的業(yè)務。我們要成為本專業(yè)的行家里手,就必須勤于學習、善于學習.因為主動向書本學,才使我對各項政策法規(guī)常和業(yè)務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為虛心向老同志學,才使我對薪酬計算方法和薪酬管理思路技巧有了進一步的掌握;因為帶著問題用心學,邊干邊學,邊學邊干,以干促學,以學促干,才使我越來越勝任目前的崗位。
愛崗,還要奉獻。“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這就是對奉獻的最好注解。正如日本著名的“松下電器”創(chuàng)始人松下幸之助說的那樣---“上天賦予的生命,就是要為人類的繁榮和平和幸福而奉獻。”檢驗檢疫給我們提供了展示自我,實現人生價值的空間舞臺。因此我們珍惜她,要以自己的努力工作來回報檢驗檢疫。因為,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將個人的價值與單位的利益結合起來,聰明才智才會充分發(fā)揮,生命價值才得以完美展現。所以,講大氣、講奉獻,這應該成為我們所有人的精神追求!
朋友們,愛崗是我們的職責,敬業(yè)是我們的本分,青春是我們的資本,奉獻是我們崇高的追求。讓我們滿懷激情和希望,愛崗敬業(yè),共建和諧,把青春年華奉獻給光榮的檢驗檢疫事業(yè),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明天!
敬業(yè)演講稿篇三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晚上好,我演講的題目是“除了奉獻,我們別無選擇”。
走上講臺的那一天起,前輩們說,選擇做一名教師,你就選擇了清貧。
是的,教師的職業(yè)無疑是清貧的。特別是在開放自由,物欲橫流,躁動不安的現代社會里,教師的職業(yè)更顯清貧與狹隘??窗?,窗外變幻著撲朔迷離的現代風景。經商、大款、股票、汽車、日益膨脹的高消費……就像是一只只誘惑的手,狠狠地撕扯老師們易動的心。于是有人跳槽了,一頭扎進商海,去追尋遲到的那份幸福;有人借商潮來臨之際,利用學生暗自拉起利益的關系網;剩下的人倦怠了,他們被歲月無情地磨去了激情與信念。身在課堂,心卻在游蕩,有的認為,金錢薄待了我,我又為何不能薄待學生,薄待自己的事業(yè)。于是校園不再平靜,講臺不再圣潔。?
但!無論是物質貧乏的過往,還是物欲橫流的現時……仍然有數不盡的老師們無怨無悔,像春蠶、像蠟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來捍衛(wèi)這個職業(yè)的圣潔。譬如,我生活的地方,我工作的隊伍,來自松滋一所偏遠鄉(xiāng)鎮(zhèn)學校的教師群體。他們,默默地堅守著貧瘠的土地,期待著幸福的心靈!
宛市中學,這所曾經幾度創(chuàng)造教育輝煌的老校。很多的老師,一屆屆的學生,為她奉獻,為她添彩,又以她為榮。當她面對挑戰(zhàn),遭遇挫折的時候,還是他們扛起質量的大旗,挑起學校的大梁義無反顧而艱難負重地前行。
“正本清源,立足課堂,精講強練,再創(chuàng)輝煌!”聽,這是校長的聲音,擲起有聲;這是發(fā)自肺腑的聲音,引人共鳴。
誰能想像,不堪回首,涴市中學三年的陣痛啊。學生厭學,教師厭教;三年汗水,一年流干;欠債太多,得不償失;思想沉舊,無所適從;重教輕練,練不落實。領導的詢問的話語我們無言以對;群眾不解的表情我們痛徹心底!
“學校發(fā)展了,教師才能發(fā)展;學校有形象,教師才能有地位!”我只記得,每一次的大會,校長都要像這樣和老師們談話。
當改革的大幕開啟時,就是老師們最忙碌最辛苦的時候,而這場前所未有的改革,催生了一支忍辱負重艱難前行的隊伍。
老者不服老。本已退居二線,年已五十的老領導,在中考前50天的時候又重新拿起課本走上初三的講臺,接受管理的重擔,拿起查寢巡夜的手電筒,還在初三的會議上向老師們承諾“向我看齊”。一位老班主任,在發(fā)現班上還有4名學生未按時到校的情況,冒著磅砣大雨,穿梭于鎮(zhèn)上的網吧,將他們一個個找回。又有幾次深夜里去網吧找回沉迷網吧的學生,我們無法記錄,唯有用心靈感懷與感恩。就是他們,在面對問題生一次次苦口婆心的教誨后,或許還要承受家長不解的白眼與責難的語言。就是他們,也要和年輕的老師們一起,參與到學校的改革行動中去,從事同樣繁重的備批,但一步也不落后。
青年就是青年。有一位最年輕的教師,在最基層的學校里成長。他把白天交給了學生,他還要向夜晚索取。就是一只粉筆,一只鋼筆,加上鍵盤,他的名字每周都會出現于全國中學語文報刊。他帶著語文老師們,教作文教出了一個幾十萬字的系列,這個系列受到著名特級教師與語文教學專家的肯定。他帶著文學社的社員們,筆耕不輟,每年發(fā)表百篇的習作,社團也成了學校的品牌。一人先行,他人跟上。語文組的青年教師們,開始了辛苦的鉆研,“趁著年輕多做事”,這是他們的青春宣言。語文組老師共同設計的“中考復習教學案”以獨特與實用的特點被語文報刊全文出版。我也是語文組的一員,我為這樣一支群體而自豪。
集體的力量最動人。宛市中學的精講強練,最辛苦的莫過于批與考;最充滿智慧的莫過于備與講,而走在最前面的,更是一支骨干力量,學科組長。學校倡導推行的電子備課,備課組長理所當然地成了主要承擔者,他們不僅需要放棄許多的休息,更重要的是付出較之他人比之從前更多的智慧。調閱老師們的電子備課夾,翻揀學生手頭的一套套學案,辛苦嗎?去問胡昆吧,去問王義州吧,去問杜華吧,去問庹宏超,田俊華,榮春梅,楊圣元吧,去問這一科科的學科組長吧。二樓的小會議室,走了一組,又來了一科,變換的是音響,不變的一個主題——“精致的課堂”。去辦公室坐一坐,辦公桌上那一堆堆來來去去的作業(yè)與試卷,醒目的一抹抹鮮紅,是教師最美的色彩。去教室里看一看,老師們怕的是自己講多了,講淡了,講亂了;怕的是學生練少了,練虛了,練漏了。正本清源,這才是新時期的課堂,真正的課堂,追求效益的課堂啊!
時間不容許我贅述學校的這一場改革,只要想一想,就是觀念的轉變,一個群體的觀念轉變,就要付出多少的艱辛?從被迫應付到積極參與,這又是怎樣的一個過程?從形式到內涵,從量變到質變,它的背后浸透著宛中人怎樣的心血?我只記起校長和每一個學科組長逐一制定計劃;我只記起每周的作業(yè)與考試都要接受學校的調閱;我只記起新學期的第一天,就是一次備批改革的培訓會;我不會忘記每一堂課的結束時要帶走當堂的作業(yè);我更不會忘記當我想偷懶要懈怠時就有一個人善意的提醒……
這一幕幕一個個細節(jié)見證著一所學校的發(fā)展,相信會創(chuàng)造奇跡。作為宛中人,我切身感受著一場教學改革的辛苦歷程;這個歷程,除了讓我認識教師職業(yè)的辛苦清貧,更讓我認識到,教師,可以讓自己的事業(yè)不清貧,那就是奉獻,唯有奉獻,讓我們贏得尊重。我想倦怠的同行說,老師們,無論是這個職業(yè)選擇了你,還是你選擇了這個職業(yè),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老師”。同船過渡,尚需修行五百年。這個我們賴以生存又潛力無限的職業(yè),讓我們自己先為她致敬!我也堅信,生命的意義遠不止于功利。滴水藏海,短暫中孕育永恒,平凡的職業(yè)有不甘平庸的我們。我更期待,秉承奉獻的職業(yè)精神,宛市中學的教師群體一定能用汗水與智慧澆灌出燦爛的鮮花。
今天,借助這個演講平臺,我為宛中,我為自己和我的同行們深深地祝福。想起他們,我的心里格外溫潤;想起他們,我的心中再次溢滿幸福的漣漪。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