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游日為什么是5.19_中國旅游日的由來
中國旅游日是一個全民參與、全民受益的宣傳日、推廣日和發(fā)展日,非法定節(jié)假日。每年的5月19日是中國旅游日,大家知道中國旅游日為什么是5.19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中國旅游日的由來吧!
中國旅游日為什么是5.19
這主要由于:《徐霞客游記》開篇于公元1613年5月19日,徐霞客于此日“自寧海出西門”,開始新一段旅游。早在2000年,寧海縣就提議把《徐霞客游記》的開篇日5月19日確定為“中國旅游日”。
作為明代杰出的旅行探險家、地質地理學家和文學家,徐霞客歷時34年游覽名山大川,寫下《徐霞客游記》,成為中華民族當之無愧的“游圣”。其次,經考證,5月19日是徐霞客從寧海西門出發(fā)、有史記載的明確日子。開篇里的那句“自寧海出西門,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態(tài)”,是在5月19日寫下的。
2007年和2008年,來自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廣西、云南等7省區(qū)12個城市的代表在徐霞客旅游帶合作峰會上,聯合簽署了《“徐霞客旅游帶”旅游合作宣言》,共同呼吁將《徐霞客游記》開篇日“5月19日”確定為“中國旅游日”。
2008年3月17日,浙江省旅游局特地上書國家旅游局,要求確定“5月19日”為“中國旅游日”。
2008年6月16日,國家旅游局召集浙江、江蘇有關部門領導,無錫、寧??h旅游局領導,還有一批專家學者,在北京召開“中國旅游日”論證會。會上多數專家認為,以《徐霞客游記》的開篇日,即5月19日,或5月份的第三個星期日作為“中國旅游日”比較合適。他們表示,中國旅游日選擇“5月19日”,不僅僅是徐霞客的崇高地位,同時可兼顧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差異巨大的事實,5月19日,無論東西南北中,都是適宜出門旅游的黃金季節(jié)。
2011年3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決議,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為“中國旅游日”。
中國旅游日標志的意義
為宣傳國家設立“中國旅游日”的意義,2011年4月12日至5月2日,國家旅游局開展了向全社會廣泛征集“中國旅游日”標志和形象宣傳口號的活動。征集活動得到公眾積極響應,在短短21天時間里,共收到應征函件近4000封,其中:形象標志設計方案420余件,宣傳口號7000多條。應征作品主要來自29個省區(qū)市、臺灣地區(qū)和加拿大。投稿人最大年紀83歲、最小19歲,投稿人大多為學生、教師、公務員和退休人員等,旅游從業(yè)人員也占一定比重。
標志的主體創(chuàng)意造型來源于甲骨文的“旅”字及傳統的印鑒藝術。甲骨文“旅”字的變形與方形的印鑒外輪廓,突顯了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旅游發(fā)展“根”與“植”的關系,為“中國旅游日”注入了更加鮮明的文化色彩,在延續(xù)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同時,創(chuàng)造了新的視覺意象,符合現代人日益發(fā)展的審美需求,體現了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
變形的“旅”字形象地描繪出一幅欣欣向榮的旅游場景:一面旗幟引領下的一隊游人正秩序井然、興致勃勃的游走于美妙的旅途中。這有著強烈的具象化意義和象征,突顯了“中國旅游日”的主旨與核心,引導鼓勵民眾積極參與旅游,體現了“中國旅游日”的號召力、影響力。
同時,變形的甲骨文“旅”字暗含了“5.19”這組數字,進一步強調了“中國旅游日”的日期,讓“中國旅游日”更加深入人心。
藍綠顏色的運用,不僅色彩鮮明,視覺沖擊力強,而且漸變的過渡處理讓兩個主體色彩自然融合,和諧大氣。藍色代表天空,綠色代表自然,象征著中國旅游蓬勃發(fā)展的朝氣和生命力,以及中國旅游所倡導的綠色、環(huán)保、和諧、文明發(fā)展的主旨和理念。
同時,變形的“旅”字演化的游人們行走在藍天綠地中,也體現了中國人自古追求的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人生境界,在注重環(huán)保與和諧的今天,顯得尤為珍貴。
標注字體上采用了中國傳統隸書的“中國旅游日”及英文Arial體“China Tourism Day”的中英文雙語對照,在突顯“中國旅游日”源于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同時,也彰顯了中國旅游的國際化視野與現代發(fā)展理念。
整個標志造型穩(wěn)重,創(chuàng)意巧妙,色彩明快,旅游主題鮮明,日期深刻,具有著濃厚的文化韻味和鮮明的感召力。
“中國旅游日”宣傳口號:
1、旅天下,游世界,品人生。
2、精彩中國,“游”我做主。
3、旅游讓人生更精彩。
4、文明從旅游開始。
5、走遍天下,看我中華。
6、盛世旅游,和諧中國。
7、旅游中國,創(chuàng)新生活。
8、愛旅游,愛生活,愛中國。
9、愛旅游、愛生活
10、山水天地間,一覽五千年。
中國旅游日為什么是5.19_中國旅游日的由來相關文章:
4.北京景點的導游詞
中國旅游日為什么是5.19_中國旅游日的由來
下一篇:中國旅游日是幾月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