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高清vr播放在线观看,欧美亚洲精品免费,欧美日韩天堂在线视频,午夜福利小视频

      學習啦>學習方法>初中學習方法>中考輔導>

      初二物理力學知識點歸納

      時間: 舒淇4599 分享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說起知識點,應該沒有人不熟悉吧?知識點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數學的知識點除了定義,同樣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為知識點。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沓醵锢砹W知識點歸納,希望大家喜歡!

      初二物理力學知識點

      力的測量

      1、兩種形變

      物體形狀或體積的改變,叫形變。直尺、橡皮筋等物體受力會發(fā)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特性叫做彈性,能夠完全恢復原狀的形變叫彈性形變;橡皮泥、紙等形變后不能自動恢復原來的形狀,物體的這種特性叫做范性,當物體發(fā)生形變后,撤去外力,不能恢復原狀的形變叫范性形變。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如橡皮筋、彈簧等,當外力超過一定的限度時也會發(fā)生范性形變,即撤去外力后,不能恢復原狀。所以使用彈簧時不能超過它的彈性限度,否則會使彈簧損壞。

      2、彈力

      我們在壓尺子、拉橡皮筋時,感受到它們對人也有力的作用,這種力在物理學上叫做彈力。彈力是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彈力也是一種很常見的力。并且任何物體只要發(fā)生彈性形變就一定會產生彈力。而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繩的拉力、重物的壓力、支持物的支持力等,實質上都是彈力。

      彈力的產生條件:兩個物體直接接觸并相互擠壓。彈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彈性強弱和形變量的大小有關。壓力、拉力、支持力等都是彈力,彈力的方向:跟受力物體的形變方向一致。例如,壓力方向:跟受力面垂直且指向受力物體內部;拉力方向:沿著繩子的伸長方向;支持力方向:跟受力物體表面垂直,且向上。

      3、力的單位

      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體驗1N的大?。菏滞衅饍蓚€雞蛋所用的力大約為1N。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約是700N;一個質量是40kg的同學對地面的壓力大約是400N等等。

      4、力的測量──彈簧測力計

      用途: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的大小工具。

      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針是否指零:“調”:調零:“讀”:讀數。

      注意事項:A、所測力的方向要與彈簧測力計中彈簧的伸長方向一致;B、把掛鉤輕輕拉動幾下,看看是否靈活;C、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許超過它的量程。

      物理實驗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觀察的,但它變化時引起其他物理量的變化卻容易觀察,用容易觀察的量顯示不宜觀察的量,是制作測量儀器的一種思路。這種科學方法稱作“轉換法”。利用這種方法制作的儀器有溫度計、彈簧測力計、壓強計等。

      功知識點

      1、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功的計算:功(W)等于力(F)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s)的乘積。(功=力×距離)

      3、功的公式:W=Fs;單位:W→焦;F→牛頓;s→米。(1焦=1?!っ?。

      4、功的原理: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機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說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5、斜面:FL=Gh斜面長是斜面高的幾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螺絲、盤山公路也是斜面)

      6、機械效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

      計算公式:P有/W=η

      7、功率(P):單位時間(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計算公式:單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物理解題方法是什么

      注意看清題目,比如選擇的是錯誤的、可能的、不正確的、或者一定的,這些關鍵字眼一定要仔細看清楚,以免丟了冤枉分。越是簡單的題目,越要仔細看,選擇你認為是100%的答案,不敢肯定的答案寧可不選也不要選錯。

      排除法:當你不知道正確的方法時,你可以排除掉一些100%錯誤的問題,再進行選擇,這樣至少成功率在50%以上。

      特殊值法:將某個數值代進去,如果成立的話,則答案正確,這種方法不但節(jié)省了繁雜的計算過程,而且爭取到了更多的考試時間。

      觀察法:當你確定不知道怎么選的時候,可以研究一下答案的長短或者相似度等,以奇制勝,相信自己的第一判斷,決定了不要輕易修改,這種方法僅適合中等程度的朋友。

      選擇題花費的時間盡量不要太久,如果實在不放心可以先選擇一個答案,速戰(zhàn)速決,等回頭有時間了再好好地判斷與研究。

      初二物理力學知識點總結

      1.長度、時間及其測量:

      2.機械運動——參照物

      3.機械運動——速度

      4.質量與密度:質量與密度的測量、密度特點與應用

      5.認識力——力和力的測量:力的定義、力的單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6.認識力——重力

      7.認識力——摩擦力

      8.認識力——力的圖示和示意圖

      9.力的合成

      10.力的平衡:多個力的平衡、二力平衡的條件

      11.力與運動——牛頓第一定律

      12.力與運動——慣性

      13.壓力與壓強:壓力和壓強概念、壓強計算、如何增大和減小壓強。

      14.液體壓強:P=ρgh

      15.大氣壓強:大氣壓的存在、托里拆利實驗、大氣壓的變化、液體沸點與氣壓的關系

      16.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17.帕斯卡原理(或叫伯努力原理)

      18.浮力:浮力概念、物體沉浮條件、阿基米德原理

      19.簡單機械——杠桿與杠桿的平衡條件

      20.簡單機械——滑輪、滑輪組

      21.簡單機械——杠桿與滑輪作圖

      22.簡單機械——斜面

      23.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24.功的原理

      25.功率

      26.機械效率

      27.機械能:決定動能與勢能大小的因素、動能與勢能的轉化、機械能守恒

      ⒈力F: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

      力的單位:牛頓(N)。測量力的儀器:測力器;實驗室使用彈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fā)生形變或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

      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是指物體的速度大小或運動方向改變。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圖示,要作標度;力的示意圖,不作標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方向:豎直向下。

      重力和質量關系:G=mg m=G/g

      g=9.8牛/千克。讀法:9.8牛每千克,表示質量為1千克物體所受重力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兩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線上。

      物體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靜止,也可以作勻速直線運動。

      物體的平衡狀態(tài)是指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物體所受外力的合力為零。

      ⒌同一直線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與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與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條件下,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得多。

      滑動摩擦力與正壓力,接觸面材料性質和粗糙程度有關。【滑動摩擦、滾動摩擦、靜摩擦】

      7.牛頓第一定律也稱為慣性定律其內容是: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慣性:物體具有保持原來的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叫做慣性。

      速度:v=s/t

      密度:ρ=m/v

      重力:G=mg

      壓強:p=F/s(液體壓強公式不直接考)

      浮力:F浮=G排=ρ液gV排

      漂浮懸浮時:F浮=G物

      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功:W=FS

      功率:P=W/t=Fv

      機械效率:η=W有用/W總=Gh/Fs=G/Fn(n為滑輪組的股數

      初二物理力學知識點歸納

      步驟1.模型歸類

      做過一定量的物理題目之后,會發(fā)現很多題目其實思考方法是一樣的,我們需要按物理模型進行分類,用一套方法解一類題目。例如宏觀的行星運動和微觀的電荷在磁場中的偏轉都屬于勻速圓周運動,關鍵都是找出什么力_了向心力;此外還有杠桿類的題目,要想象出力矩平衡的特殊情況,還有關于汽車啟動問題的考慮方法其實同樣適用于起重機吊重物等等。物理不需要做很多題目,能夠判斷出物理模型,將方法對號入座,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步驟2.解題規(guī)范

      高考越來越重視解題規(guī)范,體現在物理學科中就是文字說明。解一道題不是列出公式,得出答案就可以的,必須標明步驟,說明用的是什么定理,為什么能用這個定理,有時還需要說明物體在特殊時刻的特殊狀態(tài)。這樣既讓老師一目了然,又有利于理清自己的思路,還方便檢查,最重要的是能幫助我們在分步驟評分的評分標準中少丟幾分。

      步驟3.大膽猜想

      物理題目常常是假想出的理想情況,幾乎都可以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解釋,所以當看到一道題目的背景很陌生時,就像今年高考物理的壓軸題,不要慌了手腳。在最后的20分鐘左右的時間里要保持沉著冷靜,根據給出的物理量和物理關系,把有關的公式都列出來,大膽地猜想磁場的勢能與重力場的勢能是怎樣復合的,取最值的情況是怎樣的,充分利用圖像_的變化規(guī)律和數據,在沒有完全理解題目的情況下多得幾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初二物理力學知識點歸納相關文章

      物理力學知識點小結

      物理第七章力知識點

      2021八年級物理提綱歸納

      初二下冊物理的知識點總結

      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

      初三物理力學知識點總結

      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梳理歸納

      蘇教版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

      人教版初二下冊物理知識點大全(2)

      物理初二下冊知識點總結

      1553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