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駕車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飲酒駕車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飲酒后駕車,會讓駕駛者的頭腦無法保持一個清醒的狀態(tài),再這樣的情況下極其容易發(fā)生交通肇事?,F(xiàn)實中,有的駕駛者在這種情況下因害怕承擔法律責任,往往會選擇逃逸,那么飲酒駕車肇事逃逸的會有怎樣的處罰呢?以下就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飲酒駕車肇事逃逸處罰規(guī)定,以供參考。
飲酒駕車肇事逃逸處罰規(guī)定
很多駕車者出了交通事故都會選擇一跑了之,那么交通肇事逃逸尤其是酒駕應該承擔什么責任呢?
(一)發(fā)生交通事故后逃匿的,承擔事故的的全部責任。
(二) 事故導致一死二重傷,已構成交通肇事罪。
1、根據我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0、11、15法釋〔2000〕33號)
第一條從事交通運輸人員或者非交通運輸人員,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責任的基礎上,對于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第二條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shù)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交通事故中逃逸必須負全責嗎
在實踐中,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如果駕駛員逃逸,大部分會被認定在交通事故中承擔全部責任,法律上的依據主要是國務院的行政法規(guī)《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規(guī)定:“發(fā)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另外還有公安部的規(guī)章《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第四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當事人逃逸造成現(xiàn)場變動、證據滅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無法查證交通事故事實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第四十五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表明了立法上對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的認定原則是根據交通事故的當事人的各自行為對發(fā)生交通事故的后果所起的作用及過錯的程度來確定個當事人的事故責任。這原則規(guī)定要求認定事故責任應從主觀、客觀兩個方面考慮,即客觀行為和當事人主觀上的過錯程度對發(fā)生事故所起作用。
在主觀上就是有過錯有責任,無過錯無責任,僅一方有過錯則一方負全責,因兩方或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fā)生交通事故的,應當根據其行為的客觀作用和主觀過錯程度,分別承擔相應的主責、同責和次責。然而,現(xiàn)行法律上的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規(guī)定還算是比較客觀、合理,因為該條規(guī)定還有一個但書條款:“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而公安部的規(guī)章《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第四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對逃逸行為在事故認定中的界定則過于主觀,和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相違背,同時也不符合侵權行為法的基本法理。遺憾的是,實踐中大量的事故認定書,交通部門都只引用了《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第四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直接認定逃逸的駕駛員負全部的責任。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處罰
一、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處罰
《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體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意見規(guī)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應認定為自首,但應依法以較重法定刑為基準,視情決定對其是否從寬處罰以及從寬處罰的幅度”。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由于保護現(xiàn)場、搶救傷者、向公安機關報告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的肇事人的法定義務,而肇事人沒有履行義務,因此雖然可以認定為自首,但在決定對其是否從寬、從寬幅度時要適當從嚴掌握。
二、按照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怎么對交通肇事逃逸進行處罰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另外,保險公司一般會將交通肇事逃逸作為商業(yè)險免賠的事由。所以交通肇事逃逸不僅要加重刑罰,還將導致商業(yè)險難以索賠,甚至無法得到賠償,因此,交通肇事后切忌逃逸。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xiàn)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尚未構成犯罪的,應當根據其違法行為造成的損害后果和具體情節(jié)進行處理。對于交通肇事逃逸后又主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違法行為的,如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十六條規(guī)定的情形,可以免予吊銷駕駛證的處罰,但其處罰仍應按照《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執(zhí)行。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由交通事故造成的后果是什么,決定量刑,自首可從輕減輕,通常爭取緩刑。
三、公民應當遵守交通運輸管理法律法規(guī)
安全駕駛,避免發(fā)生交通事故;一旦發(fā)生交通事故,要冷靜處理,積極搶救傷員,保護現(xiàn)場,及時報警,等待交警部門處理。
看過“飲酒駕車肇事逃逸怎么處罰”的人還看了:
1.飲酒駕駛怎么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