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道教圣地的歷史傳統(tǒng)文化傳承
我們之所以說開封是“道教”發(fā)源的圣地,是因為開封為華夏民族原始宗教道家、黃老和道教、老氏四者的傳承之地,也是華夏歷史文明催生的根蒂。下面就道教文化在開封發(fā)源和傳承的歷史情況作一些探討:
中央元靈元老黃帝一炁天君
一、“黃老”文化起源于開封“軒轅樓”和“老丘”。
“黃老”文化是周代之前的一種思想流派。“黃老”之“黃”,是指軒轅黃帝;“黃老”之“老”,是指春秋道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老子。“黃老”是黃帝和老子之名合并后的簡稱,被后世道教奉為始祖。
1、黃帝修道是“黃老”文化形成的根本。古人認為,“黃老”文化的始祖軒轅黃帝建都于昆侖山,他祭祀天帝,問道崆峒,受教玄素,學(xué)醫(yī)岐伯,創(chuàng)造了原始的道教文化。以后又在首山采銅,荊山鑄鼎,王屋煉丹,橋山飛升,至今大約已有4700余年的歷史。
在華夏歷史文明中,最早的道教學(xué)說往往被冠以“黃帝”書畫的名義,而成為傳承道教的基本載體,如《黃帝四經(jīng)》四篇、《黃帝銘》六篇、《黃帝君臣》十篇、《雜黃帝》五十八篇等。之后,道家將其演化為盛極一時的黃老學(xué)說。由于黃帝被華夏民族認作是人文始祖,自然也把他作為首選人物來闡發(fā)自己的道學(xué)理念。如戰(zhàn)國時期莊周《莊子·盜跖篇》認為:“世之所高,莫若黃帝。”又如戰(zhàn)國中期齊威王所鑄“陳侯因宵敦”銅器銘文最先記載“高祖黃帝,邇嗣桓文”。這都說明黃帝在華夏民族心中的神圣地位,黃帝也由此被推上了道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的神壇。
道教神仙中有兩個黃帝:一位是軒轅黃帝,又稱“道祖軒轅黃帝開元治世天尊”,是三皇五帝之一;一位是“中央元靈元老黃帝一炁天君”。這是道教運用“五行”學(xué)說,將中央黃帝與東方蒼帝、南方赤帝、北方玄帝、西方白帝并稱“五方天君”的結(jié)果。其實。兩者都是指“五帝”之一的軒轅黃帝。根據(jù)南朝時期著名道教思想家、人稱“山中宰相”的陶弘景《真靈位業(yè)圖》記載,人間的軒轅黃帝居住在昆侖山“玄圃”,修真得道,乘龍成仙,由此變成了天上的神仙“玄圃真人軒轅黃帝”。
2、“天道人合一”的黃帝符合“太極五行”文化理念。道教中的“中央元靈元老黃帝一炁天君”,簡稱“中央黃老君”,是“太上太微天帝君”,即“太上老君”的弟子。說他七歲初悟道法,得師傳道,修煉成仙,被封為昆侖山玄圃“太極真人”。北宋道士張君房在釋解《洞真九真中經(jīng)》中認為:“中央黃老君者,太上太微天帝君之弟子也”。
中央元靈元老黃帝一炁天君
道教上清派經(jīng)典《上清大洞真經(jīng)·三十九章經(jīng)》也記載:“中央黃老君,元五暉之氣,諱無英生,字云九夜。”可見,在華夏民間文化中,天上的天皇“太一”、“五方帝”與道教中“太上老君”、“五方天君”和人間的“三皇五帝”是彼此對應(yīng)的,只是賦予了他們在天上、道教、人間不同的名稱而已。
黃帝之所以被道教稱作“中央黃老君”,是因為其居住“五方帝”的“中央”。黃帝在太極五行“金木水火土”、五方“東西南北中”、五色“青、白、赤、黑、黃”的“土、中、黃”方位,故稱“中央帝”、“黃帝”、“中央老君”、“黃老君”等。
“中央”方位在天為天皇“太一”神的“天之中”;在地為地皇“地一”神的“地之中”,在人為人(三)皇“泰一”神的“人之中”,按照太極“天地人合一”學(xué)說解釋,三者統(tǒng)稱“天地人之中”。
天皇“太一”
“地之中”也是昆侖山所在地。對此,漢代讖緯之書《河圖括地象》記載:“昆侖者,地之中也。”東漢經(jīng)學(xué)大師鄭玄注釋說:“昆侖,居地之中”。“地之中”與“天之中”、“人之中”可以互稱,又稱“天下之中”。
3、“天、道、人之中”在開封古浚儀。公元724年,唐代著名天文學(xué)家和佛學(xué)家一行在大唐范圍內(nèi)組織大規(guī)模測量后,認定開封古浚儀岳臺晷長一點五尺微強,極高三十四點八度,為“地之中”。后周知開封事王樸認為:“浚儀之岳臺,應(yīng)南北弦,居地之中。大周建國,定都于汴”。說明王樸認定唐代一行關(guān)于“浚儀岳臺為地中”的結(jié)論是正確的,這才否定了周人返回夏代先祖后稷“中土”時所測定的登封陽城“地之中”,又被五代、宋、金等建都時所繼承。
唐代著名天文學(xué)家和佛學(xué)家一行
昆侖山“天地之中”在“五行”稱“中央、土、黃”,是黃帝居住和建都的軒轅丘之地。漢代淮南王劉安《準南子·天文訓(xùn)》記載:“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對此,唐代初期《軒轅黃帝傳》也記載:“(黃)帝娶西陵氏于大梁,曰嫘祖,為元妃,生二子:玄囂、昌意”。說明開封“大梁”與五行“中央、土”、黃帝“中央、土”同義。
關(guān)于開封大梁黃帝帝都軒轅丘的地理位置,南宋學(xué)者羅泌《路史》認為:“軒轅氏,作于空桑之北。”其中“空桑”為開封杞縣空桑村炎帝帝都。“空桑之北”指杞縣空桑西北和開封大梁之北的黃帝帝都“軒轅樓(丘)”。漢代淮南王劉安《淮南子》也認為:“禹治鴻水,通軒轅山,化為熊。”其中“鴻水”,指古代流經(jīng)開封的“鴻溝”,也稱“浪蕩渠”、“汴水”;“軒轅山”,也指開封“鴻溝”和大梁北部的“軒轅樓(丘)”。
正一道龍虎宗五十四代天師張繼宗
由于黃帝在這一帶稱帝、升仙,道教也稱此地為“天下之中”。對此,道教五十四代天師張繼宗《崆峒問答》解釋說:“北邙治河南開封之北,當天下之中,受天下之正炁,如人之五臟居于胸腹,脈則行四肢也”。道家以“五臟”為本,其“中”為“心”,故稱“中心”。認為“心既是道,道即是心,卦圖斯演,至道大成。”據(jù)古代最早醫(yī)書典籍《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靈蘭秘典論》記載:“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君主”即黃帝,他在天下之中升仙成為“神明”后,道號為“玄圃真人軒轅黃帝”。傳說“玄圃”在昆侖山之頂,是神仙居處“天下之中”的核心。
可見,開封昆侖山“天下之中”,即黃帝帝都軒轅樓,就是黃老道家的最早發(fā)源地。
二、“道祖”老子與開封人文歷史淵源深厚。
道教文化中的“太上老君”老子,與開封有著鮮為人知的人文歷史傳承。
“道祖”老子
1、老子的道德思想核心和影響。老子在道教中被尊為“道祖”神仙,老子《道德經(jīng)》被捧為道教主要經(jīng)典來育化后人。東漢時期,蜀郡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文中把老子和道合而為一,視老子為化生天地的神靈。這是道教創(chuàng)世說的雛形。唐代尊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宋代加封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道教尊稱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皇帝”、“道德天尊”,道教也稱“老氏”,這都是對老子尊崇的具體表現(xiàn)。
老子主張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道”為客觀自然規(guī)律,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含義。老子《道德經(jīng)》中包含著大量樸素唯物辯證法觀點,如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并由對立而轉(zhuǎn)化。又如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的統(tǒng)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chǔ),天下萬物有生于無,無生于有,等。老子創(chuàng)立的哲學(xué)思想和道家學(xué)派,不但對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也對中國二千多年來思想文化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老子《道德經(jīng)》
2、老子先祖和故國在開封聃國。老子為西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載的后裔。聃季載因是周文王最小的兒子,俗稱“老幺”,也稱“老聃”、“老季載”。周成王時期,“老聃”被封在開封杜良鄉(xiāng)國都里一帶高丘上建立聃國。后來“老聃”被任命為周朝司空,主管農(nóng)業(yè)及水利等民生大事。
聃國之“聃”又寫作“冉”,可稱“冉國”。因古代“冉”與“沈”同音,故“聃國”、“冉國”也稱“沈國”,是沈氏的重要起源。開封古人稱聃國舊址為“老聃之丘”,故簡稱“老丘”。西周中期,以殷商后裔為主體的東夷人試圖返回開封故地,便進攻聃國,將其肢解。一部分聃國人被迫遷徙到安徽臨泉縣城西側(cè),名為“老丘”堆,以示對開封聃國舊都“老丘”的懷念。后被封為“沈國”,并由“侯爵國”降為“子爵國”。
春秋時期,作為聃國老聃后裔的老子家族又遷徙到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厲鄉(xiāng)曲仁里,世襲老聃在周朝“司空”、“守藏史”官職,后人也稱老子為“老聃”、“老冉”、“老沈”等。
3、開封是老子周朝失官后傳道之地。公元前522年,老子參加周景王社會改革,主筆周朝變法綱領(lǐng)“鑄無射”。周景王去世后,單穆公勾結(jié)晉國發(fā)動政變,老子攜周朝典籍隨王子朝逃奔楚國。王子朝遭周敬王暗殺后,老子返回周朝后被罷免世襲官職,回到中牟圃田澤南之沛一帶的封地,邊在圃田國學(xué)府講學(xué)邊研究和傳播道學(xué)。
在圃田期間,老子常乘青牛到先祖老聃的聃國舊地尋根訪祖,拜賢問道,悟出很多天地間的道理。蘭考白云山、開封杜良老丘、平丘鳴條蒼梧山、開封昆侖九層臺(也稱三層臺)、大梁都是老子經(jīng)常訪賢問道之地,受當時當?shù)匚锞车膯l(fā),老子創(chuàng)造出許多富有哲理的經(jīng)典語言,如“九層之臺,起于累土”;“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等。
4、開封延慶觀一帶是老子傳道之地。老子時處春秋時期,開封時稱“儀”邑,就是戰(zhàn)國時期的“大梁”。“大梁”南城墻大致在今延慶觀東西一線,附近的南城門外就是“鴻溝”,即“汴河”(古稱南河、難水)之地。老子常到“大梁”城南門附近的驛店講學(xué)傳道和休息。
開封延慶觀
眼見自己兼善天下,和諧共生的理想在中原無法實現(xiàn),老子決定避居函谷關(guān)西。于是,他約弟子陽子居在大梁南城門的驛店相見,教育陽子居說:“人者,生于父母之身,立于天地之間,自然之物也。貴己賤物則背自然,貴人賤己則違本性,等物齊觀,物我一體,順勢而行,借勢而止,言行不自然,則合于道矣!”對此,戰(zhàn)國時期著名思想家、道學(xué)家莊周《莊子·寓言》中,有在開封搜集到老子“點化陽子居”的經(jīng)典故事。
老子“點化陽子居”圖
老子在開封講學(xué)傳道,為后世道家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講學(xué)傳道處也一直為開封后人所紀念、保護和傳承。
三、開封是道教天師祖塋和道教學(xué)者探訪之地。
關(guān)于開封是道教創(chuàng)始人張道陵宗根祖地的說法一直存在爭議,但這一歷史并非無中生有。
1、開封是帝師張良隱居、修道和升仙之地。秦代末期,韓國貴族張良成為劉邦奪取秦朝政權(quán)的重要謀士,史家稱其為“漢初三杰”之一。漢朝建立后,張良不愿做官,佯稱有疾,追隨黃石公崔廣隱居開封陳留郡東昏縣(今蘭考縣)“四皓村”、“三義寨”一帶養(yǎng)身修道,與黃石公崔廣、隱士唐秉、吳實、周術(shù)“四皓”一起論道。
據(jù)民間傳說,漢高祖劉邦極力挽留不成后,便問張良:“卿去哪里修行?”張良回答:“臣有詩奏云:我去修行不做官,每日朝朝只在山??曙嬈咸严沲簿疲嚥蜕裣刹焕系?。悶去觀書并看景,一時閑坐把琴彈。我主問臣歸何處,身心只在白云間。”可知,張良隱居修道的蘭考不僅自古盛產(chǎn)葡萄美酒,還有道教圣地白云山。
道教圣地白云山張良墓
白云山為土山無石,因每天早上白云徐徐升天西去,故名“白云山”。山下有“黃風(fēng)洞”,傳說是“四皓”之一夏黃公,即黃石公崔廣修道之地。此洞深邃幽奇,張良死后也葬在此地,后改稱“子房洞”。至今張良墓高十米,周圍古柏參天,十分壯觀。此后,道家便將“白云山”尊奉為道教圣地,并冠名各地道教場所為“白云觀”。
昆侖山修道的夏黃公崔廣祭像
張氏族譜認為,張良居陳留白云山,是道教陳留派之祖。據(jù)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一》記載:“張良城,在(陳留)縣東六十里。按(三國魏文帝時代古籍)《城冢記》云:‘此城漢高祖為張良筑,亦名張良城。’良十三世孫(張)德,為兗州刺史,襲封陳留侯,食小黃萬戶。至煬帝時,葬張城西南三百步。今呼為張光墓者是也”。張德為“兗州刺史”,張光為道教第十三代天師,大概不是一人,但都歸葬于開封古陳留先祖張良祖塋卻是事實。
2、道教“祖天師”張道陵曾在開封潛心修道。張良隱身修道對張氏子孫影響很大,也對傳承和弘揚道教發(fā)揮了重大作用。張良八世孫張道陵素志于黃老之道,無意官場,效仿先祖出離塵世,隱居北邙山中潛心習(xí)修黃老長生之道。他研讀了《道德經(jīng)》、《河圖》、《洛書》以及讖緯之學(xué),三年后得《黃帝九鼎丹法》,道術(shù)日益完善,先后在道教祖庭龍虎山、青城山、巴蜀地區(qū)傳道,著作道書二十四卷,闡明“天師道”的微言奧義,成為教眾的行動綱領(lǐng),創(chuàng)立了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他尊奉老子為教祖,并著作《老子想爾注》宣稱:人君用“道意”來治國,國則太平;循“道意”而愛民,民即壽考;人法道義,便可長久,并以“佐國扶命,養(yǎng)育群生”為最高目標。道教第一代天師張道陵被教徒尊稱為“祖天師”,稱道教為“天師道”。
道教第一代天師張道陵
張道陵把傳道教區(qū)分成二十四個傳教點,史稱“二十四治”(治為傳教點),并且虛設(shè)“北斗治”以紀念當年在北邙山隱居修道之地。
關(guān)于“北邙山”的地理位置,清代第五十四代天師張繼宗《崆峒問答·一二一問》解釋:“北邙治河南開封之北,當天下之中”。其中“治”為“始”。說明道教第五十四代天師張繼宗認可第一代天師張道陵隱居修道的“北邙”始在開封之北,也稱“天下之中”。開封土柏崗一帶也曾有“祖師廟”、“天師廟”的傳說。這與黃帝成婚大梁、老子講道開封、張良修道白云山、子孫世襲“陳留侯”的歷史相一致,進一步說明開封為道家發(fā)源地。
3、道教大家曾探訪開封道家圣地。開封白云山、老丘、蒼梧、北邙山、老子驛店是歷代儒道學(xué)者尋賢問道的圣地。戰(zhàn)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道家學(xué)派代表人物莊周與政治家、哲學(xué)家惠子是好朋友。惠子在魏國大梁稱相時,莊周曾多次到大梁探訪惠子,并在《莊子·外篇·秋水》中記下兩人“濠梁魚樂”之辯。故事就發(fā)生在老子驛店(今延慶觀一帶)南部護城鴻溝的“濠梁”橋上。莊周《莊子》中還記載許多在開封大梁一帶采集的道家圣人故事。
莊周惠子“濠梁魚樂”圖
傳說,東漢第一代天師張道陵也曾追隨老子足跡到鹿邑太清宮、蘭考白云山、平丘蒼梧、開封延慶觀、中牟圃田等地采集老子事跡,與易書《歸藏》“有白云自蒼梧入大梁”和道家“紫氣東來”之說相符。“白云”為蘭考白云山;“蒼梧”為聃國老丘北部的平丘鳴條舜帝、商君下葬地(一說為“四皓”隱居的商山);“大梁”為開封。
四、唐代以來開封道教圣地傳承和文化資源優(yōu)勢。
漢代之后道家文化在開封得到了新的發(fā)掘和傳承。
1、唐代老子講道處建有“上源驛”。漢唐時期中國政權(quán)中心多在中原西部地區(qū),開封稱作“陳留”、“汴州”。由于開封汴河是東西部水上交通的重要航道,老子大梁傳道處又臨近汴河碼頭,這里便建起了汴州最大的驛館“上源驛”,為官方傳遞公文、押運物資、出巡督查等人員中途休息、轉(zhuǎn)換交通工具提供便利。唐代末期,開封汴州刺史、宣武軍節(jié)度使朱溫曾在“上源驛”設(shè)宴,答謝幫助自己打敗黃巢起義軍的河?xùn)|節(jié)度使李克用,為其慶功接風(fēng)。
朱溫像
2、宋代“都亭驛”附近建有道教“天慶觀”。到了宋代,“上源驛”改稱“都亭驛”。“都亭驛”由宋朝功德使管轄,是周邊各族與宋朝進行經(jīng)濟貿(mào)易、禮儀文化交流的場所,對發(fā)展宋朝與周邊各族關(guān)系起著積極作用。
著名道教學(xué)者、老子鹿邑同鄉(xiāng)、賜號“白云先生”的陳摶,是五代宋初時期一位傳統(tǒng)神秘文化中富有傳奇色彩的一代宗師。在陳摶以前未見有“太極圖”,也未形成太極文化形態(tài)及其理論體系。自陳摶創(chuàng)繪出“太極圖”、“先天方圓圖”、“八卦生變圖”等一系列《易》圖,并發(fā)表《太極陰陽說》后,才有中華獨有的太極文化形態(tài)和系統(tǒng)理論的形成,推動了宋代歷史的進步,成為宋代辯證唯物論的先源。他繼承漢代以來象數(shù)學(xué)傳統(tǒng),把黃老清靜無為思想、道教修煉方術(shù)和儒家修養(yǎng)、佛教禪觀會歸一流,是中國太極文化的重要創(chuàng)始人和宋代理學(xué)文化的奠基人。
陳摶曾多次被宋太祖、宋太宗詔至開封咨詢國是,請教道理,賜他宮院不住,偏偏住在老子講道的“都亭驛”之地。并不因為這里接待規(guī)格多高,而是足以證明老子講道處“都亭驛”在道教地位的重要性以及陳摶對老子道教文化的敬重。
宋太宗詔陳摶圖
陳摶對道教的貢獻和影響引起了宋朝對道教的高度重視,開始把道教尊為國教。公元1009年夏天,宋真宗下令天下所有州縣都要建立天慶觀,供奉三清帝君。地處“都亭驛”之地的開封府府尹兼功德使,掌管著全國佛、道教行政事務(wù)和道官選授工作。于是,率先在府衙內(nèi)老子講道舊址上建起“天慶觀”(今延慶觀),既作為開封府崇奉道教圣地的誠意,也作為管理全國佛、道教事務(wù)的行政場所。據(jù)說天慶觀門柱上刻有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下聯(lián):德承心心承性性承氣氣承太極。大意:道是自然界萬物遵循的規(guī)則,人是秉承自然規(guī)則的主體,體現(xiàn)了中國道教的基本理念。
3、元代開封全真道“萬壽宮”再度興盛。金國入侵開封導(dǎo)致“天慶觀”慘遭破壞。公元1169年,金代道士、道教全真道創(chuàng)始人王嚞,道號“重陽子”,率領(lǐng)邱處機等弟子特意到達開封拜訪老子道家圣地,并住在道教天慶觀遺址一帶的太寧坊王氏客店。王嚞在此創(chuàng)造的全真道,繼承了呂洞賓等人的內(nèi)丹思想,提倡道、儒、釋“三教合一”,三教平等。認為道、儒、釋的核心都是“道”。其宗教實踐原則是“苦己利人”。王重陽引儒、釋入道,力倡“三教合一”,不僅提升了道學(xué)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統(tǒng)攝力與融合度,更在北宋滅亡后道教面臨亂世衰危中保存了中原華夏道學(xué)文化之命脈,為后世道教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
王嚞圖
次年,王嚞在天慶觀舊址一帶無疾而終,羽化升仙。道眾為了紀念他,便在天慶觀舊址的王氏客店一帶修建了一座道觀,并用王嚞道號“重陽子”冠名以“重陽觀”。
公元1233年,元代的全真教開始興盛,按照王嚞弟子邱處機意愿,元代全真道士王志謹,道號“棲云真人”到開封主持重陽觀道教事務(wù)。王志謹主張修行者首先得明自己本分事,次要通教化,尤其要在境上煉心,對境無心,不染不著,順其自然。“人生于世,所為所作,無不報應(yīng)。”他借佛教輪回報應(yīng)之說告誡習(xí)道之人,要常思己過,切忌驕矜,應(yīng)韜光晦跡,安貧守樸,“苦已利他,暗積功行。”他富有開拓精神,經(jīng)過三十年苦心營建,使重陽觀重新成為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道家圣地,元帝親筆賜名為“萬壽宮”。
全真道士王志謹
4、明代“延慶觀”傳承至今。元末明初的公元1358年5月,農(nóng)民起義紅巾軍劉福通進攻開封,萬壽宮在雙方交戰(zhàn)中被摧毀,只剩下一處齋堂“玉皇閣”,頑強地顯示著道教文化的巨大生命力。
明代時期,“萬壽宮”的南部稱“大紙坊街”,北部稱“館驛街”,之間建有“大梁驛”。公元1373年,明代開封周王府開始重新在此修建道觀,更名為“延慶觀”,規(guī)模已大不如前。但元代所建的“玉皇閣”仍被保留下來,展示著別具一格的元代文化建筑風(fēng)格。
延慶觀玉皇閣圖
5、開封道教中的優(yōu)秀文化內(nèi)涵應(yīng)該得到弘揚。中國道教文化的精髓,是華夏民族樸素辯證唯物世界觀的客觀反映,是對“太極”理論揭示萬事萬物發(fā)展變化最根本哲理的一種傳承方式。我們不能僅僅形而上學(xué)地將其當作封建迷信文化對待,而應(yīng)該將道教中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發(fā)揚光大。
據(jù)元代宰相脫脫《宋史·徽宗紀》記載:宋真宗認為道教本“唯中原有之,然不甚盛”。這一說法,從道教發(fā)源和五代時期的現(xiàn)實來看是客觀的。我們把這句話延伸一下:優(yōu)秀的道教文化“唯中國有之,然不甚盛”。這也是當今優(yōu)秀道教文化傳承的客觀現(xiàn)實。
開封的伏羲皇都黃柏山、倉頡造字臺、北邙山、陳留河圖村、唐代“地之中”、北大寺包拯“龍馬負圖處”石碑等人文遺存,都印證著伏羲“太極八卦圖”最早發(fā)源于開封“天地之中”的客觀事實。“河圖洛書”圖形被宋代陳摶老祖發(fā)現(xiàn)的重要意義在于:它提出了龍圖三變之說,即一變?yōu)樘斓匚春现當?shù),二變?yōu)樘斓匾押现當?shù),三變?yōu)辇堮R負圖之形,復(fù)活了象數(shù)易學(xué)及河圖洛書二個圖式,在易學(xué)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以新的研究成果和新的形式注釋道經(jīng),對理清《周易》性質(zhì),批判玄學(xué)易經(jīng)中主觀唯心史觀內(nèi)容具有重要意義;陳摶開啟的“圖書”之學(xué),成為宋學(xué)和正宗官學(xué)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文化發(fā)生了重要的影響。而陳摶又曾到宋朝國都開封和延慶觀一帶傳道、居住,如此豐富的道教人文傳承為開封和延慶觀提供了令人羨慕的歷史文化資源。
北大寺包拯“龍馬負圖處”石碑圖
上述分析情況告訴我們,道家、黃老和道教在開封的發(fā)源和傳承,就如同“太極五行”文化、三皇五帝“天地之中”在開封發(fā)源和傳承一樣,從不同角度印證著開封是華夏歷史文明發(fā)源和傳承核心地的客觀事實,提示我們:開封悠久、深厚文化旅游資源等待著人們?nèi)ヌ剿鳌l(fā)掘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