惻隱之心成語意思及典故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漢語成語 ,拼音是cè yǐn zhī xīn,偏正式;作賓語;指有同情心。你知道關(guān)于成語的典故具體有哪些呢?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成語惻隱之心的典故,供大家參考。
一、惻隱之心成語解釋
惻:悲傷;隱:傷痛;惻隱:對別人的不幸表示同情。見到遭受災(zāi)禍或不幸的人產(chǎn)生同情之心。出自《孟子·告子上》:“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二、惻隱之心成語典故
公都子說:“告子說:‘人性無所謂善良不善良?!钟腥苏f: ‘人性可以使它善良,也可以使它不善良。所以周文王 、周武王 當(dāng) 朝,老百姓就善良;周幽王 、周厲王 當(dāng)朝,老百姓就橫暴?!灿?人說:‘有的人本性善良,有的人本性不善良。所以雖然有堯這樣 善良的人做天子卻有象這樣不善良的臣民;雖然有瞽瞍這樣不善 良的父親卻有舜這樣善良的兒子;雖然有殷紂王 這樣不善良的侄 兒,并且做了天子,卻也有微子啟、王子比干這樣善良的長輩和 賢臣?!缃窭蠋熣f ‘人性本善’,那么他們都說錯了嗎?”
孟子說:‘從天生的性情來說,都可以使之善良,這就是我說 人性本善的意思。至于說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歸罪于天生的資 質(zhì).同情心,人人都有;羞恥心 ,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 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屬于仁;羞恥心屬于義;恭敬心屬于 禮;是非心屬于智。這仁義禮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給我的,而 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過平時(shí)沒有去想它因而不覺得罷了。所以 說:‘探求就可以得到,放棄便會失去?!伺c人之間有相差一倍、 五倍甚至無數(shù)倍的,正是由于沒有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天生資質(zhì)的緣 故?!对娊?jīng) 》說:‘上天生育了人類,萬事萬物都有法則。老百姓 掌握了這些法則,就會崇高美好的品德?!鬃诱f:‘寫這首詩的 人真懂得道啊!有事物就一定有法則;老百姓掌握了這些法則,所 以崇尚美好的品德?!薄?/p>
三、惻隱之心成語造句
1、無欲無求,先發(fā)大慈大悲惻隱之心,誓愿普救生靈之苦。
2、看到這些骨瘦如柴的孩子,每個人都動了惻隱之心,紛紛慷慨解囊相助。
3、如此痛快淋漓地?cái)夭莩H,偶爾也會動了惻隱之心。
4、他做得太絕了,一點(diǎn)惻隱之心都沒有。
5、看到老人一天到晚形影相吊的樣子,她不禁動了惻隱之心,準(zhǔn)備為他找個老伴。
6、每次在街上碰到殘疾人,媽媽就動了惻隱之心,總要上前幫一點(diǎn)忙。
7、他強(qiáng)調(diào)人應(yīng)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否則便是“非人也”。
8、儒家孟子認(rèn)為人天生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所以人性本善。
9、人皆有惻隱之心,即使自己未曾蒙難,目睹著慘狀,同樣也會破壞我們內(nèi)心的平靜。
10、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惻隱之心成語意思及典故相關(guān)文章:
★ 典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