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高清vr播放在线观看,欧美亚洲精品免费,欧美日韩天堂在线视频,午夜福利小视频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備考資料 >

      高考地理復習的重要知識整理

      時間: 倩儀0 分享

      高考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轉折點,它甚至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呖嫉乩韽土暤闹匾R整理匯總,希望能夠幫到你喲!

      高考地理復習的重要知識整理

      高考地理復習的重要知識整理

      1、時區(qū)=經度/15°(若不整除,則四舍五入)區(qū)時差=時區(qū)差

      2、世界時:以本初子午線(0°)時間為標準時,也稱為格林尼治時間,也是零時區(qū)的區(qū)時。

      3、日期分割:零點經線往東至日界線(180°)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線為“昨天”。

      4、日界線:自西向東越過日界線(不完全經過180°經線)日期減一天,自東向西越過日期加一天。

      5、衛(wèi)星發(fā)射基地的區(qū)位選擇:

      自然因素(①氣象條件需要天氣晴朗②地球自轉的初速度:取決於緯度和地勢③地形平坦開闊);

      人文因素(地廣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國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技術力量強;②酒泉:大陸性氣候,晴天多;③西昌緯度低,發(fā)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緯度低,發(fā)射初速度大;海運便利。

      6、公轉速度:1月初--近日點—速度快,7月初--遠日點—速度慢;

      意義:①晝夜長短的變化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③四季的更替④五帶的形成

      7、公轉與自轉形成了黃赤交角(23°26′):

      ①黃赤交角存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四季

      黃赤交角存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的形成

      ②五帶的劃分界線:南北回歸線之間為熱帶、回歸線極圈之間為溫帶、極圈極點之間為寒帶

      ③若黃赤夾角變大,熱帶和寒帶變大,溫帶變小;若黃赤夾角變小,熱帶和寒帶變小,溫帶變大

      若黃赤交角為零,太陽永遠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消失。

      8、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guī)律:①由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90°—△(直射點與所求點的緯度間隔)

      ③夏至日北回歸線以北地區(qū)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歸線以南地區(qū)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qū)-----有兩次直射機會---兩次最大值

      ⑤緯度越高,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小,樓房間距越大。

      9、晝夜長短的時間分布:

      ①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哪個半球晝長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晝長夜短。

      ②太陽直射點向哪個半球移動,這個半球的.晝就漸長,北半球6月22日晝最長,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回歸線之間晝長最大值與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現(xiàn),如??谑?。

      10、晝夜長短的緯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白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廣州

      北半球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南白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gt;廣州>上海,

      11、晝長=日落時間—日出時間;晝長=24小時—夜長

      日出時間=12:00-晝長/2(或0:00+夜長/2);赤道上的點的日出時間是6:00

      日落時間=12:00+晝長/2(或24:00-夜長/2);赤道上的點的日落時間是18:00

      12、地球是個不發(fā)光、不透明球體—-晝夜現(xiàn)象出現(xiàn)

      地球自轉的球體—-晝夜更替(自轉速度周期影響晝夜溫差變化)

      地球傾斜的公轉的球體—-直射點的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五帶。

      高中地理有什么知識點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類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勢起伏狀況

      3.(多種地形條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剖面圖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影響氣溫的因素

      1.緯度(決定因素):影響太陽高度、晝長、太陽輻射量、氣溫日較差,年較差(低緯度地區(qū)氣溫日、年較差小于高緯度地區(qū))

      2.地形(高度、地勢):陰坡、陽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熱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對冬季風阻擋,同緯度山地比平原日較差、年較差小等)

      3.海陸位置:海洋性強弱引起氣溫年較差變化

      4.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5.天氣狀況(云雨多的地方氣溫日、年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墊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氣溫低);綠地氣溫日、年較差小于裸地

      7.人類活動:熱島效應、溫室效應等

      高考地理怎樣復習

      1、圍繞一個中心,狠抓基礎

      這個中心就是主干。結合高考來看,近幾年的文綜試卷中地理部分立足于考查地理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規(guī)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對地理學科主干知識的考查。對這些主干知識的復習,學生要準確地理解其內涵和外延。搞清每個知識點的來龍去脈、適用范圍和條件;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個知識點。還要對重點知識進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識間的橫向關系和縱向聯(lián)系,逐步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框架,形成知識網絡圖。

      2、重視地圖,在地圖上落實地理知識

      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高考題往往以地圖為起點。近年來,高考題的征集甚至出現(xiàn)了微觀和局部,這就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地圖閱讀能力和區(qū)域定位能力。因此,學生要注意閱讀、填空、默讀、甚至畫圖的訓練。只有把所有的知識都放在地圖上,他們才能有效地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179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