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備考:高三高效復習必需的七大習慣,高考生如何做好倒計時規(guī)劃
高考備考:高三高效復習必需的七大習慣,高考生如何做好倒計時規(guī)劃
教書育人皆楷模,更好地指導自己的學習,讓自己不斷成長。讓我們一起到學習啦學習吧!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編輯的高中備考學習方法,僅供考生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三考生如何做好“高考百天倒計時”規(guī)劃
一、認清自己、調整心態(tài)、樹立信心從而做到積極主動的復習。
經過了一些大大小小的考試,可以說考生們已經“身經百戰(zhàn)”了,盡管說每個人實際情況不一樣,可是剩余的復習時間是一樣的,只有根據自己的事情情況去合理的分配時間,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前提是認清自己。在歷次考試中,成績始終處于理想狀態(tài)的“一帆風順”學生畢竟占極少數(shù),也就是說幾乎所有的考生在以往的考試中,暴露出這樣那樣的問題是必然現(xiàn)象。可是現(xiàn)實中,一些學生覺得自己每次考試成績都不理想,于是失去信心,一些學生面對自己暴露的問題打心里不服氣,甚至覺得是自己筆誤什么的,下次考試就可以避免,結果到了下次考試,還會出現(xiàn)其它的低級失誤,因此說對自己在復習與考試中存在的問題沒有系統(tǒng)的認識。過去的一些考試,已經給你提供了很多總結的機會,例如說你可以從考試時間分配、審題、表達、等等方面的問題,還有哪些題型你不容易把握?等等都相對完善的總結出來,從而做到更加全面的認清自己,然后在這個基礎上,根據自己的需要,制定屬于自己的學習規(guī)劃。
盡管說離高考僅剩100天的時間,可在100天里卻能做許多事情,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查漏補缺,做到更好的完善自己;成績中等的學生可以用來鞏固自己已經掌握的部分,盡力拼那些有可能拿到分數(shù)的題目;而那些還沒有決定放棄的考生,依然能有時間去改變自己。因此說,不管你處于那種狀態(tài),都能在這100天的時間醞釀更大的改變。那么就以激昂的情緒、樂觀的心態(tài)、一絲不茍的要求投入到緊張的復習中去。
二、高效的利用時間。
高效的利用時間并不意味著將每一分種甚至每一秒鐘都有效利用起來,而是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的解決屬于自己計劃內的問題即可,或者說,把最好的時間留給自己最應該做的事情。對于時間規(guī)劃的問題在之前的博文中已經詳細的論述過,在這里結合如何規(guī)劃好考前100天再作簡單的論述:
1.最大限度的抽出屬于自己的自由復習時間。高三這一年,多數(shù)學生沒有自由復習時間,都是被動的跟走大家的復習腳步走,即便有一點屬于自己的時間,也要被作業(yè)花費掉。如果說在剩余的100天時間內,要想更快的提升成績,必須要多抽出一些屬于自己的時間,運用在屬于自己的問題上。那如何最大限度規(guī)劃出屬于自己的時間呢?例如說利用好自習課的時間,避免做那些簡單重復的復習模式等。千萬不能理解為抽時間就是要縮短休息時間或者從課堂上爭取。
2.弄清楚這個學期的教學進度以及相關一些考試。對于北京的考生來說,這學期雖短,可是要做的事情很多,例如海淀區(qū)在3月份有一次零模,4月初各區(qū)都進行一模,五月初進行二模,在五月12號——五月17號期間進行志愿填報,還有體育測試,體檢,英語口試等事情??忌枰私膺@學期相關的一些考試以及其他的事情,以便于預留時間做準備。
3.充分的利用老師同學等資源。很多學生堅持獨立學習,一些學生不愛問老師的問題,同時也不愿意與同學一起交流,遇到問題總是自己盡力解決,結果在這過程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到頭來問題還沒有解決。在僅剩不多的時間內,如果說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或者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問題,可以適當?shù)膯柪蠋?,還可以與同學之間交流,目標是解決問題,只要在最短時間內掌握就好。
三、通過專題構建知識體系。
《考試說明》已經發(fā)到考生們手中,從目前的教學進度上看,正處于“第二輪”復習環(huán)節(ji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特點就是重點突出,并且綜合性強。無論是從教學內容上看還是從考試內容上看,考生面對不是某個獨立的知識點,而是整個知識體系,同學考試中對考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進一步提高。這時候,將專題與考題相結合,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于專題來說,應該是老師研究的問題,很少有學生自己能做專題,畢竟是受到時間、對知識點以及整個知識體系、題型歸納的能力所限。當然在備考中,如果老師對專題歸納得越系統(tǒng)化,與考試題型、《考試說明》、信息等方面綜合起來,那么對學生來說確實幫助很大?,F(xiàn)實中,學校教學之間還是存在差距,本文不評論這些方面。但是對于考生來講,最好操作的就是通過真題衍生到題型總結——解題方法的積累——科學的訓練。比如說在數(shù)學方面,不等式問題是高考必考點,那么通過真題可以歸納出:
高考對不等式考查內容以及方向有:
不等式大小比較:常見的題型以及相關的解題方法有:作差、作商、中間值、數(shù)形結合、導數(shù)...
不等式的證明:基本概念以及原理的運用、函數(shù)法、放縮法、綜合法、構建特殊模型法...
不等式的解法:...
不等式相關的恒成立的問題:...
不等式與數(shù)列、解析幾何等方面的綜合運用:...
這樣相關不等式的專題以及與考題相結合的結構框架就有了,你在考試中,遇到相關的問題,很容易判斷出這個題目涉及的知識、屬于哪種題型,并且哪些方法能解這個題等等。
四、通過綜合訓練提升應試能力。
綜合訓練是講知識轉化為應試能力的最好方式,現(xiàn)實中一些學生依然在“題海中徜徉”,每天與大量的習題打交道,實際上即便做過的題目,過不了多久就變得陌生起來,導致一些學生平時也在努力,題目也做了不少,可是成績還是沒有提高,歸根結底,不是題量不夠,而是沒有最大限度的轉化到考試中去??忌梢詤⒖家韵路矫妫?/p>
1.通過做題或者做套題來練習時間分配。例如說很多學生在考試中答題時間不充足,特別是理綜卷,那么提升解題速度,做好通篇試卷的時間規(guī)劃,只能通過平時的訓練。在平時的訓練中,你可以歸納出:什么樣的題目花費你時間最長?那做綜合卷時候,哪一科花費時間最長?等,然后根據不足,大量專項訓練。
2.優(yōu)化解題方法、提高正確率、提升解題質量。
3.防止片面追求解題技巧。總有一些學生迷戀學習技巧,更片面的追求解題技巧,結果往往都不理想,因為現(xiàn)在命題基本上是以能力為主,考查學生會審題、表達、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多題目并非幾個解題口訣就能解決問題的,因為是系統(tǒng)思維的加上綜合運用才行。
4.防止眼高手低,光看題不動手做題。高考中常常有學生做題會而不對,或者上去會,結果做起來就變得很生疏,這些主要還是由性格因素決定,那么在平時的訓練中,對于一些有思路、看上去會做的題目,還是要抽出一部分練手,看看正確率如何。
五、注重搜集高考信息。
對于參加高考的考生來說,既要做到知己,又要做到知彼,既然做到知彼對信息的了解還是有必要的。一般來說信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對于排名的信息的了解。學生要清楚自己的校排名還要有必要了解以下區(qū)排名,這樣可以大體上了解自己處于的位次。
2.對時事熱點的了解。
3.《考試說明》變化的內容。
4.注重其他省份模擬卷“新題型”部分內容等。
聽說:“人的命運一半掌握在上帝手中,一半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成功就是我們用手中的這一半去贏取上帝手中的另一半。”上帝的手中的一半是這100天的時間,而我們手中的一半是信心、潛能、執(zhí)著、方向的把握,那么我們擁有了這些再不能擁有贏得的實力,就有點說不過去了。相信考生們科學做好適合自己的規(guī)劃,一定能把上帝手中的那一半贏來,我們努力做一個贏家!
高考備考:高三高效復習必需的七大習慣
習慣一:別指望誰能推著你走
如果你不向前走,誰又會推你走呢?因此,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是實現(xiàn)個人愿景的原則。我們常說:“我不會……,因為遺傳……”、“我遲到,因為……”、“我的計劃沒完成,因為……”我們總是在找借口或是抱怨,在不滿中消耗自己的生命。而人類與動物的區(qū)別正是人能主動積極地創(chuàng)造、實現(xiàn)夢想,來提升我們的生命品質。
有效能的人士為自己的行為及一生所做的選擇負責,自主選擇應對外界環(huán)境的態(tài)度和應對方法;他們致力于實現(xiàn)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動地憂慮那些沒法控制或難以控制的事情;他們通過努力提升效能,從而擴展自身的關切范圍和影響范圍。積極的心態(tài)能讓你擁有“選擇的自由”。
我們雖然不能控制客觀環(huán)境,但我們可以選擇對客觀現(xiàn)實做何種反應。積極的涵義不僅僅是采取行動,還代表對自己負責的態(tài)度。個人行為取決于自身,而非外部環(huán)境,并且人有能力也有責任創(chuàng)造有利的外在環(huán)境。
習慣二:忠誠于自己的人生計劃
我們經常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因徘徊和迷途消耗了生命。而高效能的人懂得設計自己的未來。他們認真地計劃自己要成為什么人,想做些什么,要擁有什么,并且清晰明確地寫出,以此作為決策指導。
因此,“以終為始”是實現(xiàn)自我領導的原則。這將確保自己的行為與目標保持一致,并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我們將這個書面計劃稱之為“使命宣言”。任何一個存在的社會組織都需要“使命宣言”,任何一個個人也不例外。“使命宣言”需要階段性地評估以及持續(xù)修正和改良。確立目標后全力以赴,就是我們所說的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并把事情做對。
為什么很多人成功了反而感到失落?許多人在埋頭苦干時,尚未發(fā)掘人生的終極目標,只是為忙碌而忙碌著,未曾洞悉自己心靈深處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審視過自己的人生信條:你到底要做什么?什么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你生活的重心是什么?只有確立了符合價值觀的人生目標,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諸實現(xiàn),才有可能獲得內心最大的滿足。
習慣三:選擇不做什么更難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做重要的事,即你覺得有價值并對你的生命價值、最高目標具有貢獻的事情;要少做緊急的事,也就是你或別人認為需要立刻解決的事。消防隊的最大貢獻應是做好防火工作,而不只是忙于到處救火。因此,“要事第一”是自我管理的原則。
有效能的人只會有少量非常重要且需立即處理的緊急、危機事件,他們將工作焦點放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上,來保持效益與效率的平衡。“有效管理”是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的重點管理。先由領導決定什么是重點后,自己掌握住重點并時刻把它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覺、情緒或沖動左右。要想集中精力于當前的要務;就必須先排除次要事情的牽絆,要勇于說“不”。
習慣四:遠離角斗場的時代
懂得利人利己的人,把生活看作一個合作的舞臺,而不是角斗場。一般人遇事多用二分法:非強即弱,非勝即敗。其實,世界給了每個人足夠的立足空間,他人之得并非自己之失。因此,“雙贏思維”成為人們運用于人際領導的原則。
我們從小就參與各種比賽、考試,培養(yǎng)了一種你贏我輸、你死我活的競爭心態(tài)。試想一下,誰又甘心在競賽中認輸呢?
樹立雙贏思維就是要在人際交往中不斷尋求互利,以達成雙方都滿意并致力于合作的協(xié)議計劃。具有雙贏思維的人,往往有三種個性品格: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態(tài)。他們忠于自己的感受、價值觀和承諾;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感覺,能以豁達體諒的心態(tài)看待他人的想法及體驗;相信世界有足夠的發(fā)展資源和空間,人人都能共享。
利人利己觀念的形成是以誠信、成熟、豁達的品格為基礎的?;磉_的胸襟源于個人崇高的價值觀與自信的安全感,所以不怕與人共名聲、共財勢,從而肯嘗試無限的可能性,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和寬廣的選擇空間。
習慣五:換位思考的溝通
如果一位眼科醫(yī)生為病人配眼鏡,他先摘下自己的眼鏡讓病人試戴,其理由是:“我已經戴了10多年,效果很好,就給你吧,反正我家里還有一副。”那么,誰都知道這是行不通的。如果醫(yī)生還說:“我戴得很好,你再試試,別心慌。”在病人看到的東西都扭曲了的同時,醫(yī)生還反復說:“只要有信心,你一定能看得到。”那就真叫人哭笑不得了。我們常說遇事要將心比心。
因此,“知彼解己”是交流的原則。這位醫(yī)生尚未診斷就開處方,誰敢領教?但與人溝通時,我們常犯這種不分青紅皂白、妄下斷語的毛病。因此我必須強調:“了解他人”與“表達自我”是人際溝通不可缺少的要素。首先要了解對方,然后爭取讓對方了解自己,才是進行有效人際交流的關鍵,要改變匆匆忙忙去建議或解決問題的傾向。
要培養(yǎng)設身處地的“換位”溝通習慣。欲求別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對方。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急于表達,但卻常常疏于傾聽。眾所周知,有效的傾聽不僅可以獲取廣泛的準確信息,還有助于雙方情感的積累。當我們的修養(yǎng)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態(tài)平和、能抵御外界干擾和博采眾家之言時,我們的人際關系也就上了一個臺階。
習慣六:1+1可以大于2
統(tǒng)合綜效是對付阻礙成長與改變的最有力途徑。助力通常是積極、合理、自覺、符合經濟效益的力量;相反,阻力則消極、不合邏輯、情緒化和不自覺。不設法消除阻力的后果就等于向彈簧施加作用力,結果還是要反彈。
如果將雙贏思維、換位溝通與統(tǒng)合綜效原則整合,不僅可以化解阻力,甚至可以化阻力為助力,“統(tǒng)合綜效”就是創(chuàng)造性合作的原則。集思廣益的合作威力無比。許多自然現(xiàn)象顯示:全體大于部分的總和。
不同植物生長在一起,根部會相互纏繞,土質會因此改善,植物比單獨生長更為茂盛;兩塊磚頭所能承受的力量大于單獨承受力的總和。這些原理也同樣適用于人,但也有例外。只有當人人都敞開胸懷,以接納的心態(tài)尊重差異時,才能眾志成城。
習慣七:過著身心平衡的生活
身心和意志是我們達成目標的基礎,所以有規(guī)律地鍛煉身心將使我們能接受更大的挑戰(zhàn),靜思內省將使人的直覺變得越來越敏感。當我們平衡地在這兩方面改善時,則加強了所有習慣的效能。這樣我們將成長、變化,并最終走向成功。
人生最值得投資的就是磨練自己。生活與工作都要*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愛的財富。工作本身并不能給人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而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chuàng)造與適應能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擁有財富,并不代表有永遠的經濟保障,擁有創(chuàng)造財富的能力才真正可依賴。
以上這七個習慣是相輔相成的。前三個習慣在于我們本身,確立目標就要全力以赴,著重于如何進行個人修煉,由依賴轉向獨立,實現(xiàn)“個人成功”;第四、五、六個習慣,即建立共贏、換位溝通、集思廣益,都將促進團隊溝通與合作;而第七個習慣涵蓋了前六個,督促我們從身心開始完善。通過培養(yǎng)這些習慣,我們可以循序漸進地獲得實質性的變革,成為真正的高效能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