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政治知識點
中華民族是定居在中國土地上所有民族的總稱,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56個民族,其中55個是少數民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20年高考政治知識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我國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一、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平等、團結、共同繁榮
1、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1)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中華民族是定居在中國土地上所有民族的總稱,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56個民族,其中55個是少數民族。
(2)新中國成立后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新中國成立后,各民族陸續(xù)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鏟除了民族壓迫和歧視的階級根源,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但歷史遺留的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發(fā)展不平衡依然存在。
(3)我國處理民族關系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
?、倜褡迤降仍瓌t:
A.法律依據:《憲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堅持民族平等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首要原則。
B.民主平等的含義:
指各民族都是國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權利;依法平等地履行應盡的義務。
?、诿褡鍒F結原則:
A.含義:各民族人民和睦相處、友好往來、互相合作、共同奮斗。
B.堅持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民族團結、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社會穩(wěn)定的前提,是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一的基礎。
③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A.含義:我國各民族在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前提下,實現各民族共同發(fā)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
B.原因:這是社會主義本質決定的,是實現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苋齻€原則的關系:
A.相互聯系,不可分割。
B.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
C.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
D.各民族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發(fā)展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
2。鞏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我們該做什么,能做什么。
(1)自覺履行憲法規(guī)定的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
(2)要把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新型的民族關系付諸行動。
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適合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回顧我國民族區(qū)域自制的法制化進程
(1)1949年9月,政協通過的《共同綱領》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qū),應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p>
(2)195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將民族自治寫入憲法。
(3)1984年10月,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qū)域自治法》。作為基本法,標志民族自治進入了法制化建設的新階段。
(4)2001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新的修改的民族自治法,正式確立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的地位,擴大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機關的自治權。
2、符合我國國情的民族區(qū)域自制制度
(1)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涵義
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qū)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
(2)我國的民族自治地方:
?、倜褡遄灾蔚胤椒譃槿墸鹤灾螀^(qū)、自治州、自治縣(旗),縣以下不實行自治,但可以設立民族鄉(xiāng)等補充形式。
②全國建立5個自治區(qū)、30自治州,120自治縣。
(3)我國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
?、倜褡遄灾螜C關的含義:自治機關是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除行使一般地方國家機關的職權同時,享有和行使自治權。
?、诿褡遄灾蔚胤降淖灾螜啵?/p>
A.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權的含義:自治權是自治機關根據本地方實際情況貫徹執(zhí)行國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內部事務的權力。
B.民族自治權的主要內容:主要有立法自治權,變通執(zhí)行權,經濟自治權,文化管理自治權,其他自治權。
C.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權在我國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中的地位:自治權是民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
(4)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的選擇
?、龠@是由我國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決定的。
②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和“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點是我國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的社會基礎。
?、鄹髅褡逶陂L期斗爭中形成相互依存的民族關系使我國的民族區(qū)域自治具有堅實的政治基礎。
3、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優(yōu)越性
(1)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
(3)有利于發(fā)展我國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4)有利于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蓬勃發(fā)展
三、我國的宗教政策
1、我國宗教具有愛國主義傳統
(1)我國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__、天主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
(2)我國各宗教都有愛國傳統。
(3)我國宗教界積極參與國際宗教的交往與合作。
2、全面正確理解我國的宗教政策
(1)我國實行正確的宗教政策理由。
?、傥覈嬖谧诮蹋捅厝淮嬖谧诮虇栴},因此必須實行正確的宗教政策。
?、谧诮逃衅渥陨淼陌l(fā)展規(guī)律,不能用行政的方法消滅宗教。
(2)我國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僮诮绦叛鲎杂傻暮x:
憲法規(guī)定我國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這種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另一種宗教的自由;有信仰同一宗教內不同教派的自由;有過去不信仰宗教,現在信仰宗教的自由;有過去信仰宗教,現在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②我國宗教政的內容:
A.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一是保護信仰宗教的自由,二是保護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權利,是政府尊重的體現,侵犯這一權利,要承擔法律責任。)
B.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政府對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務進行管理,制止和打擊利用宗教進行違法犯罪的活動,抵御境外勢力利用宗教進行滲透。
C.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
憲法規(guī)定: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任何境外組織和個人不得干預我國的宗教事務。
D.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要求宗教界人士熱愛祖國、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遵守國家法律、法令。
要求宗教界人士從事宗教活動要服從和服務于國家的最高利益與民族的整體利益。支持對教義做出符合社會發(fā)展要求的解釋。支持他們?yōu)槊褡鍒F結,社會發(fā)展和祖國統一做貢獻。
3、弘揚科學精神
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勵人們信仰宗教。而是要科學地對待宗教。
(1)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形成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
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就是要對人民進行科學世界觀和無神論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任務。
(2)中學生要接受無神論宣傳教育,樹立科學世界觀
中學生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肩負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我們要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現代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
綜合探究: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特點
1.為什么要發(fā)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1)發(fā)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
(2)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必須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2.怎樣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2)積極穩(wěn)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鞏固和發(fā)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
(3)堅持社會主義方向。
(4)最根本的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這是我國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基本方針,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區(qū)別于資本主義政治文明的本質特征。)
(5)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關系:
?、冱h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
?、谌嗣癞敿易髦魇巧鐣髁x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
?、垡婪ㄖ螄侵袊伯a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2020年高考政治知識點相關文章:
2020年高考政治知識點
上一篇:高考政治經濟生活知識點歸納
下一篇:高考政治重要知識點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