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高清vr播放在线观看,欧美亚洲精品免费,欧美日韩天堂在线视频,午夜福利小视频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各學科學習方法 > 化學學習方法 > 著名有機化學家有哪些

      著名有機化學家有哪些

      時間: 慧良1230 分享

      著名有機化學家有哪些

        戴立信,著名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24年11月13日出生于北平,1947年國立浙江大學畢業(yè)。1953年進入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小編在這里整理了著名有機化學家有哪些,希望能幫助到您。

        著名有機化學家戴立信院士

        自20世紀50年代至今的60多年中,戴立信為中國有機化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殫精竭慮、鞠躬盡瘁。早期,他從事金霉素的化學和提取,改進的提取工藝曾用于工業(yè)生產(chǎn)。他還參與全合成研究,提出用不對稱合成方法確定金霉素的絕對構(gòu)型,推動了研究工作的進展,由于國防任務(wù)的需求,全力投入硼氫高能燃料和氟油研究的組織工作。他曾參與全國火箭推進劑研究規(guī)劃。曾向國家建言硝基胍炸藥研制,后列入國家規(guī)劃;曾參與高空攝影膠片的攻關(guān);曾獨立開展了硼氫化反應(yīng)拓展和碳硼烷研究。1984年,他積30年科研和科技管理之經(jīng)驗和悟性,高瞻遠矚于國際化學發(fā)展動向,選擇了對醫(yī)藥、農(nóng)藥、材料科學和生命科學有重要影響的金屬催化不對稱合成研究,成為我國在這一新領(lǐng)域的開拓者之一。他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帶動了手性研究在中國的發(fā)展,為此2014年手性中國學術(shù)會議授予他終身成就獎。他聯(lián)合數(shù)位院士共同撰寫了兩份關(guān)于綠色能源和聚烯烴工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院士建議,表現(xiàn)出超前的科學思維和遠見。后一建議在唐勇院士等人的努力下已得到很好的實踐,這方面的研究還有多項產(chǎn)品正在發(fā)展中。戴立信著手不對稱合成等國際前沿科學命題研究,不到十年便確立了他在有機化學領(lǐng)域的科學地位,成為上海有機所第十位中科院院士,為我國老科學家學術(shù)成長史寫下出彩的一頁。

        戴立信幾十年的科研生涯,記載了一位化學家的科學擔當和科學忠誠。

        成長:幼懷化學夢,浙大得真?zhèn)?/p>

        戴立信的青少年時代是在日寇侵略的戰(zhàn)亂中度過的。1937年9月,他隨父母由北平逃難上海,先后入讀幾所中學,于1942年由三育中學高三畢業(yè)。當年在三育中學兼課的一位交通大學桂姓講師講授的化學課十分貼近日常生活,生動有趣,還穿插著不少有機化學的知識,讓戴立信非常著迷。后來他入讀滬江大學化學系,與桂老師的化學啟蒙頗為相關(guān)。

        抗戰(zhàn)開始后,上海的公辦國立大學多已遷往外地,戴立信留在上海讀書,考入私立滬江大學。起初,有美國教會背景的滬江在租界內(nèi)的校園尚能保持一點平靜,不受日軍之擾。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滬江大學也不得太平。此時,支撐家庭的戴母審時度勢,同意讓戴立信隨表姐由滬去渝,戴立信于1943年4月抵達陪都重慶,經(jīng)教育部批準,在同年9月進入西遷貴州的浙大借讀化學系一年級。

        浙江大學師生由竺可楨校長率領(lǐng),于1937年11月11日由杭州西遷,經(jīng)四次易址,于1940年1月在貴州的遵義、湄潭和永興安定下來。不愿在日本帝國主義刺刀下屈辱求存而行程2600公里的浙大西遷壯舉,被譽為“文軍長征”,鼓舞著全體浙大師生和在抗戰(zhàn)時期來自國內(nèi)外43所大學、17個學系包括戴立信在內(nèi)的394名借讀生們抗日救國的民族氣節(jié),激勵著高昂的教學、科研和學習的熱情。戴立信入校時期,浙大的教學和科研水平居國內(nèi)乃至國際的第一流水平。其中數(shù)學系有蘇步青、陳建功,物理系有王淦昌、束星北、盧鶴紱,生物系有貝時璋、談家楨,化學系有王琎、王葆仁,加上氣象大師竺可楨,名教授們的聲望和研究工作為浙大迎來了“東方劍橋”的美譽。求知欲望十分強烈的戴立信似海綿吸水,全身心地接受著大師們的教誨和科學風范的感染,尤其是科學人生恩師王葆仁院士在長達兩年的有機化學理論教學和實驗中的言傳身教,為戴立信的科學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王葆仁(1907—1986)是新中國第一代有機化學家,1941年至1951年任浙江大學化學系主任,后參加籌建中科院上海有機所任副所長至1956年。在有機所期間,他建立了新中國最早的高分子化學組,研制了我國第一塊有機玻璃,第一根尼龍纖維等等,所以他和戴立信有著浙大師生之情和有機所同事之誼,先后有過六年之久的導師之緣,這是戴立信科學生涯的幸遇。

        王葆仁先生開設(shè)的有機化學課在每學期要進行三次不通知的小測驗,每次測驗均在80分以上的學生,則可免予大考。測驗的題目確實很難,戴立信平時學習扎實,是全班少有的大考免試者。今年92歲的戴立信每憶及此事,仍流露出自豪之情,他曾連續(xù)三學期,經(jīng)歷九次有機化學課程測驗,因高分而豁免全部有機化學課大考,此事足見他對王老師的敬重和王老師對他的賞識。

        在浙大四年,戴立信領(lǐng)教了多位化學名師的科學風范。其中有曾任中央研究院化學所所長、浙大化學系主任、浙大代校長和中國化學會發(fā)起人之一的王琎(季梁)的分析化學課程;有中科院原院長盧嘉錫的物理化學課程等,盧在1946年曾任浙大化學系主任。

        浙大外語學科教授、王琎的夫人德夢鐵講授的德語課,常穿插詩歌,使同學們多能牢記,也使戴立信在進入有機所后,能順利接觸當時很重要的德文文獻,因而得益匪淺。在浙大的一年級至三年級都是在貴州度過的,并且他們幾個從上海來的同學(如李政道、顧以健等)都是在校外租房住宿的,因而能專心讀書。每晚,他們六、七個人圍著一張方桌,共用一盞明亮的煤油燈,埋首用功,孜孜不倦。戴立信回憶說,李政道當年學習分外勤奮,很好的帶動了大家的學習積極性。至于集體宿舍則環(huán)境比較雜亂,學生們只能用幾根燈草點燃的油燈,足見那時浙大求學環(huán)境的艱苦。三年級時以及1946年浙大遷回杭州后,戴立信有機會參加了更多的學生運動,開始接受革命洗禮,從而逐步堅定了自己的信仰。

        啟航:扎根有機所,盛世壯志酬

        1947年由浙大畢業(yè)后,戴立信擔任過中學代課教師。在鋼鐵廠做化驗。解放后擔任過上鋼公司的秘書科長和華東礦冶局勞資科長等非科研性質(zhì)的工作。1953年,中央出臺了“技術(shù)歸隊的政策”,戴立信應(yīng)召到中國科學院報到。于當年6月分配進了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在這所中國有機化學家的搖籃里,辛勤工作至今63年。在首任莊長恭所長和老一輩科學家的指導下,戴立信以其踏實勤奮、真誠坦率和學識扎實的工作表現(xiàn),贏得大家的歡迎。

        對他很賞識的汪猷(1910—1997)院士,1922年至1926年在浙江甲種工業(yè)學校(浙大前身)應(yīng)用化學科就學,1937年獲得慕尼黑大學理學博士學位,他是中國抗菌素研究的奠基人之一,1955年入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是有機所最早的一批中科院院士和新中國第一代化學家。戴立信對這位浙大的老學長在科研和領(lǐng)導工作中表現(xiàn)的求是精神,觀察細微。戴立信回憶說:“每天一早,汪先生就像醫(yī)生查房,到各實驗室在實驗桌旁與研究人員談話,檢查科研進度并對科研工作及下一步設(shè)想不斷提出問題,直到回答不出才走向下一個人。”如此深入工作使他對每項課題和每個科研人員的情況了如指掌,也促進了科研人員的深入思考——汪先生就是用他從德國帶回的嚴謹作風教育科研人員求真求實的。戴立信視汪猷學長為他的科學人生恩師。接受老師的言傳身教,他始終將汪猷先生“一旦功成千錘煉,不經(jīng)意處百年愁”的14字箴言作為自己科研工作的座右銘,保持勤奮、努力和嚴謹求實的科學作風。

        進有機所后,就開始協(xié)助莊長恭所長搜集有關(guān)高分子研究的文獻,如有機玻璃單體的生成機理以及甲基丙烯酸甲酯、尼龍單體的聚合機理等。當時有機所開拓的兩個新領(lǐng)域是高分子和抗菌素,莊先生作為所長,也不斷學習,掌握最新科學知識。他的鉆研和求真務(wù)實的精神給戴立信以很深的教育。之后,他參加了黃耀曾領(lǐng)導的金霉素科研組。黃耀曾對化學的摯愛及工作熱情也給他很深的影響。有一次黃先生接受一項任務(wù),要從半張紙的字跡上破解出密寫劑的成分并找出顯影的方法。只見黃先生苦思冥想,不斷使用各種實驗方法進行破解,當他最終得到理想目標時,戴立信再次見到了黃先生喜溢言表、極度歡欣的表情。黃先生十分重視基礎(chǔ)研究,也不放松實際應(yīng)用,黃趣稱它們?yōu)?amp;ldquo;兩個口袋”,并且在兩個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貢獻。戴立信在這方面深受教誨并稱,耀曾師達到的高度極難企及。

        戴立信在浙大學習期間,有機化學的成績雖然很好,但他進入有機化學研究所,就深感知識不夠用了。當時上海有機所學習氣氛濃厚,除了政治學習外,所領(lǐng)導還組織大家進行業(yè)務(wù)學習,學習新文獻、新概念、新理論。幾位年青科研人員在學習中接觸到一個新的立體化學概念——構(gòu)象分析,例如一個脂環(huán)六元環(huán)有船式、椅式構(gòu)象,不同的構(gòu)象對反應(yīng)性有不同的影響。這是英國專家Barton等在上世紀50年代初開展的新工作。這些年青人注意到構(gòu)象概念的重要性,很快把其中最重要的文獻翻譯出來,一本《有機化學中立體化學的新發(fā)展——構(gòu)象論述選譯集》,在1957年出版。之后,在黃耀曾領(lǐng)導下,又翻譯了紐曼的立體化學經(jīng)典著作《有機化學中的空間效應(yīng)》,在1964年出版。他們感悟到學習一部書并把它翻譯出來是深讀的好途徑。這也給戴立信在起步階段打下的良好基礎(chǔ)。由于構(gòu)象概念的重要性,1969年Barton和Hassel兩人獲諾貝爾化學獎。幾年后,蘇聯(lián)專家來訪時,有機所專家用構(gòu)象概念解決了他們的科學困惑。所以,通過學習有機所科研人員的總體水平很高,學術(shù)氣氛濃厚,曾有一位年輕人糾正了鏈霉素構(gòu)型研究中的一個錯誤,還有一位年輕人合成了國際上認為很難合成的鏈糖。戴立信能在有機所科研啟航,有機所的學術(shù)氛圍、科研經(jīng)驗和達到的科學高度,都激勵他迸發(fā)出超常的學習和科研熱情。

        高度:合成不對稱,開環(huán)環(huán)氧醇

        1984年戴立信進入精力充沛的花甲科學壯年。他以一位成熟的科學家的敏銳目光,瞻矚國際科壇發(fā)展的風云變幻,迅速捕捉到金屬有機化學的發(fā)展前景,果敢地選擇了金屬催化的不對稱合成作為科研課題,把科研水平提升到相應(yīng)的科學高度。

        不對稱合成又稱手性合成。手性是自然界本質(zhì)屬性之一,在生命活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具有典型意義的是一種手性藥物的不同異構(gòu)體,具有截然不同的藥理作用,這就要求手性藥物合成中盡可能保證高純度、單一的手性異構(gòu)體。以不對稱合成為基礎(chǔ)的手性技術(shù),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便成為國際化學界競爭激烈的重要科研熱點,至今仍方興未艾。戴立信和黃量院士共同主持的“手性藥物的化學與生物學研究”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確定為“九五”重大項目,其研究成果開創(chuàng)了化學領(lǐng)域的新局面。之后,戴立信開展環(huán)氧醇開環(huán)反應(yīng)研究,以及用于氯霉素和三脫氧氨基己糖全部家族成員的不對稱合成,銠催化的芳基乙烯的不對稱硼氫化反應(yīng)等多項新合成方法的研究;立體選擇性地合成官能團化的小環(huán)化合物和含平面手性配體的合成及應(yīng)用研究。戴立信率領(lǐng)他的科研團隊,在十年不到的時間內(nèi)取得不對稱合成領(lǐng)域的多項重要成果,在國際化學界產(chǎn)生廣泛的影響。法國學者H.Bloch和Metzner、英國V.K.Aggarwal教授多次在國際化學期刊,介紹戴立信的成就,評價他們發(fā)現(xiàn)的合成方法的重要貢獻。他們發(fā)展的多項選擇性反應(yīng)已為國際化學界重要的工具書選用,其中有March的高等有機化學教科書以及《有機合成大全》《有機官能團轉(zhuǎn)化大全》《金屬有機化學大全》和《雜環(huán)化學大全》等。他被邀請在國際純粹與應(yīng)用化學聯(lián)盟(IUPAC)系列會議作特邀報告5次。

        戴立信的科學成就,奠定了他在國內(nèi)外的科學地位。我國競爭IUPAC第19屆國際金屬有機化學學術(shù)會議和第7屆國際雜原子會議在上海召開,均獲成功。他和錢長濤同為前一會議的兩主席,和唐勇同為后一會議的兩主席。1993年秋,戴立信入選中科院院士,時年69歲。“六十歲學吹打(戴之趣語),七十歲成院士”,這段經(jīng)歷在中科院院士成長史中尚不多見。

        傳奇:桃李滿天下,人在性情中

        戴院士坦誠低調(diào),待人和藹可親,他一生奉行求實治學和豁達做人的原則。他在當選中科院院士后說:“我能成為有機所第十名院士,有幾個重要的機遇。一是1984年汪猷先生讓我回實驗室從事金屬有機、有機合成研究,當時正是我國由總設(shè)計師主政而帶來的科學春天,是科研環(huán)境非常好的時代;二是國家建立了研究生制度,我有幸得到一批有才華又非常勤奮的年輕人(指戴的學生們)和我一起從事科研,他們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三是我能在1953年技術(shù)歸隊,進入學術(shù)氛圍很濃的上海有機所。老一輩科學家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從當時的化學研究中心的歐洲帶回來好傳統(tǒng),50年代從美國帶回來的新知識和科學思維,都給我很多教益;老、中、青科研人員的團隊合作,鼓勵我在科學上的成長。”在他高度概括而又樸實的講話中,他對有機所、前輩科學家和他的團隊的感恩之情,經(jīng)常溢于言表。

        出于對哺育他求是精神的浙大母校,對生活和工作63年的有機所,對恩師、導師們的栽培和對給他一生機遇的太平盛世的感恩,除在科研方面趕超先進外 ,他把滿腔熱情傾注于對研究生的培養(yǎng)。他一生指導的38名博士生、3名碩士生都成為科研骨干和學術(shù)帶頭人。他喜愛并常引用《中庸》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所說,認為這是對治學全過程的極好描述。他也喜歡李政道所說的“學問學問就是要學會去問”、愛因斯坦的“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的科學名言。多年來,他一直鼓勵研究生在聽完學術(shù)報告后要積極提問,這樣才能認真聽,深入想。

        過去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科學家,多數(shù)在60至70歲的年齡段,他們至少在科研上至少奮斗了30年以上,戴立信全天候從事有機化學工作不到10年而成名,可曰傳奇。

        今年92歲的戴院士,依然在工作日到上海有機化學所上班,參加科學討論會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90歲前后,他先后與侯雪龍、丁奎嶺兩位教授分別編著了由WILEY-VCH出版的Chiral Ferrocenes in Asymmetric Catalysis和Organic Chemistry Breakthroughs and Perspectives兩本英文專著,最近他還在審校一本題為《大蒜的化學》的譯稿。基于對化學的熱愛。他有時會因廢寢忘食工作而累倒,但在醫(yī)院略加調(diào)理后又會周而復始、堅持己見。為此,所里同事和他的親人有時會用善意的謊言讓他少參加一些科研活動,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戴立信對“做好的有機化學”以及追求綠色化學的信念始終矢志不渝,實可謂“衣帶漸寬終不悔,望百弄潮聽濤聲”?;冢倥甭牆?。”

        高考化學必備元素知識點及誤區(qū)判斷

      原子結(jié)構(gòu)

        (1)所有元素的原子核都由質(zhì)子和中子構(gòu)成。

        正例:612C 、613C 、614C三原子質(zhì)子數(shù)相同都是6,中子數(shù)不同,分別為6、7、8。

        反例:只有氕(11H)原子中沒有中子,中子數(shù)為0。

        (2)所有原子的中子數(shù)都大于質(zhì)子數(shù)。

        正例1:613C 、614C 、13H 等大多數(shù)原子的中子數(shù)大于質(zhì)子數(shù)。

        正例2:絕大多數(shù)元素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近似等于質(zhì)子數(shù)與中子數(shù)之和)都大于質(zhì)子數(shù)的2倍。

        反例1:氕(11H)沒有中子,中子數(shù)小于質(zhì)子數(shù)。

        反例2:氘(11H)、氦(24He)、硼(510B)、碳(612C)、氮(714N)、氧(816O)、氖(1020Ne)、鎂(1224Mg)、硅(1428Si)、硫(1632S)、鈣

        (3)具有相同質(zhì)子數(shù)的微粒一定屬于同一種元素。

        正例:同一元素的不同微粒質(zhì)子數(shù)相同:H+ 、H- 、H等。

        反例1:不同的中性分子可以質(zhì)子數(shù)相同,如:Ne、HF、H2O、NH3、CH4 。

        反例2:不同的陽離子可以質(zhì)子數(shù)相同,如:Na+、H3O+、NH4+ 。

        反例3:不同的陰離子可以質(zhì)子數(shù)相同,如:NH4+ 、OH-和F-、Cl和HS。

      電子云

        (4)氫原子電子云圖中,一個小黑點就表示有一個電子。

        含義糾錯:小黑點只表示電子在核外該處空間出現(xiàn)的機會。

      元素周期律

        (5)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質(zhì)隨著相對原子質(zhì)量的遞增而呈周期性變化的規(guī)律。

        概念糾錯: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質(zhì)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而呈周期性變化的規(guī)律。

        (6)難失電子的元素一定得電子能力強。

        反例1:稀有氣體元素很少與其它元素反應(yīng),即便和氟氣反應(yīng)也生成共價化合物,不會失電子,得電子能力也不強。反例2:IVA的非金屬元素,既不容易失電子,也不容易得電子,主要形成共價化合物,也不會得失電子。

        說明:IVA的非金屬元素是形成原子晶體的主力軍,既可以形成單質(zhì)類的原子晶體:金剛石、硅晶體;也可以形成化合物類的原子晶體:二氧化硅(水晶、石英)、碳化硅(金剛砂)。

        (7)微粒電子層數(shù)多的半徑就一定大。

        正例1:同主族元素的原子,電子層數(shù)多的原子半徑就一定大,r(I)>r(Br)>r(Cl)>r(F)。

        正例2:同主族元素的離子,電子層數(shù)多的離子半徑就一定大,r(Cs+)>r(Rb+)>r(K+)>r(Na+)>r(Li+)。

        反例1:鋰離子半徑大于鋁離子半徑。

        (8)所有非金屬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和它的最低負化合價的絕對值之和等于8。

        正例1:前20號元素中C、N 、Si、P 、S、Cl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和它的最低負化合價的絕對值之和等于8。

        反例1:前20號元素中H、B、O、F例外。

        (9)所有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等于該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即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數(shù))。

        正例1:前10號元素中H、Li 、Be、B 、C、N 等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價等于該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即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數(shù))。

        反例1:前10號元素中O、F例外。

        (10)含氧酸鹽中若含有氫,該鹽一定是酸式鹽。

        正例1:常見的酸式鹽:NaHCO3 、NaHC2O4、NaH2PO4 、Na2HPO4 、NaHS、NaHSO3、NaHSO4 。

        反例1:Na2HPO3為正鹽,因為H3PO3為二元酸,NaH2PO3為酸式鹽。

        反例2:NaH2PO2為正鹽,因為H3PO2為一元酸。

        (11)酸式鹽水溶液一定顯酸性。

        正例1:NaHC2O4 、NaH2PO4 、NaHSO3 、NaHSO4等酸式鹽水溶液電離呈酸性。

        反例1:NaHCO3 、Na2HPO4、NaHS等酸式鹽水溶液都會因發(fā)生水解而呈堿性。

      元素周期表

        (12)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的元素一定是IA元素。

        正例1:氫、鋰、鈉、鉀、銣、銫、鈁等元素原子的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排布在IA 。

        反例1: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的元素可能是IB元素如Cu、Ag、Au 。

        反例2: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的元素也可能是VIB族的Cr、Mo 。

        (13)最外層只有2個電子的元素一定IIA族元素。

        正例1:鈹、鎂、鈣、鍶、鋇、鐳等元素的最外層只有2個電子,排布在IIA。

        反例1:最外層只有2個電子的元素可能是IIB族元素,如:Zn、Cd、Hg 。

        反例2:最外層只有2個電子的元素也可能是Sc(IIIB)、Ti(IVB)、V(VB)、Mn(VIIB)、Fe(VIII)、Co(VIII)、Ni(VIII)等。

        (14)第8、9、10列是VIIIB。

        定義糾錯:只由長周期元素構(gòu)成的族是副族,由于其原子結(jié)構(gòu)的特殊性,規(guī)定第8、9、10列為VIII族,而不是VIIIB。

        (15)第18列是VIIIA 。

        定義糾錯:由短周期元素和長周期元素構(gòu)成的族是主族,該列成員有:氦、氖、氬、氪、氙、氡,由于其化學性質(zhì)的非凡的惰性,曾一度稱其為惰性氣體族,后改為稀有氣體族,根據(jù)其化學惰性,不易形成化合物,通常呈0價,現(xiàn)在稱其為零族。

      化學鍵

        (16)只由同種元素構(gòu)成的物質(zhì)一定是純凈物。

        正例:H2 、D2 、T2 混在一起通常被認為是純凈物。

        反例:同素異形體之間構(gòu)成的是混合物,如:金剛石和石墨、紅磷和白磷、O2和O3等構(gòu)成的是混合物。

        (17)共價化合物可能含有離子鍵。

        概念糾錯:共價化合物一定不含有離子鍵,因為既含離子鍵又含共價鍵的化合物叫離子化合物。

        (18)有非極性鍵的化合物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正例:含有非極性鍵的共價化合物,如:H2O2 、C2H4 、C2H2 等含有兩個碳原子以上的有機非金屬化合物。

        反例:Na2O2 、CaC2、CH3CH2ONa、CH3COONa等含有兩個以上碳原子的有機金屬化合物就含有非極性鍵,但它們是離子化合物。

        (19)氫化物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正例:非金屬氫化物一定是共價化合物,如:CH4 、NH3、H2O 、HF等。

        反例:固態(tài)金屬氫化物NaH、CaH2 是離子化合物。

        (20)鍵能越大,含該鍵的分子一定就越穩(wěn)定。

        正例1:HF的鍵能比HI的鍵能大,HF比HI穩(wěn)定。

        正例2:MgO的鍵能比NaF的鍵能大,MgO比NaF穩(wěn)定,熔沸點MgO比NaF的高。

        正例3:Al的鍵能比Na的鍵能大,Al比Na穩(wěn)定,熔沸點Al比Na的高。

        反例:疊氮酸HN3中氮氮三鍵鍵能很大,但是HN3卻很不穩(wěn)定。

        (21)只由非金屬元素構(gòu)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正例:非金屬氫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含氧酸、烴、烴的含氧衍生物、單糖、雙糖等只由非金屬元素構(gòu)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反例:銨鹽類(NH4Cl)、類銨鹽(PH4I)是離子化合物。

        (22)活潑金屬與活潑非金屬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屬于離子化合物。

        正例:氯化鈉、氯化鎂、氟化鈉、氟化鈣等活潑非金屬與活潑金屬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屬于離子化合物。

        反例:AlCl3例外不是離子化合物。

        (23)非金屬單質(zhì)中一定存在非極性鍵。

        正例:氫氣、金剛石、石墨、氮氣、氧氣、臭氧、氟氣、氯氣、紅磷、白磷、單斜硫等非金屬單質(zhì)中一定存在非極性鍵。

        反例:稀有氣體都是單原子分子,單質(zhì)內(nèi)不存在非極性鍵。

        (24)非金屬單質(zhì)一般是非極性分子。

        正例:同核雙原子分子:氫氣、氮氣、氧氣、氟氣、氯氣,同核多原子分子:白磷(正四面體結(jié)構(gòu))都是非極性分子。

        反例:臭氧分子是極性分子。

        (25)非極性鍵形成的分子一定是非極性分子。

        正例:非極性鍵形成的雙原子分子一定是非極性分子,非極性鍵形成的多原子分子如果分子空間結(jié)構(gòu)對稱,就是非極性分子。

        反例:臭氧分子是非極性鍵構(gòu)成的角型分子,空間結(jié)構(gòu)不對稱,所以臭氧分子是極性分子。

      晶體結(jié)構(gòu)

        (26)晶體中有陽離子就一定含有陰離子。

        正例:離子晶體中有陽離子一定同時有陰離子。

        反例:金屬晶體有陽離子和自由電子,卻沒有其它的陰離子。

        (27)有金屬光澤能導電的單質(zhì)一定是金屬單質(zhì)。

        正例:金屬的物理共性是都有金屬光澤、不透明、具有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

        反例:石墨、硅晶體雖然有金屬光澤,但卻是非金屬單質(zhì),并且石墨是導體,硅晶體是半導體。

        (28)固體一定是晶體。

        正例:食鹽固體是晶體,食鹽晶體具有一定規(guī)則的幾何形狀。

        反例:CuSO4 和.Na2CO3雖然是離子化合物,但CuSO4和Na2CO3是粉末,CuSO4?5H2O和Na2CO3?10H2O是晶體。

        (29)組成和結(jié)構(gòu)相似的物質(zhì)相對分子質(zhì)量越大,熔沸點一定越高。

        正例:組成和結(jié)構(gòu)相似的分子晶體(鹵素、烷烴的同系物)相對分子質(zhì)量越大,熔沸點一定越高。

        反例:同族非金屬氫化物含氫鍵的化合物的熔沸點會出現(xiàn)反?,F(xiàn)象,如:HF>HI ,NH3 >AsH3 ,H2O>H2Te 。


      著名有機化學家有哪些相關(guān)文章:

      1.最全的有機化學知識點

      2.化學家勵志故事

      3.化學家的傳奇故事

      4.大學有機化學知識點歸納

      5.高考選有機化學知識點總

      熱門文章

      54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