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生物備考知識點全攻略
2018年的中考即將到來,生物知識點是否已經全部掌握?備考要掌握技巧才能事半功倍!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提供關于2018中考生物備考知識點全攻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018中考生物備考知識點一、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的特征
?、偕锏纳钚枰獱I養(yǎng):絕大多數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自養(yǎng));動物則從外界獲取現成的營養(yǎng)(異養(yǎng))②生物能進行呼吸:有氧、無氧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的廢物動物排出廢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氣體、排尿植物排出廢物的方式:落葉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應激性、反射
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2、生物圈的范圍:以海平面為標準,上下個10千米
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
營養(yǎng)物質、陽光、空氣、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4、影響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因素:
?、俜巧镆蛩貙ι锏挠绊懀汗?、溫度、水分等;
?、谏镆蛩貙ι锏挠绊懀?/p>
捕食關系:吃與被吃(如:七星瓢蟲和蚜蟲;狼和羊)
競爭關系:爭奪共同資源(如:稻田里雜草和水稻爭奪陽光)
合作關系:協作(如:螞蟻、蜜蜂家庭成員之間分工合作)
寄生關系:一方有利,一方有害(如:各種寄生蟲和人)
共生關系:相互依存,不能分開(如: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白蟻和鞭毛蟲)
5、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和影響:
?、偕飳Νh(huán)境的適應(生物有所改變):荒漠中的駱駝,尿液非常少;駱駝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長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樹等。
?、谏飳Νh(huán)境的影響(環(huán)境有所改變):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糞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風固沙;大樹底下好乘涼;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等都屬于生物影響環(huán)境。
6、生態(tài)系統的概念和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huán)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tài)系統。
生產者(主要成分):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生物部分消費者:各種動物:直接或間接利用植物制造的有機物
分解者(必備成分):營腐生生活的細菌、真菌: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
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溫度、土壤等
7、食物鏈和食物網:
①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食物鏈彼此交錯連接,就形成了食物網。
②生態(tài)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有毒物質也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
③寫食物鏈時注意:只能以生產者開始,以最高層消費者結束,不能有分解者,箭頭從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8、生態(tài)系統的多樣性:
森林生態(tài)系統:有“綠色水庫”之稱,又被稱為地球的“肺”。
草原生態(tài)系統:
海洋生態(tài)系統:植物絕大部分是藻類
淡水生態(tài)系統:包括江、河、湖泊、池塘等。
濕地生態(tài)系統:沼澤是最典型的代表,被稱為地球的“腎”。
農田生態(tài)系統:是人工生態(tài)系統,以農作物為主。人的作用突出。
城市生態(tài)系統:人起支配作用。消費者主要是人類。
生物圈: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
9、生態(tài)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
①一般情況下,生態(tài)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對穩(wěn)定的。生態(tài)是一個動態(tài)平衡。
?、谧詣诱{節(jié)能力的大小取決于食物鏈和食物網的復雜程度。(越復雜,自動調節(jié)能力越強)
?、燮茐纳鷳B(tài)系統的因素中,人類活動是主要因素。
10、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每一個生態(tài)系統都與周圍其他的生態(tài)系統相關聯,這種關聯表現在方方面面,所以,可以把所有生態(tài)系統看成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就是生物圈。
11、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
觀察法、調查法(普查法和抽樣調查法)、實驗法(對照實驗和模擬實驗)
12、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
?、偬岢鰡栴}(從題干信息中找原話)
?、谧鞒黾僭O(將提出的問題改為陳述句)
?、壑贫ㄓ媱?控制單一變量;設計實驗組和對照組;設置重復組排除偶然因素減小實驗誤差)
?、軐嵤┯媱?/p>
⑤得出結論(肯定假設或否定假設)
?、薇磉_交流
13、對照實驗:
在《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的探究活動中,只有光照條件是不同的,所以它是這個實驗中的變量,而其他條件如溫度、土壤的潮濕程度等因素都是一樣的。像這樣,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
2018中考生物備考知識點二、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
考試內容25:闡明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1.細胞核:與生物遺傳有密切關系。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
2.細胞質:生命活動的重要場所。
3.細胞膜:保護細胞的內部結構,控制細胞內外物質的進出。
4.葉綠體:光合作用的場所。利用無機物合成有機物。
5.液泡:內含細胞(液味道物質)與細胞的吸水與失水有關
6.細胞壁:保護和支持。保護細胞的內部結構和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
(線粒體:呼吸作用的場所,分解有機物放出二氧化碳和水)
考試內容26:比較動植物細胞的結構異同點
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B、D、C)。
不同點:植物細胞(甲)還有葉綠體(E)、液泡(F)、細胞壁(A)。
考試內容27:描述細胞核在生物遺傳中的重要作用
細胞核:生物的主要遺傳物質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的染色體上,由于DNA上有與生物遺傳有關的遺傳信息,因此,細胞核在生物遺傳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
1997年2月23日,英國羅斯林研究所的實驗室里誕生了一只名為“多利”的小羊。這標志著“克隆技術”在動物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下面是克隆羊“多利”的身世示意圖,請分析并回答問題。
(1)“多利”有三個“媽媽”,在“多利”誕生的過程中,他們分別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母羊A提供: ;
母羊B提供: ;
母羊C提供: ;
(2)在三個“媽媽”中,多利的外貌最像母羊B,其原因是 。
答案:(1)去核卵細胞 乳腺細胞的細胞核 胚胎發(fā)育的場所
(2)母羊B提供乳腺細胞的細胞核,而細胞核中具有遺傳物質
考試內容28:說出生物體各種組織是由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新生命的起點受精卵:在受精卵產生的許多新細胞中,一小部分細胞繼續(xù)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細胞在形態(tài)結構上產生了差異,分別執(zhí)行不同的生理功能從而形成了組織。即細胞分化的結果形成組織。
考試內容29:制作洋蔥表皮細胞和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
擦:擦載玻片和蓋玻片
滴: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撕鱗片葉的內表皮 。
展:將實驗材料置于水滴中展開
蓋:蓋蓋玻片。用鑷子夾住蓋玻片的中央讓蓋玻片的一側接觸水滴邊緣,然后緩慢蓋上。避免產生氣泡
染:染色 。在蓋玻片一側滴加一滴碘酒另一側用吸水紙吸,重復2-3次。
吸:
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漱口用涼開水,滴生理鹽水0.9%,可以維持細胞的形態(tài)(防止細胞吸水過多而漲破)。取材:口腔內測壁。染色最深的是細胞核。
考試內容30:描述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植物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考試內容31:高等動物和人的基本結構層次
動物和人的基本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和人體 。動物結構層次多出系統。
考試內容32:練習徒手切片
將馬鈴薯切成1、0.5、3厘米的支持物,將葉片(帶主葉脈)夾在支撐物的切縫中,用沾過水的刀片向自己的方向快速拉切。將切下的葉片刷在盛有清水的培養(yǎng)皿中。挑選最薄的的材料,制成臨時切片,用用左手的拇指與食指、中指夾住實驗材料,拇指低于食指,以免被刀片割破食指。切片時向著自己的方向連續(xù)水平斜向拉切
2018中考生物備考知識點三、觀察細胞結構
花到果實的過程中,子房發(fā)育成果實,子房壁發(fā)育成果皮,胚珠發(fā)育成種子,珠被發(fā)育成種皮,受精卵發(fā)育成胚。
水在植物體內作用很大,水分充足時,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態(tài),葉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無機鹽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運輸。
植物主要靠根吸水,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區(qū)。該區(qū)生有大量的根毛。導管位于植物莖內的木質部(樹干),向上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篩管位于植物莖內的韌皮部(樹皮),向下運輸有機物。在它們之間有形成層(細胞具有分裂能力),可以使植物不斷長粗。
植物體吸收來的水分主要用于蒸騰作用。水散失的“門戶”是氣孔,它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它是由兩個半月形狀的保衛(wèi)細胞圍成的空腔。
植物葉片的結構主要由上下表皮、葉肉、葉脈、氣孔四部分組成。
植物的蒸騰作用的作用:促進根對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和向上運輸。此外,蒸騰作用還能夠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條件是光能和葉綠體,產物是有機物和氧,在此過程中,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并儲存在有機物中。
利用天竺葵探究光合作用時,先放置黑暗處一晝夜的目的是耗盡葉片中原有的有機物(淀粉),遮住葉片的一部分用于對照實驗,變量是光,用酒精脫去葉綠素后,滴加碘液是利用了淀粉遇碘變藍的特性。結果是:葉片未遮光部分變藍色,遮光部分不變藍色。說明葉片的見光部分產生了有機物——淀粉。
根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qū)。根的生長主要原因:①分生區(qū)細胞數量的增加、
②伸長區(qū)細胞體積的增大。
植物的生長需要量最多的是無機鹽是含氮、含磷、含鉀的無機鹽。
芽在發(fā)育時,幼葉發(fā)育成葉,芽軸發(fā)育成莖,芽原基發(fā)育成芽。
花是由花芽發(fā)育成的。一朵花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花蕊,它有雄蕊(花藥、花絲)和雌蕊(柱頭、花柱、子房)兩種。此外,花中還具有的結構:花柄、花托、花萼、花瓣、花冠。
花粉從花藥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叫做傳粉?;ǚ墼诖迫镏^上開始萌發(fā),長出花粉管,穿過花柱,到達子房內的胚珠,釋放出精子細胞,和胚珠里含有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柱頭和花柱紛紛凋落,子房繼續(xù)發(fā)育,最終發(fā)育成為果實,胚珠發(fā)育成為種子,受精卵發(fā)育成為胚。傳粉不足時,可進行人工輔助受粉。
有機物對植物的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①構建植物體;②為植物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植物體呼吸作用就是植物利用氧,把有機物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并把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呼吸作用是生物共同特征,主要在細胞內的線粒體里進行。
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不同的氣體,這樣就維持了生物圈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的相對平衡,簡稱碳—氧平衡。其中,光合作用起主要作用。
種植農作物時,既不能過稀,也不能過密,應該合理密植。
一個地區(qū)內生長的所有植物叫做該地區(qū)的植被,我國主要的植被類型有六種:草原、荒漠、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每年3月12日是我國的植樹節(jié)。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