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屆上海市閘北區(qū)初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不管對于哪一門學科的學習,我們都要學會去做試題卷,因為它不僅能夠檢測出學生們的學習情況,而且還能夠起到激勵學生學習動力的作用!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2015屆上海市閘北區(qū)初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相信這些文字會對你有所幫助!
2015屆上海市閘北區(qū)初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選擇題
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鐵絲折彎 | B.酒精揮發(fā) | C.水果腐爛 | D.冰塊融化 |
A.SiO2 | B.Si | C.C | D.CO |
化學反應屬于分解反應的是
A.C+O2CO2 |
B.2KMnO4K2MnO4+MnO2+O2↑ |
C.Fe+H2SO4→ FeS04+H2↑ |
D.2H2+O22H2O |
SO2與酸雨的形成有關,SO2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
A.+4 | B.+2 | C.-1 | D.-2 |
關于電解水的實驗,錯誤的說法是
A.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產生的氧氣 |
B.實驗中產生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1:2 |
C.該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是氫原子和氧原子 |
D.該實驗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
下列溶液顯酸性的是
A.使酚酞試液變紅的溶液 | B.使石蕊試液變紅的溶液 |
C.使石蕊試液變藍的溶液 | D.pH等于7的溶液 |
用試管加熱固體時,有時因操作不正確而出現(xiàn)試管炸裂的現(xiàn)象,其原因分析不可能是
A.加熱前試管外壁有水 | B.沒有預熱試管 |
C.試管口略向上傾斜了 | D.試管夾夾在試管中上部了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molO3中約含有1.806×1024個氧原子 |
B.1molSO3比1molSO2多一個氧原子 |
C.1mol任何物質都含有約6.02×1023個原子 |
D.18gH2O中含有2mol氫 |
下列4個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是
A | B | C | D |
向盛有二氧化錳的燒杯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 | 引燃密閉集氣瓶中的木炭 | 向盛有一定量碳酸鈣粉末的燒杯中加入稀鹽酸 | 向飽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 |
下列對一些事實的解釋中,不合理的是
選項 | 事實 | 解釋 |
A | 八月十五桂花香 | 分子不停地運動 |
B | 物質的熱脹冷縮現(xiàn)象 | 分子間的間隔改變 |
C | 1個水分子的質量約是3×10-26kg | 分子的質量很小 |
D | 25 m3的氧氣可以裝入0.024 m3的鋼瓶中 | 氧分子的體積變小 |
下列物質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A.稀有氣體做電光源 |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C.活性炭做吸附劑 | D.氧氣用于氣焊 |
野營篝火時通常將木材架空,其目的是
A.方便添加木材 | B.升高木材的溫度 |
C.降低木材的著火點 | D.使木材與空氣充分接觸 |
空氣中所占體積分數最大的氣體是
A.氧氣 | B.氮氣 | C.二氧化碳 | D.稀有氣體 |
下列符號表示正確的是
A.2個氫分子:2H | B.4個氧原子:2O2 |
C.氦元素:Hi | D.氧化銅中銅元素的化合價: |
某藥劑瓶上標識:每片含鈣600毫克。這里的“鈣”是指
A.原子 | B.分子 | C.元素 | D.單質 |
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正確的是
A.紅磷燃燒產生白霧,放出大量熱 |
B.鐵絲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熱,生成黑色固體 |
C.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
D.硫燃燒發(fā)出淡藍色火焰,放出大量熱,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
屬于混合物的是
A.蒸餾水 | B.氧氣 | C.石灰水 | D.氯酸鉀 |
以下物質中,屬于酸的是
A.H2O2 | B.H2SO4 | C.KMnO4 | D.Ca(HCO3)2 |
下列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下列物質中,屬于溶液的是
A.牛奶 | B.豆?jié){ | C.冰水 | D.糖水 |
填空題
某中學進行的實驗操作考查,制定了四個考簽:a.O2的制取;b.CO2的制取;c.配制50g10%的NaCl溶液;d.粗鹽提純。每個同學抽取一個考簽進行實驗。
?、偌淄瑢W抽簽后來到實驗室,發(fā)現(xiàn)本組實驗桌上主要準備了下列儀器和藥品:
上圖中儀器E的名稱為(6),甲同學抽到的考簽應該是(7)(填實驗名稱),該實驗的原理為(8)(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應選用的儀器有(9)(填字母代號)。
②乙同學在完成“配制50g 10%的NaCl溶液”實驗過程中,需稱量NaCl(10)g,溶解NaCl時用到的玻璃棒,其作用是(11)。
?、郾瑢W抽到的考簽為用氯酸鉀制氧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12),制取過程中所用二氧化錳起(13)作用,氧氣的收集方法是(14)。
某同學進行了如下圖所示的探究實驗:
?、貰試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1),寫出與該反應原理有關的鹽酸的一個用途:(2)。
?、贑試管中加入足量的鹽酸后出現(xiàn)的實驗現(xiàn)象是(3);通過BC兩支試管的實驗可得出鹽酸能與(4)氧化物反應。
?、圻M行D中實驗時忘了先加酚酞試液,當滴入一定量的稀鹽酸后滴入幾點酚酞試液,溶液沒有變色,D中的溶質的組成情況是(5)(不考慮酚酞)。
甲、乙、丙、丁、戊四種物質,它們的部分化學式和微觀示意圖分別列于下表中。
?、偌孜镔|的化學式為(11)。
?、谖宸N物質中,屬于有機物的是(12)(填序號,下同),可用作燃料的化合物是(13)。
?、酃I(yè)上生產氫氣的方法之一是利用甲、乙兩種物質在高溫、高壓下生成丙和丁。而得到的丙物質又會隨即與乙物質發(fā)生反應,生成丁和戊。通過這一系列反應,參加反應的甲和得到的氫氣質量比為(14)。(用最簡整數比表示)。在上述一系列反應中,以下各項中發(fā)生變化的是(15)。
?、僭臃N類
?、谠訑的?/p>
③分子數目
?、茉胤N類
?、菰鼗蟽r
“碳”的世界豐富多彩。
?、俑鶕碇刑峁┑男畔?,回答問題。
金剛石 | 石墨 | C60 | |
結構 | |||
用途 | (7) | 作電極材料 | 作超導體材料 |
相應的性質 | 硬度大 | (8) |
②“碳海綿”是已知最輕的固體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納米管(兩者都是碳單質),具備高彈性和疏松多孔的結構。下列關于“碳海綿”的說法中正確的是(10)。
A.具有吸附性
B.在一定條件下可還原氧化銅
C.常溫下化學性質活潑
D.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是CO2
下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
請結合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佟鏁r,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關系是(1)。(用“<”“>”或“=”表示)
?、趯的不飽和溶液轉變成飽和溶液的方法是(2)(寫一種)。
?、跘中含有少量B,分離得到較純的A的方法是(3)。
?、堋鏁r,將30A物質加入到50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4)(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5)。
⑤將℃時A和C的飽和溶液同時升高一定溫度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6)。(用“>”“<”或“=”表示)
探究題
某化學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如下裝置驗證碳酸鈣的性質的同時,探究氧化鈣與二氧化碳在加熱的條件下是否也能發(fā)生反應生成碳酸鈣。
?、貱中的現(xiàn)象是(15)。裝置 B的作用是(16)。
②實驗后小組同學對E中固體的成分進行探究。
【猜想與假設】
E中的固體可能為①氧化鈣;②氧化鈣與碳酸鈣; ③碳酸鈣
【進行實驗】
甲同學取一定量的E中固體于試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蕩,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學認為試管中的固體為碳酸鈣,即猜想③成立。乙同學認為上述實驗不足以證明猜想③成立,其理由是(17)。他又重新進行實驗,證明了猜想②成立,他的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為(18)。
?、廴绻鸄中碳酸鈣的質量為200克,則完全分解產生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看了"2015屆上海市閘北區(qū)初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