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巖如何練習的方法技巧介紹
攀巖如何練習的方法技巧介紹
攀巖是生活中比較許多比較喜愛的極限運動,但是多數(shù)人都不知道該如何才能練習好,那么有沒有什么小竅門呢?下面跟隨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攀巖練習方法
出手越晚越好
攀巖初學者常常會在進行動態(tài)動作時過早出手,這樣做會讓你的身體離開巖壁的時間變長,比起過晚出手,更容易損傷你的大部分沖力。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盡可能地做“向上騰躍”的動作,即試著讓身體盡可能向上伸展,直至到達最高點時再松開手。
練習完整的動作
進行動態(tài)動作時,要調用全部的肌肉,而非僅僅在開始階段用到的肌肉。當你能夠抓住目標手點時,在手上微微發(fā)力,即使時間很短,也能夠協(xié)調到抓點的肌肉。如果你自己抓不到目標手點,就需要用繩子或者請別人幫助自己來完成,盡量重復練習。
拍墻和拍點
剛開始嘗試動態(tài)動作時,可能會很難完成,基本碰不到手點。這時千萬不要氣餒放棄,可以選擇從拍墻開始,循序漸進地練習,跳著讓自己拍到盡可能高的地方,拍到后再定新的目標,按照這個方法訓練下去,一遍遍重復練,讓目標越來越接近原定的手點,直到最終能跳起來抓到它。
用腳推
請記住,在動態(tài)動作中,絕大部分的力量都是來自于你的雙腿。試著把重量盡可能多的放在支撐腳上,也就是之后你實際要跳起的腳點。盡量選擇足夠軟的鞋子,可以讓你最有效地運用腳部肌肉。
好好利用彈簧動作
為了獲得更多的跳躍力量,每次做動態(tài)動作之前,應該先做垂直方向的運動,先上后下,類似彈簧進行延伸和壓縮。這樣力量會讓你最大限度地夠向目標巖點。如果沒有足夠的空間進行彈簧動作,也可以依靠擺動身體來獲得沖力。
常見的攀巖場地
打孔鎖巖塊攀巖場
是目前施工方式最簡單,成本最低的巖場型式。只要遵照標準的技術規(guī)范在混凝土壁上鉆孔,打入膨脹錨樁再鎖上巖愧即可。但是如果高度升高,則相對增加施工困難度,那就不一定比較便宜。缺點是巖點只能向外凸出而無法向內凹入,而且路線變化較少、較單調。更嚴重的是以國內參差不齊的施工質量而言 (以過去在建筑工地之經(jīng)驗,就曾目睹包商在灌漿之前將整捆的色拉油桶、保麗龍片放入大梁及壁面中),為施工及日后使用增加不少變量。最為人詬病的是它無法完全模凝天然巖場的三度立體空間變化。也因此雖然這種形式的巖場在國內的數(shù)量相當多,但是當一個攀巖者想要在提升自己的技術,或是選手要加強訓練時,再去找尋更合適的場地。
平面合成板巖壁
這種巖場是由單位巖板組合而成。制作合成巖板的基本材料是玻璃纖維補強多元酯。合成巖板最大的優(yōu)點是除了有木質合板巖場的優(yōu)點外,原先木合板的缺點都能一一克服;因為透過模塊化之簡單組合,無論是簡單或是變化復雜之設計,都可以如積木般組裝起來,加上本身材料特性,表面浮雕及粗造化處理,使得它無論觸感也好,模擬三度立體變化也好,都是目前世界上最佳的巖場材料。
木合板巖壁
此種人工巖場是以熱壓木合板,外面再涂上一層多元酯凝結物即國內大部分用油漆代替,背面以金屬鋼架支撐建構而成。由于它是由一塊塊木合板組合而成,因此它除了最基本的平面形式以外,還可以在經(jīng)由計算以后,事先裁好不同大小的板子,組合成立體凹凸之簡單攀巖巖面,因此,它的成本比打孔鎖巖塊形式的巖場要高出一些,但是相對的巖面的變化度也比較豐富。美中不足的是,畢竟是木板,它的觸感離真正巖石還差很遠;而且其凹凸變化是由平面組成,礙于材質及技術規(guī)格限制,仍就無法做到真正的曲面彎曲變化。更重要的是以沿海潮濕多雨的氣候條件,若是將此種巖場設置戶外長期日曬雨淋之后,其木板容易損壞,鉆孔部分因積水而腐爛不堪使用;因此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重新更換合板,長期而言不但增加麻煩而且增加維護成本,要是未能適時檢查,則徒然增加攀登的危險因素。
看過攀巖練習方法的人會看:
1.攀巖的小技巧
2.攀巖基礎要領
3.女性該如何練攀巖
4.攀巖基礎知識
5.攀巖的下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