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單元知識點總結
失敗乃成功之母,重復是學習之母。學習,需要不斷的重復重復,重復學過的知識,加深印象,其實任何科目的學習方法都是不斷重復學習。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一些九年級化學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三上冊化學必背知識點
些物質的特性及用途:
1、可燃性的氣體:H2、CO、CH4(甲烷)都可做燃料,點燃前都要驗純,與空氣混合點燃會爆炸。
2、還原性的物質:C、H2、CO都可用來冶煉金屬,將金屬氧化物還原成金屬單質。具有氧化性的物質:O2,CO2
3、助燃性物質:O2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或使燃著木條燃燒更旺。
4、有毒的氣體:CO,能與血紅蛋白結合使人中毒,煤氣中毒就是指CO中毒。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氣體:只有CO2
5、最輕氣體:H2也是燃燒無污染的氣體燃料
6、干冰(CO2固體):用于人工降雨,致冷劑;CO2氣體:用于滅火,做溫室肥料,制汽水等鹽酸(HCl):用于除鐵銹,是胃酸的主要成份,濃鹽酸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HCl氣體)
7、石灰石(CaCO3):建筑材料,制水泥、高溫煅燒制CaO;
8、生石灰CaO:易與水反應并放熱,做食品干燥劑,可用來制取Ca(OH)2。
9、熟石灰Ca(OH)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爾多液,與Na2CO3反應制取NaOH
化學與社會相關常識
三大化石燃料:煤(固)、石油(液)、天然氣(氣)
1、六大營養(yǎng)物質:糖類(主要供能物質,如:米、面、蔗糖、葡萄糖等)、
油脂、蛋白質(魚、肉、蛋、奶、豆)、維生素(蔬菜、水果)、水、無機鹽
2、缺乏某些元素導致的疾?。?/p>
缺鈣:骨質疏松癥(老年人)、佝僂病(兒童);
缺鐵:貧血
缺碘:甲狀腺腫大(大脖子病)
缺維生素A:夜盲癥;缺維生素C:壞血病
3、合金:生鐵和鋼都是鐵的合金,區(qū)別是含碳量不同,鋼含碳量低,黃銅是Cu-Zn合金鐵生銹條件:鐵同時與空氣(主要是O2)和水接觸
4、防銹方法是:保持鐵制品表面干燥和潔凈,并在金屬表面形成保護膜(涂油漆、涂油、鍍其它金屬等)。
5、可燃物燃燒條件:
⑴是可燃物;
⑵與空氣(或O2)接觸
⑶溫度達到可燃物著火點
6、滅火的方法:
⑴隔離可燃物,如建立隔離帶、釜底抽薪;
⑵隔絕空氣(或O2),如用濕布、燈帽、土蓋滅火焰,用CO2滅火
⑶降低溫度至可燃物著火點以下,如用水滅火。
7、環(huán)境污染名詞:
酸雨:主要由SO2、NO2造成,酸雨危害是使河流、土壤酸化,建筑物、金屬被腐蝕。
臭氧層空洞:臭氧能吸收紫外線,由于臭氧被氟里昂等破壞而形成
溫室效應:空氣中CO2排放過多引起全球氣溫上升
白色污染:塑料隨意丟棄,不易被降解而造成的污染。
空氣質量日報:
污染物主要指標是:總懸浮顆粒、SO2、氮氧化物(如NO2)
化學九年級上冊知識點
1、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是分子、原子、離子。
2、還原氧化銅常用的三種還原劑:氫氣、一氧化碳、碳。
3、氫氣作為燃料有三大優(yōu)點:資源豐富、發(fā)熱量高、燃燒后的產物是水不污染環(huán)境。
4、構成原子一般有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5、構成物質的元素可分為三類即(1)金屬元素、(2)非金屬元素、(3)稀有氣體元素。
6、鐵的氧化物有三種,其化學式為(1)FeO、(2)Fe2O3、(3)Fe3O4。
7、化學方程式有三個意義:(1)表示什么物質參加反應,結果生成什么物質;(2)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問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數比;(3)表示各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
8、收集氣體一般有三種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9、通常使用的滅火器有三種:泡沫滅火器;干粉滅火器;液態(tài)二氧化碳滅火器。
10、CO2可以滅火的原因有三個: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11、單質可分為三類:金屬單質;非金屬單質;稀有氣體單質。
12、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礦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氣。
煤干餾(化學變化)的三種產物:焦炭、煤焦油、焦爐氣
13、應記住的三種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
14、氫氣和碳單質有三個相似的化學性質:常溫下的穩(wěn)定性、可燃性、還原性。
15、教材中出現的三次淡藍色:(1)液態(tài)氧氣是淡藍色(2)硫在空氣中燃燒有微弱的淡藍色火焰、(3)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有淡藍色火焰。
16、三大氣體污染物:SO2、CO、NO2
17、酒精燈的火焰分為三部分:外焰、內焰、焰心,其中外焰溫度。
18、取用藥品有“三不”原則:(1)不用手接觸藥品;(2)不把鼻子湊到容器口聞氣體的氣味;(3)不嘗藥品的味道。
19、可以直接加熱的三種儀器:試管、坩堝、蒸發(fā)皿(另外還有燃燒匙)
20、質量守恒解釋的原子三不變:種類不改變、數目不增減、質量不變化
21、與空氣混合點燃可能爆炸的三種氣體:H2、CO、CH4(實際為任何可燃性氣體和粉
22、原子中的三等式: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
九年級上冊化學知識點歸納2021
1、分子是保持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區(qū)別是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決定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5、在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
6、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7、鎂離子和鎂原子具有相同的質子數或核電荷數。
8、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
9、決定元素的種類是質子數或核電荷數。
10、空氣是由幾種單質和幾種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氣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鹽水、石灰水等。
13、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
15、燃燒、鐵生銹、食物變質等都是化學變化。
16、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是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
17、金屬活動性順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18、具有還原性的物質是H2、C、CO。其中屬于單質的是C、H2。屬于化合物的是CO。
19、燃燒、緩慢氧化、自燃的相同點是都是氧化反應。
20、在化學反應前后,肯定不變的是原子的種類和數目、元素的種類、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肯定變化的是物質的種類和分子的種類。
21、2H2表示兩個氫分子;2H表示兩個氫原子;2H+表示兩個氫離子。
22、能鑒別氫氧化鈉溶液、鹽酸、水的試劑是石蕊試劑。
23、氫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比空氣輕,難溶于水。
24、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比空氣重,能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