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何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想成績提高,良好的學習習慣十分重要。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在一定的條件下有意識地養(yǎng)成。對于初人學的孩子來說,家長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以下習慣。
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1.讀書的習慣。
孩子人學后領到新書,家長首先要教育孩子愛護書籍,不能隨意損壞課本。除了督促孩子認真閱讀課本外,還要幫助孩子選擇適當的課外讀物,所選擇的讀物要與孩子的認識水平相適應,與學校的學習內容有聯系。同時要在家庭中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比較安靜的學習氣氛、學習環(huán)境,并注意指導孩子的讀書方法。對于初人學的孩子,家長最好抽空和他們在一起讀書,指導他們學習掌握課文重點,理清思路。
2.寫字習慣。
孩子在學校寫字時,要求比較正規(guī),一是要求正確,二是要求規(guī)范,三是要求速度。但是孩子在寫字時,由于放松,,沒有規(guī)則,造成孩子寫字姿勢不正確,這就要求家長對孩子寫字要嚴格地作具體要求,如握筆的姿勢,坐的姿勢,寫字的筆順等。正確的讀書、寫字的姿勢應該是身體坐正,本子(書)放平,做到三個一:一拳(身體離桌子)、一尺(眼睛離書本)、一寸(握筆處離筆尖)。開始學寫字,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或練習的負擔過重。(翻頁查看更多關于學習習慣方法)
3.做作業(yè)的習慣。
一是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課外作業(yè)不多,但是由于孩子的自覺性差,仍需要家長加以督促和指導,重點是培養(yǎng)良好的做作業(yè)習慣。
(1)科學地安排作息時間。有的家長要求孩子一放學,回到家后立即做作業(yè),并一次做完,然后才讓孩子去玩,即“做完作業(yè)再去玩”,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孩子在學校已緊張學習了一天,回到家中應適當地活動調劑一下精神,但不要過于激烈,否則容易疲勞。做家庭作業(yè)的時間可根據孩子在校上課的情況來定。一般來講全日制學校,孩子的作業(yè)在學校即可做完.小學畢業(yè)班的孩子作業(yè)比較多,做作業(yè)時間放在晚上但不能超過兩小時。
如何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2)要訓練孩子做作業(yè)時專心的習慣。孩子做作業(yè)時,家長要為他們提供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這個環(huán)境最好還有點學習氣氛。如家長看書、寫字、讀報等.使孩子在家庭學習的氣氛中感到學習的樂趣。
(3)在做作業(yè)時。家長要求孩子把題想好了再做,養(yǎng)成先認真審題,后解答的習慣。字跡要端正,書面要整潔,不能因任意涂改而墨跡斑斑。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自己檢查作業(yè)的習慣。做作業(yè)最大的敵人是粗心,發(fā)現錯誤后,要讓孩子自己訂正。家長絕不能以孩子小或怕吃苦而替孩子做作業(yè)。功課做完之后.要讓孩子自己收拾學習用具、用品,以養(yǎng)成孩子從小事做起,做每一件事要井井有條,有頭有尾,細心、認真的良好習慣。
作為家長,在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中,應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和學校生活的要求不斷強化、不斷補充,使孩子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
培養(yǎng)學生正確學習態(tài)度的方法
一、合理優(yōu)化教材,激發(fā)學習熱情
英國數學家羅素說:“教育應該培養(yǎng)追求真理的愿望,而不是相信很快的講授,多從事于討論,給學生以更多的機會使他們受到鼓勵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更多地嘗試使教育的內容能使學生感到一些興趣?!薄罢J識千米”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有生活中的經驗,但具體感知1千米的長度是一個難點。教師借助衛(wèi)星定位搜索地圖,引導學生從學校門口出發(fā),沿著學校路口向南走,感受100米,200米……900米,1000米,此時電腦顯示米到千米的單位交換(地圖上直接生成),使學生直觀看到1000米轉換成1千米的過程。
接著教師請學生到講臺前,伸開大約長1米的雙臂,再請一個學生上來并排站,使學生看到大約2米。引導學生想象,如果10個小朋友這樣站成一排,大約長10米。那么多少個這樣的小朋友從校門口向南站成一排,能排千米?在學校頭腦中形成1千米長度的直觀概念。同時引導學生思考,從校門口向其他方向走,走到哪里也是1千米呢?最后,再通過小朋友1步大約長50厘米,走多少步大約是1千米?小朋友1分鐘走40米,走多少分鐘大約是1千米?這些問題,讓學生在小組里說說各自的想法,加深了對1千米的認識。
通過對教材內容的重組,學生能夠聯系實際,更充分地體驗了1千米的長度,在頭腦中建立更為深刻的1千米的表象,學習熱情被有效地激發(fā)起來。
二、經歷探究過程,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在對知識的認識過程中,斯費德提出了兩個比喻的概念:獲得的比喻和參與的比喻,她認為:把知識視為一件貨品,一件可發(fā)展或建構的物體,最終將知識變成學習者私人財產時,顯然是用獲得的比喻。而參與的比喻則避免將知識當作一個實體,并用“知”來代替“知識”,用“行”來代替“擁有知識”,認為參與小組活動比擁有知識更為重要,成為實踐社群的成員取代了學習一個科目。知識是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在人腦中的能動反映,它當然有獲得的成分,同時它又在與客觀事物的聯系中體現出來,當然離不開參與性的學習活動。
三、改善學習方式,形成良好習慣
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認真聽講、獨立思考、反思質疑等是需要重點培養(yǎng)的學習習慣。在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中或者數學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應有意識地改善學習方式,培養(yǎng)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教學“分數的大小比較”一課,教師首先呈現兩個分數3/5和4/9,讓學生試著去比較大小。學生容易想到的方法是:畫圖、化成小數、通分成同分母分數等方法來比較。在此基礎上,教師提問:根據剛才的方法,你還能想到其他方法嗎?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有的學生提出:既然可以化成同分母的分數比較,也可以化成同分子的分數來比較大小;3/5中分子3超過了5的一半,而4/9中分子4不足9的一半,所以不必畫圖,可以判斷大小……教師沒有把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直接告知學生,而誓勵他們激活已有的經驗,特別是在已有方法的基礎上通過獨立思考,探索出新的方法。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一方面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是靈活多樣的,另一方面也體會到了數學思考的樂趣,數學思維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四、聯系生活實際,體驗數學價值
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容易體會數學學習的價值。例如,教學三年級下冊“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教材例題的情境是:600只雞平均放在3層籠子里,每層放多少只?這一情境中,學生對600中6個一百的計數單位并無鮮明的印象。于是,我將教學情境可以改成,過年時奶奶把600元壓歲錢平均分給3個孫子,每個人可得多少元?
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很容易理解情境中的數學問題,即把6個一百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2個一百,也就是200。所以,聯系生活中的情景有時更便于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更好地理解數學的原理。在這一過程也有助于學生體會數學學習的價值。
五、創(chuàng)造成功機會,鼓勵個性發(fā)展
學生的發(fā)展是有差異的。教師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上,應鼓勵學生的個性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展。而為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讓學生充分認識自身的價值,樹立自信心,是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前提。
教學“認識垂直”,教師通過學生動手操作感知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引導學生觀察、體會垂直的含義。接著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出身邊互相垂直的例子,加深對垂直的認知。在此基礎上,教師提出:你能用課前準備好的材料自己創(chuàng)造互相垂直的情形嗎?學生想出了用紙折、用方格紙畫、用量角器畫、用三角尺畫等不同的方法。之后比較,雖然所用的材料不一樣,但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再次體會垂直的本質。學生在獲得成功的基礎上,個性化的思維也得到了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