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高清vr播放在线观看,欧美亚洲精品免费,欧美日韩天堂在线视频,午夜福利小视频

      學習啦>學習方法>初中學習方法>初一學習方法>七年級地理>

      地理七年級上冊知識要點整理

      時間: 妙純901 分享

        當學習七年級地理課文時,對那些使我們迷惑的知識點必須搞清楚。小編整理了關于地理七年級上冊的知識要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地理七年級上冊知識要點(一)

        大洲和大洋

        1.運用地圖和數(shù)據說出全球海陸所占比例,描述海陸分布特點。

        比例:海洋占地球表面積的71%,陸地占地球表面積的29%。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分布: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況 識記P29圖2.6

        ①七大洲:(面積從大到小)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谒拇笱螅禾窖?、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

       ?、壑藿纾?/p>

        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

        北美洲與南美洲:巴拿馬運河

        亞洲與歐洲: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亞洲和歐洲連在一起叫亞歐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陸,分界線最長,自北向南分別是山、河、海(世界最大內陸湖)、山和海、海峽?!?/p>

        亞洲與北美洲:白令海峽

        地理七年級上冊知識要點(二)

        語言和宗教

        (一) 主要語言的分布(見教材P75圖4.13)

        1.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語言,也是聯(lián)合國的工作語言。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2.世界三大宗教:____、伊斯蘭教、佛教

        ____:信仰人數(shù)最多的宗教,分布在 歐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蘭教:其教徒被稱為穆斯林,分布在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東部。

        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

        (宗教建筑:____——教堂;伊斯蘭教——清真寺; 佛教——寺廟,佛塔。)

        我國維吾爾族、回族多信仰伊斯蘭教, 藏族、蒙古族多信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地理七年級上冊知識要點(三)

        地球的形狀、大小

        1.提出證據說明地球是個球體:

        (1)站在海邊,遙望遠處駛來的船只,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見船身,而且送離岸的船總是船身先消失,桅桿后消失。

        (2)站得高,看得遠(登高望遠)。

        (3)發(fā)生月偏食時,地球擋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給地球照鏡子,使我們看見了地球的球體形狀。

        (4)北極星的高度因緯度而異;

        (5)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

        (6)衛(wèi)星照片

        2.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3.運用地球儀,說出經線與緯線,經度與緯度的劃分。

        (1)比較經線和緯線的特點: 緯線(緯度) 經線(經度) 形狀 圓(除極點外) 半圓(兩條相對應經線組成一個圓) 長度 1.赤道最長,極點最短為0,度數(shù)越大,緯線越短;2.同緯度的緯線等長 等長 (約為2萬千米) 指示方向 東西方向 南北方向 起始線赤道(0°緯線)(距南、北兩極相等的緯線圈) 本初子午線(0°經線)(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 度數(shù)范圍 0°~90°(南北緯) 0°~180°(東西經) 度數(shù)分布規(guī)律 北緯(N):向北越來越大

        南緯(S):向南越來越大

        判定:緯度向北變大的是北緯N,向南變大的是南緯S 東經(E):向東越來越大

        西經(W):向西越來越大

        判定:經度往東變大的是東經E,向西變大的是西經W 特殊線(點)赤道(0°)、南北回歸線(23.5°)、南北極圈(66.5°)、30°和60°、兩極(90°)本初子午線0°、西經20°經線、東經160°經線、180°經線 劃分界線 赤道以北為北半球N、赤道以南為南半球S

        0°——30°N(S)為低緯度

        30°——60° N(S)為中緯度

        60°——-90°N(S)為高緯度

        回歸線和極圈是五帶的分界線 20°W以東到160°E為東半球,20°W以西到160°E為西半球(大大為西,小小為東——經度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小于20的都在東半球,其余東經E在東半球,西經W在西半球) 4.經緯網:準確描述一個地點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40°N,116°E

        注意:除南北極點外,任何其他地點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經一緯組成,且要注明東西經南北緯(0°緯線、0°經線、180°經線不需要方向)

        用事實分別說明地球自轉、公轉及其產生的地理現(xiàn)象 地球自轉 地球公轉 方向自西向東(北逆南順----北極上空看:逆時針方向;南極上空看:順時針方向) 自西向東(俯視逆時針方向) 周期 一天(約24小時) 一年旋轉特點 繞地軸不停地自轉 地軸始終傾斜66.5°繞太陽不停地公轉 引起現(xiàn)象 晝夜交替(周期24小時)

        時間差異(東邊比西邊早)季節(jié)變化(正午太陽高度和白晝時間長短不同;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南半球與北半球季節(jié)相反)

        五帶形成(各地一年中獲得太陽熱量不同,自北向南為北寒帶、北溫帶、熱帶、南溫帶、南寒帶) 1.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guī)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

        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季節(jié)相反(春——秋;夏——冬)

        2.地球表面五帶的劃分:北寒帶(66.5°N--90°N)、北溫帶(23.5°N--66.5°N)、熱帶(23.5°N--23.5°S)、南溫帶(23.5°S--66.5°S)、南寒帶(66.5°S--90°S)

        3.寒帶:有極晝極夜現(xiàn)象,氣候終年寒冷;熱帶:有陽光直射現(xiàn)象,氣候終年炎熱;溫帶:既無陽光直射現(xiàn)象,又無極晝極夜現(xiàn)象,四季變化明顯


        7年級地理知識點學習大家做好了嗎?看完以上為大家整理的資料之后是不是意猶未盡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進一步推薦初一的其他課程視頻學習,高分也能輕松拿哦。(點擊圖片直接進入體驗學習哦!!!)


      猜你感興趣:

      1.初一地理上冊知識要點歸納

      2.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整理

      3.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梳理

      4.初一地理上冊知識要點

      5.七年級必背地理知識點

      200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