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養(yǎng)生以及飲食攻略推薦
立冬節(jié)氣意味著冬季自此開始,立冬是一個 重要的節(jié)氣,同時也是養(yǎng)生的最佳時期。只有學會養(yǎng)生,才能抵御嚴寒的侵襲。小編在此匯總了立冬養(yǎng)生全攻略,趕緊注重起來吧!
立冬養(yǎng)生的攻略
1、【早"點"睡】唐代著名醫(yī)學家孫思邈說:"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歸,冒犯寒威。"早睡以養(yǎng)陽氣,遲起以固陰精。因而,立冬養(yǎng)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有益于陽氣潛藏,陰津蓄積;立冬后的起居調養(yǎng)切記"養(yǎng)藏"。
2、【多"點"水】立冬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 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依然需要水分滋養(yǎng)。立冬一般每日補水應很多于2000~3000毫升。
3、【出"點"汗】立冬養(yǎng)生要適當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體。鍛煉身體要動靜結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為度,汗多泄氣,有悖于立冬陽氣伏藏之道。
4、【護"點"腳】立冬健腳即健身。天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最好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天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增進血液循環(huán)。
5、【防"點"病】立冬氣候寒冷,容易誘使慢性病復發(fā)或加重,應留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煉,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fā)生。
6、【調"點"神】立冬寒冷,易使人情緒低落。最好方法是根據(jù)自身健康狀況選擇一些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強度不等的體育活動,這些都是消除煩悶、調養(yǎng)精神的良藥。
7、【進"點"補】立冬養(yǎng)生要科學進補。陽氣偏虛的人,選羊肉、狗肉、雞肉等。氣血雙虧的人,可用鵝肉、鴨肉、烏雞等。不宜食生冷燥熱的人,選用枸杞子、紅棗、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藥補則一定要遵醫(yī)囑,一人一法。冬令進補時,為使胃腸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選用紅棗燉牛肉、花生仁加紅糖,也可煮些生姜大棗牛肉湯,以調整脾胃功能。
立冬養(yǎng)生原則
1、飲食遵循滋陰潛陽的原則
飲食宜清淡,要多吃熱量較高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來避免維生素缺乏,多吃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牛肉、羊肉、烏雞、豆?jié){、牛奶、蘿卜、青菜、木耳、豆腐、芹菜、白蘿卜、土豆、大白菜、菠菜、蘋果、桂圓等都是立冬后比較適宜的飲食。此外,冬季養(yǎng)生可以多吃堅果,堅果是指油脂多的種子類食物,如花生、核桃、板栗、榛子、杏仁等。同時,要少吃海鮮等寒性食物,不宜吃肥膩或過咸的食品,少吃脂肪、糖含量多的食品。
2、運動遵循“秋冬養(yǎng)陰”的原則
冬季鍛煉不可少,適量的運動可增強身體抵抗力來抵擋疾病的侵襲。專家強調,冬天寒冷,人的四肢較為僵硬,鍛煉前熱身活動很重要。
如伸展肢體、慢跑、輕器械的適量練習,使身體微微出汗后,再進行高強度的健身運動。衣著要根據(jù)天氣情況而定,以保暖防感冒為主。運動后要及時穿上衣服,以免著涼。此外,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應禁止做劇烈運動,如打球、登山等。
3、生活起居遵循節(jié)律規(guī)律原則
睡覺與起床都要科學把握時間。人只有順應一年四季的變化,與變化的時空和諧相處,才有利于生命健康。強調在生機潛伏、萬物閉藏的冬季里,要養(yǎng)精蓄銳,使陽氣內藏。具體的方法是“早睡晚起”,以保證充足的睡眠,并注意身體的保暖,以免陽氣外泄。
4、精神遵循冬藏原則
在冬季,人體的代謝處于相對緩慢的時期,專家建議,遇到不順心的事情,要學會調控不良情緒,對于抑郁心中的不良情緒,可通過適當方式發(fā)泄出來,以保持心態(tài)平和。同時,要多曬太陽。因為冬季天黑的早,光照時間短,也是易使人產生抑郁情緒的一個原因,因黑夜來臨時,人體大腦松果體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強,能影響人的情緒,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要保持精神情緒的寧靜,避免煩擾妄動,使體內陽氣得以潛藏。
立冬養(yǎng)生的飲食
1、立冬飲食養(yǎng)生以增加熱量為主
冬天的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tǒng),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從而促進和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yǎng)素的分解,以增加機體的御寒能力,這樣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
天冷的時候,適量增加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對抵御低溫很有好處。多吃一些糯米、高粱、栗子、大棗、核桃仁、桂圓、韭菜、南瓜、生姜、牛肉、羊肉等溫熱性質的食物,可以增強機體的御寒能力。
人怕冷與機體攝入某些礦物質較少有關。如鈣在人體內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因此,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可提高機體的御寒能力。
2、立冬養(yǎng)生要注意補充維生素
冬天又是蔬菜的淡季,因此,往往一個冬季過后,人體出現(xiàn)維生素不足,如缺乏維生素C,并因此導致人發(fā)生口腔潰瘍、牙根腫痛、出血、大便秘結等癥狀。那么人們可適當吃些薯類,如甘薯、馬鈴薯等。它們均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還有維生素A。
增加維生素A、C的攝取。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的肝臟、胡蘿卜、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于新鮮水果和蔬菜。增加維生素A、C等的攝取,可以增強人體對抗寒冷的能力。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