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高清vr播放在线观看,欧美亚洲精品免费,欧美日韩天堂在线视频,午夜福利小视频

      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yè)論文 > 文學論文 > > 漢韓漢字方位語素的對比研究論文

      漢韓漢字方位語素的對比研究論文

      時間: 謝樺657 分享

      漢韓漢字方位語素的對比研究論文

        今天學習啦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漢韓漢字方位語素的對比研究相關(guān)論文。具體內(nèi)容如下,希望能夠夠幫助到大家:


      漢韓漢字方位語素的對比研究

        漢語中,語素是指語言中最小的音義結(jié)合體。漢語中的語素在韓語中稱為“”,為了便于研究,本文統(tǒng)稱為語素,主要針對漢韓“前、后、上、中、下、左、右、東、西、南、北、內(nèi)、外”等單音節(jié)方位語素進行對比分析。

        1.詞綴

        詞綴是意義完全虛化,粘附在詞根上表達語法意義或色彩意義的定位不成詞語素。有的語素同時具備詞綴和詞根的功能,意義部分虛化,本文稱為類詞綴。漢語方位語素中能做詞綴的有“外”, 類詞綴有“上、中、下”。韓語漢字詞方位語素中能做類詞綴的有“、”,詞綴有“”。

        1)上中下

        方位語素通常表示處所和時間,但 “上,中,下”有時指的并不是實在的處所或時間,出現(xiàn)了引申用法:

        一、表示“……方面”,多用“上”,如漢語“學習上”,韓語“”

        二、表示條件、情況,多用“下”,“中”字,如漢語“在他的幫助下、萬眾歡呼聲中”, 韓語“、”

        三、表示范圍,多用“中”,如漢語“計劃中”

        四、表示持續(xù)或狀態(tài),多用“中”,如漢語“工作中、朦朧中”

        以上例子中,無論是漢語中的“上”、“中”、“下”還是韓語中的“”、“”已經(jīng)失去了部分原有的指示方位的意思,有了新的意義,同時沒有完全的獨立性,既起到了詞根的功能,又有著詞綴的功能,意義有著部分虛化,且位置固定,符合類詞綴的特征,我們把它們稱之為類詞綴。韓語中的“”不能作為類詞綴,表示范圍或是狀態(tài)的時候,“”以依存名詞的形式起作用,如“ , ”。這與韓語的詞類構(gòu)成以及語尾的發(fā)達有一定的關(guān)系。

        2)外

        外祖父 外孫女

        以上例子中“外”和 “”已經(jīng)失去了原來的方位意義,成為表示通過母親、妻子或者女兒而結(jié)成的親戚關(guān)系的語素,意義完全虛化,且位置固定,黏著于詞根上,對詞根的意義做了限定,可以與后面詞根相分離,有著典型的詞綴的特性,本文將其看作詞綴。從詞綴這一方面來講,漢語中的“外”和韓語中的“”用法是類似的,但在意思的表達方面有所不同,漢語中的“外祖父、外孫女”都是在“祖父、孫女”前附加“外”,韓語中與之對應(yīng)的也是如此,如“,”,但是韓語的“”對應(yīng)的是漢語的“舅舅”,而漢語的“舅舅”也是由母親所結(jié)成的親戚關(guān)系,卻沒有使用“外”這個詞綴。

        2. 詞根

        漢語中,詞根指的是意義實在、在合成詞內(nèi)位置不固定的不成詞語素和成詞語素。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語素構(gòu)成的詞,叫做合成詞。合成詞有復合式、附加式、重疊式三種構(gòu)詞方式。韓語中,詞根是指一個單詞里表示實際意義的、核心部分的形態(tài)素。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語素構(gòu)成的詞叫合成詞,合成詞又分為復合詞和派生詞。漢語中有少量的構(gòu)成重疊式(即兩個相同詞根構(gòu)成)的合成詞的方位語素,如“前前后后、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而韓語中幾乎沒有由方位語素構(gòu)成的重疊詞,大都是復合式的合成詞(韓語中稱為“復合詞”)。

        1)前后

        前天 后會有期

        2)上中下

        上車 瞞上欺下

        3)左右

        左右為難 /

        4)東西南北

        東張西望 南轅北轍 /

        5) 內(nèi)外

        內(nèi)分泌 內(nèi)柔外剛 /

        方位語素在以詞根的功能構(gòu)詞時,可以放在其他語素的前后構(gòu)成大量的詞,漢語的“前天”,“城東”,韓語的“,”,不同的是,有的方位語素在漢語中是做詞根,而在韓語中是做單詞,如漢語的“前總統(tǒng)”中的“前”是詞根,而韓語中的“ ”中的“”是做冠詞。

        3. 單詞

        漢語中,單詞是指最小的能夠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獨立運用”是指能夠單說(單獨成句)或單用(單獨做句法成分或單獨起語法作用)。韓語中,單詞是由一個及以上的形態(tài)素構(gòu)成,能夠獨立運用的最小的語言單位。

        1)前后

        前怕狼,后怕虎

        2)上中下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

        3)左右

        左青龍,右白虎 /.

        4)東西南北

        東張張, 西望望 .

        5)內(nèi)外

        從大廳到會議室有一段距離,往內(nèi)走,右邊是停車場。,

        上述例子中,韓語的方位語素無論是作冠詞,還是作名詞,都可以獨立運用。但在漢語中,方位語素具有粘著性,這種粘著性有兩層意思:一是一般情況下不能獨立充當句法成分,二是即使有時能單獨充當句法成分,但必須是成對出現(xiàn)的,這是由于其語義的不自足性,只能在方位語素互為參照物的情況下使用,如“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另外,這些例子帶有一定的熟語性。也就是,即使成對出現(xiàn),句子也難以成立,如“*上是藍藍的天空,下是碧綠的草原”。[1]

        方位語素除了用在具有固定語法的熟語中,還用在一些詞的后面組成方位短語(如“鐵道北”),再就是用在個別詞(如“向、往、朝”)后作賓語(如“這個房子朝南”),除此之外,大多都通過形成復合方位詞來運用。

        我之前看過這部電影。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

        請從右邊走。

        太陽從東方升起。

        外面很冷。

        通過觀察上述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漢語中,由方位語素構(gòu)成的合成方位詞大多能獨立充當句法成分。其特點和用途是:①可以獨立運用②附在名詞后或動詞及某些詞組后,構(gòu)成表示時間或處所的結(jié)構(gòu)。而在韓語中,方位語素大多以獨立形式充當句法成分,在用在一些詞的后面的時候被認為是起到了依存名詞(如“1 ”)的功能,而不被稱作方位短語,韓語方位語素以復合方位詞的形式來使用的情況,除了以下個別情況外,還是很少見的。

        韓語中像“, ”,“以”字加方位語素構(gòu)成的合成方位詞是以少數(shù)存在的,而“之”字加韓語方位語素構(gòu)成合成方位詞的情況幾乎不存在。這與韓語的語尾的發(fā)達有一定的關(guān)系,如韓語中,在表示在什么之前的時候,往往使用“動詞詞干+ ”。

        注釋:

        [1]、盧英順(2008),《現(xiàn)代漢語語匯學》,復旦大學出版社.P51

      33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