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檢查小學生家庭作業(yè)有哪些方法
小學生需要老師或家長把好檢查作業(yè)這—關,失去有效的檢查,那么孩子的學習能力是難以提高的。家長要學會正確的檢查方法,以培養(yǎng)孩子仔細認真、獨立思考的能力。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怎樣檢查小學生家庭作業(yè)
(一)如何檢查孩子的作業(yè)。小學生需要老師或家長把好檢查作業(yè)這—關,失去有效的檢查,那么孩子的學習能力是難以提高的。家長要學會正確的檢查方法,以培養(yǎng)孩子仔細認真、獨立思考的能力。我的做法是:
孩子讀—、二年級時,重點檢查字跡是否寫端正;做完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有不正確的地方,首先不要指出具體錯誤之處,而是說出大體范圍,如“做得不錯,但這個題有些不對的地方,你再看看?!被蛘咴谟袉栴}的地方畫上—個小圓圈,讓孩子自已找出不正確的地方,以改之。若孩子找出來了,就稱贊孩子聰明、能干。
三年級以后,重點檢查孩子做題的思路,算式的列法是否正確,而計算的結果一般不檢查,由孩子自已確認。如果計算結果錯了,老師批改或考試時,判了,就讓孩子自己去心疼、后悔,家長還裝著深表遺憾、同情的樣子:“真可惜,這兒錯了一點,沒得滿分。沒關系,下次注意一點,會考好的?!睓z查語文作業(yè),發(fā)現(xiàn)錯別字,只在下面畫個小圓點,由孩子自己查字詞糾正;這樣就能培養(yǎng)孩子對自己負責任、認真仔細的學習品質。由于長期堅持這個理念及方法,石飛便養(yǎng)成了自已確認對錯的習慣,考試時不急不躁,準確率都很高,考完后心里都是有數(shù)的,能估計到自已的考分。有趣的是高考時,他估分682,與結果—分不差。
(二)不要盯著孩子寫作業(yè)。我看見有的家長喜歡盯著孩子做作業(yè),一旦發(fā)現(xiàn)有問題,或字寫錯、寫歪了,一邊幫著孩子涂擦,一邊批評、埋怨、責怪孩子:“怎么搞的,又做錯了,總是改不掉。” “說過多少遍,就是記不住,氣死人的!”我們可以想象孩子在這種緊張、焦慮的氛圍中,他學習的興趣和能量之門還能打開嗎?這個時候,家長再怎么說教,他是聽不進去的,也是改不過來的。
我的做法是,首先過問一下有多少家庭作業(yè),然后叫孩子自己去做,我們輕手輕腳地做自己的事,不輕意打擾孩子,等他做完了再按上述方法檢查。
(三)如何培養(yǎng)孩子專心寫作業(yè)的習慣。有許多朋友向我請教,說他們的孩子寫作業(yè)不專心、愛拖拉,只幾道題目也要做好半天,問我怎么辦。說實話,石飛從小到大做作業(yè)都是很專心的,總是一氣寫完,如果情緒不好,他會說:“我現(xiàn)在不想做,想先看看書?!边^一會等情緒調整過來了,他便很快將作業(yè)做完。也許石飛生來乖巧聽話,加上放學以后先盡情地玩,心理得到了滿足,因而拿筆就寫,從不施拉。所以,用不著我去思考解決施拉、不專心的問題。但這畢竟是許多家長都遇到的一個問題。
檢查小學生家庭作業(yè)有哪些方法
一管:“家長自查”法
“家庭作業(yè)”顧名思義是以家庭為主的作業(yè),學生完成作業(yè)的主戰(zhàn)場是“家”,家長是他們的主要監(jiān)督者。學生家庭作業(yè)的完成與否,完成的質量如何,完成家庭作業(yè)的習慣是否能養(yǎng)成,很大一部分在于家長對待孩子學習的態(tài)度。如果每一個家長都能夠給孩子創(chuàng)建一個舒適的完成作業(yè)的環(huán)境、合理地安排孩子寫作業(yè)的時間并及時地檢查孩子每天的學習情況,讓他們養(yǎng)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學習習慣,那么孩子肯定會認真、高效地完成家庭作業(yè)。我主要采用讓家長簽字的方式讓家長參與檢查學生的家庭作業(yè),一般來說試卷、日記、背誦、預習、默寫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讓家長檢查。老師要教給家長檢查作業(yè)的方法,比如:在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家長最好離開,到規(guī)定的時間才準時進來檢查,這樣有助于孩子獨立完成作業(yè)和集中注意力習慣的培養(yǎng)。有時家長也是需要鼓勵的,我時常通過學生來表揚家長,如:“王碩的爸爸特別注重王碩的學習,那一天我經(jīng)過他家門前,正好看見他爸爸在輔導他學習,怪不得他這段時間的成績特棒!”那一段時間王碩的作業(yè)總是按質按量地完成,成績也突飛猛進。這是一條檢查家庭作業(yè)最有效的方法,但它并不能“放之四海而皆準”,那就需要啟用第二種檢查方法。
二管:“金字塔”式檢查法
有多少個學生,就有多少種家庭環(huán)境,我的學校處在城鄉(xiāng)結合處,由于生活所迫,大部分孩子的家長成為打工族,他們的孩子往往就成了半留守兒童,早晨把孩子送到學校后就去上班,中午讓孩子在學校吃小餐桌,晚上疲憊不堪地回到家后,只是習慣性地問:“作業(yè)寫完了么?”在得到孩子肯定的回答后便放心地洗漱休息了,哪還有精力檢查孩子的作業(yè)?還有一些家長雖想輔導孩子,但隨著年級的升高,他們漸漸力不從心,知識水平越來越滿足不了孩子的知識需求,漸漸地不敢再給孩子講解題目,日復一日,孩子不能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那么孩子的家庭作業(yè)就會漸漸落單,有好多一、二年級成績特別好的學生后來漸漸拉下的原因就在于此。還有的家長由于各種原因會對孩子的作業(yè)三天看兩天又不管,敷衍的態(tài)度很容易讓孩子學到,并且很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鉆空子”的心理。老師如果對這部分學生過分“放心”,那么,勢必造成他們“不寫也沒事”的心態(tài)。為了不放過一個“懶學生”,又能及時快速地了解學生的家庭作業(yè)完成情況信息,我采用“金字塔”式檢查法。即小組長每天早上到校后首先檢查組員昨天所布置的作業(yè),并詳細地記錄在“組長記錄簿上”,而班長檢查組長的家庭作業(yè),并詳細地記錄在“班長記錄簿”上,我只需檢查班長的即可。然后把所有的記錄簿收上來檢查一遍,及時反饋給學生和家長,并且好的表揚,沒寫完的及時補上來,不給他們偷懶的余地,這樣以來,既面向了全部,又節(jié)約了時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一個班里總有那么幾個對“金字塔”檢查法有“免疫力”的學生,那我就只好采用第三種檢查方法:“重點突破”法。
三管:“重點突破”法
“家長檢查”法和“金字塔”式檢查法雖然效果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弊端也逐漸顯現(xiàn),根據(jù)組長檢查作業(yè)反饋的信息來看,“慣犯”很多,他們一般是比較抗壓的學生,對組長的檢查采取“三不理”態(tài)度,讓背書時不理,讓掏作業(yè)時不理,問家長號碼時不理。在這些學生中,有家長失望型的,如:邢奧慶、白潤豪;有不聽家長管教型的,如:李順晴、武東陽;有鞭長莫及型的,即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如:王明宇。有信任型的,即孩子說作業(yè)寫完了或沒有作業(yè),他們就相信了,如:孟博、武東陽。對于不同的學生,我采用不同的方式,逐個突破。邢奧慶的爸爸曾對我說過:“這孩子我是沒辦法了,我也不想管他了。”這樣的家長,找他商量對策也是徒勞,我只能采取“盯”的方式,每天必查他的作業(yè),若寫不完,就讓他搬著凳子趴在我面前寫,直到寫完為止,對這樣的孩子,一定不能松懈,要時刻警惕,一旦放松,會馬上反彈。白潤豪的家長是做藥材生意的,平時很忙沒有時間看孩子寫作業(yè),我就建議他們給孩子找個家教,單獨輔導,他們采納了我的建議,從那以后,白潤豪的家庭作業(yè)都能按質按量完成,成績也逐漸上升。而王明宇、李順晴兩位學生由于離家比較近,每天下午放學后,我就讓他們留在班里繼續(xù)寫作業(yè),我則在一旁改作業(yè),等到他們完成作業(yè)才讓他們回家,他們的家長對我的做法非常感動。而對于孟博和武東陽,我則安排語文課代表每天必查,一發(fā)現(xiàn)“情況”,就讓他向這兩位家長“匯報”,長此以往,家長就不耐其煩,就不再相信孩子的一面之詞,從而加強對孩子的監(jiān)督。
家長如何檢查小學生家庭作業(yè)
1、了解不同階段的檢查重點
孩子讀—、二年級重點檢查字跡是否寫端正;做完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有不正確的地方,首先不要指出具體錯誤之處,而是說出大體范圍,如“做得不錯,但這個題有些不對的地方,你再看看?!被蛘咴谟袉栴}的地方畫上—個小圓圈,讓孩子自已找出不正確的地方,以改之。若孩子找出來了,就稱贊孩子聰明、能干。
三年級以后,重點檢查孩子做題的思路,算式的列法是否正確,而計算的結果一般不檢查,由孩子自已確認。如果計算結果錯了,老師批改或考試時,判了,就讓孩子自己去心疼、后悔,家長還裝著深表遺憾、同情的樣子: “真可惜,這兒錯了一點,沒得滿分。沒關系,下次注意一點,會考好的?!睓z查語文作業(yè),發(fā)現(xiàn)錯別字,只在下面畫個小圓點,由孩子自己查字詞糾正;這樣就能培養(yǎng)孩子對自己負責任、認真仔細的學習品質。
2、不要盯著孩子寫作業(yè)。
我看見有的家長喜歡盯著孩子做作業(yè),一旦發(fā)現(xiàn)有問題,或字寫錯、寫歪了,一邊幫著孩子涂擦,一邊批評、埋怨、責怪孩子:“怎么搞的,又做錯了,總是改不掉?!?“說過多少遍,就是記不住,氣死人的!”我們可以想象孩子在這種緊張、焦慮的氛圍中,他學習的興趣和能量之門還能打開嗎?這個時候,家長再怎么說 教,他是聽不進去的,也是改不過來的。
建議做法是,首先過問一下有多少家庭作業(yè),然后叫孩子自己去做,我們輕手輕腳地做自己的事,不輕意打擾孩子,等他做完了再按上述方法檢查。
3、培養(yǎng)孩子專心寫作業(yè)的習慣。
有許多朋友向我請教,說他們的孩子寫作業(yè)不專心、愛拖拉,只幾道題目也要做好半天,問我怎么辦。
如何培養(yǎng)孩子專心寫作業(yè)的習慣
a.利用“限時鼓勵法”來糾正。 這個方法以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如首先了解一下孩子的作業(yè)量,心里估計一個完成的時間,然后征詢孩子,如“語文40分鐘能做完嗎?數(shù)學30分鐘能做完嗎?如果在規(guī)定時間做完,給你貼上一個小星星,當達到5顆小星星的時候,爸爸會獎勵一個你喜歡的東西或帶你到x地方去玩?!蓖ǔG闆r下,孩子會樂意接受的。
若發(fā)現(xiàn)孩子寫作業(yè)時有打野、不專心做的表現(xiàn),只要不是太過分,就讓他動一動好了,畢竟家里是一個歇息的地方,比學校要自由得多。如果孩子注意力太不集中,有拖拉的行為,大人可在旁邊提醒一下,如“己經(jīng)做了15分鐘了,加油!小星星在等著你呢!”這時,孩子也許會集中精力繼續(xù)做下去。
提醒家長注意的是,這種“限時鼓勵法”是為了首先糾正孩子做作業(yè)施拉的壞習慣,他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將作業(yè)寫完就算達到了目的,要給予表揚,至于作業(yè)質量是否滿意,是后一步的事。
只要孩子有了一點點進步就要稱贊,不能這樣說:“雖然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了,但寫得不認真,還做錯了幾題,快去改改!”如果這樣處理問題,不斷不能糾正孩子做作業(yè)施拉的習慣,而且還打擊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如果換一種方式:“你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做完了作業(yè),這很好,爸爸首先給你貼上一個 小星星,繼續(xù)加油。只是這兒好像做得不對,你自己再去檢查一下好嗎?”我想,如果這樣對待孩子,那么他一定會高興接受的。
做家長的要有耐心,只要孩子每天 有一點進步,就是值得高興和稱贊的事。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好習慣要一步一步的來做,不能性急。
b. 利用“中途安撫法”來糾正。這個方法還是以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如,當發(fā)現(xiàn)孩子做作業(yè)打野、拖拉,家長感到必需制止時,可以走到孩子身邊,用手邊撫摸他的頭,邊說:“是不是遇到了難題,做不下去了,要不要媽媽幫你一下?”這樣首先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學習上。通常情況下,孩子會說沒有難題會做,這時大人要表現(xiàn)出一種平靜的神情:“你很聰明,馬上會做完的,媽媽等著你好嗎?”這種方法,實際上首先是中止了孩子打野、拖拉的行為,然后使孩子明白:大人在關注他,希望他快一點完成作業(yè)。
對待做作業(yè)拖拉、愛玩的孩子,不能在一旁總是用責怪、數(shù)落、抱怨的語言說教他,如,“做作業(yè)總是愛打野,不專心,真是個‘拖皮鬼’?!薄翱熳?,不要玩?!薄皫椎李},也要做半天,真沒出息。”越是責罵、數(shù)落孩子,越會加重他的壞習慣。
c. 利用“直接要求法”來糾正。 如果上述兩種方法都不管用,那么我想只能用“直接要求法”來糾正。這種方法就是,事先了解一下孩子的作業(yè)量,然后直接提出完成的時間,如今天的語文作業(yè)不算多,用20分鐘完全可以做完,數(shù)學稍為多一點,用35分鐘做完。如果在規(guī)定時間沒完成,到了時間,爸爸便會收起你的作業(yè),裝在書包里,不能在家繼續(xù)做了。老師發(fā)現(xiàn)你的作業(yè)沒做完,會處罰你的,由此而產(chǎn)生的責任完全由你自己承擔。
當然,你覺得時間不夠,現(xiàn)在可以提出來,我們再商定完成時間?!蹦敲?,大人 說到就要做到,當然,在執(zhí)行這一規(guī)定時,情緒要平靜,不能發(fā)火。要讓孩子明白:大人說話是算數(shù)的,不是鬧著玩的。這種方法是不得己而為之,帶有強迫性,要事先與老師取得聯(lián)系,請老師作好配合,以免老師認為家長不檢查作業(yè),把教育孩子的責任都推給了老師。
4、如何點撥孩子做習題?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不需家長點撥不會做的習題或“爬坡”難題,家長作出相應的輔導和點拔,是必要也是必須的。因為,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需要大人的誘導和培養(yǎng)。只是在輔導、點撥時要講究技巧,其方法是:
a. 讓孩子反復讀題。許多題目并不難,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閱讀原題,往往只看了一遍,就感到不會做,很難,這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如果大人總是遷就孩子這種消極心理,立即告訴他如何做,甚至將算式都列好了,就會使孩子養(yǎng)成遇到問題不想思考,依賴他人解決的壞習慣。正確的方法是:“你很聰明,媽媽相信你,只要多讀幾遍原題,你會做得出來的。”當孩子做出來以后,大人要高興地稱贊:“我說你很聰明吧,只要仔細一讀題,就會做了?!边@時,孩子也一定會高興起來。
孩子不會做的題,大人堅持讓他“再讀一遍”、“再讀一遍”……不輕意告訴他,這種鼓勵式的讀題法是能夠“逼”出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從而獲得自信。
b.用例題作輔導。對于孩子經(jīng)過思考實在不會做的題目,大人也不要直接告訴原題的解法,最好的方法是根據(jù)原題,編一個相似的例題,與孩子一起分析、討論,弄懂弄通例題,再讓孩子去做原題。由于弄懂了例題,孩子多半會做原題,如果仍然不會做原題,那么應再回到例題的討論與計算上。經(jīng)過幾個來回,只要家長有耐心引導,孩子一定會做原題。這種做法,雖然大人要麻煩一些,但能夠訓練孩子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否則,孩子總是處在就題解題的被動思維定式中,很難建立學習的思維遷移模式。
會學習的孩子,說到底就是具備了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能夠以弄懂例題為基礎,去應對千變萬化的習題。這就叫做“活讀書”,而不是“死讀書”。有的家長,似乎很疼愛孩子,生怕他多動腦,一遇到難題,就告訴其做法,這是一種不好的方法,應該避開。
c. 只講關鍵點。對于有些數(shù)學難題,家長一時也編不好例題,那么,可以就這個原題,分析它的關鍵點在哪里,找到什么條件就好解題了,讓孩子根據(jù)大人的提示,去思考、去列式計算。而不能將算式直接列出來,或告訴孩子第—步做什么,第二步再做什么……如果這祥輔導孩子,那么他的解題思路永遠打不開。
當然,孩子到了上四年級以后,數(shù)學題都很難了,許多爬坡題家長也無能為力,如果請家教輔導,那么建議家長要求家教按上述方法去輔導孩子,不要一來就直接告訴孩子怎么列算式,怎么做題,如果是這樣,看起來孩子的難題解決了,但思路總打不開。
家長檢查小學生家庭作業(yè)有哪些方法
下一篇:對于小學生早戀家長老師該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