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開學季文章
開學季,是一個讓人期待也讓人討厭的日子,因為可以看見分別好久的同學,因為又要開始一段忙碌的生活!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大學開學季文章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大學開學季文章篇1:又逢開學
又是9月,又逢開學,轉眼間,自己畢業(yè)已經三年有余了,也許是最近快要結婚的緣故吧,關于跟家里人一起度過的時光,以及家里人為自己做的一些事總是會在不經意間浮現(xiàn)我的腦海,各種畫面,各種回憶就像電影播放般在腦海中一一呈現(xiàn)。
今天看到一則關于大學生開學花掉父母不菲收入的新聞,我很是感慨,不是由于大學生花費了父母高額的錢財,而是曾經的我在恰逢大學之前,我的媽媽也在為上大學而操辦各種事宜,從買拉桿箱到準備衣服,以及我的生活花費等等,甚至媽媽擔心我將遠離家一個人獨自在外生活不習慣,還給我準備了一點小菜。
或許是自己迫于對大學的渴望吧,反正那個時候(2006年9月),我對于離開家沒有絲毫的不舍,反而由于平日里老媽老爸對我管教的嚴格吧,對于離開家上大學的心情我是歡呼雀躍的,恨不得前一秒在家,后一秒就立馬能到大學。在臨近上大巴車的時候,也沒顧及上跟老媽的告別,更是沒有意識到,這一次的告別則是人生中跟爸媽生活在一起時間變短的轉折,在四年的大學時光里,除了寒暑假,作為為人子女的我們,還有多少時光陪伴我們的爸爸和媽媽呢?!
大學畢業(yè)了,上班了,我們這些外來的學子更是一年難跟家里團聚,隨著自己工作和職業(yè)人生目標的追尋,我們沉浸在奮斗和拼搏生活的高壓節(jié)奏中,生活中關于爸媽的交流和溝通更是縮減得微乎其微了,我們有大把的時間跟同事朋友聚會,我們有大把的時間心愛的人一起涉足遠行,我們用大把的時間出差訪問,然而,我們只有偶爾的時間打個電話跟爸媽寒暄和問候,簡短的電話幾乎在沉默和話筒兩頭的不經意而結束。
想念媽媽了,想起她為我準備上大學而選購包包、衣服、鞋子等等,時光荏苒,咱們的爸媽已經開始步入另一個稱為老人的階段了,而我們也即將步入人生中另一個階段組建自己的小家庭。
每次在辦公室聽到同事說等過一段時間就回家看看父母,等過一段時間就把爸媽接過來一起住……人生中又能有多少個階段是我們的等待得起的呢?!愛父母,愛長輩,想他們是人之常情,前天聯(lián)系一個小學的死黨,意外得知她的媽媽過世了,她已經回家了,說不想在外漂泊了,要扛起媽媽留下的這個家庭,媽媽會在天上看著,悔恨以前沒有把握好跟媽媽在一起的好時光。
人生無常不會因為我們每個人而改變,在大千世界,蕓蕓眾生,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渺滄海之一粟”,珍惜跟家人團聚的時光,把握住跟家人團聚的機會,想跟家人在一起就立馬行動去做,不要等待,我們每個人對于未來的不可預知都等不起,明天的明天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或許說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有出乎意料的事情發(fā)生,只是我沒有遇到,你沒有遇到,可能世界某個角度的他/她碰到罷了……
大學開學季文章篇2:開學
每個人第一天上學的內容都不一樣??吹降?、聽到的都不一樣。而我的一年級開學的第一天,是我這一生中最難忘最快樂的。
記得在一年級開學的第一天,班主任李瑩老師把我們整完隊形后,就帶著我們去一幢男女宿舍樓。我們一共43人,一進大樓,衛(wèi)生老師彭老師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并把女生領到二樓女生宿舍,把男生領到一樓男生宿舍處。
我們在宿舍的房間里玩得可火了,一會兒玩“七仙女小游戲”,一會兒玩“石頭剪子布”。后來,彭老師給我們班的女生一人發(fā)了兩張手工紙。手工紙的到來使我更高興了,我可以大顯身手了。因為我非常喜歡折紙,折得還很精美。
我拿起一張粉紅色的手工紙,左看看,右看看:它穿著一件粉紅色的晚禮服,晚禮服上有一朵顏色十分鮮艷的小花,小花上還有一只可愛的小蜜蜂在上面采蜜呢!最后,我決定折一只千紙鶴。我“噼里啪啦”地折出了一只漂亮的千紙鶴,那朵小花和小蜜蜂正好在千紙鶴的翅膀上,我拿起它,看了又看,覺得它是所有的千紙鶴中最美的一只了。另一個女同學見我折得好,自己又不會折,就虛心前來求教:“請問你能教教我嗎?”我爽快地答應了。
我取出另一張紙,她也拿出一張紙,我先折一下,她也跟著折一下。終于,她也折出了一只可愛的千紙鶴,她會心地笑了,并激動地對我說:“謝謝你!”因為折千紙鶴,我得到了好朋友——“涼水”。
又過了一段時間,到了吃午飯的時間了。李老師帶領我們去食堂吃飯,大約我們都肚子了,大口大口地吃著香噴噴的飯菜。
到了下午,李老師帶我們去操場上做游戲,有的在跳繩,有的在扔沙包,有的在捉迷藏,有的還與老師玩老鷹抓小雞,我們在一陣歡呼聲中結束了愉快的一天。
大學開學季文章篇3:大學開學典禮發(fā)言稿
親愛的新同學,老師們、同志們:
上午好!今天的風雨真不小。此風此雨,給了我們不同尋常的體驗。這仿佛是為同學們邁入大學、踏上人生的新高地,進行一次精神沐浴和心靈洗滌;也似乎在表明,不管任何風雨都抵擋不了同學們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的信心和堅毅。我代表學校對來自15個省區(qū)的近6000名新同學加入湛師大家庭表示熱烈的歡迎!對風雨中堅持開會的同學們表示崇高的敬意!
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年度。你們在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關鍵時期,在我國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我校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關鍵之年,考上大學,來我校深造,真是值得慶賀。你們的加入,將給湛師帶來新的活力、激情和智慧。
一、大學是人類文明的高地
進入大學,首先要追問大學是什么樣的地方?具體而言,大學是:
(一)責任高地。大學肩負著為經濟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人才、創(chuàng)新知識和服務社會的重要責任。大學是人類文明的高地,也是人類近現(xiàn)代文明的發(fā)源地。意大利在文藝復興之前有博羅尼亞大學;英國先有牛津、劍橋,后才有其崛起;德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能夠成為世界科技文化的中心,跟柏林大學的建立有很大的關系;美國是先有哈佛,后有國家。美國之所以有今天,我們表面上看到是它強大的經濟、軍事、政治,實際上支撐它的是大學,是它強大的教育系統(tǒng)。我國提出“科教興國”的發(fā)展戰(zhàn)略。溫在今年7月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強國先強教,強國必強教。蔡元培則早就說過,要看明日之社會,先看今天之校園。
大學的主要責任,也是教師的天職:就是培養(yǎng)人才,培養(yǎng)最后超過老師的人才。教師的職責,就是引導和幫助學生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承前啟后,繼往開來,超越自己,實現(xiàn)文化的傳承、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只有這樣,大學才能卓爾不群,長盛不衰,不斷為經濟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人才、建樹新風。
大學生的天職就是學習,就是努力成為超越老師的學生,更好地服務國家需要和民族偉大復興。
(二)人才高地。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大學是人才最為密集的地方,也是人才成長的搖籃。哥倫比亞大學校園里有不少雕塑,其中有一尊雕塑,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這尊雕塑就是哥大賴文森廣場(RevsonPlaza)的“鋼絲上的行走者”(TightropeWalker)。這個雕塑有兩個人,其中一個人走在鋼絲上,另一個人站在他肩上。我覺得,如果把下面那個人看作教師,上面那個人當作學生,那么這個雕塑便體現(xiàn)了大學教育的理想:培養(yǎng)超越老師的學生。
培養(yǎng)超越老師的學生,其實也是中國大學的理想和傳統(tǒng)。由魯迅親自設計的北京大學?;张c哥大的上述雕塑有異曲同工之義。它主要由“北大”這兩個字用篆書構成,下面一個“大”字,像一個人,表示教師;上面是“北”字,像兩個人,表示學生。兩個學生背靠背,表示他們是和而不同的君子,具有獨立人格,只追求真理,不互相依附,不拉關系;他們站在教師肩膀上,表示學生在老師的無私教導和幫助下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更有作為;這三個人還構成了一種多元對話的格局,體現(xiàn)了一種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所以,北大校徽是最能體現(xiàn)大學理想和教育精神的??鬃釉缭诙Ф嗄昵熬驮l(fā)出“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的感嘆,認為年輕學子是值得敬畏的,怎能斷定他們將來趕不上老師呢?韓愈在《師說》中講到,“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陶行知則說:“教師的成功是創(chuàng)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樂,是創(chuàng)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這都實際上寄托了培育超過教師的學生的教育理想。
令人欣慰的是,在湛江師范學院漫長的發(fā)展歷史當中,曾經涌現(xiàn)眾多卓越人才,他們都是以天下為己任的杰出代表。如學校前身——雷陽書院,曾為廣東六大書院之一。它的三位著名山長(古時稱校長為山長):陳瑸、陳昌齊、陳喬森。也就是我們說的“三陳”。陳瑸、陳昌齊均為進士;陳喬森為咸豐年間舉人,被譽為“嶺南才子”。他們做官清正廉潔,勤政愛民,功勛卓著;做學問則勤謹篤實,以身垂范,學者楷模。還有譚平山,曾任雷州中學校長,是廣東黨組織最早創(chuàng)始人,時有“南譚北李(李大釗)中陳(陳獨秀)”之譽。還有廣東農民運動著名領導人黃學增、南路優(yōu)秀女共產黨員歐汝穎、粵桂邊區(qū)縱隊副司令員唐才猷等杰出代表。
湛師培育過不少超過老師的優(yōu)秀學生。如今天坐在主席臺的一些教授,就畢業(yè)于本校的前身雷州師專,當時學校一個教授也沒有。不少畢業(yè)生考上北大、復旦、人大、南大、北師大、中大等名校的研究生。僅今年就有137名畢業(yè)生考上研究生。
(三)精神高地。梁英書記說過,大學不僅要有大樓、大樹,還要有大師、大氣。從最高境界上來說,真正的大學,是無形的大學,是精神的大學,是能凝聚和產生大師的大學。有了高遠的精神境界,有了一流的教師,哪怕沒有高樓大廈,也可能成為一所高水平大學。所以,大學首先要有高遠的精神境界,成為精神高地。才能使大學不僅僅停留在“形”和“體”的層面,而進入“神”和“靈”的境界。在這一精神高地上,我們探索人類精神生產、傳承和創(chuàng)新的秘密,與人類最杰出的大腦和最高尚動人的靈魂相遇,爭取那熠熠光輝,照亮自己的人生,然后把這些秘密和光輝與他人分享,傳承發(fā)揚下去。
同學們考上湛師,不必自卑。家庭經濟貧困,也不必自卑。大學是追求真理、崇尚學術的精神高地。在這里,不是比官大,也不是比錢多,而是比誰的志氣大、用功多、學問高。在這里,過的需要艱苦付出的寂寞生活。洪堡說過,寂寞是大學精神的特質之一。易卜生則認為:“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是最孤獨的人。”在大學高地上,可以了望世界,展望未來,通過與高人接觸,知彼而知己,確立自己的人生使命,為做最好的自己奠基鋪路。這是很幸運的。正如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所說:“一個人生命中最大的幸運,莫過于在他人生中途,即年富力強時發(fā)現(xiàn)自己生活的使命。”站在這一高地上的人們,可以讓一切都變得意義非凡。甚至連貧窮都擁有珍貴的價值。與青春和智慧相比,金錢、地位、美酒、佳肴都微不足道。在這一高地上,即使身無分文,也可以孕育希望!
大學開學季的文章相關文章:
1.大學開學勵志文章
4.大學生開學說說
5.大學開學心情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