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讀《論語》有感范文5篇
兩千多年前,孔子與其弟子的談話記錄成為中華文化第一經(jīng)典流傳至今。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少年一代在老師的引領下也在學習討論《論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論語》讀后感范文,希望給大家?guī)韼椭?/p>
論語讀后感
歷史的天空,煙塵滾滾,淡去了王侯將相的身影,隱沒了大秦阿房的殘垣,消逝了運河靈渠的繁忙。甚至于歷史的車輪軋過的痕跡,也早已悄然無蹤。
然而,泱泱大國,華夏文明,上下五千年,總有些像《論語》一樣的典籍,早已褪去迷離的色彩,卻余溫尚存,甚至觸手可及。穿越塵封千年的隧道,縱觀自春秋而至晚清的歷史煙云。你怎么也不會忽略這一階層——士人。三更明月,五更雞啼,十年如一日地寒窗苦讀,不為其他的什么,只為金殿獨占鰲頭,光耀門楣?!皶凶杂蓄伻缬瘢瑫凶杂悬S金屋”,有多少個士人在嚴寒,在酷暑,以此自勉;“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有多少個慘遭貶謫的士人,終生郁郁不得志,還依舊指望一展抱負,而最終客死他鄉(xiāng);有多少個士人,表面上說“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而最終至死不已,甚至于隱居之后,仍不忘政事。太多的太多,早已無法說清。只因“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為了光宗耀祖,為了一展抱負,為了實踐大義。只因《論語》所蘊涵的“積極入世”,“知其不可而為之”。只因“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只有入仕,才能顯示自我的人生價值。早已淡出歷史視角的中國士人們,他們無以選擇,他們只有依靠入仕來改變命運,來一展鴻圖。似乎“入仕”才是他們的唯一選擇,似乎“入仕”才是他們的人生坐標。正如當下很多活在山溝溝里的同齡人一樣,他們永遠也走不出大山,除了考上大學,自己改變自己的命運。曾看到過這樣的一句話——知識改變命運。當初年幼無知的我對此竊笑不已,如今想想,也許這就是現(xiàn)實。那么我的人生坐標又在哪里呢?行文至此,我停下筆來想想:推己及人也是啟發(fā)我們心智的途徑之一。那就來一次推人及己吧!從今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低眉仰首之間,胸次坦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案F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也許是經(jīng)典給大多數(shù)人的啟示,然而《論語》告訴我們更多的是“知其不可而為之”,是“積極向上”。也許,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或成功,或失敗,但心態(tài)很重要?!墩撜Z》非熱非冰,是一種永恒的溫度,溫暖透心。
論語讀后感
千年禮樂歸東魯,萬古衣冠拜素王。—題記孔子是東方圣人,曾被封為"至圣先師",被尊為‘’萬世師表‘’。在我國古代歷史上堪當此譽者,唯孔子一人而已。宋朝開國宰相趙普就曾說自己憑借半部治天下,西漢時期,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讓孔子的思想發(fā)揚光大,成為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文化正統(tǒng)??梢姡鬃拥乃枷雽笫赖挠绊懯嵌嗝吹纳钸h。
即使到了今天,孔子的思想仍閃耀著光芒。我們且看:當社會上一些官員貪污受賄,腐敗之風盛行的時候,孔子告訴我們:“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碑斘覀儽簧瞵嵤吕p繞,不愿承擔,而推之他人的時候,孔子告訴我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碑斘覀冇龅綉撟龅氖?,而由于思想牽絆不能加進去完成時,孔子告訴我們:“當仁——不讓于師。”當我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而虛榮裝懂的時候,孔子告訴我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當我們以為一味擴充知識只學而不思或思而不學時,孔子告訴我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碑斘覀儗优c小人區(qū)分不清時,孔子告訴我們:“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當我們看不到自己的缺點,而只看到別人的缺點時,孔子告訴我們:“擇其實這兒從之,其不善這兒改之?!碑斘覜]有了錯誤而不敢正視,不敢承認時,孔子告訴我們:“過而不改,是為過也。”當我們安樂享受而無拼搏進取之心時,孔子告訴我們:“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當我們與周邊的朋友交往而不知如何延續(xù)友誼之花時,孔子告訴我們:“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碑斘覀儗W習成績比自己差的同學輕蔑而不屑一顧時,孔子告訴我們:“不恥下問?!碑斘覀兊恼x之舉不被別人理解而悵惘彷徨時,孔子告訴我們:“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當我們遇到小事煩心而不能怒消忍受時,孔子告訴我們:“小不忍,則亂大謀?!?/p>
當我們遇事急于求成而不注重事情的發(fā)展規(guī)律時,孔子告訴我們:“欲速則不達?!碑斘覀冏允崖斆鞫惶崒W習時,孔子告訴我們:“名而好學”當我們想拋開社會責任而輕裝前行時,孔子告訴我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碑斘覀兠鎸ω毟粦沂舛e足頓挫時,孔子告訴我們:“貧而無諂,富而無驕?!碑斘覀兪栌谇诿愣盅哉動袀麜r,孔子告訴我們:“要敏于事而慎于言?!碑斘覀兩舷虑笏饕蛔肿鳛樾袨闇蕜t而最終一無所獲時,孔子告訴我們:“恕?!?/p>
當我們一心想在社會上立足而無甚方法可尋時,孔子告訴我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從孔子那里,我們不單感覺到“一簞食,一瓢飲”的質(zhì)樸,也感受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更感悟到他那以‘仁’為核心價值體系的內(nèi)在升華?!叭省钡墓廨x如太陽的曙光照耀大地——綿延而無絕期。敢問:“人遠乎吾哉?”子曰:“子欲仁,斯人至矣。”
論語讀后感
子曰:“夫孝,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孝,是儒家文化的起源,貫穿于中華數(shù)千年文明,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標志。何謂孝?問孝《論語》,孔夫子四言以蔽之。
一曰:“無違?!焙沃^也?“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毙⒕锤改?,最基本的就是對父母以禮相待。以禮事親,方能稱孝。古代二十四孝中丁蘭刻木事親,甚至因妻子對雕像不敬而將其休棄,這種做法雖然并不能為現(xiàn)代社會所接受,但也足見“禮”在傳統(tǒng)孝道中的重要位置。反觀今日,公務員廖天野等所謂優(yōu)秀人才對年邁父母毆打辱罵,有些子女為爭家產(chǎn)將父母逼至自殺,他們連最基本的禮都做不到,又何談孝道?
二曰:“父母,唯其疾之憂?!睊炷罡改福P心父母,是孝的重要表現(xiàn)。曾參噬指痛心,黃香扇席溫衾,古人對父母無微不至的掛念、關心令人動容。而今天,感動中國人物孟佩杰為照顧癱瘓母親背母上大學;湖南衛(wèi)視變形記主人公梁小友即使來到城市依然掛念父親腿疾,后悔參加變形而無法替父親分擔農(nóng)活,這些現(xiàn)代孝子故事更喚醒了人們心中孝的意識?!案改冈?,不遠游,游必方。”作為子女,如果心中能時常想著父母,行動上自然不必多言。
三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敬源于心中,孝敬父母,只有物質(zhì)上的供奉遠遠不夠,發(fā)自內(nèi)心的敬才能給父母帶來真正的溫暖。新二十四孝將精神上的孝敬作為孝的重要內(nèi)容,鼓勵人們多回家陪伴父母。與此相反的是,忙碌的日本人無空回家看望父母,卻發(fā)明出“代孝”這一職業(yè),讓他人代自己陪伴父母;我國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竟將“?;丶铱纯础弊鳛橛残砸?guī)定寫入法規(guī)。這值得人們思考,父母所需要的子女孝敬究竟是什么?我認為外在形式都是次要的,心中有孝,父母生活貧苦也感溫暖;心中無孝,父母生活富足亦覺心寒。
四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心里敬愛父母,臉色自然好看,只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孝,才能讓親子雙方都體會到孝的樂趣,這是孝的最高境界。閔損蘆衣順母,即使遭后母無情虐待仍面無怨色,在父親要把后母休掉時還極力挽留;李密為了照料生病的祖母使其善終,寫下《陳情表》毅然辭絕顯赫的官位。這些是心中敬愛父母長輩而將自己置之度外的發(fā)自真心的孝。盡管父母年老多病,時有糊涂,但仍然盡心侍奉,毫無怨言,這對當今的很多人來說恐怕都很難做到。
孔夫子這四言,本質(zhì)在于子女對父母應懷有一顆拳拳孝心,一片由衷敬意。問孝《論語》,讓我們追隨《論語》的腳步,從現(xiàn)在起將孝道身體力行!
論語讀后感
很長時間以來,不那么一目了然的文言和過長歷史的阻隔,讓我在潛意識中排斥著《論語》,無形地,我與它之間橫亙著一條鴻溝。終于,在這個舉國歡慶的盛大年份,我終于在學校作業(yè)的促使下,洗脫了背在身上許久的“愧為中華兒女”的罪名——論語都沒有讀過。
試著感受這部巨著之前,我先告誡自己對它的態(tài)度要端正,即使不崇敬,也要尊敬,既使要批判,也要當個憤青,也要當個有文化的憤青,所以,我絕不會在沒讀過的情況下對這部華夏兒女傳唱的奇跡做任何評判。一個假期,盡力讀了《論語》,雖然不深入,但是我對這部巨著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且喜歡讀《論語》。從《論語》中,我感受到了封建禮教的束縛,但也感受到了那種師生席地而坐交談人生的扎實的快樂。許多現(xiàn)代人窮其一生奔忙,到頭來不免還是要說出自己迷失方向這樣的話??萍嫉男⊥葻o時無刻不在往前邁,學校的課程也是這樣,我們看起來充滿詩情畫意的春秋時期的禮樂琴棋等項目變成了如今的近乎純粹的筆上功夫。因為我們要求生存,謀發(fā)展。
這樣的課程設計也無可厚非,但如果沒有長時間的對人生的思考,又怎能擔待起,經(jīng)營得好這厚重的生命?我們?nèi)钡木褪悄且环菟伎?,那份讓我們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的思考,而這就是孔子在那個年代所做的事,他上心地為弟子點破迷津,卻流下了探索的空間。畢竟,人生的路要自己走。再談禮教,我想真的應該收起那套對其批評的不公想法了。首先感動我的是孔子所引導的那種思考追求,那把“仁”放在第一行的思想。祭神、孝父母、敬兄長、行禮節(jié)等在行為不斷磨煉加上內(nèi)在德行的修煉,才使個人不斷地得到完善。這聽起來似乎有些遙遠,但古代的君子課程,就是這樣被一代代的傳承下來的。
最后談《論語》對話的短句形精悍至極,譯成流利的現(xiàn)代文后,那些哲理可以沖破時代感。即使是素面朝天地跨越了歷史長河,仍幾乎可以不加任何雕琢地為人所用,美酒可以越釀越醇,但不可以無限制地與時間抗衡,而這一部油墨淡香,卻輕而易舉地芬芳了數(shù)個世紀,并且仍步履輕盈地前進著。謹以此文,表達一點崇敬,一點感動。
論語讀后感
孔子,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中偉大的文化大師。我對孔子的文學素養(yǎng)、政治覺悟和道德思想一直是懷著景仰和崇敬的態(tài)度。記得在三四歲的時候,我和表哥被送到經(jīng)典誦讀班,跟著老師誦讀《論語》。在那個時候,我并不懂其中的意思,但是卻讓我認識了這位儒家文化的創(chuàng)始人。
《論語》共分二十章,我較為關注的是《為政篇第二》這一章?!稙檎诙分饕涊d了孔子對學習、孝道和為政三個方面內(nèi)容的言論。
學習方面,最著名的是孔子對自己學術人生規(guī)律的總結(jié):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還有對學習方法和規(guī)律的總結(jié):“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薄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边@些話,對于初中生今天的學習依然有著指導意義。
在孝道方面的要求主要有: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泵衔洳畣栃?。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每一個人問孔子孝,他都根據(jù)不同的情況進行內(nèi)容各異的回答,這也是孔子“有教無類”思想的體現(xiàn)。
同時,孔子對從政也有自己的理解: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p>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p>
可以說,孔子對“為學、做人、從政”的理解認識,有著一套完整的思想方法,告訴了人們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認真學習理解掌握其中的思想精華,對當代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非常有益處。通過誦讀《論語》,使我跟孔子這位文化大師進行靈魂和心靈之間的溝通,受益良多。
相關文章:
高中生讀《論語》有感范文5篇
上一篇:論語讀書心得體會800字精選
下一篇:高中讀《論語》有感范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