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數學的復習計劃
高三數學的復習計劃5篇
堅持因材施教,抓中間促兩頭,使學生數學成績得到大面積地提高,力爭數學學科為學生高考保駕護航。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三數學的復習計劃,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高三數學的復習計劃精選篇1
一、指導思想:
從本校學生數學基礎較差的特點出發(fā),緊扣考試說明和課標教材,狠抓基本知識點和基本解題方法的訓練。認真研究新課程標準下數學科考試大綱,研究進入課標高考各實驗區(qū)的高考真題和模擬題,分析各章節(jié)內容在高考試題的分布情況,做到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復習。緊扣高考考點備課,著重備基本題型;抓精講精練,不搞難題、怪題和題海戰(zhàn)術。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挖掘學生數學潛力。
二、基本情況:
1、班級情況:20__屆高三年級共13個班,其中理科班9個,文科班4個。
2、教師情況:20__屆高三數學教師共8人,理科5人(曾雄飛、趙承科、王曉軍、李佳蓬、曹書靜),文科3人(卞人花、武葉青、符俊強)。
3、學生情況:
(1)運算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2)思維能力有待加強梯度訓練。
(3)學習方法需要得到詳細指導。
三、復習原則:
1、講練結合。以知識點梳理及題型歸納為講課線索,配合例題變式、課后練習等適量訓練,增強復習的有效性。
2、注重思想。數學思想方法是高中數學的靈魂,在復習授課及解題訓練中,要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提煉,有意識地深化思想方法的訓練。
3、教學相長。師生以研究性合作學習伙伴的身份共同度過高三,教師在教學研究中提高專業(yè)水平,學生在與老師的討論中提高學習能力。
4、因材施教。切合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安排好復習內容及進度;復習中兼顧班級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
5、滾動復習。不獨立各章節(jié)的`復習內容,適當滲透其它章節(jié)的知識點;每次質量檢測,嚴格控制好命題范圍,達到滾雪球的復習效果。
6、查漏補缺。在各類測試之后,詳細統(tǒng)計每一題的正確率,針對性講評典型錯誤,及時安排補缺練習及過關訓練。
四、復習順序:
1、第一輪復習按校本教材《金版大一輪復習講義》的章節(jié)順序進行。第一輪復習具體順序為:
集合與邏輯(3講)→函數、導數及其應用(理科13講、文科12講)→三角函數(8講)→平面向量、數系的擴充與復數的引入(4講)→數列(5講)→不等式、推理與證明(理科7講、文科6講、選修4-5)→立體幾何(理科7講、文科5講)→解析幾何(理科9講、文科8講、、選修4-1、選修4-4)→概率、隨機變量及其分布(理科12講、文科3講)→統(tǒng)計、統(tǒng)計案例及算法初步(4講)文科與理科區(qū)別:少了定積分與微積分基本定理、數學歸納法、立體幾何中空間向量求法、曲線與方程、計數原理隨機變量及其分布。選修4-4計劃在解析幾何完成后進行、4-5在不等式完成后進行、4-1在圓的知識中進行
2、第二輪復習在預備中與模擬測試同時進行。
思想方法專題(共5講,包括:數形結合、分類討論、函數與方程、轉化與化歸、其他數學思想方法)→知識交匯專題(共6講,包括:導數與函數、數列與不等式、三角與向量、解析幾何、立體幾何、概率與統(tǒng)計)→應用能力專題(共5講,包括:數學應用問題、探究創(chuàng)新問題、課標新增內容、選擇題與填空題的解法、綜合題的解法)
3、第三輪復習為專項強化訓練,主要為:
(1)選擇題、填空題強化訓練(約20套);
(2)解答題主要類型強化訓練(約10套);
(3)高考全卷模擬練兵訓練(約8套)。
高三數學的復習計劃精選篇2
一、目的
針對藝考生普遍數學基礎薄弱,為使他們在八月到十二月完成數學第一輪復習,為了能做到有計劃、有步驟、有效率地完成高三數學學科教學復習工作,正確把握整個復習工作的節(jié)奏,明確不同階段的復習任務及其目標,做到針對性強,使各方面工作的具體要求落實到位,特制定此計劃,并作出具體要求。
二、計劃
新課已授完,高三將進入全面復習階段,全年復習分三輪進行。針對我校學生特點,在八月到十二月進行第一輪復習,此輪要求突出知識結構,扎實打好基礎知識,全面落實考點,要做到每個知識點,方法點,能力點無一遺漏。在此基礎上,注意各部分知識點在各自發(fā)展過程中的縱向聯系,以及各個部分之間的橫向聯系,理清脈絡,抓住知識主干,構建知識網絡。在教學中重點抓好各中通性、通法以及常規(guī)方法的復習,是學生形成一些最基本的數學意識,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數學方法。同時有意識進行一定的綜合訓練,先小綜合再大綜合,逐步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1、第一輪復習順序:
(1)集合與簡易邏輯→不等式→函數→導數(理科含積分)→數列(理科含數學歸納法、推理與證明)。
(2)三角函數→向量→立體幾何→解析幾何。
(3)排列與組合→概率與統(tǒng)計→復數→算法與框圖。
2、第一輪復習目標:全面掌握好概念、公式、定理、公理、推論等基礎知識,切實落實好課本中典型的例題和課后典型的練習題,落實好每次課的作業(yè),使學生能較熟練地運用基礎知識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同時搞好每個單元的跟蹤檢測,注重課本習題的改造,單元存在的問題在月考中去強化、落實。
三、具體方法措施
1.認真學習《考試說明》,研究高考試題,提高復習課的效率。
《考試說明》是命題的依據,復習的依據.高考試題是《考試說明》的具體體現。只有研究近年來的考試試題,才能加深對《考試說明》的理解,找到我們與命題專家在認識《考試說明》上的差距。并力求在復習中縮小這一差距,更好地指導我們的復習。
2.高質量備課
參考網上的課件資料,結合我校學生實際,高度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復習。充分發(fā)揮全組老師的集體智慧,確保每節(jié)課件都是高質量的。
3.高效率的上好每節(jié)課,
重視“通性、通法”的落實。要把復習的重點放在教材中典型例題、習題上;放在體現通性、通法的例題、習題上;放在各部分知識網絡之間的內在聯系上抓好課堂教學質量,定出實施方法和評價方案。
4.狠抓作業(yè)批改、講評,教材作業(yè)、練習課內完成,課外作業(yè)認真批改、講評。一題多思多解,提煉思想方法,提升學生解題能力。
5.認真落實月考,考前作好指導復習,試卷講評起到補缺長智的作用。
6.結合實際,了解學生,分類指導。
高考復習要結合高考的實際,也要結合學生的實際,要了解學生的全面情況,實行綜合指導。可能有的學生應專攻薄弱環(huán)節(jié),而另一些學生則應揚長避短。了解學生要加強量的分析,建立檔案.了解學生,才有利于個別輔導,因材施教,對于好的'學生,重在提高;對于差的學生,重在補缺。
四、復習參考資料
1.20__年數學科《考試說明》(全國)及山西省《補充說明》。
2.《創(chuàng)新設計》高考第一輪總復習數學及《學海導航》高考第一輪總復習數學。
五、教學參考進度
第一輪的復習要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為主,為高三數學會考做好準備。
六、具體要求
1、要求第一輪復習立足于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起點不能太高,復習要有層次感,選題以容易題和中檔題為主,盡可能照顧絕大多數學生。這樣才能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確保基礎和方法扎實,同時盡可能縮短第一輪復習時間,給后面的拔高和思維的反復訓練提供足夠的時間。
2、多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培優(yōu)補差,因材施教。
3、加強對每次單元測試和月考試卷考前的審題、考后的總結和評估,加強對資料和信息整理的互通,特別要加強對第三輪復習中高考常見大題的研討,加強針對性訓練,突出效果。
4、作業(yè)要求:堅持每個模塊都有單元測試的做法。務必落實好測試的做和評,搞好課后鞏固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力求在這方面有所突破和提高。
5、努力抓好各班總分靠前而數學成績偏弱的這一部分學生,通過重視、關注、關心、個別輔導,提高他們的學數學的積極性,確保升學率和平均分的提高。
高三數學的復習計劃精選篇3
一、指導思想
高三第一、二輪復習一般以知識、技能、方法的逐點掃描和梳理為主,通過第一、二輪復習,學生大都能掌握基本概念的性質、定理及其一般應用,但知識較為零散,綜合應用存在較大的問題。第三輪復習的首要任務是把整個高中基礎知識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強化數學的學科特點,同時第三輪復習承上啟下,是促進知識靈活運用的關鍵時期,是發(fā)展學生思維水平、提高綜合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因而對講、練、檢測要求較高。
強化高中數學主干知識的復習,形成良好知識網絡。整理知識體系,總結解題規(guī)律,模擬高考情境,提高應試技巧,掌握通性通法。
第三輪復習承上啟下,是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促進靈活運用的關鍵時期,是促進學生素質、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因而對講練、檢測等要求較高,故有“三輪看水平”之說.
“三輪看水平”概括了第二輪復習的思路,目標和要求.具體地說,一是要看教師對《考試大綱》的理解是否深透,研究是否深入,把握是否到位,明確“考什么”、“怎么考”.二是看教師講解、學生練習是否體現階段性、層次性和漸進性,做到減少重復,重點突出,讓大部分學生學有新意,學有收獲,學有發(fā)展.三是看知識講解、練習檢測等內容科學性、針對性是否強,使模糊的清晰起來,缺漏的填補起來,雜亂的條理起來,孤立的聯系起來,讓學生形成系統(tǒng)化、條理化的知識框架.四是看練習檢測與高考是否對路,不拔高,不降低,難度適宜,效度良好,重在基礎的靈活運用和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
二、時間安排:
1.第一階段為重點主干知識的鞏固加強與數學思想方法專項訓練階段,時間為3月10——4月30日。
2.第二階段是進行各種題型的解題方法和技能專項訓練,時間為5月1日——5月25日。
3.最后階段學生自我檢查階段,時間為5月25日——6月6日。
三、怎樣上好第三輪復習課的幾點建議:
(一)明確“主體”,突出重點。
第三輪復習,教師必須明確重點,對高考“考什么”,“怎樣考”,應了若指掌.只有這樣,才能講深講透,講練到位.因此,每位教師要研究20__-20__湖南對口高考試題.
第三輪復習的形式和內容
形式及內容:分專題的形式,具體而言有以下八個專題。
(1)集合、函數與導數。此專題函數和導數、應用導數知識解決函數問題是重點,特別要注重交匯問題的訓練。
(2)三角函數、平面向量和解三角形。此專題中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數的圖像與性質,恒等變換是重點。
(3)數列。此專題中數列是重點,同時也要注意數列與其他知識交匯問題的訓練。
(4)立體幾何。此專題注重點線面的關系,用空間向量解決點線面的問題是重點。
(5)解析幾何。此專題中解析幾何是重點,以基本性質、基本運算為目標。突出直線和圓錐曲線的交點、弦長、軌跡等。
(6)不等式、推理與證明。此專題中不等式是重點,注重不等式與其他知識的整合。
(7)排列與組合,二項式定理,概率與統(tǒng)計、復數。此專題中概率統(tǒng)計是重點,以摸球問題為背景理解概率問題。
(9)高考數學思想方法專題。此專題中函數與方程、數形結合、化歸與轉化、分類討論思想方法是重點。
(二)做到四個轉變。
1.變介紹方法為選擇方法,突出解法的`發(fā)現和運用.
2.變全面覆蓋為重點講練,突出高考“熱點”問題.
3.變以量為主為以質取勝,突出講練落實.
4.變以“補弱”為主為“揚長補弱”并舉,突出因材施教
5.做好六個“重在”。重在解題思想的分析,即在復習中要及時將四種常見的數學思想滲透到解題中去;重在知識要點的梳理,即第三輪復習不像第一、二輪復習,沒有必要將每一個知識點都講到,但是要將重要的知識點用較多的時間重點講評,及時梳理;重在解題方法的總結,即在講評試題中關聯的解題方法要給學生歸類、總結,以達觸類旁通的效果;重在學科特點的提煉,數學以概念性強,充滿思辨性,量化突出,解法多樣,應用廣泛為特點,在復習中要展現提煉這些特點;重在規(guī)范解法的示范,有些學生在平時的解題那怕是考試中很少注意書寫規(guī)范,而高考是分步給分,書寫不規(guī)范,邏輯不連貫會讓學生把本應該得的分丟了,因此教師在復習中有必要作一些示范性的解答。
(三)克服六種偏向。
1.克服難題過多,起點過高.復習集中幾個難點,講練耗時過多,不但基礎沒夯實,而且能力也上不去.
2.克服速度過快.內容多,時間短,未做先講或講而不做,一知半解,題目雖熟悉,卻仍不會做.
3.克服只練不講.教師不選范例,不指導,忙于選題復印.
4.克服照抄照搬.對外來資料、試題,不加選擇,整套搬用,題目重復,針對性不強.
5.克服集體力量不夠.備課組不調查學情,不研究學生,對某些影響教與學的現象抓不住或抓不準,教師“頭頭是道,夸夸其談”,學生“心煩意亂”.不研究高考,復習方向出現了偏差.
6.克服高原現象.第三輪復習“大考”、“小考”不斷,次數過多,難度偏大,成績不理想;形成了心理障礙;或量大題不難,學生忙于應付,被動做題,興趣下降,思維呆滯.
7.試卷講評隨意,對答案式的講評。對答案式的講評是影響講評課效益的大敵。評講的較好做法應該為,講評前認真閱卷,講評時將歸類、糾錯、變式、辯論等方式相結合,抓錯誤點、失分點、模糊點,剖析根源,徹底矯正。
四、在第三輪復習過程中,我們安排如下:
1.繼續(xù)抓好集體備課。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必須抓落實,發(fā)揮集體智慧的力量研究數學高考的動向,學習與研究《考試大綱》,注意哪些內容降低要求,哪些內容成為新的高考熱點,每周一次研究課。
2.安排好復習內容。
3.精選試題,命題審核。
4.測試評講,滾動訓練。
5.精講精練:以中等題為主。
高三數學的復習計劃精選篇4
一、指導思想
高三數學復習要以《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為指針,充分關注新課改理念,準確理解各省高考方案,使教學確實具有實效性、針對性和科學性。要夯實基礎,完善體系,構筑知識網絡,重視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講解、學生練習要體現階段性、層次性和漸進性,做到減少重復,重點突出,讓大部分學生學有新意,學有收獲,學有發(fā)展。知識講解、練習檢測等內容要有科學性、針對性,能使模湖的清晰起來,缺少的填補起來,雜亂的條理起來,孤立的聯系起來,讓學生形成系統(tǒng)化、條理化的知識框架。練習檢測不拔高,不降低,難度適宜,重在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靈活運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真正做到基礎升華,考點細化,突出能力,強化檢測。
二、教學計劃與要求
高三復習大致經歷這樣三個階段:全面復習-綜合復習-應試訓練。
第一階段全面復習的基本要求是系統(tǒng)復習,查漏補缺,打好基礎。要求加強課本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復習,落實好每一個知識點,加強章、節(jié)知識過關,注重訓練的規(guī)范性,思考的嚴密性,適當地提升學生綜合運用能力。
第二階段的綜合復習則是在前一階段基礎上的深化與提高,重點在溝通數學各知識體系之間的內在聯系,提高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做到精選專題,緊扣高考熱點和重點,加強針對性訓練。
第三階段的應試訓練,主要功能是培養(yǎng)對高考的適應能力和積累應試經驗。要求回歸課本,再現知識點,加強信息的收集與整理。通過規(guī)范訓練,發(fā)現復習中的薄弱點和易錯點,輕松應考。
三、教學措施
1.全面復習,立足課本。
第一階段系統(tǒng)復習是整個數學復習的基礎,是學生提高成績的保障。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己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進行梳理,達到系統(tǒng)化、結構化。要立足于課本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起點不能太高。要抓綱務本、夯實三基、全面復習、單元過關。以單元為主,加強對“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能力培養(yǎng)的落實,做到廣度上不留死角,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高中數學知識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則,加以理解,并形成記憶和技能。
2.理清脈絡,抓住重點。
在第一階段,要注重對所學知識、方法的歸納、整理、總結,做到串點成線,梳理成辮,組成網絡,把握住教材的知識體系和脈絡。對重點知識內容,更要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堅持多角度,多層次復習重點知識內容。既要“各個擊破”,又要“融會貫通”;既要熟練掌握,又要靈活應用;既要注意和別的知識聯系,又要有意識的加以應用,并在解題過程中,不斷強化、深化、固化。
3.加強備課組的協作,發(fā)揮集體智慧。
高三的'復習工作極為繁重,需要大家群策群力,取長補短,團結協作。備課組成員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針對復習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加強集體備課,共同研究尋找對策,加強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做好每單元的教學進度的統(tǒng)一,安排好每課時的導學案的編寫,精心備好每一節(jié)課,努力提高課堂效率。既要集體備課又要配合不同班的差異,因材施教。同時,組內應加強相互聽課,共同討論、反思、解決教學中發(fā)現的問題。
4.做到每節(jié)課都要體現出能力目標。
(1)計算能力差是現在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平時的訓練和檢測中老師都能發(fā)現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解題的思路正確,但因為計算不過硬而得不出正確的答案,造成失分嚴重,而有些學生對此還不以為然,這種想法是十分有害的。教師在下一階段的復習中要特別對這樣的學生要加強訓練,要讓學生懂得,解數學題“會了不對”與“不會”是一樣的效果:不得分。做每套試卷之前,都要給學生提出要求:填空題的14道題目要爭取全對,起碼要對12道。第一、第二道解答題力爭不丟分。
(2)加強書面文字表達的訓練,重視推理過程的教學,加強思維品質的訓練,養(yǎng)成用數學思維的方法進行思考問題,培養(yǎng)思維能力。
(3)通過閱讀,加強理解題意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通過應用題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提高建立數學模型的能力;通過探索性問題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通過綜合題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5.改進練習教學,提高復習實效。
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從現有資料中篩選出典型題目供學生練習,凡要求學生做的,教師必須及時批改并認真講評,切不可只在墻上貼個答案讓學生自己去對答案。在解題教學中,一要加強對學生解題策略意識的培養(yǎng),二要充分展現解題的思維過程,即如何從題目的條件和結論中獲取解題的信息,怎樣找出解題的突破口;當思維受阻時,怎樣進行思維調控,修正自己的解題方案;解完題之后,應指導并教會學生總結解題規(guī)律,要加強“變式”教學,注意“一題多解”和“多題一解”的訓練,養(yǎng)成回顧與反思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6.加強規(guī)范答題訓練,減少無謂失分
在復習中應加強針對性訓練,徹底解決學生“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問題。復習中要重視對學生的每一次測試,通過嚴格訓練讓學生過好四關,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學習習慣,做到卷面規(guī)范、清楚,樹立自己良好的形象。一是審題關,審題要慢,答題要快,要逐句逐字看題,找出關鍵句,發(fā)掘隱含條件,尋找突破口;二是運算關,準字當先,爭取既快又準,為此,平時讓同學們熟記一些常用的中間結論是非常必要的;三是書寫關,要一步一步答題,重視解題過程的語言表達,培養(yǎng)學生條理清楚,步步有據,規(guī)范簡潔,優(yōu)美整齊的答題習慣。四是題后反思關,做題不在多而在精,想要以少勝多,貴在反思,形成題后三思:一思知識提取是否熟練?二思方法運用是否熟練?三思自己的弱點何在?熟練的前提是練熟,能力的提高在于反思。要求每位學生準備錯題集,注明錯誤原因與反思心得,時常翻閱。
7.加強復習課模式的研究。
要提高高三數學復習的效益,必須加強復習課的模式研究。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益,要求我們課堂上既要講題,又要講法,注意知識的梳理,形成條理、系統(tǒng)。不僅要講本課的重點、難點,更要講學生的易錯點,要引導學生對知識橫向推廣、縱向引申,以題論法,變式探索,深化提高。講出題目的價值,講出思維的過程,甚至是思考中的彎路和教訓??傊?,不斷探索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高三數學的復習計劃精選篇5
20__高考,是中牟二高向前邁進發(fā)展的契機,數學承載著高考成敗的半壁江山。所以,20__高考,我組的備考信念是“必成不敗”。首先,我們通過認真研討,制定出了詳細的備考計劃。
<一>教學進度計劃
第一周(7.31——8.6)第一章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
第二周(8.7——8.13)第二章函數概念及基本初等函數
第三周(8.14——8.20)
第四周(8.21——8.27)第三章導數及其應用
第五周(8.28——9.3)
第六周(9.4——9.10)第四章三角函數解三角形
第七周(9.11——9.17)
第八周(9.18——9.24)第五章平面向量與復數
第九周(9.25——10.1)
第十周(10.2——10.8)
第十一周(10.9——10.15)第六章數列
第十二周(10.16——10.21)第七章不等式第八章立體幾何
第十三周(10.22——10.29)
第十四周(10.30——11.5)立體幾何
第十五周(11.6——11.12)
第十六周(11.13——11.19)第九章平面解析幾何
第十七周(11.20——11.26)
第十八周(12.27——12.3)
第十九周(12.4——12.10)統(tǒng)計與統(tǒng)計案例(文:概率,古典概型,幾何概型)
第二十周(12.11——12.17)隨機變量及其分布(文:4—4)
第二十一(12.18——12.24)理科4-4文科4-5
第二十二周(12.25——12.31)迎一測備考
第二十三周(1.1-1.7)
第二十四周(1.8-1.14)
第二十五周(1.15-1.21)一測考試
<二>備考建議
近幾年高考顯著特點是注重基礎,從學生情況來看,平時學習不錯但不得高分的主要原因不在于難題沒有做好,而在于基本概念不清,基本方法不熟,解題過程不規(guī)范。因此在一輪復習要做到:
(1)注重課本的基礎作用與考試說明的導向作用。在每一節(jié)復習之前最好先領著學生將課本上的重要知識點與習題過一遍。
(2)加強主干知識的生成,重視知識的'交匯點。每章結束時要做好知識構建。形成知識框架。
(3)復習過程,通過作業(yè),習題,考試等,規(guī)范學生解題習慣,演草習慣。
(4)督促學生做好筆記,錯題集。加強題后反思,讓學生學會總結。
(5)教師將近五年的高考題分類整理,在每一章開始時,在一課一研時先共同探究本章節(jié)的高考動向。
以上是一測備考的數學教學工作的大致安排計劃,為確保一測順利圓滿完成任務,當下我們備課組全體成員務必做好以下幾點:
(1)每個成員認真?zhèn)浜谜n后方可進行一課一研,主講人先談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其余成員進行補充。
(2)對于課本,考試說明在每一章開始時要一塊進行研討,避免做無用功。
(3)每一節(jié)習題,例題,課時作業(yè)。教師務必先做,大膽舍去沒有價值的習題,有價值的題目可以適當變式,教師一塊探討。
(4)一輪復習每節(jié)課基本都要配備作業(yè),要讓學生按時交作業(yè),認真批改,及時發(fā)現問題。
(5)對于試卷質量,嚴格把關,每個人出試卷前先將本章試卷的知識點列出,在一課一研時,研討后根據知識清單找習題。
(6)備課組全體成員提高做題量,做題能力,在備課之余多做高考題,提升能力同時,為精選習題提供精品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