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高清vr播放在线观看,欧美亚洲精品免费,欧美日韩天堂在线视频,午夜福利小视频

      學習啦 > 語文學習 > 語文知識大全 > 高考常考的語文知識點筆記

      高考??嫉恼Z文知識點筆記

      時間: 業(yè)鴻0 分享

      高考??嫉恼Z文知識點筆記歸納

      你知道在高考中,語文科目常常要考的知識點是哪些嗎?我們把這些??贾R點整理出來一并復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高考??嫉恼Z文知識點筆記,歡迎大家來閱讀。

      高考??嫉恼Z文知識點筆記

      高考語文文學常識匯總

      1,《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305首,分風、雅、頌三部分,其表現(xiàn)手法是賦、比、興。

      2,“四書”是《論語》、《中庸》、《大學》、《孟子》的合稱。

      3,“五經(jīng)”是儒家經(jīng)典的合稱,指《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簡稱《詩》、《書》、《禮》、《易》、《春秋》 。

      4,《楚辭》是戰(zhàn)國末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的藝術形式創(chuàng)作出來的新體詩。

      屈原,名平,字原,代表作《離騷》是一首長篇政治抒情詩,其中名句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5,《春秋》相傳為孔子所編撰,后由魯國史官左丘明為之作傳,全名叫《左氏春秋傳》,簡稱《左傳》?!洞呵铩酚涗浟唆旊[公元年至魯哀公27年的歷史大事,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

      6,《國語》是第一部依照國別記敘各國史實的國別體史書;西漢編定的《戰(zhàn)國策》是另一部重要的國別體史書,共十二國策33篇。

      7,《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皇帝到漢武帝太初年間三千多年的歷史,體例分為本紀、世家、列傳、書、表五個部分,魯迅先生評價《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8,《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體例上比《史記》少了“世家”,共四個部分組成?!妒酚洝?、《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并稱“前四史”。

      9,《漢書》作者班固(東漢),《后漢書》作者范曄(南宋),《三國志》作者陳壽(西晉)。

      10,《水經(jīng)注》是北魏酈道元據(jù)《水經(jīng)》作注,是我國第一部記述河道水系的專著。

      11,南朝徐陵編選的《玉臺新詠》,共編選漢魏以來有關男女閨情769首,高中課文《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便選自該集。

      12,《文心雕龍》是我國第一部系統(tǒng)地闡述文學理論的專著,是南朝人劉勰著成。

      13,《資治通鑒》由北宋時期司馬光編撰,所記史事上起東周,下迄五代,共1362年,按年敘事,是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宋神宗認為該書“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 欽賜書名。

      14,《四庫全書》由清代永容、紀昀等編寫,是清代官修的一部規(guī)模龐大的叢書。內容分經(jīng)、史、子、集四部。

      15,我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為《水滸傳》(元末明初施耐庵)、《三國演義》

      元末明初羅貫中)、《西游記》(明吳承恩)、《紅樓夢》(清曹雪芹)。

      16,賈誼,西漢時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世稱賈長沙。高中課文所選篇目有《過秦論》。

      17,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初中學過他的《出師表》,是伐魏臨行前呈遞劉禪的奏章。杜甫的七律《蜀相》以他為題材,內容是“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18,陶淵明,字元亮,一說名潛。號五柳先生,謚號靖節(jié)先生。東晉時期著名詩人,散文《桃花源記》是他的代表作。高中課文學過的詩歌有《飲酒》。

      19,“初唐四杰”是指詩人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20,盛唐的山水田園詩人主要有王維、孟浩然;邊塞派詩人主要有岑參、高適;被后世稱為“七絕圣手”的王昌齡也是邊塞詩人。

      21,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繼屈原之后的第二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鞍材艽菝颊垩聶噘F,使我不得開心顏!”是《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名句。

      22,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人稱杜工部,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代表作“三吏”、“三別”分別是《石壕吏》、《潼關吏》、《新安吏》;《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

      23,韓愈,字退之,人稱昌黎先生,唐朝古文運動倡導者?!稁熣f》是第一篇關于教師問題的論說文,“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钡扔^點都具有深遠意義。

      24、柳宗元,字子厚,人稱柳柳州,又稱柳河東,唐朝著名文學家?!百x斂之毒有甚是蛇者”、“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分別出自初中課文《捕蛇者說》和《小石潭記》。高中學過《種樹郭橐駝傳》,柳宗元以獨特的寓言形式諷喻時政,表達“順應天性”的觀點。

      25,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中唐著名詩人,新樂府運動由他進一步完善成熟,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文學主張?!杜眯小肥撬H謫江州司馬后感傷身世的詩篇,千古名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令人唏噓。

      26,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晚唐著名詩人,他的《阿房宮賦》以秦朝的奢逸亡國為戒,發(fā)出警告“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選自絕句《過華清宮》。

      27,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自號六一居士,北宋時期文學家、史學家。他的政論性散文多有鮮明的政治態(tài)度,如《伶官傳序》論述國家盛衰之理在于“人事”,其中名句有“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28,蘇洵,字明允,號老泉,《六國論》以古諷今,指出“弊在賂秦”是六國破滅的關鍵原因,暗示北宋統(tǒng)治者的不當之舉。

      29,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的詩詞文及書法繪畫均有很高成就。散文《石鐘山記》體現(xiàn)景、情、理的統(tǒng)一,得出“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的反問。詞的藝術性更強,《念奴嬌·赤壁懷古》以雄奇的想象,烘托建功立業(yè)的古代英雄,寄托自我理想:“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水調歌頭》寄情中秋明月,感嘆世間“圓”“缺”,道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心曲。

      30,蘇轍,字子由,與其父兄并稱“三蘇”?!笆蛊渲刑谷唬灰晕飩?,將何適而非快?”是《黃州快哉亭記》中的哲理佳句,我們在高一學過此文。

      31,柳永,北宋時期婉約派詞人,字耆卿,世稱柳七、柳屯田。《雨霖鈴》是其代表作,“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32,司馬光,字君實,謚號文正。《訓儉示康》是選入高二課文的作品,以“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表達個人對物質生活的態(tài)度,勸告子孫保持廉潔?!皟€,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更是從為人、治國角度強調奢靡的危害。

      33,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南宋時期著名婉約派女詞人?!堵暵暵分小皩ひ捯挘淅淝迩?,凄凄慘慘戚戚”流露寂寞孤愁;“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是篇末點睛之筆。

      34,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南宋時期愛國文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將自己臥病在床壯志不改的衷心表達無遺。

      35,楊萬里,南宋時期詩人,作品《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睂敃r西湖風光描摹得準確生動。

      36,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南宋時期詞人,風格多變?!肚嘤癜浮贰岸陜貉┝S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薄段鹘隆贰暗净ㄏ憷镎f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端堃鳌贰鞍褏倾^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初中還學過《清平樂·村居》,描繪農家歡樂圖,“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37,文天祥,字履善、宋瑞,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丁粗改箱洝岛笮颉繁磉_誓死南歸、一心救國的忠義?!哆^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勵志名言。

      38,元曲包括雜劇和散曲,雜劇結構通常是四折加一個“楔子”。每“折”用固定的一種宮調決定音調高低,采用不同曲牌表現(xiàn)唱詞內容。如[正宮]是宮調,[滾繡球]是曲牌。關漢卿,著名的戲劇(劇作)家,代表作《竇娥冤》是杰出的古典悲劇。他和馬致遠、白樸、鄭光祖并稱為“元曲四大家”。 1958年田漢為紀念他編寫的歷史劇是《關漢卿》。

      40,歸有光,字熙甫,號震川,明朝散文家,入選課文的散文《項脊軒志》借“百年老屋”興廢,懷念家人親友,感情真摯。

      高考語文基本知識點整理

      一、通假字

      1、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天賦資質。)

      2、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通“智”。智慧。)

      3、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受”通“授”。傳授。)

      4、或師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從師學習。)

      5、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通“憑”。乘。)

      6、山川相繆。(“繆”通“繚”。連結,盤繞。)

      7、夢亦同趣。(“趣”通“趨”。往,赴。)

      二、古今異義詞

      1、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用心,用,因為,心,用心。今義:用功、肯動腦筋。

      古之學者必有師。

      學者,學習的人。今義:有專門學問的人,學有所長的人。

      3、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小學,小的方面學習。今義:對少年兒童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

      4、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

      眾人,一般人,普通人。今義:許多人。

      5、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所以,用來……的。今義:因果關系的連詞,表結果。

      6、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從而,追隨并且……。今義:表目的或者結果的連詞。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不必,不一定。今義:不需要。

      8、凌萬頃之茫然。

      茫然,浩蕩渺遠的樣子。今義:完全不知道的樣子。

      9、游于是乎始。

      于是,從此。今義:連詞,表示后一事緊接前一事,后一事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三、詞類活用

      1、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日:名詞作狀語,每日。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名詞作動詞,游水。

      3、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師:意動用法,以……為師,把……當做老師。

      4、而恥學于師。

      恥:意動用法,以……為恥。

      5、小學而大遺。

      小、大:形容詞作名詞: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6、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舞、泣: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起舞,使……哭泣

      7、西望夏口,東望武昌

      西、東:方位名詞作狀語,向西,向東。

      8、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下、東:方位名詞作動詞,攻下,向東進軍。

      9、侶魚蝦而友麋鹿

      侶、友: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伴、以……為友。

      10、始指異之。

      異: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異。

      11、縈青繞白。

      青、白:形容詞用作名詞,青山,白水。

      四、重點虛詞

      1、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之:賓語提前的標志,只起語法作用,無實義。

      2、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之:指示代詞,這,這些。

      3、師道之不復可知矣。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4、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之:結構助詞,的。

      5、不知日之入。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6、月出于東山之上。于:介詞,從。

      7、徘徊于斗牛之間。于:介詞,在。

      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介詞,表被動。

      9、惑而不從師。而:連詞,表轉折。

      10、覺而起,起而歸。而:連詞,表承接。

      11、扣舷而歌之。而:連詞,表修飾。

      12、侶魚蝦而友麋鹿。而:連詞,表并列。

      13、逝者如斯而未償往也而:連詞,表轉折。

      14、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而:連詞,表修飾。

      15、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也:語氣詞,句中表停頓。

      16、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焉:兼詞,于此。

      五、特殊句式

      1、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定語后置句

      2、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定語后置句

      3、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判斷句

      4、不拘于時。被動句

      5、恥學于師。狀語后置句

      6、日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狀語后置句

      7、而今安在哉?賓語前置句

      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動句

      9、而又何羨乎?賓語前置句

      10、凌萬頃之茫然。定語后置句

      11、渺渺兮予懷。主謂倒裝句

      12、居是州,恒惴栗。省略句(省略介詞“于”)

      高考語文基礎考點知識

      一、我國古典文學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詩歌、散文、戲曲、小說等。

      1、詩歌又包括詩、詞、散曲等就詩說,還有古詩、律詩、絕句的分別。古詩的句式又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種種;就詞說,有八百多種調子;根據(jù)字數(shù)多少分為小令、中調、長調。散曲的調子也非常豐富。

      2、散文有敘事、記游、說理、抒情等類別。

      3、小說有筆記、傳奇、平話、章回小說等體裁。

      4、戲曲,從元代以來發(fā)展成熟的,有雜劇(北曲)、南曲等。

      二、我國的古典文學已有三千年的光輝歷史。

      1、秦代以前,我國就有許多偉大的作品出現(xiàn)。

      (1)、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保存了古代的三百零五篇詩歌。這些詩歌大約產(chǎn)生在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之間,其中有民歌,有舉行典禮用的祭歌和樂歌,有的是敘事詩,有的是抒情詩,有的是諷刺詩。這些反映了當時的生活。

      (2)、公元前4世紀中葉以后,南方的楚國出現(xiàn)了一種新體的詩歌“楚辭”。偉大的詩人屈原運用這種新的形式,寫了長篇政治抒情詩《離騷》以及《九歌》《九章》等著名作品。屈原的作品里含有大量的神話傳說,豐富的想象,熾烈的感情,這對后代的作品有很大的影響。

      (3)、從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前3世紀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散文有了很大的發(fā)展。產(chǎn)生最早的歷史著作《左傳》《國語》《戰(zhàn)國策》,先秦諸子的學術思想著作《論語》《孟子》《莊子》《韓非子》等。這些著作中的許多篇章在記言記事、描寫人物、論辯道理,以及結構篇章和運用語言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詣,對后世散文的發(fā)展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2、兩漢魏晉南北朝時代,我國文學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

      (1)、西漢偉大的歷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寫了一部對后代的文學和文學都有巨大影響的《史記》。為各個不同階層、不同類型的眾多歷史人物立傳,開創(chuàng)了我國傳記文學的先河。

      (2)、漢武帝時,設立了主管音樂的機關“樂府”,采錄民間歇謠,用以配樂歌唱,因此許多民歌得以保存下來?,F(xiàn)存的漢代樂府里的民歌,多是五言詩的形式,最著名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就是從民歌發(fā)展而成的。

      (3)、東漢時期,在樂府民歌的基礎上產(chǎn)生了文人創(chuàng)作的五言詩。但是開始的時候,詩的產(chǎn)量較少。到了建安年間,有些詩人,尤其是曹植,運用樂府民歌的形式來抒寫個人的思想感情,寫了很多很好的五言詩。五言詩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東晉末年的詩人陶淵明,用通俗自然的語言寫五言詩,贊美勞動生活,歌詠農村景物,詩的內容和風格都有清新自然的色彩。南北朝的民歌,也是因官府采錄配樂而,保存下來的。南朝民歌,絕大部分是青年男女的戀歌。北朝民歌的題材相當廣泛,,其中《木蘭詩》是我國文學史上的杰作。

      3、唐代和宋代是我國文學的發(fā)達時期。

      (1)、詩歌到了唐代,體裁完備,有古詩、律詩、絕句等等。李白的詩,嘲弄庸俗世態(tài),反抗權貴,充滿了追求理想的浪漫主義精神。他歌頌祖國壯麗的河山,歌頌自由生活,對于社會現(xiàn)象的不合理和自己才能的不得施展,表示強烈的憤慨。杜甫生活飽經(jīng)憂患,比較接近人民,他的詩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亂和人民生活的痛苦,他用“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的詩句揭露封建社會的貧富懸殊。他的詩富于現(xiàn)實主義精神,發(fā)揚了詩經(jīng)、楚辭、樂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給后來的詩人開辟了寬廣的道路。李、杜以后的大詩人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他寫了十首《秦中吟》和五十首“新樂府”,意在揭露當時政治的黑暗。還有像《長恨歌》和《琵琶行》等一些久為傳誦的詩。

      (2)、到宋代,盛行配樂歌唱的詞,詞發(fā)展到極盛時期。柳永和蘇拭的詞,對于詞的發(fā)展起了推動作用。南宋的辛棄疾和陸游是兩個愛國詩人。這兩位詩人的詞,在我國文學史上評價很高。

      (3)、唐代和宋代的散文也很發(fā)達。唐代的古文運動,是一次重要的文體改革運動。這個運動的倡導者韓愈和柳宗元,主張廢棄六朝以來浮華的駢儷文,寫作切合實用的質樸的古文。他們的文章,平正通達,雖然號稱“古文”,實際上是新體散文。到了宋代,歐陽修、王安石、蘇拭等繼續(xù)提倡這種古文。以后,“唐宋八大家”的古文就成為我國長期流行的文體。

      (4)、唐代和宋代以刻畫人物為中心的有較為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的小說也發(fā)展起來了。唐代最有名的小說是“傳奇”?!读銈鳌肪褪翘拼鷤髌嬷械募炎髦弧_@些小說;大都著力刻畫人物形象,并且有離奇的情節(jié)和完整的結構。到了宋代,小說有了新的發(fā)展。由于都市的發(fā)達,市民階層的擴大,這個時期出現(xiàn)了“平話”。

      4、元、明、清三代,我國文學有了新的發(fā)展,在戲劇和小說方面,有很大的成就。

      (1)、元代的雜劇形式很新穎。著名的作品如關漢卿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王實甫的《西廂記》,分別刻畫了封建社會被壓迫婦女的不同形象,前兩篇寫出政治的黑暗以及婦女的厄運,后一篇寫出青年男女堅決反抗禮教、爭取愛情自由的精神。

      (2)、明、清兩代的戲曲得到迅速的發(fā)展,篇幅加長,情節(jié)增多,反映的現(xiàn)實生活也更為深廣。著名的作品,如高則誠的《琵琶記》、湯顯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3)、元、明、清三代的小說超過以前所有的時代,有了新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在我國文學史上光輝曜目的作品。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施耐用的《水滸傳》,吳承恩的《西游記》,到了清代,又產(chǎn)生了蒲松齡的用文言寫的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吳敬梓的長篇章回小說《儒林外史》和曹雪芹的《紅樓夢》。《儒林外史》描述科舉時代讀書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辛辣地諷刺了科舉制度的腐敗和一些讀書人爭奪功名的丑態(tài)?!都t樓夢》通過貿寶玉和林黛玉的戀愛悲劇,以及一個大官僚地主家庭的變遷,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社會末期的腐朽和封建禮教的虛偽,對于蔑視封建禮教力求發(fā)展個性的人物,表示很大的同情?!都t樓夢》展現(xiàn)了巨大的生活畫面,刻畫了幾十個性格極其鮮明、有高度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這部作品結構完整,筆法細膩,語言優(yōu)美生動,在我國古典小說的發(fā)展史上達到了藝術高峰。《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中的巨著。

      5、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文學上出現(xiàn)了一些反映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要求的作品。像李寶嘉的小說《官場現(xiàn)形記》,吳沃堯的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都比較深刻地揭露清朝政府的腐敗和社會的黑暗。黃遵憲、梁啟超等也寫了好些有民主主義思想的詩歌和散文。形式的多種多樣,人物形象的鮮明生動,語言精煉形象,這是我國優(yōu)秀古典文學的高度藝術性的表現(xiàn)。我國古典文學,是我國文化遺產(chǎn)中的寶貴財富。

      高考的語文??贾R點

      1、相

      及時相譴歸(代“我”;副詞,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動作)

      會不相從許(代“你”;副詞,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動作)

      好自相扶將(代“她”;副詞,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動作)

      登既相許和(代“它”;副詞,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動作)

      誓不相擱卿(代“你”,與“卿”復指;襯詞,無意)

      兒已薄緣相(xiàng相貌,名詞)

      相間常日稀(相互、彼此;副詞)

      六合正相應(相互、彼此;副詞)

      葉葉相交通(相互、彼此;副詞)

      枝枝相覆蓋(相互、彼此;副詞)

      黃泉下相見(相互、彼此;副詞)

      2、且

      吾今且報府(將要;副詞)

      且暫還家去(暫且;副詞)

      四體康且直(又;副詞)

      3、自

      自可斷來信(既;副詞)

      本自無教訓(是;副詞)

      好自相扶將(親自;副詞)

      物物給自異(無意;助詞)

      不圖子自歸(自己;介詞)

      自君別我后(自從;介詞)

      我自不驅卿(本來;副詞)

      4、何

      何乃太區(qū)區(qū)(怎么;疑問代詞)

      隱隱何甸顛(何等;副詞)

      何意致不厚(哪里;疑問代詞)

      言何復來還(什么;疑問代詞)

      高考語文重點知識點大全

      中國現(xiàn)代文學

      1.小說《祝?!愤x自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彷徨》,魯迅另有短篇小說集《吶喊》,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

      2.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是魯迅于1920__年發(fā)表的《狂人日記》,魯迅原名周樹人,另有代表小說《祝福》《藥》《孔乙己》《故鄉(xiāng)》《社戲》《阿Q正傳》,代表性雜文《為了忘卻的記念》《記念劉和珍君》《拿來主義》《燈下漫筆》,代表性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

      3.郭沫若,1920__年與郁達夫、成仿吾等組織成立“創(chuàng)造社”,著有詩集《女神》,歷史劇《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4.葉圣陶1920__年與茅盾、鄭振鐸等發(fā)起成立“文學研究會”,著有長篇小說《倪煥之》,童話《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短篇小說《多收了三五斗》《夜》。

      5.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著有長篇小說《子夜》和兩個“三部曲”:①《蝕》三部曲:《幻滅》《動搖》《追求》;②《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另有短篇小說代表作《林家鋪子》。

      6.徐志摩,中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新月派”的代表詩人,代表詩作是《再別康橋》。

      7.新中國的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作者是現(xiàn)代著名劇作家田漢。

      8.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中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散文家,代表散文有《春》《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背影》《綠》《荷塘月色》。

      9.聞一多,中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著有代表性詩集《紅燭》《死水》。

      10.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現(xiàn)代小說家、戲劇家,被譽為“人民藝術家”,長篇小說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代表作有《茶館》《龍須溝》。

      11.《可愛的中國》一文的作者是著名革命家_。

      12.冰心原名謝婉瑩,現(xiàn)代女作家,著有詩集《繁星》《春水》,兒童作品《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代表散文《小桔燈》。

      13.夏衍原名沈端先,現(xiàn)代劇作家,著有報告文學《包身工》,劇本《上海屋檐下》等。

      14.長篇小說《邊城》的作者是沈從文,《圍城》的作者是錢鐘書。

      15.巴金原名李芾甘,字堯棠,現(xiàn)代著名作家,著有《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16.趙樹理,現(xiàn)代小說家,“山藥蛋派”代表性作家,著有長篇小說《李家的變遷》《三里灣》,短篇小說《小二黑結婚》。

      17.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的作者是丁玲,《暴風驟雨》的作者是周立波,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的作者是姚雪垠,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詩人艾青的成名作。

      18.曹禺,中國現(xiàn)代劇作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

      19.短篇小說《荷花淀》的作者是孫犁,原名孫樹勛,“荷花淀派”代表作家,著有中篇小說《鐵木前傳》,長篇小說家《風云初記》,小說散文合集《白洋淀紀事》。

      20.長篇小說《上海的早晨》《三千里江山》《紅旗譜》《創(chuàng)業(yè)史》《保衛(wèi)延安》的作者分別是周而復、楊朔、梁斌、柳青、杜鵬程。

      21.長篇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的作者是魏巍,以陜北“信天游”形式寫成的長篇敘事詩《王貴與李香香》的作者是李季。

      22.長篇小說《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青春萬歲》的作者分別是曲波、楊沫、王蒙。

      23.短篇小說《陳奐生上城》的作者是當代小說家高曉聲。

      17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