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高清vr播放在线观看,欧美亚洲精品免费,欧美日韩天堂在线视频,午夜福利小视频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初中學習方法 > 初一學習方法 > 七年級語文 >

      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文言文閱讀專項練習

      時間: 於寶21274 分享

        文言文作為語文考試中的必考考點,同時也是比較難掌握的考點之一,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某踔姓Z文七年級下冊文言文閱讀專項練習,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文言文閱讀專項練習

        孫權勸學

        (上下滑動查看)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1.下列各組句子,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蒙辭以軍中多務/或以錢幣乞之 B.孰若孤/若為傭耕

        C.及魯肅過尋陽/人恒過,然后能改 D.見往事耳/有時見日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隱含的兩個成語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選自《資治通鑒》,是根據(jù)先前的史書改寫的。

        B.本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的勸說下努力學習,才略有驚人長進的故事。

        C.魯肅最后與呂蒙主動“結友”,是因為魯肅被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表現(xiàn)出魯肅的敬才、愛才。

        D.本文贊揚了孫權和呂蒙認真學習的精神,告誡人們,重任在身不可不學習的道理。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蒙辭以軍中多務/皆以美于徐公 B.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左丞相睿以為軍諮祭酒

        C.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宋何罪之有 D.遂與外人間隔/肅遂拜蒙母

        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同學聚會,見大家變化很大,班長感慨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況是分別三年了呢!”(用原文的語句填空)

        8.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按照時間順序,先寫孫權勸學,呂蒙“乃始就學”;后寫魯肅“與蒙論議”,“結友而別”。

        B.本文極簡略且剪裁精當,以精煉的文筆突出人物的風采。

        C.寫魯肅“與蒙論議”,著重寫兩人風趣的一問一答,以此來表現(xiàn)孫權的善勸。

        D.本文寫事情的結果,不直接寫呂蒙如何學而有成,而是通過魯肅、呂蒙的對話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

        1.A 解析:A項兩個“以”都是“用”的意思。B項第一個“若”是“及,比得上”的意思,第二個“若”是“你”的意思。C項第一個“過”是“到”的意思,第二個“過”是“犯錯誤”的意思。D項第一個“見”是“了解”的意思,第二個“見”是“看見”的意思。

        2.你現(xiàn)在身居要職掌握重權,不可以不學習!

        3.刮目相待 吳下阿蒙

        4.D 解析:沒有贊揚孫權的認真學習精神。

        5.D 解析:A項第一個“以”是介詞,“用”;第二個“以”是動詞,“認為”。B項第一個“以為”是動詞,“認為”;第二個“以為”是介詞“以”和動詞“為”組成的詞組,“把……作為”。C項第一個“之”是副詞,“這么”;第二個“之”是賓語前置的標志,無實義。D項兩個“遂”都是介詞,“于是”。

        6.以你現(xiàn)在的才干和謀略,已不再是當年的那個東吳阿蒙了!

        7.士別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8.C 解析:應是表現(xiàn)呂蒙的學有所成。

        木蘭詩

        (上下滑動查看)

        一 填空題

        《木蘭詩》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 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 。它與《孔雀東南飛》并稱為“樂府雙璧”。

        二 解釋下列詞語

        1木蘭當戶織(對著)(門) 2不聞機杼聲( 織布梭子)3 惟聞女嘆息(只) 4問女何所憶( 思念)

        5軍書十二卷(表示多數(shù),不是確指) 6愿為市鞍馬(為此)(買)(泛指馬和馬具)

        7旦辭爺娘去(早晨) 8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水流聲 ) 9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馬叫的聲音)

        10萬里赴戎機(戰(zhàn)爭) 11關山度若飛(過)12朔氣傳金柝(北方)(古時軍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13寒光照鐵衣(鎧甲)14策勛十二轉(記功)15賞賜百千強(有余)16出郭相扶將(外城)(扶持)

        17當戶理紅妝(指女子的艷麗裝束)18著我舊時裳(穿)19對鏡帖花黃(帖通貼 )20雄兔腳撲朔(動彈)

        21雌兔眼迷離( 瞇著眼 )22雙兔傍地走( 并排跑 )

        三 原文填空

        1 文中表現(xiàn)木蘭代父從軍原因的詩句是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2 表現(xiàn)木蘭出征做準備的排比句是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3 表現(xiàn)軍情緊急和木蘭矯健英姿的句子是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4 以特有的事物表現(xiàn)邊塞夜景的句子是 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

        5 表現(xiàn)戰(zhàn)爭持久的句子是 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6 集中體現(xiàn)木蘭高尚品格、不慕榮利的詩句是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

        7 表現(xiàn)家人對木蘭歸家后的喜悅心情的詩句是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8 表現(xiàn)木蘭歸家后喜悅心情的詩句是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

        9 表現(xiàn)木蘭恢復女兒身之后愛美之情的詩句是 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

        10 富有喜劇色彩,給人意想不到效果的兩句詩是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11 成語“撲朔迷離”的原句是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12 任意寫出木蘭運用互文見義修辭方法的連續(xù)兩句 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13 描寫出木蘭同其他戰(zhàn)士一樣,戎馬倥傯,由于軍情緊急而矯健如飛的句子是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14 寫出文中運用反問修辭手法的句子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5 任意寫出文中運用頂針修辭手法的句子是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16 寫出詩中運用對偶修辭的手法的詩句 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17 寫出詩中運用排比修辭手法的句子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18 表現(xiàn)木蘭出征時矛盾心理的句子不聞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19 表現(xiàn)木蘭功勞之大,天子賞賜之多的句子是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20 從文中找出與“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意境相似的詩句是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

        21 有詩云“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木蘭詩》中也有相似的兩句 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22 “火伴”皆“驚忙”的原因是什么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23 從側面描寫木蘭戰(zhàn)功顯赫的句子是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24 寫出贊頌木蘭謹慎、聰明、勇敢,能力不遜于男子的議論句是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賣油翁

        (上下滑動查看)

        1.解釋加粗詞。

        A.公亦以此自矜(     )

        B.但微頷之(     )

        C.爾安敢輕吾射(     )

        D.(油)自錢孔人(     )

        E.惟手熟爾(     )

        F.笑而遣之(     )

        2.判斷下列各句翻譯的正誤。對的打“×”,錯的打“×”。

        A.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賣油翁)看見他射出了十支箭中的八九支。( )

        B.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你也懂得射箭嗎?我射箭的本領難道尚不算出色嗎?( )

        C.爾安敢輕吾射!你怎么敢輕視我射箭的本領!(  )

        D.徐以杓酌油瀝之。用勺子舀油倒入葫蘆。( )

        3.《賣油翁》選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謚號________,是我國________朝著名________。

        (二)陳康肅公堯咨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得C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笨得C笑而遣之。

        1.對下面句子中加粗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公亦以此自矜  (夸耀)

        B.嘗射于家圃  (菜園,指場地)

        C.釋擔而立睨之  (瞪眼睛)

        D.徐以杓酌油瀝之  (慢慢地)

        2.翻譯下面句子。

       ?、僖晕易糜椭甠_____ __  ②無他,但手熟爾_______ _

        3.下面句子全部表現(xiàn)陳堯咨驕傲自滿的一項是( )

       ?、俟嘁源俗择姊诘㈩h之③爾安敢輕吾射④我射不亦精乎⑤康肅笑而遣之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④③

        D.①③④

        4.寫出兩句勤奮成才的名言警句。____ ____

        (三)康肅問曰:“汝亦知射手?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笨得C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蹦巳∫缓J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笨得C笑而遣之。

        1.哪句話寫出了陳堯咨的驕橫之態(tài)?

        2.哪兩個字表現(xiàn)了賣油翁對陳堯咨箭術的態(tài)度?

        3.哪句話表現(xiàn)了賣油翁從容自若的態(tài)度?

        4.為什么要詳寫賣油翁“酌油”這段文字?

        2.A.夸耀  B.點頭  C.怎么  D.從  E.罷了  F.打發(fā)

        3.A.×  B.√  C.√ D.×

        (二)1.C

        2.(1)憑我酌油的經(jīng)驗知道這個道理(2)沒有什么,只不過手熟罷了

        3.D

        (三)1.“爾安敢輕吾射”;2.“手熟”;3.“以我酌油知之”;4.為了刻畫人物和表達中心的需要,詳寫賣油翁瀝油技藝的高超,突出他以理服暴、以“酌油”技藝制勝對方的形象;對陳堯咨恃技驕橫則無較詳細的描寫。突出了各自的性格,文章中心也十分突出。

        陋室銘

        (上下滑動查看)

        1.請具體定義一下“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統(tǒng)領全篇并點明主旨的句子(詞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點題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陋室環(huán)境,突出景色之雅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寫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寫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以古代名賢自況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全文畫龍點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通過描寫陋室,表達室主人怎樣的節(jié)操與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以什么來比喻陋室?哪兩個字貫穿全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寫陋室,卻沒有一個表現(xiàn)“陋”字,請用四個字概括本文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請用一個詞來概括本文所描繪的環(huán)境的近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

        13.請用一個詞來概括室中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是從哪幾面來表明陋室的“雅”的?從而證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這個看法?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做此銘主要表明自己的抱負和情操,也流露出諷刺現(xiàn)實的意味。你能看出當時的現(xiàn)實是怎樣的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從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形成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2.惟吾德馨(德馨)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5.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6.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7.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8.孔子云:“何陋之有?”

        9.本文通過描寫陋室,表達室主人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10.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龍之水比喻陋室,引出主旨?!暗萝啊绷⒁庳灤┤?。

        11.陋室不陋。

        12.恬靜雅致。

        13.談笑風生。

        14.從居室環(huán)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見“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

        15.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質(zhì)條件的好壞,而是精神世界的純潔與充實。他們鄙棄功名利祿,不趨炎附勢,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保持著堅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覺其陋。

        16.官僚士大夫階層思想庸俗、頹廢,居豪宅,尋歡樂。

        17.從本文表達的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來看,作者的思想是積極的;從他獨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來,使自己與污濁的社會隔離開來等做法來看,又是消極的。(也可有自己的看法)

        愛蓮說

        (上下滑動查看)

        1.文中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隨俗浮沉,又莊重、質(zhì)樸,不孤高自許、嘩眾取寵(或表現(xiàn)蓮的高潔,概括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高貴品德和堅貞操守)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高度概括蓮高貴品質(zhì)的句子(點明中心的主旨句)是:蓮,花之君子者也。

        3.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或特立獨行,正直不茍,豁達大度)因而美名遠揚的句子是: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4.比喻君子志潔行廉,又有莊重的儀態(tài),令人敬重而不敢輕侮的句子是: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5.在第一段中,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蓮的可愛形象,賦予蓮以美好的品質(zhì)?意在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操?

        從環(huán)境習性、體態(tài)香氣、清高氣質(zhì)等方面,表達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6.從作者對蓮的贊美來看,這種君子應具備怎樣的品格?

        鄙棄貪圖富貴、追求名利的世風,潔身自好,保持堅貞的氣節(jié)和高尚的品德。

        7.“陶后鮮有聞”中的“陶”指誰?文中的“鮮”與哪個詞語構成反義詞?

        指陶淵明。文中與“鮮”構成反義詞的是:眾(蕃)。

        8.“予獨愛蓮”中的“獨”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態(tài)度?遺世獨立,決不隨波逐流的態(tài)度。

        9.作者把蓮和牡丹對舉,其用意是什么?批判貪圖名利、追求富貴的世風,表明自己潔身自好的品格。

        10.作者不愿隱逸,也不貪圖富貴,他追求什么?在污濁的世間,堅貞不渝的保持自己的操守。

        11.在文中作者寫了三種花,請結合文章說說作者寫這三種花的用意分別是什么?

        作者寫蓮表白自己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寫菊表白自己不愿隱逸的生活態(tài)度,寫牡丹表白自己對追逐名利世風鄙棄的生活態(tài)度。

        12.“蓮之愛,同予者何人”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慨嘆品德高尚的君子太少,含蓄地表明追逐名利、趨炎附勢的人太多。

        13.喜歡哪一種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現(xiàn)。你喜愛哪一種花?說明喜愛的原因(包含駢句)。

        梅花。它頂風冒雪,“凌寒獨自開”。(傲雪盛開人皆頌,迎寒綻放世堪揚。)

        蒲公英花。花朵雖小,卻遍布各地,有極強的生命力。(花小能怡情,葉瘦能醫(yī)疾。)

        菊花。在萬花紛謝之時獨自開放,決不隨波逐流,且不畏嚴寒,堅強不屈。(百花凋謝始露面,孑身盛開也吐香。)

        14.孟子認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與周敦頤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種觀點,談談你的看法。

        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觀點。人的思想受環(huán)境的影響,“孟母擇鄰”說的即是這個道理。

        答法二:同意周敦頤的觀點。只要人保持堅貞的操守,潔身自好,即使處于污濁的環(huán)境中也能不受其影響。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靜。

        河中石獸

        (上下滑動查看)

       ?、贉嬷菽弦凰屡R河干,山門圮于河,二石獸并沉焉。閱十余歲,僧募金重修,求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數(shù)小舟,曳鐵鈀,尋十余里,無跡。

       ?、谝恢v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眾服為確論。

       ?、垡焕虾颖勚?,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于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水不能沖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嚙,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于數(shù)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

        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

       ?、乓凰屡R河干( ) ⑵山門圮于河( )

       ?、情喪鄽q( ) ⑷但知其一( )

        2.指出下面加點詞語的古今異義。(4分)

       ?、湃缡窃賴?古義:( ) 今義:( )

       ?、茽栞叢荒芫课锢?古義:( ) 今義:( )

        3.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聞之笑曰 B.當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聞之 D.其反激之力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4分)

       ?、攀欠悄臼?,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翻譯

       ?、迫粍t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

        翻譯

        5.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2分)

        1.⑴靠近 ⑵倒塌 ⑶經(jīng)歷 ⑷只

        2.⑴這樣 判斷動詞 ⑵事物的道理 物理學

        3.D

        4.⑴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沖走呢?

       ?、萍热贿@樣,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難道可以根據(jù)一點道理就可以主觀臆斷嗎?

        5.事物的變化是很多的,不能憑主觀臆斷去判斷事物。

      215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