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家務的意義與作用有哪些
孩子做家務的意義與作用有哪些
孩子做家務不僅可以使得孩子可以分擔父母家務活的工作,還可以使得孩子身心得以健康發(fā)展,那么你知道孩子做家務有哪些意義嗎?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孩子做家務的意義,希望能幫到你。
孩子做家務的意義
一、成就感。
人在解決溫飽問題過后,都需要有一種成就感,盡管這種需求的多少因人而異,但是在我們每個人的內(nèi)心世界都是客觀存在的,成就感對有些人來說是登上了一座高峰。
一個學走路的孩子,冒著被摔痛的風險,一搖一擺地學習走路,這也是成就感;再大一些的孩子,盡管努力了好幾次,自己擺的積木還是沒有達到預想的高度,但是他還是在堅持…這同樣是成就感使然。
成就感能讓人內(nèi)心感到說不出來的愉悅,對培養(yǎng)人的自信心有相當積極的作用,當孩子會做或做好了一件家務事,孩子內(nèi)心中就會產(chǎn)生成就感,自己也會得到積極的暗示:我能行。
二、責任心。
會做家務事,會讓孩子產(chǎn)生成就感,但是,要讓孩子堅持做家務事,成就感就沒有那么大的作用了,因為孩子一旦認為自己會做了,成就感和征服感就會產(chǎn)生,下次再做已經(jīng)征服過了的事情,可能就沒有那么大的興趣了。
這時就要告訴孩子,作為家里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那么做,簡單重復的勞動不會再次點燃孩子的成就感,但是責任心又將支持著孩子堅持下去。
三、感恩的心。
懂得感恩的人生活會更幸福,認為別人的付出都是理所當然的人,會逐漸失去他人的幫助,變得“得道寡助”,所謂“貴人”更難以出現(xiàn)在他的生活當中。孩子也不例外,當孩子做家務時,孩子會從親身經(jīng)歷中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感恩之心油然而生。
有句老話說:不養(yǎng)兒不懂父母恩。沒有同樣的經(jīng)歷,很難產(chǎn)生感激的共鳴,做家務就是給孩子這個機會來經(jīng)歷真實生活的不容易,這種教育勝過千言萬語。
四、助人的習慣。
有時讓孩子做家務,我們也可以用請孩子幫忙的口吻來說,例如,“幫媽媽把飯桌擦了吧!”這樣做的主要好處就是孩子很容易接受這種說法,因為孩子認為:我是去幫助別人啊!不是別人命令我,我才去做的啊!慢慢地也會讓孩子養(yǎng)成幫助別人的習慣。
孩子的家務清單
1.9-24個月
可以給孩子一些簡單易行的指示,比如讓寶寶自己把臟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2-3歲
可以在家長的指示下把垃圾扔進垃圾箱,或當家長請求幫助時幫忙拿取東西;幫媽媽把衣服掛上衣架;使用馬桶;刷牙;澆花(父母給孩子適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3-4歲
更好地使用馬桶;洗手;更仔細地刷牙;認真地澆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寵物;睡前幫媽媽鋪床,如拿枕頭、被子等;飯后自己把盤碗放到廚房水池里;幫助媽媽把疊好的干凈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臟衣服放到裝臟衣服的籃子里。
4.4-5歲
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并能自己獨立鋪床;準備餐桌(從幫家長拿餐具開始,慢慢讓孩子幫忙擺盤子);飯后把臟的餐具放回廚房;把洗好烘干的衣服疊好放回衣柜(教給孩子如何正確疊不同的衣服);自己準備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5-6歲
不僅要熟練掌握前幾個階段要求的家務,并能幫忙擦桌子;鋪床/換床單(從幫媽媽把臟床單拿走,并拿來干凈的床單開始);自己準備第二天去幼兒園要用的書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種第二天上學用的東西);收拾房間(會把亂放的東西撿起來并放回原處)。
孩子做家務注意事項
1、各年齡的幼兒動作技巧、認知程度、等不相同情況,父母要合理安排家務,不宜超過,以免孩子因挫折而產(chǎn)生抗拒和畏懼。
2、一定要與孩子一起做家務,面對孩子越幫越忙,要耐住性子,教孩子改正及正確示范方法。
3、在滿足寶寶好奇與學習的動機時,安全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不讓孩子自行拿取危險物品(如84消毒液、潔廁靈、漂白水等),父母要替孩子拿。較大孩子可教其正確使用方法和動作,以確保安全。
4、不要用物質(zhì)獎勵的方式引誘孩子做家務,避免孩子產(chǎn)生錯誤的認知!
孩子學會做家務的四項準備
1、給孩子物歸原處的空間或是專屬的空間。先幫孩子規(guī)劃出由他負責的范圍,可利用家中現(xiàn)成的大盒子收納玩具、圖書等,讓他知道每樣東西也都有歸屬的家??稍诤凶由献鲂擞浭购⒆尤菀子浀檬裁礀|西放在哪里,如貼上照片、剪貼圖片或畫出玩具的形狀。
2、父母要為孩子樹立榜樣,做到“舉手之勞”和“物歸原處”。孩子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父母可以先做給他看,請他跟著做,再鼓勵他自己做。3歲以下的孩子需要大人示范時邊做邊說明,如:“小車車累了要回家了,來!我們一起帶它回家!”也可以以口頭的方式解說完成的步驟,“請你從桌子上拿果汁和杯子。”利用這樣生活化的句子,既可以了解孩子的認知發(fā)展情形,也可以讓孩子當小幫手。
3、把握時機,盡量陪孩子一起做。每個小孩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如果孩子對書籍有興趣,可以讓他收拾書房,或指導他將書分類放好,這工作比要求他去掃地來得有效多了。此外,父母可陪孩子一面工作、一面聊天,甚至交換彼此的心得,以增加家務情趣。把握時機訓練孩子做簡單的家務,耐心地告訴他正確的方法,并陪著他一起做完。
4、多贊美鼓勵、少批評,肯定他的努力。“你的小手好能干,不但會蓋房子,還會把積木排好耶!”這類贊美和鼓勵能激發(fā)孩子學習的興趣,養(yǎng)成他喜歡幫忙、愿意收拾的習慣。此外,參與家務可以讓孩子感到自己的責任與義務,增加對家庭的歸屬感,父母多給予鼓勵贊美,使孩子從工作中得到成就感、自信心、肯定自己,也培養(yǎng)了責任感及積極的人格。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