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學形勢與政策課課程論文精選
2017大學形勢與政策課課程論文精選
現如今,國家將形勢與政策教育作為一門學科獨立出來,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2017大學形勢與政策課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2017大學形勢與政策課論文篇一
《中國夢與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摘 要】黨的以后,提出“中國夢”,中國夢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想,作為青年的大學生能正確理解中國夢,對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作為思想政治課是學生思想的前沿陣地。首先要以中國夢為引領,堅持理想信念教育的全程化與全員化;其次,要以中國夢為基礎連結理想世界與生活世界,實現理想信念教育的范式轉換,再次,要以中國夢為契機建立主客體互動關系,推動理想信念教育模式的優(yōu)化。
【關鍵詞】中國夢;大學生;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是關系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的重中之重,也是解決“培養(yǎng)什么人、如何培養(yǎng)人”這一重大課題的關鍵所在。近年來,受社會經濟體制轉型與文化多元發(fā)展取向等多重因素影響,大學生群體中出現不少理想信念認知片面、模糊與錯誤等負面現象,部分大學生在理想信念問題上存在懷疑主義、功利主義、虛無主義等趨向,理想信念教育的總體效果不盡如人意,亞需進一步創(chuàng)新思路、改進方法、提升實效。黨的勝利召開與中國夢概念的及時提出,不僅拓展了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論體系與理論視野,也為其提供了新的方向指引與精神導航。因此,當前社會背景下,有必要將中國夢納入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范疇,審視其對理想信念教育的價值與作用,并在此基礎上積極推進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
一、中國夢的內涵及其德育價值
(一)中國夢的內涵與精神實質。2012年11月,在參觀大型圖片展《復興之路》時提出中國夢的概念,并將之定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這一概念甫一提出即引起全國上下的強烈共鳴,學者們也從不同角度對中國夢的內涵與外延進行了充分研究與深刻解讀。
(二)中國夢的德育價值透視。中國夢具有豐富的內涵,同時也具有多種特質,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豐富資源,蘊含極大的德育價值。
1.中國夢在歷史維度上的貫通性,開闊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視野,形成新的價值引領中國夢在時空維度上,具有高度的貫通性。它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目標,以此將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有機統一起來,不僅是對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的深刻洞悉,同時也是對當前現實發(fā)展的清醒認識。它的提出進一步強化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的自覺意識,同時也進一步強化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格守的發(fā)展道路和奮斗目標,是歷史與現實的統一。
2.中國夢在主體維度上的統合性,契合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體關系需求,成為新的范式參照中國夢在主體維度上具有高度的統合性。一方面,中國夢以實現集體價值為核心,通過集體即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奮斗實現中華民族的共同理想;另一方面,中國夢將個人夢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使個體與集體、個人與國家民族之間有機統一、形成合力,有效增強了個體對集體價值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激發(fā)了個體投身國家、社會集體發(fā)展事業(y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中國夢在價值維度上的超越性,拓展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提供新的路徑指導中國夢在價值維度上具有極強的超越性,它以中華民族的振興為理想目標,超越了階層、政黨、民族、地域、群體之間的差異,打破了不同價值觀之間存在的壁壘,形成一種強大的精神力盤,將中華兒女緊密團結在民族振興的旗幟之下,為實現國強民富的目標而共同努力,展現出強大的情感感召力與凝聚力。
二、中國夢對創(chuàng)新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啟示
作為一種理想信念,中國夢是引領當前社會發(fā)展的價值追求與精神力。其本身所內蘊的德育價值指向,對當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創(chuàng)新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一)創(chuàng)新理想信念教育要堅持理想性與現實性的統一。理想信念是基于當下面向未來的一種向往和追求,是真實的生活世界的價值意義在主體中的超越性生成,具有未來的指向性和對現實的否定性這一基本特質。
(二)創(chuàng)新理想信念教育應注重主導性和層次性的協調。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導性主要體現在兩個層次:一是要堅持理想信念教育本身的主導地位,發(fā)揮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中的主導作用。二是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導,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統領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
三、中國夢引領下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創(chuàng)新的路徑思考
(一)以中國夢為思想引領,實現理想信念教育的全員化與全程化。新時期推進理想信念教育創(chuàng)新,必須堅持全程育人與全員育人的教育理念,以中國夢作為思想引領,將理想信念教育貫穿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個過程中,并面向全體學生,將中國夢作為價值引領,分層次、分主體開展理想信念培育,努力實現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與實踐育人的全方位育人目標。
(二)以中國夢為基礎連結理想世界與現實世界,實現理想信念教育的范式轉換。中國夢是目標與途徑的統一,既設定了國強民富的遠大理想,又提供了實現夢想的路徑參照;其內涵既包括民族復興的宏大敘事,又與個人生活緊密相連。這種對理想世界與生活世界的高度連結,有助于理想信念教育實現從“理想一理想”到“理想一生活”范式的轉換。
(三)以中國夢的宣傳教育為契機實現主客體功誠互動,推進理想信念教育的模式優(yōu)化。主客體關系是影響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發(fā)展年關鍵因素。按照思想政治教育主體論的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實現,依賴于教育者與受教有者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平等交流。只有兩者之間形感“交互式主體”關系,實現平等的互動,教育才能珍得實效。而傳統的單向灌輸教育模式下,教育過褚中學生主體作用的缺失和參與的缺位,使得理想信念教育與社會現實和學生實際相脫節(jié),教育目標及效果難以實現。因此,必須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提高俘生在理想信念教育過程中的參與度,加強教師與俘生之間的平等互動,形成良好的互動交流模式,因此增強學生的認同度和接受度,實現理想信念教有的基本目標。
參考文獻
[1] 李抒望.對“中國夢”的幾點解析[J].前進,2013(05).
[2] 程美東,張學成.當前“中國夢”研究評述[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3(02).
[3] 柯羽.回歸生活世界: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視角[J].中國青年研究,2012(07)
2017大學形勢與政策課論文篇二
《馬克思主義公平觀與和諧社會的構建》
摘要: 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包含很多關于社會公平的思想。社會公平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征,馬克思主義的公平觀對于我們今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關鍵詞: 馬克思主義公平觀和諧社會現實意義
公正平等是人類社會追求的目標,也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過程。馬克思主義公平觀對于我們今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協調發(fā)展與全面進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需要不斷地探索研究。
一、馬克思主義公平觀的基本內涵
公平是一種合理的社會狀態(tài),是指人們參與社會活動的規(guī)則、權利、機會和結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家的人民都曾憑借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對平等、和諧世界的向往和渴求。馬克思、恩格斯在繼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第一次把公平的實現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指明了實現美好社會理想的正確途徑。馬克思主義公平觀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資本主義社會不公平的根源。資本主義社會不公平的根源在于其剝削制度。工人階級要改變被剝削和壓迫的命運,必須聯合起來通過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革命來反對統治者,只有在實現基本制度變革的基礎上,才能實現社會公平。無產階級在革命時期追求的公平,就是要消滅階級,求得每個人的解放和全面發(fā)展。比如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1]
(二)共產主義社會的價值目標。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寫道:“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2]這就明確將人的平等和自由作為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重要特征和價值目標。馬克思、恩格斯還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即任何社會的公平都不是抽象的、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具體的,共產主義社會的公平亦是如此。“關于永恒公平的觀點不僅因時因地而變,甚至也因人而異”。[3]可見,公平不是恒定不變的標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發(fā)展階段,都有著不同的公平尺度,必須根據當時社會生產發(fā)展提供的條件來確定實現公平的程度。
(三)實現社會公平的基本途徑。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生產力的高度發(fā)展是實現共產主義的絕對必需的實際前提,是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的條件。在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要實行以“勞動”為同一尺度的社會公平,人人盡所能、按勞分配。依據勞動貢獻多少來進行分配的方式,調動勞動者從事社會生產的積極性,也體現出勞動者所具有的平等社會地位和權利,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基本途徑。馬克思主義公平觀揭露了資本主義不公平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社會自身所固有的基本矛盾,指出未來共產主義社會是以人的平等和自由為價值目標。它以物質生產和人的勞動作為實現社會公平基礎和途徑,同時,因為人們在勞動能力上存在差別,按勞分配的結果也會造成收入上的差距,所以要為社會成員提供社會福利和保障,以實現社會公平。
二、馬克思主義公平觀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
實現社會公平,建設和諧社會,是無產階級政黨不懈追求的社會理想。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長期實踐中不斷深化了對社會公平的認識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將社會公平與社會主義制度緊密相連,領導人民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使我國具備實現社會公平的堅實的制度基礎。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同志把社會主義的本質概括為“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引領人們從社會主義本質的角度思考社會公平的意義與要求。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創(chuàng)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為促進社會公平進一步指明了方向。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的新一屆黨中央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公平理論,第一次把“社會主義”與“和諧社會”結合起來,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zhàn)略思想,強調在促進發(fā)展的同時,要把維護社會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fā)展的成果。一個和諧的社會,必定是一個公平的社會。馬克思主義的公平觀,對于我們今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首先,社會公平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征,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目標。根據馬克思主義觀點,未來社會是以人的平等、自由的發(fā)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態(tài),社會公平是衡量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尺度。2005年2月,胡錦濤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之一,并賦予了這一社會主義價值目標極其重要的地位。他指出:“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涉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黨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4]把公平正義上升到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的高度,并且作為黨執(zhí)政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提出,這在我們黨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其次,大力促進社會公平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一項重要任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關注和促進社會公平。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社會發(fā)展進程的規(guī)律告訴我們,社會公平狀況與社會的發(fā)展進步息息相關。當社會相對公平時,社會各階級、階層和社會成員就能夠和睦相處,相反,社會不公平程度加劇時,社會成員關系必然緊張,社會矛盾必然凸顯,甚至激化,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就難以持續(xù)。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社會利益格局伴隨體制改革的深化逐步趨向公平合理,社會保持了總體的和諧穩(wěn)定。然而,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市場經濟進程的推進,一些深層次的矛盾日益凸顯出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和諧。為此,中央近年來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和措施,諸如取消農業(yè)稅,實施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加大公共衛(wèi)生的投入,加快各種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和落實,建立覆蓋農村居民、城市農民工的社會保障體系,等等。實踐證明,這些促進社會公平的方法和措施實是順應民心,推進社會全面發(fā)展的必要之舉。由此可見,公平既是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和內容,又是構建社會和諧的重要任務和關鍵。
三、實現社會公平,正確認識和把握以下方面
(一)要通過發(fā)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來奠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物質基礎,這是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的根本途徑。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滿足他們對社會公平的要求,必須具備較高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和較好的物質條件。沒有生產力的持久發(fā)展,就不可能最終實現社會公平與正義。因此,新世紀新階段的主要任務仍然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提高社會物質生活水平,以實現更高水準的社會公平。
(二)現階段促進社會公平,必須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fā)。解決公平問題必須置于一定的歷史條件和歷史環(huán)境之中。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社會既面臨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這一根本任務,又要為消除因體制機制不完善等原因產生的不公平現象付出巨大努力,因而實現社會公平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決定了社會只能為個人提供的主要是大環(huán)境和發(fā)展的機會,不可能達到分配結果的完全平等。我們所要達到的公平是相對意義上的公平,是既能夠反映群眾的要求,又是在今天的條件下能夠逐步達到的公平。目前我國正處于加快發(fā)展的關鍵期,兼顧并協調好不同地區(qū)、行業(yè)、階層、群體的利益,需要進行很長時期的艱苦努力。隨著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各項事業(yè)不斷的發(fā)展,公平問題將得到較好的解決,使我們得到效率與公平的雙贏,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藍圖。
(三)建立科學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和覆蓋全社會的社會保障制度,是實現社會公平的根本保證。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和優(yōu)勝劣汰,必然導致有起有落,有強有弱,有富有貧。馬克思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在消費資料分配之前就要作相應“扣除”,以安排社會保障、社會救濟等基金的觀點給予了我們有益的啟示。我國近年來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仍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和城鎮(zhèn)化進程加快,就業(yè)形式日益多元化等嚴峻挑戰(zhàn)。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社會,進一步完善各項社會保障制度,擴大社會保險的覆蓋范圍,使每一個人都能享有社會保障而無后顧之憂,盡快實現社會公平。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胡錦濤.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專題講話[N].人民日報,2005-06-27.
2017大學形勢與政策課論文篇三
高?!缎蝿菖c政策》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04年11月17日教育部下發(fā)《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是每個學生的必修課程,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著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當前的政治、經濟、社會環(huán)境下,開展好形勢與政策教育,能促使大學生群體更好地了解國際形勢和國際環(huán)境,更好地理解我們黨根據形勢變化而制定的正確路線、方針和政策,更好地增強他們愛黨、愛國和愛社會主義的信念和歸屬感,更好地彌補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足。因此,加強形勢與政策教育必須成為大學生日常教育的重要內容。
一、 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的現狀
一直以來,高校都十分重視《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工作。在本科各個年級,形勢與政策課程實現了全面覆蓋。有的學校,學生幾乎每學期都能接受至少18個學時的課程學習。通過《形式與政策》課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當今世界基本的政治和經濟形勢,明確中國在世界格局中的作用以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進一步拓寬知識面,開闊視野,豐富所學知識,是專業(yè)學習的一個有益補充。同時,通過形勢政策課的學習,廣大學生學會了正確分析當前形勢,正確領會了當前的政策和方針,明確了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明晰了政治方向。
《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工作得到全黨、全國、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和重視,也受到大部分學生的好評,但是,形勢與政策教育仍存在一些不足。高校中,承擔《形勢與政策》主要教學任務的基礎部(教師),幾乎以理論說教為主,忽略了90后大學生的群體特點和學習興趣點,造成了教育給予與教育需求的脫節(jié),在知識獲取上起不到預期作用。此外,許多高校僅僅依靠形勢政策課的課堂教學,與學生工作系統以及相關黨團組織聯系溝通不密,未能利用好黨團組織生活會、社團活動、“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以及青年志愿者活動等,忽視了開展形勢政策教育的“第二課堂”,形勢政策教育不能收到全面的效果。
二、 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存在的問題
整體看來,高校的形勢政策教育存在如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弱、時效性差
《形勢與政策》課程的兩大板塊是“形勢”和“政策”。“形勢”版塊教學內容包括國內國際的政治、經濟及社會態(tài)勢,“政策”即使指黨和國家根據國際國內諸多形勢的變化為實現一定的目標而制定的方針和對策。因此,《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勢必是動態(tài)的,具有時效性極強的顯著特征。但是,形勢的變化具有瞬時性,往往超出了課堂教學的進度,因而,很多教學內容尚未實施就過時了。所以,形勢與政策的教學必須要不斷調整,及時更新,才能給予學生最新的知識信息。
(二)師資配備短缺制約了形勢政策課的有效開展
在很多高校,由于《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量較重,教學任務一般由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共同承擔。在兼職教師中,大多是從事行政和黨務工作的領導,或是在一線從事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輔導員,或是行政單位的職員等。因本職工作對他們時間和精力的牽扯,他們對《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投入相對不足,還有部分老師認為形勢政策的課堂教學高投入、低產出,備課不認真,授課無激情,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
(三)教學手段與方法不夠先進,有待改善
在教學手段和方法選擇上,許多授課教師仍然采用單向灌輸教學法,較為傳統。講授內容一般由教師事先選好,以ppt的形式向學生們展示。在課堂上,任課教師傾向于“一言堂”,以口頭說教為主,學生被動接受,參與課堂的機會很少,課堂氛圍呆板沉悶。在課外,教師也極少組織討論和其他課外活動。這增加了學生的厭學情緒,導致逃課現象越來越多,使他們逐漸失去了對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點,越來越不重視《形勢與政策》課。
三、改進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的對策
《形勢與政策》課程是高校“兩課”的有機組成部分,承擔著強大的育人功能。 新形勢下,高校要增強《形勢與政策》課引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提升教育和育人水平,高校應在思想上加強重視,進一步明晰課程定位,并改進教學方法,堅持以課程建設為重心、以育人為本為核心、以素質教育為中心,以提升形勢與政策教育的實效性。
(一)以課程建設為重心
提高思想認識,明晰課程定位。中宣部和教育部曾發(fā)文明確指出,《形勢與政策》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所有大學生的必修課。該課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高校應在思想上提高認識,將形勢與政策教育真正內嵌到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確保形勢與政策教育的規(guī)范性和科學性。在教學管理上,加大對課程設置、教學時長、教室安排以及教學評估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應認真落實相關規(guī)定,加大組織力度,將教務處、學工部(處)、思想政治教學部(院)、團委、其他學院等相關單位協調到教學實踐中,各部門共同參與、分工協作、各負其責,以規(guī)范的工作機制,將形勢政策教育真正納入到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當中來。
豐富課程內容,提升針對性?!缎蝿菡摺氛n的課程素材很多,涉及到國內國際的經濟、政治、社會、軍事等方方面面。因而,在授課內容的選擇上,應從90后大學生的思想熱點出發(fā),有的放矢,加強對理論重點和時事熱點的傳授,以針對性的教學內容,教育學生認清國際國內形勢,引導他們對黨和國家根據形勢變化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認同與維護。
改進教學方法,增強教學效果。課堂教學是傳播知識的重要部分,也是師生之間進行互動交流的重要平臺。因而,以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開展形勢與政策教育,能夠增強教學教育效果。要改變單一的教學方式,打破傳統的教師“一言堂”和填鴨式的授課局面,要在課堂中運用情景式提問、模擬問答等形式開展啟發(fā)式教學,同時,要留足一定的課堂時間用于師生的互問互答,由單向灌輸法向雙向互動交流法轉變,營造靈活多樣的課堂氛圍。這樣能夠使“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得到較好的結合,有助于大學生群體形成馬克思主義形勢觀和政策觀。
(二)以育人為本為核心
十六大以來,黨在教育上強調要體現科學的教育觀和人才觀,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形勢與政策》的課程中,保證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前提是要加強形勢與政策教育的育人效果,核心是要以育人為本。
形勢與政策教育要堅持一切為了學生,一切依靠學生的原則。在課程開展過程中,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立足于把學生喜不喜歡,學生接不接受,以及學生的喜聞樂見作為出發(fā)點。同時,要依靠學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充分調動到形勢與政策教育的全過程中來,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雍脤W。
形勢與政策教育要堅持使用一切手段讓學生滿意的原則。對學生負責,讓學生滿意是教育工作的根本宗旨。形勢與政策教育中,學校可以使用行政手段,成立形勢與政策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整合教務處、學工部(處)、思想政治教學部(院)、團委等各部分力量,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學校還可以組織課堂教學與學生活動、社會實踐等的結合,堅持“走出去”,在真實的社會環(huán)境中讓學生感知形勢與政策,以保證學生滿意,以保障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三)以素質教育為中心
形勢與政策教育有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進行大學生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之一,對于大學生形成完整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強對大學生開展形勢與政策教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通過開展理論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等教育形式,引導學生關注國內外形勢,教育學生全面準確地理解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提升了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水平。同時,加強對大學生開展形勢與政策教育,有助于提升他們的道德水準。通過對“八榮八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提升了他們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等為內涵的社會主義道德觀。
形勢與政策教育有助于增強主觀能動性,有助于開發(fā)學生的智慧和潛能?!缎蝿菖c政策》課程以大學生所處的國內外形勢作為教育素材,同時堅持主動啟發(fā)式教學模式,能夠激發(fā)和調動他們主動關心、主動思考、主動摸索的學習習慣,增強了主觀能動性,極大地開發(fā)了學生的智慧和潛能。
《形勢與政策》課程是高校“兩課”的有機組成部分,承擔著強大的育人功能。為提升教育和育人水平,高校應在思想上加強重視,進一步明晰課程定位,并改進教學方法,堅持以課程建設為重心、以育人為本為核心、以素質教育為中心。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