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8課和氏獻璧
小學語文的課文學習非常重要,廣大小學生朋友們一定要科學掌握語文的學習方法,提高語文成績。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下冊課文的學習,供大家復習時參考學習!
《和氏獻璧》原文
楚國有個名叫卞和的人,在楚山得到一塊含有珍貴玉石的石頭,便去獻給楚厲王。厲王命令玉匠鑒別。玉匠看了看,說:“這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厲王認為卞和犯了欺君之罪,大怒,就下令砍了卞和的左腳。
待到厲王死去,武王登位,卞和又把那塊石頭獻給武王。武王又讓玉匠鑒別,玉匠又說:“這不過是塊石頭。”武王也認為卞和是故意欺騙,又下令砍去了他的右腳。
后來,武王死去,文王登位了。卞和捧著那塊石頭,在楚山腳下一連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淚流盡,血都流了出來。
文王聽到這件事后,派人前去查詢。那人問卞和:“天下被砍去腳的人很多,為什么獨有你哭得這么悲傷呢?”卞和回答:“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石看成石頭,把堅貞之士當做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啊!”
文王聽到回報,便叫玉匠整治那塊石頭。玉匠仔細研究了石頭紋理,確認那是塊璞。經(jīng)過仔細打磨,果然得到一塊價值連城的美玉,隨即命名為“和氏壁”。
《和氏獻璧》教學反思
1、鼓勵學生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努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些環(huán)節(jié)也較新穎,如“學了課文,你準備給和氏打幾分?”讓學生對教材中的人物進行正確地繼承與批叛,達到揚長避短的教育作用。在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中,老師抓住三次獻璧的不同,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自主感受,通過比較第三次獻璧和前兩次獻璧的不同、找出描寫卞和動作、語言的詞語,達到積累語言,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目的。同時對于一些難以理解的詞語,注重學法的指導,如“獻”字的解釋。
2、在教學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民主、平等、和諧、活躍的氣氛中學習。教師對學生的發(fā)言能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如“你很棒,提了個重點問題。”,“你提的問題很有個性。”,“你能通過對比,提出問題,這很好。”……
3、教師具有敏感的課程資源意識,課前立足課本,放眼課外,讓學生廣泛涉獵相關資料,增加感性認識,激發(fā)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促進對課文的理解,使學生由封閉的課堂走向廣闊的世界,溝通了課內(nèi)與課外,拓展了學習的領域。老師先向?qū)W生介紹了和氏璧本屬楚國,后來又是怎樣流落趙國的有關資料。還有學生交流了自己收集的資料,如生1說:“我在課外書中了解了另一個有關和氏璧的故事《完璧歸趙》……”又如生2:我上網(wǎng)查找了有關“玉”的成語資料,如玉石俱焚、冰清玉潔、拋磚引玉、金玉滿堂、如花似玉……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匯報課前搜集的有關資料,并且說明搜集渠道,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體現(xiàn)了語文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和氏獻璧》同步練習
一、積累·運用
1、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萬仞rn 冀州 j 豫南 y 山北之塞 s
B、魁父ku 渤海 b 叩石ku 孀妻弱子 shuāng
C、匱乏ku 始齔chĭ 箕畚běn 一厝朔東cu
D、隴斷1ŏng 智叟sŏu 荷擔h 出入之迂yū
2、補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2006年安徽省中考題)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曹操《觀滄?!?
(2)萬里赴戎機,_________。(北朝民歌《木蘭詩》)
(3)_______,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4)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荊門送別》)
(5)沉舟側(cè)畔千帆過,________。(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6)但愿人長久,_______。(蘇軾《水調(diào)歌頭》)
(7)_____,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趙翼《論詩》)
(8)子曰:“敏而好學,______,是以謂之‘文’也。”(《論語•公冶長》)
3、按提示默寫詩文名句。
我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能給我們豐厚的精神滋養(yǎng)。請寫出兩句表現(xiàn)奉獻精神的名句:____,_____。
再寫出兩句表現(xiàn)愛國精神的名句:______,_____。(課內(nèi)外均可)
4、填空完成下列成語,然后指出它們各出自哪一篇課文。
一()作氣出自《________》
門()若市出自《________》
()公移山出自《________》
5、下列各組中加點的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忌不自信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B、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C、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D、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6、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滁州西澗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1)結(jié)合詩題,展開合理想像,用優(yōu)美流暢的語言,把詩后句所呈現(xiàn)的畫面具體描述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jié)合詩的意境,分析首句和末句的詩眼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理解
《和氏獻璧》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qū)氂穸}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1、給下面句子中的粗體字注音。
(1)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 )
(2)奉而獻之厲王( )
(3)王以和為誑( )
(4)而刖其左足( )
(5)厲王薨( )
2、解釋下列句子中粗體詞的意義。
(1)武王使玉人相之( )
(2)王又以和為誑( )
(3)悲夫?qū)氂穸}之以石( )
(4)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 )
(5)遂命曰( )
3、指出下列句子中粗體詞的用法,并解釋它們的意義。
(1)泣盡而繼之以血( )
(2)吾非悲刖也( )
(3)貞士而名之以誑( )
(4)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 )
以上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分享的語文課文學習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