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開創(chuàng)外交新局面習題及答案
高中歷史開創(chuàng)外交新局面習題及答案
外交政策是一國處理國際、對外關系問題,進行外交活動所遵循的基本原則和行動方針。接下來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高中歷史開創(chuàng)外交新局面習題及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歷史開創(chuàng)外交新局面習題
1.1972年日本與中國實現(xiàn)邦交正?;闹饕蚴?/p>
A.中國外交戰(zhàn)略政策的推動 B.中美關系緩和的推動
C.中美蘇三角關系的推動 D.經貿關系發(fā)展的推動
2.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就美國方面來講,其主要原因是
A.要放棄敵視中國的決策 B.要改善中美關系
C.全球戰(zhàn)略調整的需要 D.尼克松總統(tǒng)的個人愿望
3.20世紀50~70年代,美國對中國的政策經歷了由封鎖威脅、孤立到謀求中美關系正常化的轉變。導致這一轉變的直接原因是
A.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矛盾相對緩和
B.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
C.戰(zhàn)后美國對蘇聯(lián)的爭霸由攻勢轉為守勢
D.中國推動了正確靈活的外交政策
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外交領域里給國際社會造成重大影響的是
?、偬岢龊推焦蔡?ldquo;五項原則” ②提出“求同存異”的外交方針 ③提出劃分“三個世界”的理論 ④提出適應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當前中國繼續(xù)積極發(fā)展對外關系的主要戰(zhàn)略意圖是
A.發(fā)展睦鄰外交 B.爭取和平建設的國際環(huán)境
C.建立國際新秩序 D.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
6.“和諧世界”的理念,貫穿于2006~2007年中國外交的每頁日志上;從中俄互辦“國家年”到“48個非洲國家共辦中非合作論壇,從與美國舉行首次戰(zhàn)略經濟對話到積極斡旋重啟六方會談,從緊急救援印尼地震到向黎巴嫩增派聯(lián)合國維和人員……。它所闡釋的國際關系新理念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引起共鳴,是新世紀、新階段中國內政與外交方針的完美結合。這一外交理念
?、倮^承了新中國外交的傳統(tǒng) ②結合國際形勢與我國國際地位和影響的變化,進行了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 ③更加完善了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拉近了世界與中國的距離,推進了和平與繁榮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1971年,周恩來在接見來訪的美國乒乓球代表團時說:“你們這次來,打開了兩國人民友誼的大門。”這反映了當時中美關系解凍的特點是
A.以民促官 B.國際推動
C.官方交流 D.以官帶民
8.中美建交以來,兩國關系多次出現(xiàn)轉折,但最終都能得以恢復和發(fā)展,導致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美雙方存在著廣泛的共同利益
B.中美矛盾已經徹底解決
C.中美雖有分歧但無根本矛盾沖突
D.中美兩國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的差別正逐漸消失
9.讀下列“歷屆聯(lián)大討論恢復中國在聯(lián)合國合法權利時支持中國票數(shù)增長示意圖”,據(jù)此圖分析,理解錯誤的是
A.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
B.第三世界的力量迅速崛起
C.恢復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是大勢所趨
D.西方國家逐步放棄了長期以來敵視中國的政策
10.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形勢轉變的關鍵是
A.周恩來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中國恢復了聯(lián)合國席位
C.中美關系逐步緩和 D.中日正式建交
11.下列有關周恩來的外交活動的先后順序正確的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12.2001年4月13日 ,日本文部省宣布,“新歷史教科書編纂會”編寫的教科書檢定合格。該教科書刪除了“從軍慰安婦”,“侵略”等記述和用語,中.韓等國政府就日本教科書問題提出了強烈抗議。下面有關論述中正確的是
?、龠@類事件的發(fā)生阻礙了中日關系的發(fā)展 ②日本右翼勢力發(fā)展較快 ③亞洲人民反對新殖民主義任重道遠?、芪覀儜l(fā)揚五四愛國精神,抵制日貨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中國積極推進與下列哪些地區(qū)性國際組織相關的區(qū)域合作
①亞太經合組織 ②北美自由貿易區(qū) ③世界貿易組織 ④上海合作組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14.閱讀下列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美國商船“中國皇后”號商船橫渡太平洋,從美國駛抵中國通商口岸──廣州,與當?shù)刂袊倘诉M行貿易活動,并于次年5月返抵紐約。這是迄今所知中美兩國之間的首次交往。隨船而來的蕭衛(wèi)少校曾有一則這樣的手記:“中國皇后號榮幸地升起了在這海域從未有人升起或看見過的第一面美國國旗,這一天就是1784年8月28日。”
材料二:1972年2月21日……這是個被稱為改變世界歷史的一瞬間。周恩來對尼克松說:你把手伸過世界上最遼闊的海洋來和我握手,二十五年沒有交往了啊。……周恩來在歡迎尼克松的宴會上說:……我們希望,通過雙方平等地交換意見,弄清彼此之間的分歧,尋找共同點,使我們兩國的關系能夠有一個新的開始。
──摘自記錄片《周恩來》
材料三:2006年11月19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美國總統(tǒng)布什在越南首都河內會晤。胡錦濤表示,自我們7月圣彼得堡會晤以來,中美關系又取得了新進展。我們對中美關系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感到高興。布什表示,美中關系發(fā)展良好,美中關系是美國對外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致力于保持同中國的良好關系。
(1)根據(jù)材料一,分析美國“中國皇后號”商船最初來到中國時,中國政府采取的是怎樣對外政策?當時實施這一政策的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中,周恩來所說的“最遼闊的海洋”和 “新的開始”各指什么?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新的開始”對20世紀70年代的中國外交產生的影響。
(3)當前,保持“中美關系沿著健康的軌道發(fā)展”的主要前提是什么?影響“中美關系沿著健康的軌道發(fā)展”的主要障礙又有哪些?
高中歷史開創(chuàng)外交新局面習題答案
1.B 2.C 3.C 4.C 5.D
6.D 7.A 8.A 9.D 10.C
11.D 12.C 13.D
14.(1)政策:閉關政策。根源:中國封建自然經濟的封閉性。
(2)喻指:中美二十多年的斷絕交往、尼克松訪華。影響:打破了由于美國遏制中國所造成的外交僵局,我國外交出現(xiàn)了新局面;中日關系迅速發(fā)展;許多國家紛紛與中國建交。1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毛澤東與尼克松會晤。中美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為我國打開外交新局面起了推動作用。
(3)前提:堅持中美三個聯(lián)合公報。障礙:一是美國沒有完全放棄遏制中國的政策,不斷干涉中國內政,并對中美關系的發(fā)展設置障礙;二是支持臺獨勢力,阻撓中國統(tǒng)一大業(yè);三是推行霸權主義政策,威脅世界的和平與安全。
猜你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