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高清vr播放在线观看,欧美亚洲精品免费,欧美日韩天堂在线视频,午夜福利小视频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各學科學習方法 > 歷史學習方法 > 2016年孝感市中考歷史試卷及答案

      2016年孝感市中考歷史試卷及答案

      時間: 朝燕820 分享

      2016年孝感市中考歷史試卷及答案

        要中考了,對于歷史這科要怎樣進行全面的復習呢?別著急,接下來不妨和學習啦小編一起來做份2016年孝感市中考歷史試卷,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2016年孝感市中考歷史試卷及答案

        一、選擇題,(共22分)本卷共22小題,每小題1分,共計22分.在每小題所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戰(zhàn)國時期,社會發(fā)生了急劇的變化.關于如何治理國家,法家主張(  )

        A.實行“仁政” B.“無為而治”

        C.依法治國 D.選舉賢能的人治理國家

        【考點】百家爭鳴.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法家思想的認識.

        【解答】根據所學可知,戰(zhàn)國時期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是韓非,主張法治和改革,強調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故選C.

        2.主席提出“一帶一路”的戰(zhàn)略構想,旨在借“絲綢之路”這一歷史符號,溝通歷史與未來,連接中國與世界.漢代的“絲綢之路”(  )

        A.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

        B.使孤立、分散的世界連成了一個整體

        C.使中國的絲織品、玻璃源源不斷地運往西方

        D.使美洲特產的玉米、馬鈴薯、可可等傳入中國

        【考點】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絲綢之路的有關內容.

        【解答】漢代在張騫出使西域的基礎上開通了絲綢之路,它促進了漢與西域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也促進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

        故選A.

        3.唐朝中外交往出現(xiàn)了盛況空前的局面,出現(xiàn)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唐朝國家統(tǒng)一,社會安定 B.唐朝經濟文化世界領先

        C.唐朝對外政策開放開明 D.唐朝對外交通發(fā)達

        【考點】歷史文化常識.

        【分析】本題考查唐朝經濟文化世界領先的知識點,重點掌握其根本原因.

        【解答】唐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個黃金時期,由于唐政府實行對外開放的政策,唐朝對外交通發(fā)達,所以唐朝的中外交往出現(xiàn)了盛況空前的局面,但出現(xiàn)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還是唐朝的經濟文化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唐朝是世界上強盛的國家.

        故選B.

        4.農具的改進和發(fā)明是農業(yè)發(fā)展的重要表現(xiàn).下圖農具中,宋朝時發(fā)明的農具是(  )

        A. B. C. D.

        【考點】宋代南方經濟的發(fā)展.

        【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宋代經濟的發(fā)展.

        【解答】本題是識圖題,圖A是戰(zhàn)國時期的鐵農具;圖B、圖D是唐朝的筒車和曲轅犁;宋代南方水稻產量居糧食產量首位,圖C是南方的水稻插秧機.

        故選C.

        5.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主要是因為他(  )

        A.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

        B.在東南沿海進行了十幾年的抗清斗爭

        C.屯田墾荒,開設學校

        D.將大陸先進的農業(yè)生產技術傳授給高山族人民

        【考點】鄭成功收復臺灣.

        【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鄭成功收復臺灣.

        【解答】1662年,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的杰出的民族英雄.

        故選A.

        6.雍正時,設立軍機處,處理軍政大事.關于軍機處認識正確的是(  )

        A.軍機大臣由議政王大臣會議選派

        B.軍機大臣有軍國大事的決定權

        C.軍機處的設置降低了辦事效率

        D.軍機處的設置,使皇權進一步加強

        【考點】清朝君主集權強化的主要措施.

        【分析】本題考查軍機處的設立.

        【解答】據所學知識,軍機處為清朝雍正帝設立的行政機構,由皇帝選調親信大臣組成.軍國大事完全憑皇帝裁決,軍機大臣只能跪受筆錄,然后傳達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員去執(zhí)行,軍機大臣的地位沒有提高.軍機處的設立,加強了皇權,使君主專制制度發(fā)展到頂峰.

        故選D.

        7.中國古代有許多重大發(fā)明.下列發(fā)明按出現(xiàn)的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造紙術、司南、火藥、活字印刷

        B.火藥、造紙術、活字印刷、司南

        C.造紙術、活字印刷、火藥、司南

        D.司南、造紙術、火藥、活字印刷

        【考點】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和外傳;紙的發(fā)明和改進;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

        【分析】本題考查四大發(fā)明出現(xiàn)的時間順序.

        【解答】戰(zhàn)國時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西漢前期,中國發(fā)明造紙術;中國古代煉丹家發(fā)明火藥,唐末火藥開始用于軍事;隋唐之際,出現(xiàn)雕版印刷術,北宋時畢昇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排列順序正確的是司南、造紙術、火藥、活字印刷術.

        故選D.

        8.林則徐在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則危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yìyì)視之,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這反映了當時的中國社會(  )

        A.鴉片泛濫成災 B.西方傳教士活動猖獗

        C.自然經濟加速解體 D.國家主權不斷喪失

        【考點】林則徐虎門銷煙.

        【分析】考查鴉片走私的危害.

        【解答】林則徐在上道光皇帝的奏折的意思是鴉片危害極為嚴重、主張嚴禁鴉片.鴉片使中國的白銀大量外流,嚴重影響清政府的財政收入,加重了農民的負擔.大批官僚、地主、軍官、士兵吸食鴉片,使清政府更加腐敗,軍隊的戰(zhàn)斗力進一步削弱.所以反映了當時的中國社會鴉片泛濫成災.

        故選A.

        9.陳獨秀在新文化運動時期啟示青年,必須樹立變革現(xiàn)實的思想,要有探索的勇氣和創(chuàng)新的膽識,“應戰(zhàn)勝惡社會,而不被惡社會所征服”.陳獨秀為了“戰(zhàn)勝惡社會”,希望青年們高舉的兩面大旗是(  )

        A.自強求富 B.愛國救亡 C.民主科學 D.實業(yè)救國

        【考點】新文化運動.

        【分析】本題考查了新文化運動的兩面大旗.

        【解答】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

        故選C.

        10.1926年5月,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北伐軍出師不到半年便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威震全國.1927年初,全國革命的中心也隨之轉移至圖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點】北伐戰(zhàn)爭.

        【分析】本題考查了國共第一次合作及北伐軍勝利進軍.

        【解答】1926年1927年間,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的共同組織領導下進行反對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的革民戰(zhàn)爭.經過半年的斗爭,進行了汀泗橋戰(zhàn)役、賀勝橋戰(zhàn)役、武昌戰(zhàn)役等一系列戰(zhàn)役,北伐軍從長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基本上消滅了吳佩孚、孫傳芳的主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1927年初,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漢.

        武漢處于圖中②的位置.

        故選B.

        11.毛澤東說:“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以我們的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結束的.”“長征一完結,新局面就開始.”以下說法不符合相關史實的是(  )

        A.紅軍長征是歷史上的壯舉

        B.長征的勝利,為開創(chuàng)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礎

        C.紅軍長征過程中宣傳了革命的思想

        D.長征的勝利,意味著中國民主革命取得了成功

        【考點】紅軍長征.

        【分析】本題考查了紅軍長征的內容.

        【解答】1934年10月,紅軍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戰(zhàn)略轉移.經過一年的艱苦行軍,行程2萬多里,長征取得勝利,是歷史上的壯舉.長征途中紅軍對沿途人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紅軍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A、B、C是正確的.長征的勝利并不意味著中國民主革命取得成功,根據所學可知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民主革命的成功.

        故選D.

        12.武漢會戰(zhàn)后,抗日戰(zhàn)爭進入相持階段.在這一階段爆發(fā)的一次重大戰(zhàn)役(會戰(zhàn))后,侵華日軍某部在一份報告中稱:“其上級干部多為經驗豐富干練之士,其統(tǒng)帥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對分散于廣闊地區(qū)之多數小部隊巧妙的指揮運動,必須矚目.”這次戰(zhàn)役(會戰(zhàn))是指(  )

        A.淞滬會戰(zhàn) B.臺兒莊戰(zhàn)役 C.湘西會戰(zhàn) D.百團大戰(zhàn)

        【考點】百團大戰(zhàn).

        【分析】本題考查百團大戰(zhàn)的史實.

        【解答】據材料“尤其對分散于廣闊地區(qū)之多數小部隊巧妙的指揮運動,必須矚目”可知是百團大戰(zhàn).1940年8月,為了粉碎敵人的“囚籠”政策,彭德懷指揮八路軍一百多個團,在華北向日軍發(fā)動大規(guī)模攻擊,主要目標是破壞敵人的交通線,摧毀日偽軍的據點,百團大戰(zhàn)是抗日戰(zhàn)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guī)模戰(zhàn)役.

        故選D.

        13.2015年3月21日,搭載著68具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的專機從韓國飛抵沈陽,離開祖國60多年的烈士英靈終于魂歸故里.下列史實與抗美援朝沒有直接聯(lián)系的是(  )

        A.美國第七艦隊入侵中國臺灣海峽

        B.邱少云嚴守潛伏紀律,被烈火吞噬

        C.中國遠征軍出國作戰(zhàn)

        D.《朝鮮停戰(zhàn)協(xié)定》的簽訂

        【考點】抗美援朝.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的相關內容.

        【解答】根據題干中“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可知這指的是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ABD符合題意,中國遠征軍出國作戰(zhàn)是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

        故選C.

        14.1956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在那一年(  )

       ?、偃蟾脑旎就瓿?/p>

       ?、谥泄?ldquo;八大”勝利召開

       ?、畚錆h長江大橋建成通車

        ④““””全面發(fā)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考點】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和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1956年發(fā)生的大事.

        【解答】①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在1956年;②中共“八大”勝利召開是在1956年;③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是在1957年;④““””全面發(fā)動是在1966年.①②符合題意.

        故選A.

        15.1984年,有國際媒體評論:“中國政府開放整個海岸,意味著實際開放半個中國,它是三十五年來中國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膽的行動.”這個“大膽行動”指的是(  )

        A.設立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qū)

        B.開放十四個沿海港口城市

        C.設立長江三角洲開放區(qū)

        D.將海南島建成經濟特區(qū)

        【考點】對外開放和深圳等經濟特區(qū)的建立.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沿海港口城市的開放.

        【解答】根據材料中“開放整個海岸”“意味著實際開放半個中國”“是三十五年來中國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膽的行動”可知,這是1984年我國開放的14個沿海開放城市,促進了社會主義經濟的發(fā)展.

        故選B.

        16.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城鄉(xiāng)社會生活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跳槽”“炒魷魚”“創(chuàng)客”等新鮮詞匯頻繁出現(xiàn),這實際上反映了(  )

        A.我國失業(yè)率居高不下

        B.人民的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

        C.人們的就業(yè)觀念發(fā)生了很大變化

        D.我國的綜合國力穩(wěn)步提升

        【考點】就業(yè)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就業(yè)制度的認識.

        【解答】根據所學可知,改革開放后,人們的就業(yè)觀念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從前的“鐵飯碗”被打破,就業(yè)渠道拓寬,持證上崗、就業(yè)培訓、公開招聘、“跳槽”、“炒魷魚”、“創(chuàng)客”等新鮮詞匯頻繁出現(xiàn).

        故選C.

        17.達•芬奇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時代巨人.從歷史學的角度來看,他創(chuàng)作的《蒙娜麗莎》(如圖)之所以美主要是因為該作品(  )

        A.畫像細致逼真,色彩調和 B.取材打破傳統(tǒng),敢于創(chuàng)新

        C.主題蘊含人文主義精神 D.反映了基督教文化的復興

        【考點】文藝復興運動.

        【分析】本題考查文藝復興運動,結合所學即可解答.

        【解答】結合所學可知,達•芬奇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一位多才多藝的文化巨人,偉大的畫家,人文主義的代表人物.主要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蒙娜麗莎》畫面中,在蒙娜麗莎的臉上,微暗的陰影時隱時現(xiàn),為她的雙眼與唇部披上了一層面紗.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現(xiàn)在眼角和嘴角上,達•芬奇卻偏把這些部位畫得若隱若現(xiàn),沒有明確的界線,因此被稱為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這反映出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思想﹣﹣人文主義.即提倡人性,反對神性,倡導個性解放,反對愚昧迷信的封建神學思想.

        故答案為C.

        18.攻占巴士底獄的消息傳到凡爾賽時,路易十六驚呼:“什么!這是叛亂!”他身邊的一個近臣卻說:“不,陛下,這是革命!”這段對話的歷史背景是(  )

        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fā) B.法國大革命爆發(fā)

        C.美國獨立戰(zhàn)爭爆發(fā) D.俄國十月革命爆發(fā)

        【考點】法國大革命.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法國大革命的知識點.

        【解答】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監(jiān)獄,標志著法國大革命的爆發(fā).材料反映的正是法國大革命爆發(fā)的歷史事件.

        故選B.

        19.近年來,美軍與中國周邊國家日本、菲律賓頻繁軍演,插手中國東海、南海事務,其狼子野心與上世紀初的行為如出一轍.上世紀初,美國為爭奪亞太地區(qū)的霸權(  )

        A.簽署了《九國公約》 B.參加了巴黎和會

        C.提出了“門戶開放”政策 D.加入了國際聯(lián)盟

        【考點】華盛頓會議和華盛頓體系.

        【分析】本題考查華盛頓會議內容.

        【解答】依據題干信息”上世紀初,美國為爭奪亞太地區(qū)的霸權“結合所學可知是對華盛頓會議的描述.美國在巴黎和會上未獲實利,隨即將目光轉向了東方,加快了同日本爭奪遠東和太平洋的步伐.1921年﹣1922年間,美、英、法、日等九國在華盛頓舉行國際會議.1922年2月,與會九國簽署了《九國公約》.公約打擊了日本獨占中國的計劃,從而為美國等列強共同掠奪中國提供了條件.

        故選A.

        20.關于“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的共同點說法正確的是(  )

        A.都嚴重挫傷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

        B.都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C.都鞏固了工農聯(lián)盟

        D.都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考點】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蘇俄新經濟政策.

        【分析】本題考查了“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的共同點.

        【解答】據所學知,“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在當時戰(zhàn)爭的特殊情況下實行的一項非常政策,對于戰(zhàn)勝國內外敵人起了積極作用,新經濟政策,也有力地促進了蘇俄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所以兩者都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發(fā)揮了積極作用,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1.羅斯福新政中既增加就業(yè)機會,又為經濟發(fā)展拓展空間的措施是(  )

        A.改革銀行制度 B.整頓農業(yè) C.調整工業(yè) D.興建公共工程

        【考點】羅斯福新政.

        【分析】本題考查羅斯福新政內容.

        【解答】依據題干信息“羅斯福新政中既增加就業(yè)機會,又為經濟發(fā)展拓展空間”結合所學可知是對羅斯福新政中興建公共工程的描述.1929年﹣1933年的經濟危機沖擊了美國的資本主義制度.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tǒng)后實行了新政,其中興辦公共工程,減少失業(yè),擴大消費需求,為經濟發(fā)展拓展了空間.

        故選D.

        22.當今的世界格局仍處于一個過渡期,在這個過程中出現(xiàn)了權力的轉移和擴散.權力從傳統(tǒng)強國歐美向新興大國轉移,并擴散至其他地區(qū)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進入“碎片化”時代的征兆.這反映了(  )

        A.多極世界格局已經形成 B.世界經濟的區(qū)域集團化

        C.美國已喪失世界霸主地位 D.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考點】世界格局多極化.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

        【解答】當今的世界格局仍處于一個過渡期,故A表述不正確;從題干材料“權力”表述可知指的是政治格局,不是經濟格局,故B不符合題意;當今美國仍處于世界霸主地位,故C表述不正確.蘇聯(lián)解體后,世界兩極格局終結,隨著中國、歐盟、俄羅斯等國的發(fā)展,暫時形成一超多強的局面,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格局向多極化加速發(fā)展.

        故選D.

        二、非選擇題,(共28分)本卷共3小題,第23小題10分,第24小題10分,第25小題8分,共計28分.

        23.20世紀,有三位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領導了中國的革命和建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救國篇】

        材料一:“民族主義,并非遇著不同族的人便排斥他”;“我們并不是恨滿族人,是恨害漢人的滿洲人.假如我們實行革命的時候,即滿洲人不來阻害我們,決無尋仇之理”.

        ﹣﹣孫中山批判革命黨內片面“反滿”思想的講話

        (1)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黨人進行了什么革命?建立了怎樣的國家?“恨害漢人的滿洲人”的實質是什么?

        【建國篇】

        材料二:“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我們的民族將從此列入愛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勞的姿態(tài)工作著,創(chuàng)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時也促進世界的和平和自由.

        ﹣﹣毛澤東在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致開幕詞

        (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通過了什么重要文件?這一文件有什么重要作用?

        【強國篇】

        材料三:“如果說我們建國以后有缺點,那就是對發(fā)展生產力方面有某種忽略”.“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更不是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就是要逐步發(fā)展生產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

        ﹣﹣鄧小平講話

        (3)結合所學知識,說說為了“消滅貧窮”,鄧小平帶領中國人民走上了一條怎樣的建設道路?

        (4)依據三則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說說三位偉人的共同追求是什么?

        【考點】材料解析題;辛亥革命;新中國成立;黨的十二大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開放性問題.

        【分析】(1)本題考查辛亥革命,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及辛亥革命的實質等內容.

        (2)本題考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及其所起的作用.

        (3)本題考查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知識.

        (4)本題考查學生對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三位偉人的共同追求的概括能力.

        【解答】(1)由材料“民族主義,并非遇著不同族的人便排斥他”可知,本材料描述的是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之一民族主義,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黨人進行的革命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恨害漢人的滿洲人”的實質是反對清王朝反動統(tǒng)治.

        (2)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共同綱領》起著臨時憲法的作用.直到1954年召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才出現(xiàn).

        (3)為了“消滅貧窮”,鄧小平帶領中國人民走上了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建設道路,包括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

        (4)孫中山推行三民主義;毛澤東領導中國革命并領導人民建立了新中國,人民開始當家作主;鄧小平領導人民走上了改革開放的富強之路.可見三位偉人的共同追求是:民族的獨立自主;國家的富強民主;社會的文明和諧;人民的自由幸福等.

        故答案為:

        (1)辛亥革命(答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或民主革命亦可得分);資產階級共和國(答中華民國亦可得分);反對清王朝反動統(tǒng)治(答推翻腐朽的清政府或推翻封建專制主義的統(tǒng)治亦可得分).

        (2)《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答《共同綱領》亦可得分);起著臨時憲法的作用(意思相近亦可得分).

        (3)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答改革開放之路給一半的分)

        (4)民族的獨立自主;國家的富強民主;社會的文明和諧;人民的自由幸福等.

        24.三次科技革命,極大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英國擁有)很大的、不斷擴大的市場…英國還擁有更多的、可供工業(yè)革命使用的流動資本,源源流入英國的商業(yè)利潤比流入其他任何國家的都多…由于行會較早瓦解,由于對傳統(tǒng)的條塊農田的圈占,英國獲得了充裕的流動勞動力…貧窮的農民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當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則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1)上述材料從哪幾個方面分析了工業(yè)革命爆發(fā)所需要的條件?

        材料二:

        (2)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中棉紡廠和裝配線分別使用什么作為動力?汽車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材料三:《17世紀以來主要科學成果情況表》

        科學成果項目 基礎研究年份 應用研究年份 生產推廣年份

        蒸汽機 1687 1711 1785

        電話 1820 1876 1881

        發(fā)電機 1831 1888 1889

        計算機 1936 1946 1946

        激光 1958 1960 1961

        (3)從材料中科學成果項目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生產推廣年份的間隔,你能獲取哪些主要歷史信息?

        (4)結合所學知識,說說計算機的應用,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考點】材料解析題;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主要成就;電子計算機的出現(xiàn)、發(fā)展特點及用途;歷史開放性問題;闡述見解題.

        【分析】(1)本題考查工業(yè)革命爆發(fā)所需要的條件.

        (2)本題考查棉紡廠和裝配線使用的動力及汽車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等知識.

        (3)本題考查學生通過材料獲取信息的能力.

        (4)本題考查計算機的應用,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解答】(1)由材料“不斷擴大的市場…英國還擁有更多的、可供工業(yè)革命使用的流動資本”等可知工業(yè)革命爆發(fā)需要有市場、資金;由“農田的圈占,英國獲得了充裕的流動勞動力”可知工業(yè)革命爆發(fā)需要有市場、資金和勞動力.

        (2)棉紡織業(yè)的發(fā)展是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產物,主要依靠蒸汽機作為動力.福特汽車公司的裝配線生產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產物,使用電力作為動力.汽車、飛機等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3)從材料中科學成果項目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生產推廣年份的間隔來看,生產推廣與基礎研究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生產推廣與應用研究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科學和技術越來越緊密結合并迅速應用于生產.

        (4)計算機的應用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分為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只要言之有理,符合事實就可,應該辯證地看待.例如:計算機的應用如網絡技術能進行遠距離,高速度的信息交流,大大縮短了全球空間,影響著人類文明的進程.計算機的應用改善著人們的衣、食、住、行、用、社會交往等.同時計算機的應用也對人類生活產生消極影響,如電子垃圾污染環(huán)境,信息泛濫,虛擬社會讓人沉迷,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等.我們需要趨利避害,積極應用于獲取信息,增長知識方面.

        故答案為:

        (1)市場、資金和勞動力.

        (2)棉紡廠使用蒸汽機作為動力;裝配線使用電力作為動力.汽車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答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亦可).

        (3)生產推廣與基礎研究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生產推廣與應用研究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科學和技術緊密結合并迅速應用于生產(其它答案意思相

        近,酌情給分).

        (4)影響分為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只要言之有理,符合事實,答一個方面給一半的分.例如:計算機的應用如網絡技術能進行遠距離,高速度的信息交流,大大縮短了全球空間,影響著人類文明的進程.計算機的應用改善著人們的衣、食、住、行、用、社會交往等.同時計算機的應用也對人類生活產生消極

        影響,如電子垃圾污染環(huán)境,信息泛濫,虛擬社會讓人沉迷等.

        25.回首,不是為了懷舊,而是為了銘記與反思.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自強以練兵為要,練兵又以制器為先.”向西方學習以求“自強御侮”,洋務派引進西方機器設備和生產技術,制造槍炮船艦;用新式槍炮、輪船裝備軍隊,改造陸軍,建立新式海軍.同樣處于危機之下的日本,也走上了變革的道路.1868年,明治政府開始進行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明治政府大力興建鐵路、工廠,發(fā)展郵政和電訊事業(yè),還積極扶持私人企業(yè),向西方選派留學生,高薪聘請西方專家和技師到日本工作;效法西方軍事制度,實行征兵制,建立常備軍.

        ﹣﹣整理自岳麓版教科書《中國歷史》、《世界歷史》

        【史實梳理】

        (1)依據材料,談談日本從哪些方面向西方學習?

        材料二:對日本人來說,中國人從有頭腦的、內省的和充斥于德川時代藝術家繪畫中的圣賢,一變而成為1895年印刷商們所描述的在近代日本軍隊面前倉皇逃跑的烏合之眾.這樣他們就成了笨拙而忸怩的學生,在20世紀初的東京街頭上,往往因其發(fā)辮和衣著而受到玩童們的嘲罵.

        ﹣﹣普林斯頓大學歷史教授馬里烏斯•詹森

        【問題分析】

        (2)依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人從“圣賢”變成了“烏合之眾”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這是19世紀下半葉一水之隔的鄰邦,一邊是從圣賢到烏合之眾,而另一邊則崛起為亞洲帝國主義,一條學習西方的道路,兩種不同的歸宿,這幾乎成為一個時代的縮影.

        ﹣﹣吳燕《落霞》

        【感悟探究】

        (3)“一條學習西方的道路,兩種不同的歸宿”,中日改革一敗一成.面對這樣的結局,談談你的認識.(要有觀點,有史實,史論結合)

        【考點】材料解析題;甲午中日戰(zhàn)爭;日本明治維新;歷史開放性問題.

        【分析】(1)本題考查材料中提及的日本向西方學習的內容.

        (2)本題考查學生結合材料理解甲午戰(zhàn)爭中中國戰(zhàn)敗的知識.

        (3)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思辨能力.

        【解答】(1)由材料“1868年,明治政府開始進行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明治政府大力興建鐵路、工廠,發(fā)展郵政和電訊事業(yè),還積極扶持私人企業(yè),向西方選派留學生,高薪聘請西方專家和技師到日本工作;效法西方軍事制度,實行征兵制,建立常備軍.”可知,日本引進西方技術,創(chuàng)辦近代企業(yè);效法西方軍事制度,創(chuàng)立近代化軍隊.

        (2)由材料“對日本人來說,中國人從有頭腦的、內省的和充斥于德川時代藝術家繪畫中的圣賢,一變而成為1895年印刷商們所描述的在近代日本軍隊面前倉皇逃跑的烏合之眾.”中的1895年變成烏合之眾可知,這是由于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中國人從“圣賢”變成了“烏合之眾”.

        (3)“一條學習西方的道路,兩種不同的歸宿”,中日改革一敗一成,造成這種結局的原因主要有:日本自上而下,救亡圖存,積極革弊立新,政治體制,教育,軍事,經濟等全方位改革,因此,很快崛起;清政府為維護統(tǒng)治階層的利益,只進行技術、軍事等方面的改革,而教育,政體遲遲不愿改革,最終錯過改革的大好時機,在內外交困的格局下,土崩瓦解.

        故答案為:

        (1)引進西方技術,創(chuàng)辦近代企業(yè);效法西方軍事制度,創(chuàng)立近代化軍隊.

        (2)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

        (3)此題為開放性試題,可從洋務運動、明治維新、甲午戰(zhàn)爭等相關歷史事件的思考中提出觀點,展開論證,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看了"2016年孝感市中考歷史試卷及答案"的人還看:

      1.2016中考歷史同步試題及答案3套

      2.2016年孝感市化學中考試題及答案

      156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